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03 04:16:02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1篇

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它决定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其中,大众的就是以人民的文化诉求为出发点,服务于人民群众。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因此,决不能脱离人这个主体而独立存在。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我国文艺创作的目标和归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最终诉求,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导向,推动我国文化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文化要将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挥好、调动好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积极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证。当前,随着我国多元价值的出现,各种文化思潮、文化观念、文艺流派的相互碰撞,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物质精神文化面貌日益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掘人民在文化发展中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善于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中摄取优质的素材,用优秀的文化产品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于促进我国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正确的发展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确的发展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南。几十年来,我们党在文化发展方面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实施,有利于广大文化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仍然要继续坚持这一方针。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文化领域日益凸显,这一方面使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文化竞争中有了更深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带来了各种困扰。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这也成为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重在文化建设,繁荣我国文化领域,使优秀的历史积淀和社会道德在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形成普遍的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体系,在推进我国“五位一体”的建设中,营造和谐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在经历短暂曲折后,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会渗入一些消极因素,但总体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作为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文化政策,在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繁荣我国文化传递了正能量。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有利于创新适合我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是无原则无纪律的行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决不能脱离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这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1〕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同时,要以党的中心工作、党的事业的大局为重,坚决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适合我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有利于纠正错误,或将错误抑制于萌芽状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错误倾向必须坚决予以纠正。要从有利于人民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健康繁荣发展的立场出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态度,改进不利于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要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以平等、虚心的态度对待和接纳不同意见,而不是专横跋扈,以势压人。当然,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以人为本,尊重客观事实,决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

三、坚持辩证的发展思维: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各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主流。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意蕴深厚,但在全球逐渐步入一体化的时代,任何的文明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这就更需要我们将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具体来说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批判和创新的眼光,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好中国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又不能全盘照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面向世界;既要立足改革开放,又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依托。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时刻保持前瞻的眼光,适应我国文化发展的新常态,繁荣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2〕。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是提升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继承并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毫无保留地恢复,而是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我国当前文化的发展必须围绕建设现代化国家来展开。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要立足于当今时展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改造和创造性转换,使之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与创新息息相关,创新是先进文化的生命,是我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永葆活力,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批判性扬弃。中国几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脱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但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如“民胞物与”、“天人合一”,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有利于消除现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消极理念,如小农意识、宗法观念、个人专断、唯上是从等,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应该自觉地祛除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部分,取其精华加以弘扬。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必须坚决抵制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先进的文化是人们行为道德情操和精神诉求的集中体现,而封建社会所遗留的某些落后的意识形态具有抗拒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惰性,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对文化往往持偏执态度,盲目地继承一切传统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且不断发展创新的,具有巨大生命力,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文精神。历史发展也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根基。没有一个国家的兴盛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融入创新的理念,才能永葆民族文化的魅力。因此,必须坚决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在文化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档案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档案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和繁荣一直就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档案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社会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档案文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探讨档案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第二,探究档案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可以增进档案文化的广泛传播,促使公众的档案文化意识觉醒,推动档案文化健康发展。

2.档案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档案记录文化,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档案的起源来看,它是原始文字与文明的结晶体;从档案的内容来看,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见证者;从档案的形式来看,不论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是图像还是视频、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甚至是口述的,各种各样的档案一直都在记录并承载着历史,为后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人们可以从档案中看到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五十六个多民族文化,战争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文化。正是因为档案的记录与承载,传统文化才得以保存、传承、延续和发展,中华文化才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相依相伴,它们既相互依存,又互为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文化的进步,反之,文化的繁荣也会促进经济的飞跃。先进的思想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火车头。档案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虽然不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决定因素,但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力量

3.档案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档案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只有将其深入人民群众,让人们了解、接受、认可它,档案文化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赢得一席之位,并协同其他文化产业一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

广泛开展档案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档案文化宣传教育形式上,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档案展览、知识讲座,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电子终端设备,将文字、图片、影视作品、实物等各种形式的档案向社会宣传、推送。

全面挖掘档案文化特色精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是出彩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积淀不尽相同,这样的档案文化走出去才最容易吸引其他民族和国家。

发挥档案文化休闲娱乐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文化旅游路线产品热销走俏,档案馆也应该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铁门冷脸高围墙”的戒备状态,努力拓展潜在功能,打造“亲民文化”,让人们走进档案馆,走近档案,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愈学于乐,身心受益。

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基础信息资源,其年代久远、数量庞大、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价值珍贵,是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巨大文化财富。

积极构建传播数字档案文化通过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政府门户网站、专业档案网站等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传播、拓展档案文化,以期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更加发展繁荣。

改变档案文化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开放时代,档案文化的管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保守观念,改变照章办事的方式,转而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特色档案馆、中介机构、电子文件中心等不同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使档案资源在竞争的态势中自动的达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

政策的扶持,是档案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家档案部门应该根据档案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制定直接针对档案文化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促进档案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鼓励档案文化的创意和档案文化的增值服务,以此带动档案文化价值深挖掘和再发现,实现档案文化规模性的价值增值和传播效应,推动档案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4.总结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认清档案文化事业与档案文化产业的区别。档案文化产业是以馆、室藏可公开的档案信息为基础,以实现档案工作服务功能为宗旨的社会文化产业。档案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又具有产业的属性,两种属性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其次,我们要努力实现档案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大力发展档案文化事业时,抓好档案文化产业建设。就档案文化事业而言,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服务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安全建设,加大档案人才培育力度,努力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新发展;从档案文化产业来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面向市场创新机制,不断培育和壮大档案文化市场。

