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闻改革呕心沥血的探索者

时间:2022-09-27 07:42:28

社会主义新闻改革呕心沥血的探索者

8月20日晚,我崇敬的上海新闻界老领导陈念云同志病逝。翌日我从贤友尼寅良发给我的手机短信中闻此噩耗,悲痛难抑,戚然无语。第二天我手捧花篮,到他生前寓所设的简朴灵堂吊唁,面对熟悉的逝者遗像,边鞠躬边潸然泪下,思绪万千。

陈念云同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载,十年效力《新闻日报》,四十年耕耘《解放日报》。他把全部心血,把满腔热情倾注于社会主义新闻报纸的改革创新、兴旺发达。我是他几十年的老部下、老战友、老学生,从1962年踏入《解放日报》始,我就受到他良多指点,受到他办报思想、优良作风、报人品格的熏陶和感染,心中一直以恩师敬之爱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念云同志从评论部主任到总编辑,我一直是他的副手。从黎明到深夜,从平凡的繁忙笔耕到风云变幻的战斗洗礼,我们共同为改革开放的鼓与呼熬过许多不眠之夜,共同尝过新闻工作跌宕起伏的酸甜苦辣。我上调人民日报工作后,仍然与他保持密切联系,并经常向他求教新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晚年他身患帕金森病,我常去看望他,他对我近年撰写的网络时政评论也经常给予指点、鼓励。直到他长住医院治疗前的一个春节,他与徐鞠如大姐还盛情邀请我、贾安坤和尼寅良三人一起到他家同饮、共餐、阔叙。如今,斯人已逝,余响犹存,音容笑貌常驻。谨以此文送别陈念云同志。

一、改革创新杜鹃啼血

从1983年9月到1989年1月,陈念云同志担任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凯歌般前进的春天。身为总编辑,陈念云同志并没有陷于具体事务堆里,或忙于各种应酬,而是冷静地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并深邃地思考着新变化对党报提出的新要求,谋划改革新思路,描摹办报新蓝图。《解放日报》这一时期的改革和突破,领风气之先,为全国新闻界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同时引起国际舆论界的热切关注。陈念云同志不愧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对改革创新之呕心沥血,被喻为啼血长鸣的杜鹃。

陈念云同志提出新闻工作第一位的功能是向社会、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并致力于《解放日报》向“信息密集型”党报方向发展。

1987年下半年,经过“西山会议”的酝酿和决策,《解放日报》进行扩版改版,四版扩为八版。在当时,那是对党报出版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是新闻改革迈出的重大跨越。陈念云颠覆了党报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传统理念,提出改版扩版旨在“增加信息量、提高可读性、增强群众性”,使《解放日报》形成了既严肃高雅,又活泼可亲的新时期党报的鲜明特色。也正是因为有版面的保证,《解放日报》一批专刊和专栏,如上海市场、上海经济透视、人民广场、祝您健康、读者来信、解放论坛等,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有的延续至今。

陈念云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报的群众性,建立与读者群众的新型关系,与读者靠得近些、更近些。陈念云同志提出党报的风貌要有转变,要做读者的知心朋友或“公仆”,提倡为读者“微笑服务”。

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是党报的优良传统。陈念云同志的贡献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党报与读者的关系、党报的定位、读者需求和阅读心理、为读者服务的功能,一直到文风,提出了一系列鲜明的、针对性非常强的改进意见和要求,并一一落到实处。他开始在报社大力倡导社会新闻,就社会新闻定义、社会新闻范围、社会新闻特殊作用,以及社会新闻的采写要求,向全体编辑记者作了全面、深刻、有独到见解的论述。因此,《解放日报》的社会新闻一度在全国领风气之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后来他又提出16字方针:“扎根机关,深入企业,面向社会,走进家庭”,对新闻报道改革作全面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使党报新闻报道从长期存在的枯燥、呆板、官腔、乏味中走出来,出现了更多新鲜、实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他自己带头身体力行,经常与记者一起深入基层采访,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他的这些主张和实践,即使放到大力推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当下,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念云同志对中国报业专副刊的办报理论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他认为新闻界一直有专门性和综合性两种主张,他兼容了这两种主张,提出:关键是明确各个专副刊的个性和特色。他对《解放日报》的“朝花”文艺副刊倾注了大量心血,鉴于三十年代的文艺副刊偏重于文艺性,他要求把“朝花”办成“文艺性综合性副刊,就是既不是单纯性的文艺性,也不是无所不包的综合性,而是靠近文艺性的综合性,但也不叫综合性文艺副刊,以避免向单纯的文艺性倾斜。”他对文艺画刊坚持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提倡创新。1986年8月,他赴哈尔滨参加全国党报总编辑研讨新闻改革会议,由我主管报纸版面安排工作。我在当时改革精神激励下,毅然决定在《解放日报》一期漫画专刊上刊登两幅领袖漫画,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有人以“”中“百丑图”为例,指责党报刊登领袖漫画就是攻击党、丑化领袖,也有人认为我闯了祸。后来陈念云同志回到报社,却表示充分支持,他鲜明地指出漫画的功能并非全是丑化,也可以幽默和美化,领袖漫画使领袖更富有人情味,接近群众和生活,体现民主精神,有何不好?这种大胆探索创新的办报思想,陈念云同志是贯彻始终、毫不动摇的。

