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9:08:5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行政文化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迟小华.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塑造[J].理论学习,2005(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治文化,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着积极的导引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在政党政治时代,国家要保持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能否建立起先进的政治文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大力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履行的认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实现集体行动的协调与合作。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50多年的历史来看,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理论武器,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而且彻底改变了两千年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局面,使中国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初具工业体系、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思想引导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为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阶级斗争政治观向经济建设政治观的转变,将民众的政治情感由激越导向理性,把政治评价由理想转为现实,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构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加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认同感,调动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要求。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求真务实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民本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为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信仰的政治价值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现代民主国家的本质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欧洲资产阶级在埋葬封建制度的同时,将确立人的价值的人权思想、人道主义输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中,封建官吏管理民众的主要手段是愚民、驭民、牧民。他们信奉“民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国家意识、服从意识比较强,而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对弱。尽管古代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提倡过“以民为本”,但它是建立在“君本”基础之上的。就其实质而言,只不过是维护王权统治的一种手段。正如陈独秀所论:“以古时之民本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劳苦大众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政治制度的政治现象,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其变动速率往往与政治制度的变动不同步,从而导致了中国人在拥有法定的政治平等权之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政治平等却是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逐步有所认识和强调,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中民主因素在不断增强。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原则的“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构建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公民权利的平等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确立“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是普遍和平等的,是每个人所应有的利益诉求。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这里,是将“权利公平”放到了首位。可见,讲“以人为本”,在政治上第一位的应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就是要塑造人人平等的政治心态和均等参与的政治氛围,从而达到政治地位的平等化,让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受政治自由这一权利。

三、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空前繁荣。但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由于市场给人们提供的机会以及对市场机会把握的不同,加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使社会群体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出现了两大差异:一是区域差异,一是城乡差异。试看下面几组数据,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相对差距1978年为9.1倍,到1997年扩大为11.1倍,到2002年更扩大为12.9倍。城镇居民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现价)相对差距1978年为2.36倍,1998年为2.51倍,2002年又扩大为3.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1978年为2.68倍,到2002年扩大到3.29倍。1999年省级区域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山西之比为2.52:1,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的与最低的西宁之比为4.31:1(以上数据参见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利益的得失必然会引发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进而使得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倾向都发生变化,使政治文化中本来就存在的多元交织局面更加复杂化。据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在回答“政治是少数人争权夺利还是管理人民大众的事”时,65.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后者,20.9%的选择了前者,对政治的消极评价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略呈上升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职业的社会声誉成正比〔6〕。1991年北京市民对政治形势较为满意的只占28.4%,到1995年上升到41.6%〔7〕。1995年乡镇政权换届选举中的选民,只有58.9%的被调查者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多是随大流或应付〔8〕。2000年河南农民中有70%的以上对党的基本路线持积极肯定态度,有86.4%的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民情况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对党的政策赞成率高,反之就低,甚至有36.3%的贫困农民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9〕。2001年上海市高校师生中有81%的教师和77%的学生赞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只有54%的教师和48%的学生〔10〕。2002年深圳居民在“现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否适应”的问题上,有43.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中持这一观点的高达58.9%〔11〕。从以上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各种成分,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者是讲“为谁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后者是讲“怎么样发展”,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要造福于全体人民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前两个“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在农村和西部,这两个问题处理好了,中国的广大地域和绝大多数人口就安定了,社会发展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四、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必然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产生更为强大的冲击,更易引发新旧政治文化更替过程中文化的功能紊乱,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时地提供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以此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在包容的基础上达成更多的共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然,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因条件、经历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但在所有这些个体的“合力”作用下,总会形成一个全社会能基本认同的政治文化即主导政治价值。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价值,这些理论通过对政治系统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为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提供了政治文化精神与政治智慧的动力支持。同时,还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理想、目标、意识、原则和规则等广泛地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政令贯彻的畅通,以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价值取向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这里的“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社会风险与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缓和社会心理危机,扩大对主流政治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吸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以“和而不同”原则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多样化进程,在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把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容纳百川的精神合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注释:

〔1〕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

〔2〕陈独秀.独秀文存:(二)〔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6〕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8-21.

〔7〕辛岩.1995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调查〔J〕.民意,1996,(3).