参考文献:

[1]孙成德.推动档案文化发展和繁荣[J].兰台世界,2011(08):01

[2]惠嘉琪.浅谈加快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功能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8(04):20-22

[3]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5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3篇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第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和谐文化理论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理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弘扬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引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12]另一方面,和谐文化理论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合理引导亚文化。在操作层面就是要统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融合中,在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融合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13]总之,和谐文化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4]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4篇

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科学回答了“坚持什么样文化方向”和“建设什么样文化”的问题。他总的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后来同志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要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些论述集中而明确地回答了“坚持什么样文化方向”和“建设什么样文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集中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对这个重要问题的探索和把握。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同志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同志强调,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把十三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倡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邓小平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同志号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再到同志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共同的思想灵魂就是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先进文化为号角,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党的文化工作的根本,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石。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问题上,同志还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新命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在“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后来,同志对“建设和谐文化”又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他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而“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方面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觉投身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文化”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在同志的一系列论述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是“和谐文化”,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同志有关“和谐文化”的论述,又从一个新的角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面前究竟要“建设什么样文化”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建设什么样文化”的思想。

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还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科学回答。总的原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揭示,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一方面我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长期面对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紧密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文化科学发展水平。为此,同志提出,一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要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和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使“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促进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四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关系,统筹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促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突出“四个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在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多元多变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有力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提高主流思想文化的主导力、整合力,最大限度扩大社会思想认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同志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要围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深化三个方面的改革,做好三个方面的统筹,即“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三、总结

“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还涉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的领导等方面。他强调,“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大对各种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要努力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些观点与以上论述一起共同形成文化建设思想的有机整体,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极大丰富,是指导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5篇

一、文化强国: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力量

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纽带和标志。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在某个阶段、某个方面可能会出现不一致、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与中华民族创造的影响世界的各种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就是这些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石。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各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却有生命力强弱、影响力大小、持续力长短之别。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不仅具有物质、科技、军事、制度的力量,而且一定具有文化的力量。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演进过程,又是一个引导培育的自觉过程,是按照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要求进行文化创造和精神生产的过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我们党把文化自强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不仅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从军事大国到军事强国的跃升,而且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跃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是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能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的检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让人民群众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逐步提高文化素质、塑造高尚人格,这也是文化自强的重要内涵。如果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广大群众欣赏不上、欣赏不起、欣赏不了,这就很难造就文化的繁荣兴旺。目前,在文化资源的配置状况、文化消费的实际能力、文化需求的层次差异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这正是要通过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加以改变,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加以解决,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强国的精神旗帜

文化具有民族属性,同时具有政治属性。任何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自己的社会制度,都要形成维护该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都要以此为核心构建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影响力和持续力的文化,是文化强国的根基。成为文化强国,并不仅仅是依靠文化产业的发达、文化产品的出口,根本在于主导文化是否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表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强国的根本标志和根本因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形式,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精神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着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作为精神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优势;作为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始终。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想支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具凝聚力的精神传统,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确立了人民行为的价值准则。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德支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着文化创作过程、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培养等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就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就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就要加强文化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文化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关于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原则、方针方法、体制机制的总和。这条发展道路是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走在时代进步潮流前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品格的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有了根本保证。

把文化的先进性与层次性统一起来,促进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此保证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方向。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文化需求、大众文化追求具有多层次性。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以先进文化引领而不替代多种社会文化需求,以先进文化提升而不排斥多样大众文化追求。包容各种健康的文化趣味、合理的文化偏好,正是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要形成先进文化、传统文化、通俗文化等多层次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

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华文化推向新的高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的大环境,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必须适应时代需要,推动文化创新,吸收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走在时代前列,民族文化才能充满生机、富于活力。

把文化的人民性和多样性统一起来,促进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人民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等不同群众构成,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就不能只提供一种内容、一种风格、一种品味的文化,而是要发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文化,适应不同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即使是公共文化服务,也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多种选择;即使是文化产业,也要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分众化、专精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才能为文化的蓬勃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53-02

1 自由主义文化

1.1 自由主义的定义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 自由主义的分类

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文化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相比,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1 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文化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证了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写的一段话: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在《摩尔根一书摘要》中,把这个“更高的阶段”注明为“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精辟见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维护了劳动人民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权利。

2.2 社会主义文化诞生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社会主义首先要从本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获取精神食粮。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批判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须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2.3 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时代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群众理应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剥削阶级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3 自由主义文化与中国马克思社会主义文化的差异

3.1 在思想上观念不同

自由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反对集体主义的倾向。自由主义者意识到,只有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才有最大的进步。再推前一步,有部分自由主义者,更认为个体及个体的权益,才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来源,任何集体主义的倾向都会危害此一价值。

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始终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放在首位。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3.2 在经济上观念不同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大多数既是私有制的狂热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国家”的极力反对者。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与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3.3 在领导人物的选择上观念不同

