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范文

时间:2023-02-24 07:42:44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第1篇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极宝贵的活的资本。“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在全国基本建设工地和厂矿企业中、共有青年突击队一千五百九十七个,参加的人数达三万一千五百一十八人。又据二十四个省市的统计,青年先进班、组有二千三百一十七个,参加的人数有三万零八百四十二人。”“仅十七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青年节约队共有六千二百八十三队,参加的人数有三十一万四千多人,青年监督岗有一千一百二十二个。参加的人数有五千一百四十七人。”在农村,“现有的六十五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有青年一千七百万人,其中担任社长、副社长、社务委员、会计、生产队长、技术员等职务的骨干分子有二百九十万人。”(均见同志报告)这些,都是积极分子。其他方面的积极分子,还不知有多少。而且他们正在前进:前者向前进,后者赶上来,后者赶上前,前者又前进。

出会的积极分子,无疑是更出色的富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将在会议中交流厂矿、农业和各种企业里青年的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将互相学习,互相兢赛,不断地把生产技术、生产成绩推向前进。他们带来一亿二千万全国青年们火热的心,也将带回去给全国青年以正确的指针和无穷的勇气,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完成与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正如同志说的:“甚么叫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呢?从根本上说来,这就是那些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的人。社会主义觉悟可以说是我们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工作者不能成为好的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才能在生产战线上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才能以坚强的毅力向文化和科学进军,才能无限忠诚地为保卫祖国而斗争,才能高度自觉地遵守纪律,时时刻刻保持革命警惕性。”甚么是社会主义觉悟呢?说来话长,主要是克服自私自利、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由此而产生的自由主义与骄傲情绪。要把个人与社会看成一体,有社会才有自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人人都努力汇成社会主又大海,我努力了,我有一分值得骄傲,但只是一分又没有可骄傲的。文化与科学日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今天新颖的,明天也许陈腐了,以前连听也没听过的原子动力,现即要在我国大生产事业服务,几千年为害的黄河,现要把它筑成“梯河”。那末,现在一点子成就算得甚么?劳动是创造一切的,学习是为了劳动。有些人口头上赞成中学姑娘当“猪倌”和中学生当“牛司令”。自己却以为是知识分子,应该不劳而食,或不愿做粗重的劳动。虽然宪法上规定了:“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但还有不少人只知道自己的财产是“神圣的”,浪费和损害公共财产,满不在乎。有了一点子成就,就要出风头,在群众口中“拔尖”,不拔尖就不满意。“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与不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分界。看那边,黑暗的没落的;看这边,光明的发展的。有没有青年还停滞在界那边,没有过来?有的。有没有青年虽然过了界但还带着界那边的许多坏习惯和坏思想?有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任务,要求全国一亿二千万青年都从界那边跑过来,都有社合主义觉悟,而且都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来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勤勤恳恳地做,老老实实地学,手在做,脑在学,把学得来的运用在手上,同时又以实际工作中所得,提高自己能力和品质。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直到1954年,根据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后“四化”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的重大意义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从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的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可以把亿万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把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提出独特的经济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文化发展观,从而在当今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独树一帜。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尽管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原则性区别,但它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1、经济发展上:生态计划经济的第三条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除了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还有第三条道路。格仑德曼提出,“传统社会主义主张消灭市场、货币和国际交换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主张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折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作用的生态计划经济。”[1]这种经济模式强调国家计划及其调节,但不排斥个人在生产生活领域的自治与自由和对现代经济运作手段(如市场)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趋势的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经济是不现实的。[2]比如,让发展中国家实现零增长或不发展,在南北两极分化严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无异于置其于死地。因此,主张以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利润)为目的的经济适度增长。

2、政治上:经济、政治、生态相统一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

在政治方面,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在经济、政治、生态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国家或类似的组织在经济与社会管理中的必要性,未来的社会虽然是民主的、非集中的,但不可能是完全分散的、地方自治的。在这种政治结构中,基层民主和参与民主是重要的,与此同时,国家将长期发挥社会生活管理的作用。

3、社会、文化上: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活方式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才能从受支配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自由、平等、身体健全和自决的权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的这些权利变为现实。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有助于个人解放和发展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生活,使每个人在社会的舞台中自觉地团结、自愿地合作,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劳动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每个人都能将劳动与快乐、劳动与自我实现结合起来,挖掘自我的潜力,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工作的快乐。

4、生态文明建设上:新的、绿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结果。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变革,才能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在资源占有和利用上保持社会公正的生态社会。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3]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保持适度增长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是指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而排斥商品市场经济的作用,集中过多,管得过死。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