〔8〕张兴杰,吴钢.迈向理性:中国政治年报(1999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179.

〔9〕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

〔10〕吴强,楼军江.2001年上海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1,(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国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是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特指在社会主义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为核心和要求,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应遵守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念和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同时将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实现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

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法治文化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文化,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运用宪法和法律规范做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从而实现法治文化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法治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些难题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挑战,不利于进一步加快法治化进程。第一,法治文化传统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者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封建色彩浓重。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治色彩成为我国传统社会治理国家和人民的典型工具和手段。其中,由儒家思想文化和法家思想文化成为封建社会进行统治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本身蕴含着恰恰是“人治”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与新时期提倡的“法治”思想相背离的。而法家虽然极力主张“法治”,但是法家强调的“法治”,具有局限性,它实质上强调的是法作为统治人民工具的作用,法受制于权,法家主张建立君主集权国家。因此,在封建社会,人治传统浓厚悠久,而法治文化传统则缺乏。此外,我国法治文化传统缺失还缘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封建专制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而我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我国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后,没有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二,法治文化宣传缺乏多样性。开展切实有效的法治文化的宣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有力保障。而法治文化宣传的多样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进行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与成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法律、法治文化的种种宣传力度,但是在宣传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法治文化宣传缺乏多样性成为一个典型的问题。这种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的手段单一。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宣传手段仍然是单一的,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法治文化宣传系统。此外,很多情况下仍然采取理论灌输的传统方式,没有利用新媒体等其他形式的优势宣传。二是宣传的内容单一。法治文化宣传只是局限于法律条文和相关制度和政策,没有将法律与文化相结合大力宣传法治文化。传播主体没有在充分宣传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前提下,只是对法律本身进行宣传,效果不明显,很多情况下成为一种形式性的宣传,没有体现宣传队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障碍,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我国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已经取得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全社会已经明显得到确立。但是,面对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折射出的诸多问题,着实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社会主法治文化建设更好地发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奠定基础。第一,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基础。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为进行法治文化宣传、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随着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法律支撑和保证。当前,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已成为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做到这十六个字就要坚持在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切实保证人们的财产权、生命权、政治权,充分保证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此外,要特别重视我国法律体系中薄弱环节,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立法需求和热点,立法机关要多听取群众的心声,结合实践研究,以便有效的维护人们的权益。通过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立法,尽快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培养公民法治信仰。法治文化宣传就是要指导人们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认同法律、遵守法律,并能够正确合理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同时能够做到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就需要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宪法和法律,运用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社会法治化的发展。因此,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一要不断丰富法制宣传的形式。法治文化宣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是将法制宣传扩大到微博、微信等网络传媒上,拓宽法治文化的影响力。二是要丰富法治文化宣传的内容。法治文化宣传可以将实证研究融入到宣传中,从现实的典型的法治案例对人们进行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法治文化的宣传,要在宣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自觉尊重法律,将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作为基本原则。

作者:马永钊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6.

[2]孙晓媛.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3]李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在我国广大农村,老人们多固守“养儿防老”的观念。农村群众对社会保险机构的养老保险缺乏认识和了解,更不会有购买养老保险的意识。所以,政府应大力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产品,并在广大农村逐步推进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要加强立法工作,使新农村的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以消除村民对养老保险的疑虑,解决好制约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治文化,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着积极的导引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在政党政治时代,国家要保持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能否建立起先进的政治文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大力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履行的认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实现集体行动的协调与合作。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50多年的历史来看,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理论武器,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而且彻底改变了两千年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局面,使中国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初具工业体系、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思想引导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为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阶级斗争政治观向经济建设政治观的转变,将民众的政治情感由激越导向理性,把政治评价由理想转为现实,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构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加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认同感,调动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要求。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求真务实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民本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为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信仰的政治价值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现代民主国家的本质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欧洲资产阶级在埋葬封建制度的同时,将确立人的价值的人权思想、人道主义输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中,封建官吏管理民众的主要手段是愚民、驭民、牧民。他们信奉“民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国家意识、服从意识比较强,而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对弱。尽管古代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提倡过“以民为本”,但它是建立在“君本”基础之上的。就其实质而言,只不过是维护王权统治的一种手段。正如陈独秀所论:“以古时之民本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劳苦大众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政治制度的政治现象,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其变动速率往往与政治制度的变动不同步,从而导致了中国人在拥有法定的政治平等权之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政治平等却是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逐步有所认识和强调,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中民主因素在不断增强。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原则的“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构建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公民权利的平等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确立“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是普遍和平等的,是每个人所应有的利益诉求。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这里,是将“权利公平”放到了首位。可见,讲“以人为本”,在政治上第一位的应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就是要塑造人人平等的政治心态和均等参与的政治氛围,从而达到政治地位的平等化,让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受政治自由这一权利。