在中国,自由主义者基本上多是服务于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行业领域内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超出这个领域,他们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响力,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拥有的人力资源;(2)拥有的财力资源;(3)拥有的权力资源。很明显,在这三个方面,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主义者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由于政府当局无力解决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痛苦无告的贫苦大众就会逐渐积聚到革命的营垒中来。再就财力资源而言,共产党诚然不如。但在中国,人力与财力往往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国的财政,长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大众。而共产党走的正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共产党得到了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所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4 中国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历经了时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期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的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几个阶段都各有特色,时期的是坚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时期是坚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是坚持和谐才能完善中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深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切实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红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 创新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74

1 正确理解文化的含义和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

(1)文化的含义。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但人们普遍认同把文化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和领域,一般认为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行为文化等类型,包括一切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事物。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它是社会的有机构成之一,指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精神产品。概括而言之,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组织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或蕴含于这些产品之中,或积淀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意识、道德情操、宗教感情、民族心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类。

(2)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人类在相互交流中传播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都蕴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我们党的认识不断地深化。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文化创新的内容:“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党的十报告号召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还发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综合几代领导人有关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思想,文化创新应包括文化理念革新、文化价值观转变、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方式更新、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文化理念革新是先导,文化价值观变革是根本,文化内容变革是核心,文化形式创新是关键,文化体制改革是动力。

2 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现实背景

(1)全球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及文化安全问题。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改变。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而言,已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封闭的国内环境,转向了开放活跃的全球化环境,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载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也随着经济交流进入我国,国内一些人深切感受到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为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迷惑,这些都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政治立场、民族意识等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人的理想信仰正在动摇、民族意识开始淡化、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甚至危及到我国的文化安全。

(2)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文化建设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正在多维度、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经济所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新要求。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思想观念得以解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激发,它们给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同时,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又有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动摇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增加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难度;社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等欺诈现象、肆意毁约的失信行为等。

(3)社会转型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产生,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出现,“四个多样化”对于整合全社会成员的思想、凝聚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统一意志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四个多样化”将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将会产生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将对我国在文化领域整合社会思想、凝聚统一意志带来新的挑战。

(4)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人类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积极作用。网络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网络具有交互性,网络成为一种新颖的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的平台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网络具有平等性,任何人都可以在虚拟条件下创造出自我实现的广阔空间;网络具有开放性,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超越了地域、国度,人们可以自由对话交流。但是,网络也有负面作用。网络上充满了无数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容易腐蚀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心灵,影响社会的稳定;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及“和平演变”的新阵地,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冲击;互联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了网络文化领域的优势地位,我国的网络文化宣传面临着严峻形势。

3 探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

(1)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先进文化的理论创新。先进文化是文化的精华,是体现一个先进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与先进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就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过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所作的进一步理论阐述,历经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先进文化理论进行的丰富和完善,形成并发展了“先进文化”的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确立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指南。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创新。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不同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不断继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借鉴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党的十提出的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凝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创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我们应注重文化内容创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完美结合的文化精品。

(3)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式与载体的创新。文化的内容决定文化的形式,文化的形式反作用于文化的内容。任何一部文化作品都需要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手段或借助相应的载体表现出来。因此推进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的存在载体、交流形式、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数字影视、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等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新形式,QQ、微博、博客、微信等自媒体正在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人际交流和自我表现的重要手段,这些都对传统的文化形式造成严重冲击。所以,文化工作者应当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新的文化形式和手段,特别是有效地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探索出既坚持正确文化方向,又有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形式和载体,以促进各种文化形式的共同发展,实现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目的。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助推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十、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开展。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大量资本和人才资源进入文化产业,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政府主导、各方积极参与下,我国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健全,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人民群众正在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8篇

1.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具体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

观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代表有白淑英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和陈志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两个作者都认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观点2: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揭示网络文化与人在互动中的规律。主要代表有宋元林主著的《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陶侃主编的《我们都是网中人——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以及佐斌等人主编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陶侃通过对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与情景进行剖析和点评,即学术论述、观点与生活化描述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影响之方方面面。佐斌等人认为和谐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1.2建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方向。

观点1:网络文化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适应我国国情,彰显党的先进性,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李娟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指出,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为突出民族性、彰显先进性和注重服务性。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议。观点1: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代表作有课题专家组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等。观点2: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提高供应能力。魏苏伟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指出,当前能给人带来立体享受的网络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并且海量的网络文化资源没有合理的分类整理,使得广大网民在输入关键词查找时找不到相关内容,难以满足其需求。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存在两大中心:一是虚拟社区,二是在线身份。观点1:虚拟社区。睿音高得的《虚拟社区》是其研究网络文化的代表作,书中他也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对现今社会的种种影响。他认为虚拟社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忽略面对面,以网络为媒介做各种事情,但他们所做之事与现实社会中聚集到一起面对面的群体所做的事完全一样,只不过通过了网络传达,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观点2:在线身份。雪丽.特科尔(SherryTurkle)在《屏幕生活:因特网时代的身份》中提出了在线身份这一观念。她指出,“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地狱,它是一双筏子、一架梯子、一个过渡空间、一种延期偿付,到达更加自由的境界之后就被丟弃了。我们不必过绝屏幕生活,但我们也不必把它当做另外一种生活对待”。这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深刻广泛,视野开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已有研究现状评论

1.优点。

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拓宽了网络文化的内涵,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和途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2.缺点。