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既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但也有许多不足。从历史经验上考察,我国很早就在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好”与“快”关系。上个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但在“多、快、好、省”并提、兼求的情况下,实际上却往往出现以“多、快”挤掉甚至于牺牲掉“好、省”的结果。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快”的前提,“快”是“好”的必要条件。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这不仅仅是词序的变化,蕴涵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党的十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夯实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第4篇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管以何种方式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寻求发展空间,大多数的国家先后采取了改革的举措。通过改革获得社会主义成功发展的当属中国,那些改革不成功,甚至在改革后政权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的国家,它们标榜的也是马克思主义,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1)在认识上要抛弃错误的教条的想法和观念,不搞党派。立足本国国情基础上看到世界发展形势,把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意识形态不同情况中,更多的是看到利益交叉,求同存异,寻求合作空间的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几近崩溃。唯独苏联在五年发展计划指导下,工业化突飞猛进发展。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1930—1935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经济领域着名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他们关心的是找到西方资本主义崩溃和失败的原因,他们感兴趣的是苏维埃制度有什么秘诀值得借鉴学习的吗?这个例子从一方面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并不仅有对抗和敌对,也有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过度对抗和敌对也反映了对自身缺乏信心,思想上处于迷茫。

(2)做出正确判断。全面客观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把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起来搞经济建设,实现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在坚持基本制度不变前提下,探索发展方式的多元化。苏共领导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亟待改革时,缺少切实有效的改革理念和行动,同时不顾时代主题已经发生变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坚持军备竞赛不仅拖垮了本国经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威信。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理清思路,摆正态度,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对国内国外发展形式的深入思考,在具体实践中把党的思想路线增加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总书记在实践中充分论证了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思想路线的内容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可见,思想路线关系到国家建设走什么方向问题,关系到国家建设举什么旗帜问题,关系到社会制度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非常重视思想路线问题,加强对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一旦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为正确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足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根本的优越性体现在生产力上。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但是事实上不管是苏联、东欧,还是中国的建立都是在这种设想之外。生产力水平不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必定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生产力有三个要素构成: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生产者。其中,生产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是对生产者的解放和发展,在此条件下,才能把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充分利用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分配制度上的按劳分配成为人不被压制,而得到全面发展和满足的一个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历史早已证明,忽视生产力发展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会成功的。1975——1979年柬埔寨正是这样一个例子。领袖波尔布特把柬埔寨当作一块试验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政治思想,幻想改变历史,创造神话,在他的理想中,柬埔寨解放后可以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不像中国那样经过过渡时期。1976年,不顾国情推行集体运动,打破家庭结构,成立农村合作社,取消城市,强行将城市居民全部“疏散”到农村去;个人财产除必需的碗筷、桌椅、床、衣物、烧锅之外,全部收归集体所有;提出国家建设的“超”四年计划;公开党的组织,在外交上奉行孤立主义,拒绝所有外援;为维护他的统治,不断进行清洗反叛,特务和政治异己,迫害知识分子和一切有文化者。波尔布特认为要建立一个净化“共产主义”必须割断所有旧观念,将旧社会遗留分子全部杀掉。在这种情况下,柬埔寨全国成了农场,人民生活在贫穷和苦难中。 “”结束后,中国党中央及时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不仅从认识上提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理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抓住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功能,在发展生产力时,突出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充分显示了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物质基础才能不断加强,各方面建设也就有了物质保障。凭着不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口号”“标语”并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反而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带来误区,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支持:理论创新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更需要长期的建设经验积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阶段性,社会主义建设仍需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这

种建设不能以发展的名义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或借发展名义实现个人的所谓“政治抱负”,这种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及子孙后代服务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创新性发挥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时期,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如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分析和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引领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提高建设主义的水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紧紧抓住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社会主义时代特性,增强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在改革的春风中意气风发,蓬勃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新的发展理论。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 ,这是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探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正是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探索中,不断开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容,才有了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欧盟;社会主义;中国;统一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84-02

在暨南大学高雄飞教授的影响和亲自指导下,我对马克思的故乡和马克思主义发源地的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不去,尤其是现代欧洲――欧盟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当代思潮的演变和发展。于是,我翻阅历史,结合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欧盟的形成与建设,寻循着欧洲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对欧盟形成与发展的推动等线索,以期探讨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恰好,我到欧盟及其加盟国学习与考察,寻访了马克思、恩格斯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以及、邓小平等留法时故居,并请教了一些官员、专家和学者,作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一些探讨,有了一些肤浅心得。

