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回报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08 08:57:12

道德回报研究综述

摘要: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自古代以来就有不少人对道德回报问题进行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可不讲求功利,形成“义利统一,以义统利”的局面。对道德回报不仅是对道德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道德回报;现状;综述

一、研究综述

道德回报,回报就是报答,是补偿,是以好还好,以坏还坏。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受惠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从根本上来讲,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道德回报伦理思想源远流长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从古代还是到现代都有它的体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体的善,个体善性是获得幸福的方式。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他认为德福是一致的。道德是有回报的,而这种回报又不同于我们狭隘的物质上或荣誉上的奖赏,这种道德回报是获得幸福生活,即“幸福在于有德的活动,完美的幸福在于最好的活动”。并且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体的善,个体善性是获得幸福的方式。德行乃是达到一种目的(即幸福)的手段。”[1]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行的回报就是能够得到幸福生活,这虽然不同于我们一般概念的回报,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德行所带来的结果的一个方面。

一般大众往往是从对自身利益有无损益的权衡中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的。正如罗素所言:“在不具备刑法的情况下,我将去偷,但对监狱的恐惧使我保持了诚实,如果我乐意被赞扬,不喜欢被谴责,我邻人的道德情感就有着同刑法一样的效果。在理性盘算的基础上,相信来世永恒的报答和惩罚将构成一种甚至是更为有效的德性保护机制。”[1] (P.130)

爱尔维修指出,人的天然本性是趋乐避苦,自利自爱,即利己。他说:“个人利益是人们行为价值的唯一而且普遍的鉴定者。”“如果说自然界是服从运动的规律的,那么精神界就是不折不扣的服从利益规律的。在这个世界上,利益是一块强而有力的魔棒,它在指挥着世间万物的运动形式”。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爱自己甚至于爱别人的”。

密尔在《功利主义》论证他的“应得”概念时,指出“应得”即一个“得到他或曾经得到他好处的人,他也应该得到他们的好处”,一个“受着他或曾经受着他坏处的人,他也应该受着他们的坏处”。在他看来,一个施惠于人的人,在他需要得到帮助时希望受惠于他的人给予“报答”,这是人的一种“最自然”、“最合理”的期望 。

费尔巴哈说: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如果由于饥饿由于贫穷你腹中空空,那么不论在你的头脑中,在你的心中或者在你的感觉中都不会有道德的基础和资料。[3] (P.569)

美国思想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好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受不到惩罚,却仍然要求人要无条件地讲道德,把道德的本性看作自我牺牲,就会造成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马斯洛也指出“在高度协和的社会里,善有善报”。 [4] (P.120)

西方思想家说得最明确的当是亚当·斯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则明确的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5] (P.72)在斯密看来,所谓道德赏罚,就是人们依据内心的情感,针对一定客体的行为或品质,对之施加的报偿或惩罚。

英国的霍布斯就认为“人是利己的动物,利己是人的天性”。在他的自然法理论中,有两条基本的原则。一个是公正,另一个则是感恩。当他人向你施以恩惠时,就必须图以报答,这也是自然法所要求的,违背这一要求就是忘恩负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6] (P.274)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6] (P.286)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 (P.86)总之,利益动机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根本动因,而道德赏罚就是责之以利,是社会集体对个体的一种利益“回报”。

恩格斯在批评杜林的永恒道德时指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情况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恩格斯得出的结论是:“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围绕着经济关系展开的,因此道德都是功利的,没有离开利益的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的抽象道德。如果离开了利益谈论道德问题,是空洞的、苍白的、甚至是危险的。

霍曼斯等人的交换理论,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必须通过交易中的人们的动机和情绪来分析交换模式。社会学家所描述的交换是一种“单个有机体的行动”,具有较浓厚的行动主义观点。即在任何场合中,有机体都倾向于进行能得到最大报酬、所受惩罚却最小的行动,并且只有能不断地得到报酬,类似行动才会不断重复出现。

国外对“报恩”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情感意义上的感戴。他们认为感戴 (gratitude)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在内心的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国外有代表性的感戴理论有:认知情绪理论(他们认为当施惠者的行为被看作值得称赞,并非出于他与受惠者的关系,行为结果也被受惠者评价为美好时,受惠者更容易表现出感激心情)、情感体验理论(认为感戴是一种情感特质、一种情绪和一种心境,感戴倾向强烈的人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感和更多的积极情绪)、拓宽建构理论(感戴作为一种积极情绪能拓宽人们的思想模式,从而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建构心理和社会资源)和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戴是一种道德情感,通常源自道德行为,且可激发道德行为)。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管晏列传》中的这句话是道德需要经济支撑的最好解释,管子的这句话到马克思那里便是“物质决定意识”到今天的中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国内各位学者、专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可以概括如下:

从查阅的有限资料来看早在1999年中共山西省党校高建生在《道德回报与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中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回报机制建设的问题。之后道德回报问题被得到关注。

易刚在他的文章《道德回报理论初探》中对道德回报界定为: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道德回报可以分为赏善和罚恶两方面,赏善是指给那些实行善举的行为主体以物质利益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褒扬;罚恶是指对那些施行恶行的人物质利益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

黄雁玲在《中国传统道德回报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提出:道德回报的实践在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萌芽,主要体现为“德得相通”、“德福一致”、“受恩必报”。葛晨虹在《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一文阐述,如果只承认道德义务,不承认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又不强调回报这种奉献德行,就必然导致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

中南大学周蓉认为,道德义务的履行者应具有“请求报答权”,“善行的崇高并不因为他们在事后得到荣誉和奖励而降低”。李宝强、滕秀芹他们说“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是道德的,也是公平的;通过损人而利己,才是不道德的,也才是不公平的”,曲正伟和杨颖秀从德行成本的角度出发,认为“德行成本过高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对德行成本进行必要的补偿。

郑光才在《道德回报刍议》一文中对道德回报的方式进行了论述,道德回报的方式是灵活多样。如果因行善者不留姓名使得不清楚谁是善行的施予者,或者施予者不愿或无法接受回报,善行的领受者及其他社会成员被施予者感化,积极行善,这也是一种回报。

在李湘云著的《道德的悖论》中她提到,最近我们新颁布了一个《物权法》,其中有了一个关于“拾得”的规定,即:“拾得东西,应及时向失主报告,失主应向拾得人付相当于遗失物价格的3%-20%的报酬。”这就是法律手段保证道德实现的重要体现,失主有权要回自己丢失的东西,拾得者有权享受道德行为的回报。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道德回报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定义,涵义,现实意义,道德回报构建的心理因素、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提倡道德回报机制建设,使经济和道德和谐一致发展。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罗素.伦理写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

[4][美]弗兰克. 戈布尔.第三思想: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海译文出版社,2001.

[5][英]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7]曲正伟,杨颖秀.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2,(8).

[8]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9]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0]庄三舵.论道德回报[J].云南社会科学,2005,(6).

[11]李保强,滕秀芹.助人不乐现象归因分析与社会德育管理导向问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12]高健生.道德回报与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J].社会科学,1999,(9).

[13]葛晨虹.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1,(3).

[14]周蓉.道德权利初探[J].许吕学院学报,2003,(4).

[15]李湘云.道德的悖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上一篇:理解群众路线重大意义,推动群众路线贯彻落实 下一篇:“不然”的连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