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12:54:3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在新课改的政策内容推出以后,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都严格贯彻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渠道。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体育设备

现阶段,我国大大小小的高中普遍都对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创新,但是分析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现状,依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结合这些实际状况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新课程政策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方面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有“树立健康第一”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师仍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无法顺应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趋势。其教学理念依然处于单一的知识讲解以及技能传授等方面,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全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在内。忽视了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过于看重运功测试的分数而严重忽略对学生发展个性以及强身健体的综合性培养。

2.教学模式方面

高中体育教师普遍是从专业的体育教育学校毕业,所以他们在高中时期就接触了竞技类型各方面的专业比赛。由于长期受到这种单一体育比赛模式的影响,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讲解性比较明显,对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普遍是“灌输式”和“填鸭式”,学生在这种被动的体育学习下,无法发挥思维的发散功能,使得视野逐渐变得狭隘,并且体育运动理念也变得老套,毫无创新意识。因此,这类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程度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体育活动产生负面的抵触心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3.体育教学评价方面

虽然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形式根深蒂固,因此,忽视了对学生发展个性的重视,对这方面没有相应的宽容度和认知。同时教师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高效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普遍沿袭以往的方式,使用固有统一的评价机制开展评价。这种单一不自由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关注学生的体育分数以及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体育设备方面

在现阶段的普遍高中体育课堂中,依然缺乏对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备方面的及时更新和相关的维修。但是因为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支持较少,所以这些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体育项目一直得不到引进和开展,对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模式的改革创新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二、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提出的有效对策

针对目前的体育教学状况,结合实际状况来推出有效的解决渠道,以推动我国高中体育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

1.提高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程度

在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中,学生都处于关键性的主体地位。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一,要从本质上转变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达标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第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的同时,要选择趣味性强并能够引发学生体育热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体现出对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侧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及主体意识,将新课改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进行全面的贯彻落实,例如,在进行体育演示排练的过程中,以向前翻滚为主要例子,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评论和演示,同时教师也做到以身示范,这样不仅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学示范,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默契度;第三,就是要大程度地完善体育的相关设备,保障学生能够正常参加任何的体育活动。

2.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高中体育教师要严格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方式。教师自身要形成新颖的教学理念,将思维方式进行有效改革,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难度系数进行降低,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大大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如在开展跳绳活动的比赛中,可以摆脱严格的制度规则,组织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3.开展自由式的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由式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状况对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在项目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结合他们选择的活动项目和运动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制定全面系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如在篮球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运动机能的差异程度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开展多元化的练习方式,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时的解决能力和心理素质。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吕士军.如何创新高中体育教学[J].考试周刊,2011(91).

上一篇:抓住课文发现特点拓展留白 下一篇:探究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