尽管有众多学者已经研究过或者正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在某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缺乏深入地、有针对性地研究,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网络立法方面。

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上互联网也为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犯罪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网络黄色信息、网络迷信等遍布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但学者们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2.2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安全方面。

网络文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建设安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实现我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政策和信息的宣传,让我国本土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网络技术投入和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意义重大,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2.3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平台上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音乐、游戏、视频、网站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检索查询,而且对那些法律观念淡薄、自制力不强的人危害更大,尤其是青少年,严重影响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建设是当前所忽略的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向

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求建设与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人群的性格特点、身心健康、生活环境、这段时间内所从事的主要工作相适应的网络文化,网络平台上有本人群的专属网站和与之年龄相合适的游戏、视频、消息等非结构性数据,以其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对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9篇

从新文化运动,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近现代史在几种文化的激荡中前行。大致看来,这种根于文化的时代精神,经历了几次大的冲突和发展。

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民主、科学精神的交融时期。自十九世纪后半叶之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基,受到西洋文化和科技的挑战,在战败和屈辱中,传统文化被打开了桎酷。这次文化意义上的交锋与结合,对于近代史上大批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而言,是一次世界观的革命。

二是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的信念同中国具体历史文化的融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经过短短28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和国情很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产生出伟大的文化动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0月1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当时的信念,当时的文化,当时的时代精神,得到社会支持和接受,并飞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

三是中国社会全面建设发展时期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创具有现代气息、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先进文化”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新理论,这对当前的文化理论研究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着重谈谈作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体会,并对文化理论探索的有关概念和问题,进行一些很初步的学习、研讨,以此请教于专家学者。

一、信念与文化的深刻联系

1、信念的概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类认识可以分为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人类对已知世界的知识,称为理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等;而对于未知世界或未知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同样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和信仰。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它是指人类当时具体的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彼岸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形态,这就是认识论意义上信念的定义。简而言之,信念就是界于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体系。

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彼岸世界的一道桥梁。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人类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基本上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则无法统一。

2、中国传统文化以信念观为主干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两大学术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学说,都是以信念观为主干的。

儒家文化,“克己”、“礼让”、“中庸”、“学而知之”等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信念的范畴。在信仰观上,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似乎没有重视、甚至是不屑于去考究“终极信仰”的问题。孔子的信仰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信念观。他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人的信念意识、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子、庄子等道家的思想先驱,则描绘了一个对社会、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念境界,即,道德至上的信念社会。这些信念意识都是通过教育和主体精神的能动发挥,而有可能实现的文化信条。

东方人“无事不求神”,西方人“上帝与我同在”、“上帝是万神之神”。从信念和信仰的表现形式来看,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信念意识,明显区别于西方人对“宇宙本体” 、“绝对理念”或“客观精神”的终极信仰的倾向。

除了儒、道两大学术体系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其它有影响力的学说。但总体而言,从学术研究的对象特征来看,中国文化重人文、轻数理,在文化形成的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受科学观的影响少,受基于“客观精神”的信仰观的影响弱,所以,比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与信念合流的趋势。

我们古老而伟大祖国,长江、黄河流域幅员辽阔的地理优势,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善良,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时期,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并且很快形成了泱泱大国、儒雅大气的文化信念风范。

二、信念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1、历史的回顾

信念文化和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信仰文化一样,都是先进的文化形式,都对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做出过积极贡献。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信念文化”特征。一个具有中国文化信念的人,无论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文化信念,同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相比,在人权上,是完全平等的;在人格魅力和灵魂境界方面,则是同样高尚和崇高的。信念和信仰一样,都是人类智慧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封建时期的中国,从统治者,到士大夫,再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信念基础。“忠”、“孝”、“仁”、“义”、“礼”、“修身”、“齐家”等等,代表了这一历史环境中主流的文化信念。例如“修身”、“齐家”, 是指锤炼个人的品德修为,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担负起兴家、兴业的重任。“修身”、“齐家”是由儒家文化推出的教条,也是信念。人们之所以恪守、深信、坚信这一教条,就是因为它是文化,没有别的更深刻的原因。这一文化信条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美好的、预期的境界。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念,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完美境界。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在古老的年代,就呈现了许多辉煌的创举。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老的“丝绸之路”商业文明,以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等等。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亮时,他仍然能用肉眼看得见我们的万里长城。任何人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都不得不赞美中华文化的伟大。在2000多年前,人类许多民族还过着茹毛饮血、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我们的先辈们,就能够举全民族之力量,创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这背后需要多么伟大的文化动力和信念的力量来支撑。

中国历史,所呈现出的信念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信念文化的楷模和英雄人物。例如蜀汉丞相诸葛亮;再例如唐太宗、魏征;再例如康熙、乾隆、成吉思汗等等;再例如孔、孟、老、庄,屈原、李白、杜甫、朱熹等等;再如关羽、岳飞、文天祥等等;女英雄花木兰、穆桂英等等,医学家华佗、李时珍等等,近代的孙中山、鲁迅、等等,以及、、叶挺、雷锋等等,等等。这些信念文化社会中的古圣先贤,他们可歌可泣的信念操守和信念风范,同西方信仰社会的历史伟人相比,没有丝毫的逊色。