欧洲文明的演进离不开其城邦的发展,尤其是古希腊城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但由于城邦在地域和实力固有不足,不但是欧洲国家建立稳固势力的障碍,也是众多城邦短命的主要原因。2000年前,欧洲由古罗马政权所统治,其统治延续千年,有着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头执政”后,屋大维自命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者、至尊者),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在中国古书称为“大秦”。罗马帝国既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又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其政治、军事、文化和领域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在图拉真统治时期为其全盛期,此时罗马帝国控制着大约6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欧洲各民族由不同的拉丁语系联系在一起,有着长期的比较稳定的统一历史,只是近800年来才出现严重的分裂。欧洲分裂的主要因素有:①宗教因素。各种宗教相互间难以兼容,互相排斥,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造就了不同区域的分割与冲突。②政治传统因素。欧洲历史上的国家有三种政治形式:城邦、帝国、民主国家,如英国、丹麦、法国等由王国(帝国)延续,最后由民主国家取代,在英国,现在议会还可监督国王。而在瑞士,其模式为民间民主。另外一些国家的模式还有城邦。③经济发展模式。200年前,欧洲还基本使用同一语言,此时妨碍其统一的原因除了宗教和政治传统外,还有经济发展。欧洲中心地带发展好,其他地方发展相对缓慢。500年前最富裕的罗纳河、莱茵河流域是欧洲的脊梁,阻碍对欧洲的政治统一,可以把那个时代的欧洲分成航海的欧洲和商业的欧洲。比如,王国式的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形成了航海国家,而意大利、德国形成了商业国家,当然在其历史上也有形成过帝国的,如奥地利帝国,但其势力不强,较弱小。由于英国受到航海和商业的双重影响,因此,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中心。

除了上述的三种影响因素之外,还有社会的因素,比如欧洲人之间分裂的因素,而且同一国家也有分歧的地方,最早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接下来是宗教的对立,再就是语言的对立,新教徒放弃拉丁语,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又出现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当前又有政治与教会即国家与宗教的对立。当然现在这些对立仍还存在着,比如,农村和城市对立,体现在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对立;语言对立形成欧洲新的国家成立;关于劳动者与资本家对立也造成许多社会不公平现象,法国时常爆发的大罢工可以提醒我们阶级对立存在的客观事实;国家与教会的对立,经过一些斗争,这些尚未解决,又出现了新的如伊斯兰教与欧洲民主国家的对立,在欧洲历史中许多矛盾的地方,这些都阻碍了欧洲的统一。欧洲的民族多样性、宗教多样性和社会复杂性,使得在欧洲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当然也体现了欧洲的本质。由于对立的东西多,形成了欧洲国家的稳定性小,国家向心力小,因而欧洲国家有着多层政治结构。

没有大欧洲保护网的保护,欧洲各国之间及各个国家内部的分裂会越来越容易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便越难以调和与解决。由于矛盾普遍性与多样性的存在,进而产生了许多思想,这其中就有代表社会进步和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思想诞生。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有英国、法国等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与资本的贪婪,致使席卷整个欧洲和全球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并没有按照统治者们所预期的结果去发展,资产阶级统治者在战争中受到巨大损失,工人阶级及其组织,尤其工会组织,则得到了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与工人阶级妥协,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出台了一些顺应时代潮流、一定程度上符合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如就业、医疗、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在有些地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还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形成了当前欧洲体制的活力。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妥协的同时,利用其实施的对工人阶级的有利政策加紧对共产主义运动和组织等的打压,严重削弱了共产主义的影响和共产党的威信,许多欧洲国家的共产主义事业受到了冲击,如法国,原本影响很大的法国共产党一时也比较落魄。于是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社会主义的思想在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在推动欧洲的“统一”,或者说资本主义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利用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欧洲统一(欧盟)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利用社会主义的理论促进自身的发展。欧洲作为欧洲人的欧洲的观念有了较强的认同感。再加上欧洲人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属于不同的国家,更加增强了对欧盟或者对欧洲统一认同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欧洲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衡发展与欧盟探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一体发展的思路有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欧盟正在进行经济、政治一体化,并逐步进行社会一体化的尝试,针对三种政治传统(城邦、帝国、民主国家)如何不形成对立,如何加强融合正成为当前欧盟各国探索的新道路。还有欧盟各成员国不平衡正在限制到最小,这对当前中国政府努力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也有许多借鉴之处。在中国,当前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发展水平,在大陆各省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区位等原因都造成区域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的不平衡,甚至要包括政治、社会、制度、管理模式,因此,中国如何在经济、政治、社会走向更加协调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欧盟各国基本相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基本相同的外交政策、对内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这三个因素形成欧洲大厦必不可少的三大支柱。

