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弓与矢

时间:2022-09-28 03:14:43

“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

有位重点大学的教授,当年从农村考大学进入城市,一直读到博士。老公是她大学同学,也从农村考上大学,能力非凡,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晓航,已上大学。这本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现在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原来,从儿子晓航一出生,他们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孩子制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行为规范。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们就会提出批评,甚至动手打孩子。

开始孩子还表现得不错,每天都能按照家长的规定去做计划中的每件事,成绩也不错,总是班里前几名。但孩子的自觉性好像一直没有培养起来,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催促和监督之下才能完成,没有一件事不磨蹭,从早上起床、吃饭到晚上写作业、洗澡直至睡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逆反,只要是父母的主张,他都要抗拒。

晓航最初沉迷于电脑游戏。为了分散孩子对网游的痴迷,父亲抽时间陪他一起去打篮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晓航又对篮球太迷恋了,陷入玩起来就不管不顾的状态中。父母又开始焦虑,觉得他花在球场上的时间太多了。于是给他规定,每周只许打一次,每次只许打一个半小时。孩子每次都答应按时回家,却总不兑现承诺,妈妈经常生气地跑到球场,强行把儿子叫回来。这让孩子非常不高兴,说妈妈弄得他没面子,以后没法和别人玩了。之后又陷入对电游的痴迷,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报考大学专业时,晓航想学计算机,父母觉得他是为了满足玩电游的欲望,将来不好找工作。于是硬说服儿子报考了父母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将来好为他安排工作。然而上大学后,晓航很多科目不及格,且经常不去上课,整天打网游,几乎不和同学交往。以至于学校下了最后通牒,再这样下去,就要开除。

翻越最艰难的心路雪山

这对父母犯的错误,概括起来就是,家长太强势,不给孩子自由,也不给他自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没有机会成长,而是慢慢萎缩。一旦远离父母的操纵,又面对不喜欢的专业,他肯定无力管理自己,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意外。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让他慢慢学会为自己做主。

这位母亲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家长,没想到不过是个拿锄头雕刻美玉的农夫,这20年,硬把一块璞玉一点点砸成了小石头。

明白这些后,她跟孩子谈了一次话,真诚地表达了作为父母的痛悔之意,理解他不想去上课和考试的心情。她给孩子的建议是休学一年,到各地旅游,同时读些自己想看的书。

孩子同意休学一年,休学后并没有像家长期望的那样去阅读或旅游,而是把自己关在卧室,整天昼夜颠倒地上网玩游戏,不洗头不洗澡,甚至不和父母说话。教授在这半年中经历了无数的心理煎熬,孩子的表现经常令她崩溃。这个过程,与其说在等待孩子变化,不如说她自己翻越了最艰难的心路雪山。她还要去说服丈夫,让丈夫理解当下任孩子“堕落”的意义,阻止丈夫破坏性的行为。

她不但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同时给孩子赋权。小到让儿子决定晚上吃什么、周末去爬山还是睡懒觉,大到她的课题选题哪个更好等,尽可能让孩子感觉到他自己有想法、有能力、有话语权,让他感觉到父母多么需要他。

不要以自己的有限,去指导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在孩子刚休学的第一个月,她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不能真正接受儿子不上学的现实。促使她彻底改变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她无意中看到儿子写在电脑中的私密日记,惊出一身冷汗,儿子居然有自杀的打算,开始写死亡倒计时日记。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活得这样痛苦,而自己以前却只是简单地在上进心问题上和孩子纠缠不休。她开始了真正的反思,所以当孩子休学一年后,提出想退学时,她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办了退学手续后,儿子又在家里“堕落”了半年,有一天突然对她说,感觉在校园里开个果蔬饮品店应该不错,并讲了他的计划。她没想到儿子把事情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想法已比较成熟。她全力支持,并和儿子一起研发了几种产品,又租了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店。因为货真价实,饮品店生意一直很好,还在另一所大学开了分店,雇了小伙计。至于他将来是生意越做越大当老板,还是一辈子就开小店过小日子,或是再回校园上学,都顺其自然。她相信孩子只要有正常的心态,总会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教育孩子,我希望父母都能牢记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孩子》:“经由你生,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

(摘自《青年商旅报》2014年9月12日郭德鑫 图)

上一篇:周末减压48小时 下一篇:贫穷的思维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