2、新文化运动与共产主义信念的融合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推广白话文,引进西方的民主信念、法制信念和科学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就是近代史一场具有空前伟大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同西方正统的哲学理念的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十世纪,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借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及时地引入人类的文化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文化信念作为精神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非常完美地演绎了信念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它是中、西方文化在信念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的交流和实践,是文化信念“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在经历100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民族噩梦之后,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共产主义信念,是一个对全人类社会的美好而理论化的预期,它既是社会学、更是文化学的现象和理论。

3、西方社会的信仰文化特征

从起源上看,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在古老的冲突中诞生。2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在耶路撒冷,到处是烽火狼烟。在那里,是一片信仰的战场。信仰文化观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但古老的冲突并没有因为2000多年来文化观的发展、变革,而有所消解的迹象。至今,在那个地区,仍然弥漫着的恐怖主义行径,与这种信仰文化在文化学起源之初的冲突,有着很深层的联系。如果没有起源时的信仰文化冲突,自杀性的恐怖攻击是不可想象发生的。而令人欣慰的是,咱们中国的信念文化,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富庶、宽松的古代文明的社会环境里诞生。

在欧洲近代史上,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信仰文化和哲学理念并驾齐驱的历史时期。但是,就社会公众的信仰意识来说,仍然是深深地打下了追求“至高理念”的信仰文化的历史烙印。

应该充分肯定,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依托于一种先进的文化基础的。就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言,它非常伟大的一面,是迅速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能力,发展了人的实践创造力,造就一个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时代。如果分析这种文化的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扩大化,文化扩张引起的同其它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尖锐化。

以美国文化为例,它表现出极强的占有资源,占有物质财富、最大化的满足社会物质生活欲望的特征。本文姑且称之为“物欲文化”,也被描述为“雄性文化”。从文化渊源来解释,这种追求物欲满足的极大化,同信仰文化具有的信仰观念上追求极大化(无限化、极端化)的倾向,是一脉相承的。信念文化则不同,在人们的信念世界中,只是将个人的信念目标定位为追求有限的(有可能实现的)预期值。从学理上来说,西方发达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既不是哲学造就的,也不是文化学造就的,而是人文精神偏重于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文化和发展制度文化所造就的。

文化观不仅仅是信仰观或信念观,但是如果离开了信仰观、信念观来思考文化现象,很难想象文化将会被带向何方。信仰和文化互为依托,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现实社会理性与信仰和信念的结合,就是文化。

信念文化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化可以充当信念,从而建构起一个以信念为主体的信念文化时代;然而,在信仰文化方面,可以建构起一个以信仰为主体的信仰文化时代,但是文化本身不能够充当信仰。

也许,21世纪的我们,是处在一个文化形态对话与交流的特定历史时段;说得夸张严重一点,是所谓文化征服的时代。那么中国,作者认为,应该是属于一个信念文化的东方大国。

三、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内涵

经过了以上讨论,本文再回到信念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题上来。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是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它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先进形态和一种必然结果。

上个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社会主义时代。这是一个正在进程中的伟大时代,同时也必将孕育出一种新的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文化”。由于文化现象和理论的复杂性、重要性,加之本文作者学识肤浅,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是非常肤浅和有限的。现提出一些思考性的观点,思想的火花,其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能得到各位领导,前辈学者,以及读者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1、信念文化符合中国国情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东曹州府的德国天主教堂与义和团发生冲突,当地群众将两名德国传教士打死,这便是近代史上的“曹州教案”。随后,义和团运动同西洋教会的冲突愈演愈烈。1900年,义和团民杀死德国公使,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政府被迫签定了《辛丑条约》,向侵略者赔款4.5亿两白银。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八国联军在100年前上演的那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其直接的、重要的起因,是中国信念文化与西方信仰文化相冲突。

历史记录着,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信仰文化的一方,作为征服者,最后的“谢幕表演”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行径不象是教徒所为,而更象是强盗所作。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国土上两股伟大的文化信念潮流,是“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共产主义信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了一个信念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

在中国,共产主义信念的成功,是历史使然。为什么中国会历史而必然地选择了共产主义信念呢?这其中一定有着深刻的缘由。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只用三年时间,就战胜了远比自己强大的军队。作者认为,这种战争奇迹的发生,其实是受到信念文化的原理决定或制约的。从红军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连队以上建制设立党支部,这就为军队奠定了坚实的信念文化基础。军队则没有这样一个信念指标体系。由此可见,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优势之一,是共产党人所拥有的牢固的、坚实的信念基础。

二十世纪后半叶,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来考察,中国社会,主流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文化,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的中国式现代信念文化。台、港、澳文化,概括起来说,是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物。其核心,仍然是信念文化,而不属于西方的信仰文化体系。

近代颇有影响的“新儒家”思潮的兴起,说明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仍然无法割断与中国历史长河中主导地位的信念文化的深刻渊源。中国文化既需要与时俱进,又需要回归历史、传承历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所积淀的信念文化,底蕴深厚。尽管经历了那一场血与火的战争,西方信仰文化、基督教文化对二十世纪中国国情和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很有限的。

以上是作者对上个世纪中国信念思潮发展轨迹的一个简单观察。

2、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信念文化是一个“大文化”,“大社会主义的”概念与范畴。

十三亿人口的伟大祖国,其庞大的超社会结构,空前规模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改革开放后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法预见得到的。

