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政治教学学生认知建构的探究

时间:2022-09-28 06:46:23

谈谈政治教学学生认知建构的探究

我在对政治教学过程中,重点探讨了政治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有效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启发生疑:认知建构的教学思想认为,任何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恢复,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对原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在新的高度或角度发现新的问题,也即发现新的知识生长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面,分析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认知结构间的关系,创设新旧认知结构转换的情境或问题,使学生陷入一种似懂非懂的困境中,从而激发学生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求知热情。

(1)从学生学习或生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惑入手,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变化一些条件,引导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的挖掘和深化,诱导学生提出疑问,也是引发认知冲突的常用策略。

(3)通过原认知结构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着手,创设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契机。可寻找产生认知冲突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4)直接呈示与新认知结构建构有关的现象和材料,创设一个全新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开展活动,自主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最终目标来进行。认知建构理论十分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各种类型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从而达到自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

以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讨论活动。协作和交流是认知建构学习环境中很重要的二个要素。因此,讨论活动对学生的认知建构尤为重要。教学中力争做到重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令人关注的问题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努力使讨论建立在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掌握其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营造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学习氛围。

角色扮演与学生分工专题准备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就某一方面的某一问题课前寻找资料,并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意见。政治复习教学中,让三组学生分别准备有关材料(包括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堂上各选派一位学生向全体同学介绍各自小组准备的情况,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并比较三种讨论结果的异同。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重要方面,为此,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调查、观察等活动,把课外所收集的资料引入课堂进行分析和探究。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成可供学生研究的课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初步学会政治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总之,为使学生的认知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即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乐于倾听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很小一点”要勤于鼓励),使之朝更有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的方向发展。

总结归纳,巩固迁移: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即不断地由旧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转换的过程。因此,对于由学生自主建构的新的认知结构,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及时完善和强化,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获得知识迁移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和巩固开拓的目的。

分析比较原则。即找出类似概念、相关概念的异同,巩固概念和原理。

变式练习原则。即抓住概念的实质不变,设计一些无关特征方面变化的练习,意在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巩固。

综合化原则。通过学生自主建构后,教师能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问题解决学习原则。问题解决学习是认知结构重建的条件之一。通过对思考性、灵活性、综合性、新颖性更高一层的新情境问题的解决,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具体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要以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处处体现学生主体和自主的原则。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通过不断冲突,不断建构和不断巩固来完成的。因此,一堂课的教学不仅仅是“冲突——建构——巩固”这简单的三个环节,而是“冲突——建构——巩固——再冲突——再建构——再巩固……”的过程。

认知建构教学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主体性教学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因为认知建构理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结构,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的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生长新的知识结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认知建构教学为科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它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认知建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知建构教学的原则与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原则有许多相同之处。象民主原则,即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改变“教师中心”和“教师权威”的观念,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问题原则,即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实践原则,认知建构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去自己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巩固,而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创新的必要途径。

收稿日期:2012-09-18

上一篇:浅谈情感过滤假说所涉及的情感因素与新课标下... 下一篇:不为浮云遮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