三、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空前繁荣。但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由于市场给人们提供的机会以及对市场机会把握的不同,加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使社会群体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出现了两大差异:一是区域差异,一是城乡差异。试看下面几组数据,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相对差距1978年为9.1倍,到1997年扩大为11.1倍,到2002年更扩大为12.9倍。城镇居民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现价)相对差距1978年为2.36倍,1998年为2.51倍,2002年又扩大为3.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1978年为2.68倍,到2002年扩大到3.29倍。1999年省级区域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山西之比为2.52:1,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的与最低的西宁之比为4.31:1(以上数据参见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利益的得失必然会引发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进而使得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倾向都发生变化,使政治文化中本来就存在的多元交织局面更加复杂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在回答“政治是少数人争权夺利还是管理人民大众的事”时,65.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后者,20.9%的选择了前者,对政治的消极评价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略呈上升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职业的社会声誉成正比〔6〕。1991年北京市民对政治形势较为满意的只占28.4%,到1995年上升到41.6%〔7〕。1995年乡镇政权换届选举中的选民,只有58.9%的被调查者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多是随大流或应付〔8〕。2000年河南农民中有70%的以上对党的基本路线持积极肯定态度,有86.4%的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民情况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对党的政策赞成率高,反之就低,甚至有36.3%的贫困农民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9〕。2001年上海市高校师生中有81%的教师和77%的学生赞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只有54%的教师和48%的学生〔10〕。2002年深圳居民在“现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否适应”的问题上,有43.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中持这一观点的高达58.9%〔11〕。从以上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各种成分,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者是讲“为谁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后者是讲“怎么样发展”,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要造福于全体人民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前两个“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在农村和西部,这两个问题处理好了,中国的广大地域和绝大多数人口就安定了,社会发展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四、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必然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产生更为强大的冲击,更易引发新旧政治文化更替过程中文化的功能紊乱,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时地提供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以此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在包容的基础上达成更多的共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然,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因条件、经历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但在所有这些个体的“合力”作用下,总会形成一个全社会能基本认同的政治文化即主导政治价值。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价值,这些理论通过对政治系统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为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提供了政治文化精神与政治智慧的动力支持。同时,还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理想、目标、意识、原则和规则等广泛地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政令贯彻的畅通,以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价值取向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这里的“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社会风险与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缓和社会心理危机,扩大对主流政治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吸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以“和而不同”原则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多样化进程,在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把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容纳百川的精神合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注释:

〔1〕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

〔2〕陈独秀.独秀文存:(二)〔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6〕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8-21.

〔7〕辛岩.1995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调查〔J〕.民意,1996,(3).

〔8〕张兴杰,吴钢.迈向理性:中国政治年报(1999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179.

〔9〕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

〔10〕吴强,楼军江.2001年上海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1,(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对于邢台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各级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力度。邢台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遗址、寺庙屋宇、出土文物,还是名人录记、文化典籍、民间艺术、民俗民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是一个地域及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不仅属于邢台,也属于中华民族。人类创造历史,历史延续文明,文明滋养后代,人类对待历史的态度可以折射出对待未来的高度。我们一定要挖掘好、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发扬光大。

二是要与时俱进,创新保护载体,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与大众的结合,让邢台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明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营造全民认知、全民保护、全民传承的文化氛围。除了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郭守敬纪念馆、抗大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外,还要把邢台的历史文化经典素材渗透到学校、社区、机关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场所,成为地理名词或建筑要素,形成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三是要深入挖掘邢台现当代优秀人物对当今社会产生的精神价值,例如无私奉献、带领百姓艰苦创业的郭承志,坚守诚信精神的尚金锁,甘于奉献给盲童以光明的穆孟杰等等,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加深群众对家乡人情血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尤其要面向青少年。例如:开展“读历史、爱家乡”的征文、演讲比赛等唱读讲传评活动,通过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学习自己家乡的优秀历史人物和新时期优秀人物,弘扬先进文化;在群众中营造树正气、讲诚信、知荣辱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四是要鼓励以邢台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艺术品和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邢台文化事业的壮大与振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历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之走向市场,为宣传邢台、服务邢台、提高邢台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品牌。