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后党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论断,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的文化之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上个世纪末,当代共产主义信念的教师爷——苏联,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如果从文化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东欧巨变,作者感觉到,整个东欧、俄罗斯,又必然地回归了历史,复归到了欧洲传统的信仰和文化体系之中。

人类伟大的文化导师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曾经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全面的”复归;共产主义是向着“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复归。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作为文化现象的共产主义,其本质内容的“复归论断”,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学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考察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我们中国的具体情况,大致可以将文化的层次划分为下列几个时期。当然,这种划分,是非常粗线条的。

(1)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工业社会前期,文化巨匠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一股强烈的文化正义感,对资本主义早期剥削制度作了无情的鞭打和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崇高的友谊和毕生心血,创立共产主义信念学说,书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不朽的篇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共产主义信念,只是一种文化的预言和理论形式。随后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将这种信念文化载入了史册。共产主义,作为信念观和文化观,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精神瑰宝。

(2)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以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信念文化为主体。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人民的伟大领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结合农民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国情,书写了建党、建军、建国的一段光辉历史,并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人民民主》等光辉著作留给了后人。

(3)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时代:时代在前进,文化也在发展和前进。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了的社会主义时代,也将是一个创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将跨过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等等重要的社会形态,同时也呼唤着创新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潮流,呼唤着一种前沿性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党的十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智慧结晶。

“三个代表”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勤勉探索,创新发挥。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指导“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或“逻辑出发点”,就是“爱社会”。这个“爱社会”,实质是,爱社会主义的现实的中国。这是一种“信念之爱”,也是“文化之爱”。爱社会主义,不仅包括爱社会主义的制度,而且包括爱社会主义的文化。

所谓文化关怀,就是中国人民信念文化的共识,就是本文所说的“文化之爱”。

爱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所需要的爱,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是我们十三亿公民的社会,是我们生存、安定、统一、团结和繁荣发展的逻辑前提;这既是一种理性形态的爱,又是一种信念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爱。

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内涵,属于 “大文化”、“大社会主义”的探索思路和探索方向,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性、理论性课题。本文作者联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略谈一二,不对之处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这个重要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文化信念理论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仁爱社会”的信念。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仁爱社会。在儒家文化中,深深蕴涵着我们炎黄子孙的思想智慧、道德风范和精神宿求。社会主义与儒家信念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包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正将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作为民族智慧精髓的儒文化,主要包括经典思想家儒家学说,汉代儒家学说,以及近现代新儒家学说。世界上其他许多开放民族、先进社会和先进文化,都在积极对儒家思想进行学习、研究。我们社会主义的大文化,完全有优势、有机遇,将中华本原的儒文化发扬光大。当然,孔孟之道也存在着些许糟粕,责任不在孔孟,而主要在封建的帝王将相统治者。同志曾经教导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包容性,需要遵循的原理。

——“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信念。发展物质文明,为中国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人为本”、“发展科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信念。科技为人所用,造福人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控制环境污染。在环保领域,中华信念文化完全有能力为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做出表率。

本文通过以上的论述,试图推演和得出如下论题:

——信念与信仰,各有其本原的优势和不足。

——信念和信仰,必将同样是人类智慧最美的境界。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27-05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重要历史地位。在列宁一生的论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当前学术界来看,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一、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整体研究

(一)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学术界多是从文化建设角度对其进行归纳。有学者从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扫除文盲,发展国民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其它文化事业;继承和改造全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作为培养劳动人民的知识人才;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风尚的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1]。还有学者从文化政策维度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努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复苏;重视共产主义道德,培养一代新人[2]98-112。

总体上,学术界对此问题关注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视角单一,缺乏系统性。在列宁那里,他不仅关注像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为内容的显型文化,而且非常重视像传统习俗、文化心理、政治情感等通过潜移默化方式获得的隐型文化。精神文化从是否具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不仅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文化,还包括科技、语言等非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文化。总之,列宁文化思想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应多视角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同时,大部分学者都以“平面几何”式的方法来研究,很少从立体的、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脉络的研究

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并不多。有学者将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94年至1917年11月的理论萌生阶段,这一时期列宁萌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新经济政策之前的体系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实行新经济政策到列宁逝世的完善升华阶段,在这一时期,列宁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3]。还有学者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理论创设阶段与实践检验阶段。从1894年到1917年11月是理论创设阶段,这一阶段,列宁初步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实践检验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从1917年11月至1922年12月的形成期,这一个时期,列宁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一系列论断;从1922年12月至1924年1月的思想完善期,这一时期,最终形成了列宁思想体系中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全盘规划和战略构思[4]49。

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阶段划分,形成了一定共识,即大体上把其发展脉络与列宁整个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相对应起来。这样的划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阶段的划分,宜粗不宜细。虽然,列宁有关文化的论述贯穿其整个理论生涯,但却又是较零散的,其论著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理论。同时,列宁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时间只有七年,对于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是很难再把这短短七年细分为几个具有明显界限的不同阶段的。所以,粗线条式的划分,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是有利的。第二,目前,大部分学者仅仅是直接勾勒出各阶段时间、简单梳理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对其阶段划分的依据、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所表现出的特点等重要问题却很少有人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推动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史的研究。