陈念云同志十分重视探索如何把地方型的报纸办成开放型的报纸。他提出,“要使我们的报纸实现地方型向开放型转变,必须正确地处理报纸的地方性和报道的全国性的关系问题”。基于此,《解放日报》在那一时期坚持立足上海,兼顾长江三角洲,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折射出陈念云同志“政治家办报”的大视野。他对长江三角洲报道高度重视,《解放日报》也在华东地区建立了一支特约记者队伍。时任上海市长、上海经济区协调办公室主任的汪道涵同志,亲临特约记者组建大会。这支队伍人才济济,他们中间有几位后来成为高级领导干部,有一批成为省地级报纸的老总和地市宣传部长,他们是《解放日报》永远的朋友。对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视,也是陈念云同志新闻改革实践一大亮点。虽然,限于客观条件,《解放日报》派驻外国记者比别的报纸晚,但《解放日报》最早冲破地方报纸不得评论国际时事的框框,积极与中央新闻单位驻外记者及北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所合作,在《解放日报》国际版甚至有时是要闻版,经常刊登独家国际新闻和国际时事评论,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后来,《解放日报》把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地位发表,实现党报处理国际新闻的历史性突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在头版头条发表准确预测海湾战争爆发时间的新闻,引起全国报界的轰动。这都是在陈念云同志增强国际意识的办报思想指导下结出的新闻改革之果。

陈念云同志的创新和突破,贯穿着一条基本的原则――党报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必须赢 得更多群众的喜爱,争取更好的宣传效益,这是陈念云同志不断探索新闻改革新思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98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他在一次新闻改革座谈会上大胆建言,鲜明地提出新闻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而不断推进。他直言不讳地批评行政部门对新闻工作干涉过多,提出新闻改革固然需要新闻工作者强化改革意识、提高素质、作出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同时也迫切需要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尤其对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要有更准确恰当的认识,给新闻界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办报的基本思想: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又要适应新形势,按新闻规律办事,使每一份党报都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不断丰富和发展党报的新经验。

陈念云同志因年龄关系于1989年1月退下领导岗位,担任报社党委会和编委会顾问。在我担任报社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期间,他“身在二线,心在一线”,依然十分关心报社的各项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深邃的思考,从报纸宣传、新闻报道、评论理论,到印刷革新、广告发行、经营管理,到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积极提建议、出主意,给了我很大指导、启发和帮助。尤其经过那场以后,对报纸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宣传报道,他非常关切;并继续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正是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1991年初敢为天下先,与施芝鸿、凌河两位同志一起,在《解放日报》组织撰写发表四篇推动改革开放的“皇甫平”评论文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当“皇甫平”文章遭到一些人连篇累牍的批判攻击时,又是他不断给我以支持和鼓励,帮我出主意如何正确从容地应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顶住那股“左”的思潮。陈念云同志这种“冥冥之志,钢事”、“事业无穷年”的精神,十分可贵,非常令人敬佩,一直激励着我奋勇向前、不敢懈怠,为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业,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二、业精于勤情系大众

陈念云同志1924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读完初中一年级就辍学谋生,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但他坚持勤奋自学,并积极向报刊投稿,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

1947年2月,陈念云凭借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勤奋,考入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他奋发努力,攻读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课程。1950年1月,他从民治新专毕业,1951年1月考进上海《新闻日报》,正式迈入新闻工作门槛。

从1951年1月到1960年6月,陈念云同志在《新闻日报》工作了将近十年。十年中,头两年当记者,其后就被提升为中层干部,先后负责过财经、工交、政文、农村、文艺等各部门的工作。初当记者,缺乏经验,但他敢闯善拼,成绩斐然。被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后,他仍然没有脱离采访第一线,对“三反”、“五反”、公私合营高潮等一系列重大采访任务,他既是具体报道者,又是组织策划者。十年中,他工作调动频繁,往往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除了没有当过夜班编辑外,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几乎都接触过。陈念云同志主张新闻记者首先应该是个“通才”,接触面越广越好,这对于丰富各方面的知识,积累新闻业务的全面经验,有很多裨益。

陈念云同志才高调低,功成不居,堪称谦谦君子。1994年10月,陈念云同志的《新闻工作散论》出版,他在后记中谦虚地说:“尽管同文字打了那么多年交道,但有价值‘留下’的文字实在不多……近几年我对新闻改革虽然还发些议论,但声音是微弱的,对新闻理论的涉猎也只能浅尝即止”。2004年10月上海市记协推出的“当代上海记者丛书”之一《报苑耕耘五十秋――陈念云新闻作品选》正式出版,陈念云同志平静地说:“这本书说的都是老话。”为人低调的他,对自己的书也那么低调。陈念云同志多次对后辈讲,他其实没有多少“才气”,他的文字和知识功底都并不厚实。他所以能勉强“入门”并逐步走过来,全得力于一个“勤’’字。

