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实习前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

时间:2022-09-27 03:41:02

职校学生实习前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

【摘要】本文意在对职业学生的实习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 校外实习 问题 方法

1 前言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针对某项技能的学习,为了以后能够从事相关的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以及学校安排的校内实习。而且,在这些学习完毕之后,还有将近一年的校外实习,实习单位有些是学校安排的,也有一些是学生自己找的。校外实习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让学生们提前接触社会,接触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发现在自己的不足。学生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企业需要的是何种人才,了解当今的就业情况,对于自己技术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职教的学生往往也愿意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或者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毕竟是有限的。并且,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提前走进工作岗位,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可以提前适应社会。

2 学生自身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2.1 期望太高

在校的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幻想。把工作环境想象的非常优越,他们幻想毕业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拿着不错的收入。但是现实往往不如入人意,现实中的工作单位跟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工作环境不如学校舒适,并且工作强度太大,远不如学习轻松。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面对领导的批评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这些都令学生措手不及。当理想破灭,并且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实社会时,学生的心理严重受挫。有些人甚至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在工作岗位坚持不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平时的生活过于安逸,没有吃过什么苦,对现实社会了解不多,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学生时代的单纯在社会中是不适用的。而且现在社会的孩子们往往有着美满的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们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从这一方面来讲,学校也有责任,在实习前,学校只会一味的宣传实习单位多么多么的好,环境多么优越。学校并没有提前告诉学生现实社会的残酷,以及学生与企业员工的不同还有学校与企业的差别。学生进入企业时,往往被安排到基层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往往言语粗暴,说话直接不留情面,学生面对这些时,心理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性娇惯的学生,根本受不了这些。所以说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校方要认真向学生阐述清楚企业与学校的不同,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2 工作态度不认真

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高考中失败的人,他们的文化知识学的不是很好,而且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校期间自由散漫惯了,而且加之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不高,所学科目都很容易通过,造成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并不是很好,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经常性的逃课,旷课,迟到,早退。即使在课上,也是懒散自由,根本不听老师在讲些什么。当他们进入企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受不了企业的约束,不遵守企业的纪律。但是,企业不比学校,企业是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他们不给学生多次改正的机会。有时候员工的一个错误,就有可能被企业解雇。这一点不像学校,学生犯错误时,学校还会开导,给学生改正的机会。企业对员工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不能迟到,不能早退,有事必须请假等等这些对于平常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来说根本很难适应。对于这些现象,学校是有责任的,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平常的校内考核也很容易就能通过,旷课缺课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即便有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学生本身就不爱学习,学校的做法助长了学生的散漫之风。在这方面,学校应该自我反省一番,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加强管理。虽然职业学校不比本科院校,但是学生是进入学校学习的,要在学校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要在学校养成一系列的不良之风。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也有助于学校以后的发展。

2.3 缺乏锻炼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家里有家长的保护,在学校有老师的保护,他们的生活没有波澜,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浪,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但是,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是需要有真本事的。除了要有知识和技术外,还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对于现在家庭中的少爷公主们来说都是非常欠缺的。学生们进入实习单位后,对于那些基层工作,往往不屑一顾,总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以后必然不会做这些工作,所以工作懈怠,工作态度不认真。这也是现在社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是高素质人才,应该得到好的待遇。但是,社会是现实的,企业也不会要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其实进入企业基层工作,是对学生一个很好的考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是必然的,从基层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有可能未来走的更远。学校也应该在学生实习前,对学生做一些教育与培训,让学生明白实习的意义以及社会的残酷,让学生们不要再活在幻想中,积极面对现实,适应社会。

3 解决措施

3.1 岗前培训

在实习前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员来给学生做一个初步的培训,让学生对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工作性质等有所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学生与员工的不同,从根本上纠正自己的观念,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也要告诉学生一些相关的礼仪着装等。学生们都是初入社会,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品德良好,但是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这样是不好的,一旦步入工作岗位,我们免不了与同事打交道,我们要学会如何与同事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对于上级的指示,我们要严格执行。学生在培训过程中,也要积极思考,看看自己适合哪种工作岗位,提前做好选择。在工作中善于积累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

3.2 校内教育

学校可以举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例子,比如那些创业成功的。让他们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听,培养学生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的意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不付出就有回报的。学生们不要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学校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社会的残酷,否则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后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对工作不满。学生们平时的生活环境过于安逸,学生们不用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没有繁重的课业。如此一来,学生们必然无法适应企业的重重约束,跟无法适应大强度的工作。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曲折经历来激励大家,让学生们明白成功是需要不断战胜挫折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的。有些学生骄纵惯了,往往不能容忍。所以学校要提前对这方面做好教育,让学生们放低身份,认真工作。在工作岗位努力表现,珍惜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校外实习是职校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校外实习可以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积极适应社会,与社会接轨。让学生从自己的幻想中清醒过来,了解现实社会的残酷。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向站住脚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们应该珍惜校外实习的机会,让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奠定好的基础。

上一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从教学《松鼠》看“三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