(三)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极具特色。所以,有学者认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具有独到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和继承性[5]。有学者则特别关注列宁文化思想的宽容性,认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宽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飞跃,是列宁文化思想的精华[2]76。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者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文艺思想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整个文化思想特色的反映。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文艺思想具有战斗的党性、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具体性三个主要特征[6]。

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列宁文化思想特色与文化属性之间的区别。前者主体是列宁文化思想,后者主体是文化。我们可以认为列宁文化思想具有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等特色,但是说列宁文化思想具有继承性特色就有些不妥。继承性是任何一种文化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具体的创造者的文化思想上则是包容性。对于此类问题的模糊认识,在学术界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第二,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的特色是其所处时代特征的客观反映。所以,研究列宁文化思想的特色必须与列宁所处的时代特征、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

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专题研究

(一)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的研究

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相对来说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学者们探讨比较多的。有学者提出,要科学理解列宁“两种文化”理论,应注意几个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民族中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除了有列宁所说的互相对立、斗争的一面外,还有相互影响、渗透的一面;列宁反对“民族文化”这个口号,是认为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统一的民族文化”,这并不意味着处于同一民族里的不同阶级的文化,没有相同的民族特点;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列宁“两种文化”理论作的重要发展,仍有一些地方需要补充和阐发[7]。还有学者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与斯大林民族文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列宁和斯大林在对待民族文化问题时,都没走向极端:或者是民族文化,或者是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但也认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列宁更钟情于用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文化取代资产阶级的国际文化,斯大林则是更多的关注了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比较地符合了民族文化的要求[8]。

对于此问题,学术界一般是将其作为列宁一个独立理论而加以研究的。实质上,民族文化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内涵的回答。在这里,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产生的标志。同时,列宁在对“民族文化”口号批判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思想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刻阐释,这都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思考。关于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价值,尤其是对今天如何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性的作用问题,我们不能做简单随意的评价。因为,过去20世纪的历史已反复证明,“无论是文化的国际化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都还要经历长期的、甚至超乎人们想象的曲折与磨难”[9]182。

(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

国民教育思想是列宁文化建设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而广泛。有学者认为,列宁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确立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改造旧学校,实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的具体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提高教师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作用[10]。有学者认为列宁的国民教育思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教育的几个重要规律:人民群众是国民教育的管理者;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发展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国民教育要有计划性和检查落实的具体措施;国民教育要体现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11]。科技文化同教育文化一样也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列宁丰富的科技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与社会主义基础的关系、科技在实现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科技专家问题及全民科技教育等方面[12]。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13]。

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时间早、成果多,研究热度至今未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文化思想的这一部分内容侧重于建设,可操作性强。当时制定实施的文化政策,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关于这一部分,学术界多是进行思想具体内容的梳理,而对其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则明显不足。同时,在列宁国民教育思想中,有一重要原则即“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对这一思想阐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是误解。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解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对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

关于列宁对待知识分子态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大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肯定和信任的,多数学者持此种观点。如,有学者指出,列宁一贯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把他们看成是同工人、农民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即使是对曾为旧社会服务的知识分子,列宁也大胆地使用,并在使用中教育他们[14]。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工作重心“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列宁就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地位与作用,并明确提出了没有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就无法实现的观点[1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主要是嘲讽和批判的。如,有学者指出,由于知识分子的特性和俄共执政后的统治模式、社会模式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不和谐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使得俄共与知识知识分子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之中。由此,导致了列宁对知识分子总体的颇多指责、批判和嘲讽[16]。关于列宁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有学者指出,列宁充分注意到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复杂性,对其采取了极慎重、灵活的政策:对于公开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坚决粉碎反抗,不做任何政治上让步;对于大量动摇不定的中间分子,更是强调争取、团结、教育[17]。一些学者还具体列举了列宁制定实施的知识分子政策,如有学者指出,这主要包括:第一,要利用剥削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服务。第二,要象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真诚工作的知识分子。第三,要合理使用和提拔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8]。

虽然,在不同时期,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都有过论述,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如,关于列宁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观。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不仅体现在他对旧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上,还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新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上,包括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质、社会属性、培养途径等问题。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却相对忽视了后者。还有,关于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视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宁知识分子理论是在对各种文化思潮错误知识分子观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如对“马哈伊斯基主义”文化思潮的批判等。所以,从列宁的文化批判视角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把握其精髓。

(四)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研究

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撰文,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方法等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建成社会主义而奋斗;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加强无产阶级革命纪律。其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建设;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物质利益原则;思想教育必须结合具体的条件和不同的对象[19]。在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中,学术界探讨最多的是列宁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其中,关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又是学术界颇具争论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不仅包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还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原则;一种认为在列宁那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只有集体主义;还有一种则认为列宁明确作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表述的只有“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这一伦理判断,没有把集体主义规定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而其他论述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都不是作为道德原则来论述的[20]。

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蕴藏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结合时代特征,深化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关于列宁的共产主义新人思想。培育共产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近年来,人们仿佛忘记了“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任务,很少有人再提及,包括学术界的研究。当代社会,所出现的令人忧虑的思想道德现状,虽然也有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背景原因,但我们自身在研究与宣传上所存在问题,也难脱干系。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是列宁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此他有着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人塑造”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核心概念的研究