邢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的为邢台的老百姓打造一方充满文化气质的乐士,为促进邢台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文化馆;文化建设;音乐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34-02

加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文化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唱响时展的主旋律,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城乡结合部文化馆担任着市区中心文化馆及乡村文化馆文化建设的双重职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位的总体战略部署中的地位与作用尤显突出重要。这是因为:城乡结合部文化馆一方面要和市中心文化馆一样担负起市区中心的文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它还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以下仅就城乡结合部文化馆音乐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具体论述之。

一、城乡结合部文化馆在市区中心音乐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市区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点,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聚集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音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身份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音乐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力量。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音乐文化建设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当前城市化进程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音乐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为此,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文化馆的作用:

1.组织文艺演出。演出是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展示给观众欣赏的一种艺术表现。呼兰区文化馆是哈市的一个区,原来是一个县级文化馆,后划归于哈尔滨市的一个区,上隶属于哈市,下辖各乡镇。近几年来,呼兰区文化馆组织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文艺演出,比如:每年的5月23日在区中心广场举办的《纪念“讲话”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坚持了二十几年,每年这个时候,几十个不同行业的大合唱演出多达30多场次,持续时间达一个多月。还有一年一度的萧红艺术节更是吸引中外游客的眼球,包括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举办的电视台文艺晚会,也是文化馆音乐干部牵头导演的。

2.举办各种不同层次音乐技能培训班。文化馆是对业余文化骨干进行培训和再加工的熔炉,使其冶练成才。例如,定期举办暑假少儿音乐班,学习不同歌唱方法,学习各种乐器演奏方法,办舞蹈培训班培训专门人才;这些骨干的培训不但活跃了少儿的文化生活,而且为今后各种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3.辅导群众开展业余文化活动。辅导群众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主要业务之一。一个地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则能明显透视出这个地区的不同文化层次。呼兰区文化馆每年举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比赛,如青年歌手大奖赛,舞蹈比赛,青少年器乐大赛等活动,给音乐人才提供表演的舞台,也活跃了文化艺术氛围,呼兰区文化馆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定为年终考核业务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4.文化馆发挥地区高校音乐专业的地缘优势与合作组织业余音乐创作。业余音乐创作是文化馆的一项业务职能,也是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它既体现了地区的文化层次,又展示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多年来,呼兰区文化馆对此付出了一定的心血。他们与哈师大呼兰学院艺术系合作,近几年来,创作了部分优秀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抢救挖掘民间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民间文化艺术方面的瑰宝。抢救挖掘民间文化遗产,能使呼兰古老的民间文化再现。比如呼兰以萧红为品牌的艺术节就是其中的例证。通过此活动宣传呼兰,让更多的人了解呼兰,参与呼兰的经济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强区的品牌。另外,挖掘呼兰的民间文化遗产单鼓音乐和萧红文化品牌相结合大,有潜力可作,它也能充分显示出呼兰民间文化的特色。

二、城乡结合部文化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音乐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中要完成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这个重大历史任务中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其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做大量艰巨的工作。城乡结合部文化馆在加强建设新农村的音乐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文化局的领导下,呼兰区文化馆组成了“北拓富民文化艺术团”,下乡到农村巡回演出。从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60多人,组成了“北拓富民文化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又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50多人,先后排演了评剧《萧红出走》、《江姐》等剧目,演出20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其次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儿教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农村文艺晚会,总共有17场。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满足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呼兰区文化馆还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机关、学校、村屯等各个角落,近年,他们和农村联办的各种文化活动有近百个。其中,有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农村小学生文艺汇演、教师节文艺演出、农村信用联社广场文艺演出。服务基层不仅提升了呼兰基层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更使农村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