陈念云经常把“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挂在嘴边,并以此勉励后来人。他认为,勤跑勤写勤动脑子是当好一个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要求。事实上,陈念云终其一生始终老老实实这样实践的。他说,只有勤跑,才能广泛地接触人,才能多方面地了解情况,掌握新闻线索,从而及时作出报道。只有勤写,才能锻炼文字、锻炼笔头,使文字、笔头使用起来比较顺当。当然还要勤动脑子,勤动脑子是勤跑、勤写的前提和准备,也贯穿于勤跑、勤写的过程之中。如何抓住新闻线索,如何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点子,如何报道得更有宣传效益,都有赖于勤动脑子。

1957年3月,陈念云和另两名同事一起采访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作为地方报纸记者采访全国性政治性的会议,难度很大,但他们勤跑、勤写、勤动脑,会议十来天就发了8篇通讯,其中5篇是陈念云一个人采写的。通讯《和政协委员在一起》,生动记录了接见新增补政协委员的情景。这一活动,除新华社有一简单报道外,发表长篇通讯的,全国唯陈念云一人。

陈念云在《新闻日报》十年中,有两年兼搞农村报道。1960年6月,《新闻日报》与《解放日报》合并,他从《新闻日报》转入《解放日报》工作。开始是农村报道的负责人之一。1963年调任《解放日报》浙江省记者站负责人,实际上也是搞农村报道。在他的新闻生涯中,搞农村报道前后有8年之久。这8年,正是我国农村发生剧烈动荡的8年。他亲眼目睹了在“”年代农村大兴水利、深翻密植的情景以及化运动的兴起;也切身感受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村生活遭受破坏的情形以及农民的种种心态;也有机会参加了落实党的六十条农村政策的调查和一些实际工作。8年中,他组织过大量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宣传报道。1966年2月,陈念云同志曾随中共中央华东局农办主任刘瑞龙同志调查了浙江和江西山区,历时月余,所见所闻,十分丰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后来,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论:《山区大有潜力,山区大有可为》,以调查研究的实际感受,论述了山区的潜力和开发的前景,受到当时主持华东局工作的魏文伯同志的赞赏,认为“情文并茂”,批示鼓励。后来华东六省的省报都转载了这篇社论。当时的中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看到后,也建议《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陈念云同志深入调查研究的好作风,凸显正宗报人的本色。

三、奉公利他人格高尚

1995年8月,陈念云同志正式退休,满以为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的闲暇,可以细细阅读书房里那满橱的藏书,可以在老友间走动走动,轻轻松松地谈天说地。却不知,可怕的帕金森病魔悄悄地走近了他。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字越写越小,拔腿不稳,起立困难,行动日渐迟缓,说话也越来越少。

因为行动不便,此时的陈念云已很少出门,但作为一个报人,他把在家读报看成是他办报生命的延续。每天起床后,除了吃饭,就固定地坐在客厅一角家人特意为他另加了垫子的小沙发上,戴着老花镜,一份不少一版不漏地翻阅大大小小十来份报纸,以此了解外面千变万化的世界。年复一年,他的阅读速度越来越慢,每天身边累积的报纸也越叠越多,但他总是不让别人理掉,说这些还没有翻过,要看过以后才让拿掉。

在病中,有人出书了,出画册了,还会找他写个文章,作个点评什么的,对此,他没有拒绝,因为他是个只要能办到就有求必应的厚道人。由于眼力不济,嫌书房的光线不够,他就索性让保姆把他挪到亮堂的饭桌前,再加一盏台灯,每天写一点写一点……渐渐地,我们发现,他笔下流出来的字已如小孩的涂鸦,很难辨认了。我每次去看他,报纸、办报及其历史和现实总是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尽管肌肉的僵直,已使他舌头有些硬,但一讲到这一话题,他总是津津乐道,老新闻工作者对事业的执著溢于言表。

陈念云同志是一位老报人,一辈子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但他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人格高洁。“”期间,他不满“”所作所为,敢于和“造反派”斗争,即使承受种种压力,也从未屈服。陈念云同志曾被投进监狱,祸起于他对那个“副统帅”的不敬,因言获罪。在狱中他从没失却对国家和未来的信心。

陈念云同志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的勇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谦虚谨慎的品德,在整个新闻界人所共知。1989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同志曾对陈念云给予高度评价:“陈念云同志是个克己奉公的老同志”。

三年前,陈念云同志病情加重,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每天只能在轮椅上稍坐片刻,其余就是卧床了,读书看报是根本不可能了,说话也难以成句了;再后来,他只能以眼神和家人交流了;到最后,不得不靠插胃管鼻饲流质来维持营养……而今,他终于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党的新闻事业……

悲声难挽,功德昭人。我真挚祈祷,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奉献一生的陈念云同志,能含笑于九泉,神游于极乐世界!

(作者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

上一篇:江南文化的当代内涵及价值阐释 下一篇:两个人“公关”出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