(一)文化

“文化”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性核心概念,学术界虽没有专门文章对列宁文化概念进行研究,但在相关主题研究中也都有所涉及。有学者指出,列宁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不避讳文化这个术语,在自己的讲话和著作中,多次地谈论了文化问题,大量地使用了文化概念[21]。有学者认为在列宁的著作中,“文化”至少出现过三种不同涵义:一是泛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全部文明成果,如《论我国革命》中的“文化水平”;二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是指旧的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方面的内容,如《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的“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22]。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文化概念的使用,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遗嘱”中所讲的“文化”虽然有时也涉及到文化的广义含义,但更多的是指狭义含义,即“纯粹文化”[23]。还有学者专门分析了列宁《论合作社》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即“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不同意有些学者对这段话中“文化”概念的广义理解,认为只有把此处的“文化”理解为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才能科学解释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24]。

可以看出,关于列宁的文化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涵义,学者们也认为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列宁的文化概念,尤其是在晚年著作中,其核心所指在于狭义层面。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的研究有种泛化的倾向。我们并不反对这样的文化哲学维度的研究,但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本质,正如陈先达先生指出,应该摆脱大文化观即把人的一切创造物都称之为文化的观点的束缚,把文化看成是由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组成的观念形态[25]。又如黄枬森先生所言,如果文化的外延同人类社会的外延是完全一致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无从谈起。对文化采取狭义的理解不仅是约定俗成,而且也是合理的[26]。总之,狭义角度的探讨,更能凸显列宁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文化革命”

“文化革命”既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关键词”,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持苏联官方观点,即把它视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则一般从文化建设上来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化革命”这一概念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结果[27]。在此背景下,多数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革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上使用的。近年来,学者们则更加倾向于从狭义上来阐释“文化革命”概念。如,有学者指出,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包含了“意识形态革命”、“文明继承”和“知识革命”等三层含义[28]。还有学者专门对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列宁“文化革命”的内涵指的就是在文化领域的破旧立新,即清除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文化革命”的外延指的是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必须采用温和的策略来完成[29]。

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把“文化革命”和“”区分开来,两者提法极为相似,内涵却大相径庭。但同时,在学术界出现了另一种倾向,由于受“”阴影的影响,致使谈及“文化革命”而色变。致使有些学者在探讨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时,有意淡化甚至忽略其意识形态层面的涵义,而仅仅把其限制在扫盲、识字运动等非意识形态文化层面上。虽然,列宁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一种文化启蒙,即,使俄罗斯彻底摆脱愚昧无知、野蛮或半野蛮状态,使全体国民真正成为有文化的人。但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以掌握文化领导权,也是“文化革命”应有之义,这层涵义是列宁文本中所明显体现出来的,在研究中,我们无需避讳。

(三)“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概念,是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过程中提及的。列宁对这个概念的态度,在学术界是存在分歧的。有学者认为,从列宁的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列宁是不赞成在当时俄国文化建设中过多强调“无产阶级”性质,或者说根本上就反对提出“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和目标的[9]412。有学者则认为,关于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列宁虽没有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他有着丰富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涵盖了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如何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学习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等内容[30]。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概念,学术界以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题的研究很多,但对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阐释,只有少数学者有所提及。有学者指出,列宁定义了“社会主义文化”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的群众”为阶级基础、以“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思想基础、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性质的“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4]49。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这两个重要文化概念关注不够,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6(3):45.

[2]俞思念.文化与宽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9.

[3]王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1997(3):36-39.

[4]刘敏茹.列宁晚年关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

[5]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76.

[6]程正民.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46.

[7]钱念孙.列宁的“两种文化”理论再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1984(3):1.

[8]黄立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5.

[9]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郭大俊.邓小平列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24.

[11]宋才发.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1990(2):3-4.

[12]周天泽.列宁科技思想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

[13]陶承福.列宁论发展科学技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1-5.

[14]郭长征.列宁的知识分子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1-2.

[15]骆焉名,郭铁民.列宁重视知识、知识分子的理论和实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3):21.

[16]杨凤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8.

[17]孙成木.列宁怎样吸收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J].文史哲,1982(6):94.

[18]曲峡,王希英.论列宁斯大林的知识分子思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7.

[19]周宏轩.列宁对苏维埃俄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探析[J].理论月刊,2009(6):21-22.

[20]金可溪.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的再认识[J].真理的追求,1997(8):29.

[21]黄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9.

[22]韦定广.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J].学术季刊,2002(1):58.

[23]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著”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76.

[24]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J].学习论坛,2004(9):43.

[25]陈先达.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5(10):51.

[26]黄枬森.唯物史观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J].哲学研究,1997(4):3-4.

[27]张力均.浅析列宁的“文化革命”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5):97.

[28]张建华.红色领袖列宁布哈林斯大林——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J].俄罗斯学刊,2011(1):52.

[29]李国宏.列宁文化革命概念辨析[J].东北亚论坛,2007(6):123.

[30]俞敏.列宁关于怎样认识和学习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理论及其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5):39.

Research Commentary on Lenin's Socialism Culture Thought in China

Gu Shaoji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Lenin's socialism culture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Chinese scholars did deep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angels and go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n Lenin's national culture thought, education and sci-tech culture construction, ideology and mor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intellect theory, etc. Whil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re needed to be studied by the academia due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上一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下一篇:社会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