2.呼兰区文化馆每年都要组织创作人员为乡镇、企业、学校等单位创作小戏、小品、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其数量都在近百个。他们还加强与基层的联系和沟通,主动参与镇、村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从节目创作、舞美设计、道具制作到提供灯光音响,只要是基层所需要的,文化馆均给予一条龙服务。近年,呼兰区文化馆参与了全区所有镇组织的较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每年为基层单位和农村策划、组织、承办各类文艺演出40余场次,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呼兰文化馆每年组织送文艺下乡演出均在20场以上,观众达5万人次。有近80%的村留下了他们演出的足迹。

3.创新形式,常抓不懈,使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哈市呼兰区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中心工作,面向基层群众,发挥阵地作用,服务发展、服务经济、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活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一是走出去,深入乡村、家庭院落,开展文化下乡和组织辅导家庭文化、民间艺术、业余剧团等。二是请进来,利用文化馆的活动阵地,举办各种艺术赛事和艺术展览,开展各种门类的艺术培训。三是利用文化馆特有资源,按照自愿、松散的原则,组建馆办文艺团队,发挥好文化活动骨干队伍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采取联办联谊的方式与区直单位、企业、学校联合搞一些文艺活动。

通过长期实践,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新时期城乡结合部文化馆音乐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需要从建设文化队伍、经费物资投入、不断完善和扩大各类农村文化阵地增加设施设备、传播先进科学的文化观念、制定文化建设的保障法规等多方面着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作为城乡市区城乡结合部文化馆音乐文化建设等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基层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它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要队伍和依靠力量之一,在进行这项宏大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中,我们认为,作为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馆,应该充分体现它的职能地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市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我市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彻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各方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人民,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和鼓舞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文化馆队伍建设[J].大众文艺:理论,2009,(1).

[2]浅淡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馆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浅谈文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试谈如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5]加强县级文化馆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文化服务[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康文化;农村建设;文化需求

一、小康文化及农村小康文化的内涵

(一)小康文化

小康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多方面内容的奋斗目标。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格局的重要方面。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党的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由此可见,小康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特殊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它反映着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与成果,标志着现阶段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的水平、觉悟及精神境界。这一文化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时展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产物;这一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这一文化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结晶。同时,这一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之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再生和创造。

(二)农村小康文化

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灵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建设,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又显得较为薄弱。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障,无论对于整个农村还是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而言,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

2005 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着眼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刻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及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二、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现实状况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农民已经基本摆脱绝对贫困,不断从温饱迈向小康,农民在“衣食足”之后,盼望着“文化兴”,但是与农村经济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农村文化阵地萎缩,设施简陋,经费匮乏,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缺乏、精神生活单调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农村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极不适应,迫切需要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问题。

从政策实践角度来看,通过对农村文化小康建设的研究,为政府、农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持和制度完善与农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诉求和文化素质提高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参考。

从社会发展目标角度来看,农村文化小康建设的研究有利于造就新型农村、打破城乡分化的二元结构,实现农村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的和城乡小康文化均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明确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文化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当前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目标模糊,难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由于长期的体制,我国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要切实扭转重经济发展轻文化繁荣的方针政策,重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明确农村小康文化建设价值追求。中国农村传统伦理秩序被打破,旧有的宗族秩序日渐式微,农民不再满足于土地的限制,宗族乡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受城市的物质生活的诱惑日益深刻,旧有伦理秩序被市场经济冲破,新的农村道德风尚尚未完全形成,乡风文明建设形势紧迫。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确引领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方向。当前社会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农村文化价值被曲解,认为农村文化与封建迷信、落后愚昧直接划等号,忽视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沉淀,农村的民俗文化也未得到长足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并且当前农村缺乏优良精神食粮,不良的文化作品猖獗,农村群众面临充满诱惑和刺激的外界社会,防御能力弱化。所以,明确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方向迫在眉睫。

(二)实现农村经济小康,筑牢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基础

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只有新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建设才能注入强大持续的动力。如果经济得不到充足发展,农民的收入就得不到切实增加,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农民富起来,确保农民有能力考虑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城镇化建设,使部分农村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范畴。

