浅析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05 09:14:52

浅析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本文从开展实践活动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挖掘身边典范增强中职生学习意识、培养师生情感创造中职生学习氛围三个方面浅析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提高中职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职业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生;教学工作;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为中考落榜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中职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开展实践活动,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就能想着它、念着它、探求它,天长日久,必然会积累起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诚然,在中职教育中,将精炼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认同、理解,这确实需要针对中职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多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让其在第一时间有所收获。在中考失败的阴影下,任何一点收获都能唤起学生的信心。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相统一。在完备的校园实训场,学生得以实践锻炼;在多样的现场观摩中,学生得以亲临感触。

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时,要帮助他们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磨炼学习意志,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增强学生的信心,我校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技能大赛活动,同时还推荐学生参加市级、省级、部级各种技能大赛。如: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今年4月份举办了“‘徕卡杯’第二届砌筑工技能大赛”;在刚刚闭幕的省级测量大赛中,我校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学生工种操作技能得到了强化,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充分激发。

二、挖掘身边典范,增强中职生学习意识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的第三轮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生活中的素材、身边的典范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显然,这样的典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校园中总有一批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安静中洋溢着热情,沉默中彰显着睿智。

然而,还有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面对他们,教师倘若照本宣科,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挖掘他们身边的典范,增强其学习意识,进一步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师生情感,营造中职生学习氛围

1.爱护学生

针对中职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中职院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机智、风趣、幽默等方式,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实例:

有个学生因文化知识较差而不自信,课堂上总爱发出怪声音。如果此时公开批评,会让他失去尊严,于是笔者想办法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试着让他参与。一开始,他反应不积极,但后来慢慢也参与了。通过课下深入谈心了解到,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他在家庭和同学中间很少被重视,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不自信与自卑的心理。这样的学生比较多,教师应当多给予教育和爱护。

柏拉图曾将爱视为一切道德和精神进步的基础,甚至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又普遍的本性。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无疑会把学生视为活泼而丰富的创造者。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想要这么做,更不是因为他应该这么做,而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后,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悦纳其学生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注。

2.尊重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堂发言,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真挚地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既见师长又遇知音的兴奋心情,从而从心理愉悦中萌发出一种学习的动力来。教师要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法,鼓励和表扬是消除学生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兴趣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教师只有关心、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教师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中职生教学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园.当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上一篇:乒乓球运动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