欧洲建设共同机构与体制:当前欧盟像一个企业,各成员国家像一个股东,欧洲内部形成两个促进统一内容:民主国家在促进,反对民族主义,应成为共和国。作为欧洲大厦,应成为多层,每一层为另一层服务,一直到高楼封顶,为人类作贡献。

在欧洲建设的探讨究竟止于哪个区域,语言多元、边境模糊、发展区域不平衡,每一个个体相对于另一个个体存在而存在。即使如此,欧盟当前并不能因此实现统一,这是因为:

第一,民主国家的削弱如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国家面临分裂,尽管目前没有造成威胁,但形势逼人。

第二,经济的全球化,当前许多人认为全球化对各国形成威胁,在内形成阻碍欧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领导人之间形成的计划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当年国家领导认为形成共同体,阻碍野心家。在1937―1938年已就此讨论,当时是为了避免1929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以及避免苏联在斯大林期间发生的政治危机,目前已向这两个目标努力。我们可以预见,欧盟在未来会推出新的经济政策,以促进欧盟多种形式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主要阻碍统一来自政治,曾经在过去几年把几个国家的条约称为欧盟宪法,因而其未在法国、荷兰、爱尔兰遭到否决。当前的政治创新目标也要探索多种形式。

当然,欧盟组成一个国家的经验和资源实际上已足够了,如美国当年由13个联邦国家组成,有人认为欧洲成为欧洲合众国,这样的比喻可能不正确,因为欧洲各国历史悠久,不像美国当年各州都刚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又如欧洲虽然民族众多,但不同的民族相对集中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美国虽有多个民族,但基本上是民族大融合。

又可比较德国,东西德在1989年统一后,其在民主国家形式下,愿牺牲经济来实现统一,德国又把首都迁回柏林,但欧洲不可能走德国统一的路线,因为德国只有一个民族且文化传统单一,目前在欧洲没有哪国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还有各国的政治体制不同,如瑞士的模式:地方的权力和经济的活力,联邦妥协的混合,当然不能把瑞士的直接民主方式搬到欧洲,瑞士的法律由全民投票形成,民众有立法的倡议权,欧洲也不可能与瑞士相背,瑞士的方式是把语言保留,在某些领域发展促进,又有一些领域受到阻碍(欧洲地方权力的加强)欧盟与地方对话。欧洲未来的体制如何运作议会不会走英国模式,多数派、少数派,前提是使用同一语言,欧洲目前不可能,议会也不会走法国模式,法国目前是中央集权的模式,也许有人认为走美国模式,美国议院代表各洲,院代表民众,这在欧洲也不容易。目前在瑞士、德国、西班牙中或在多个国家的经验集中找出新的路子,欧洲必须在国家与地区协调中找出平衡。把三种政治形式整合起来,只有借助强大的民主国家来实现,如法、德大国的促进,带动了欧盟的形成。没有大国的努力,小国是无法真正形成欧盟统一的。通过不同的实验寻找适合欧洲发展的路子,这在中国也是值得从中探讨新的经验。

也许有人会认为欧盟最终会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但英国的形成,法国的大革命,古希腊管理城邦的经验,三大因素形成欧盟组成的复杂社会文化环境,使得以欧盟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没有牢固的基础。另外,欧洲有多个中心,有多种语言。若欧洲统一,语言就会成为减少种类,但当前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语言。欧元区的成功形成堪称国际经济领域开创性的壮举,但英国也没有放弃英镑和自己独特而优势的金融体系。大国在促进欧洲统一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许等英、法、德等国把其最好的东西都贡献出来,或许等某种现在还无法预知重大的政治或经济事件出现,欧洲统一才有可能成功实现。

在此讨论欧盟的形成、建设与欧洲统一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多国的联盟到壮大、大国再到国家消失的过程,在中国我们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从当前多种形式的经济政治体制到国家统一有着一定的联系或值得探索的道路。

在追寻和思索欧盟形成、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关系的过程中,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创造性思想的睿智和前瞻。这些思想是否与他在欧洲留学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以及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有着某种内在联系?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有哪些可以借鉴欧盟建设和欧洲统一的呢?

上一篇:商业系统论文范文 下一篇:商贸流通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