(三)推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创新,适应小康文化发展需要

在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管理方面,要推进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管理的创新方式,注满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要充分利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发掘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不竭源泉。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拓宽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有效渠道,文化设施要尽可能的做到各乡村合理布局,优势互补,要做到统筹管理和综合利用,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单薄分散、解决各农村文化场所闲置率高的问题;大力培养农村新型文化人才,激发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创造活力,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培养农民自觉参与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意识,使他们对农村文化建设既有热情,还要有信心,更重要有能力办好;培育健康农村文化市场,配置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优秀资源,在乡间村头,农民通过传统的节日,自发组织各种秧歌、社火、扮玩等活动,一方面使农村文化遗产永续传承,另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

(四)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发挥农村小康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

一是均衡城乡教育服务,维护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公平发展。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农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培养、促进农村群众的全面发展,这是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毋庸置疑,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整个小康大局就融汇巨大的智力资源;二是均衡城乡文化服务,保证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均衡发展。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出发,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从完善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着手,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以诸城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 迟福林,殷仲义.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 沈佳慧.西安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途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城市法治文化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18-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其根本生命力在于实践。法治本身具有道德属性,法治的灵魂就在于价值观、道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观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同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实践平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在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思想引领

法治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如何将法治文化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关键是要构建这个社会或时代的价值共识。我们现在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内涵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它要求人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城市的人民共同来建设和维护,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维护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

在国家层面上,它力求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市民的权利和自由,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力求实现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在社会层面,它不仅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且“公正”、“法治”也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思想基础。在个人层面,更加注重价值目标的培养,使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的美德不断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市民建设法治文化的热情,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导向、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注入新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道德支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法律的实施为道德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法律的建设又需要以道德为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是为了单纯地用法律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而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用人性化的道德来约束和辅助法律。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公民自觉守法用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可以增加人们的觉悟,约束人们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道德对法律的支撑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指法治文化建设失去了它自己的独立性,而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个大前提之下,更好地去建设城市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分析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现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之后提出的。它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结合道德的约束,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宜居城市。

三、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应的是对人们道德层面的要求,法治文化建设对应的是对人们法律层面的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联系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分析城市发展现状,走适合我们市情的道路,与时俱进。 本文首先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接着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法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J].法律科学,2015,(1):4.

[2]王晨.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J].中国法学,2013,(3):19.

[3]张彩虹、张育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06年第20卷第4期.

[4]李霞琪.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6).

[5]孟强,叶慧海.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及现实意义.2012年中国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6]秦前t,叶海波.论民主与法治的分离与契合.[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校院(企)文化;对接;思考;实践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见证。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具体任务。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医学院校多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护人才。医高专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走校院(企)合作之路,建设与院(企)对接的校园文化,培养适应医疗机构工作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有高尚医学人文素养的医护人才。

一、医高专校院(企)文化建设对接的价值基础

在当代中国,引领社会思潮的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人们实践行动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和医院、医疗企业文化(下简称院(企)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都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宗旨。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与院(企)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上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一)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致。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与院(企)文化建设都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弘扬高尚医德精神,加强医德教育,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构建和谐关系,促进良好校风、行风形成。

(二)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的目标一致。医高专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的首任就是要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深入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和医疗机构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领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之发挥作用,成为引领校园与院(企)改革发展的理想基础、精神家园和力量源泉。

医高专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突出弘扬医学人文精神。通过加强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医学人文精神,倡导“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师生和医护人员牢固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忠诚事业、献身医学”事业目标。

医高专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重在提升医学人文素质。通过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创建校院(企业)独特的医德文化,将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进行充分渗透,围绕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来,提升学校师生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需求。

医高专校园文化与院(企)文化建设的功能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通过特色人文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校院(企)文化活动,美化环境,净化心理,促使学校师生和院(企)员工认清自身使命与责任,激发爱校(院、企)如家、奋发向上的心理情怀。

二、医高专校院(企)文化建设对接的实践探索

(一)秉承“观念先行、体现特色”的文化建设理念。理念先行,就是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要以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校园文化精神之魂,实实在在统领和体现在学校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曲靖医专确立了“笃学敦行、修德砺能”的学校训示,推创“典学、继问、致道”,“知行、笃行、敏行”,“博通精专”的治教治学理念,打造“朴诚方正、厚德载物”和“有尊严地学习和工作”的校园氛围,提倡“宽容、宽松、宽厚”,“立德、崇德、扬德”,“大医、大爱、大学、大家”的校园文化,树立“尚仁、尚诚、尚信、尚善”,“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育人理念。通过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凝聚力工程”。用良好的校园氛围凝聚人、熏陶人,增强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心,促进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富有活力地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

(二)打造“立体文化面、全方位育人”视觉文化景观。学校根据校园文化载体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基本视觉形象”、“特色人文景观”、“户外指示标识”、“室内文化标识”、“信息传播媒体”等几大系统。

“基本视觉形象”包括学校校训、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载体。“笃学敦行、修德励能”的学校训示倡导学生不仅要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磨练实际操作技能,更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为更好地做人处事、服务社会奠定基础。也表明我校所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校徽兼有“白衣天使”与“扬帆远航”之意,将学校深厚历史积淀与当前发展目标进行了良好结合。

“特色人文景观”包括灯光小品,雕塑、植物园区和校园石雕等。学校对主干道16组灯柱进行美化并喷塑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在校园文化广场设计制作了休息长廊和花坛,摆放了4尊人物雕塑,分别为南丁格尔、希波克拉底、华佗和曲靖本地名医陈子贞,既体现医学特色,又融入地方文化。

“户外指示标识”包括学校指示牌、户外LED显示屏及校内一切建筑物、道路命名和指示标识。学校对现有的建筑物重新命名,办公楼命名为“崇德楼”,寓意为崇尚医德、执业兢业;教学楼主楼命名为“典学楼”,教学楼附楼分别命名为“致道楼”和“继问楼”;实验实训中心,三栋楼分别命名为“知行楼”、“笃行楼”、“敏行楼”;学生活动中心命名为“志趣楼”;学生餐厅命名为“知味楼”。所有命名皆有出处,寓意内涵丰富。学校按照整体布局,对主干道进行了命名,制作了道路标识。如“尚志路”、“瀚海路”、“桃李路”等,取名典雅,寓意深刻。建筑物和道路标识名称中英文,辅以校标图案,安置在显眼地方,雅气大方,使建筑物和道路有各自的身份。

此外,学校将校内各绿化园区依据所种植物分别命名为“木子园”、“樱花园”、“桂花园”、“玉兰园”;在景观石头上镌刻上“博通”、“精专”、“敬畏生命”、“大医精诚”、“天道酬勤”等名句,使每块石头都赋予医学人文精神。

“室内文化标识”包括各建筑物内楼层示意图,楼道名言挂像、实验流程及操作规则、教室文化墙、宿舍励志名言、室内LED显示屏等。“信息传播媒体”即校报、展板、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宣传媒介。

通过以上几大系统载体的建设,充分实现了校园文“进楼道、进场室、进园区”,“上墙、上路、上房”,构成全面覆盖的校园文化立体网络,使校内处处有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医高专校院(企)文化建设对接的经验总结

医高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与医院文化和医疗企业文化的对接,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凸显了医学文化特色,强化了医学人文教育功能,表达了医学院校独特的风格和特质,体现了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目标和愿景。

(一)校院(企)文对接建设成效初显。曲靖医专在对接中建设医高专校园文化,激发师生爱校热情,凝聚力空前增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用良好的氛围凝聚人、熏陶人,用激励的学校训导、学校文化、学校氛围规范行为,充分调动师生教育和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谐协调教学、管理、服务,领导、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凝聚师生认同感、进取心,增强师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促进全校师生始终保持实现目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富有活力地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

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曲靖医专广大师生养成对学校精神理念的认同和践行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形成并提炼出了“敢为人先,永争第一”、“抢抓机遇,知难而上”、“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质量第一”的“曲医人精神”。正是凭着这股“曲医人精神”,2010年,曲靖医专顺利通过教育部、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校园文化建设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校院(企)文化对接建设的点滴经验。在对接中建设校园文化,我们积累了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医高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负责人和职责。

2、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育人文化环境建设需要,荟萃医学史料精髓,突出医学教育特色,打造医学文化精品。

3、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将其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要着眼学校发展实际,引领校园文化前进方向,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科学设计,精心实施。

4、要挖掘潜力,创新形式。医高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地方文化潜力,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创新载体形式,赋予校园文化载体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时代色彩。

上一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班风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