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2-23 20:19:36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国际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就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具有启蒙性质的,为一些极少数的人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虽然正面乌托邦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劳动基础上生产力非常地下,人们的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

18世纪,法国的莫来迪发表著作《自然法典》, 标志着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诞生。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将平等理解为平均,从公平、共有的原则出发,莫来迪认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远古。

19世纪,圣西门、博立叶和欧文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博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和欧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认为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替代。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从1844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共产主义宣言》于1848年发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71年,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仅72天。此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从本世纪初在苏联诞生以来,出现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为第一次高潮,此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从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为第二次高潮,从那以后社会主义一直处于低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先天不足;内部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残余;外部不断遭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打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探索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毫无疑问,21世纪社会主义也将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进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深,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危机和冲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矛盾。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社会主义运动中暂时的复辟、倒退,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讲是处于低潮,但中国社会主义却是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不仅明显优于旧中国任何时期,而且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水平。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执政的共产党经过动荡和分化后,许多党坚持了下来,有的还有所发展。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复兴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们对社会主义复兴道路的新探索必将带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的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的。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过去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那种“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中心、赶超阶段”的况将被克服。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表现为道路的多样性、方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多样性。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还有“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或“主体社会主义”等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时代特征要求战略调整,时代和国情一样,是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必须认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战略和策略的基础。而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规定性从而区别于其他时代。认识时代特征,也要注意把和平与发展同战争与冲突联系起来,还耍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时代特征。

在历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变为现实时期,在这段社会主义走走停停的探索时期,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我国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

参考文献:

[1]许耀桐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 石油政工研究 2005-3

[2]王敏旋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5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经典中译本

[中图分类号] D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146-04

在著名的《西行漫记》中曾谈到:“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克)卡普著。”[1] 131对于前两本著作,学界研究颇多,对于后者,读者熟知的程度不高,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这本书的传播作用是其他传播文本所无法替代的,对我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影响甚大。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通过日本、苏俄渠道在我国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是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但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思想流派,自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出现后,到五四时期已经有3个多世纪了,形成了有200多个流派的庞大思潮。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最初知识,是19世纪70年代,通过外交官与洋教士等获取。1899年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到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才真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但先进的中国人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其实还很浅薄。正如有文章指出:“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大概中国人知道的也很多了。但社会主义究竟作何解释,恐怕不单知道这个名词的(人)不懂,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一种危险思想。对于他取反对态度的人,也未必懂。更进一步说,不独反对社会主义的人未必懂,就是连赞成社会主义的人、恐怕也有许多不懂。”瞿秋白也说,先进的中国人是“隔着纱窗看晓雾”――十分模糊与纷乱。

1920年10月,新青年社出版了英国人克卡朴(今译柯卡普,Thomas Kirkup)撰写的《社会主义史》。柯卡普(1844-1912)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主义者(费边派)。《社会主义史》是他的代表作,1892年初版,1913年英国人辟司(Edward R Pease)加以删订,并增补了原书出版后20年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轨迹。辟司在《社会主义史》原序中指出:“克卡朴著了这部《社会主义史》,在他将死之前,正值第四次出版,他在第四版的序中曾说他出部书有两种目的,第一就是将历史的社会主义中各主要的方面标明出来,第二就是对社会主义运动作一种概括的批评和解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一种概括的批评和解释”是出版《社会主义史》的直接目的,虽然该书的二位作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并对马克思主义时有批评,但他们仍较客观地介绍了社会主义的各种派别,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了较全面、客观的阐述。

1910年,胡贻谷翻译该书,于1912年以《泰西民法志》的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作为上海广学会藏版,胡贻谷亲自作序。遗憾的是,该译本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后来这本书引起了北京大学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他叫李季。李季(1892-1967),祖籍江西,生于湖南平江。191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随着社会主义思潮在国内的传播,促使他对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翻译了《社会主义史》。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胡适和张申府的支持与帮助。远在上海的陈独秀闻之此事,立即去信索稿,迅速隆重推出。1920年秋,李季来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上海早期组织。《社会主义史》是他的第一部翻译著作。他在《社会主义史》自序中指出:“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思潮震荡全国,真有‘一日千里’之势。近一年来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是社会主义尤为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但是我们要讨论一种学说,对于他必先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才能够判断他的好歹,决定他是否可以实行。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澳美各洲非常(但)发达,而(且)派别亦复甚多,我们对于这种运动要想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须先从历史下手,我译克卡朴《社会主义史》的目的就在这一点上。”[2] 2

《社会主义史》共22万字,分上下卷,650页。上卷:一、绪论;二、初期的法国社会主义;三、1848年的法国社会主义;四、初期的英国社会主义;五、拉塞尔(今译拉萨尔);六、拉伯尔塔斯(今译伯恩斯坦);七、马克司(今译马克思);八、国际工人协会;九、德国社会。下卷:十、俄国革命;十一、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十二、各国社会主义的进步;十三、近世国际工人协会;十四、英国派社会主义;十五、社会主义通论;十六、结论。附录:I.圣西门派的辩护;II.德国社会主义工党党纲;III.费边会的基础;IV.总同盟罢工表;V.澳洲工党内阁一览表;VI.英文书籍解题。书尾页的“中西名词对照表”十分珍贵。翻译用语有时代性。因为五四时期的翻译用语与当今有很大差别,所以“对照表”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据此我们可以了解中英文名词翻译的时代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传播史的研究,有利于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翻译与理解。

《社会主义史》是中共上海早期组织传播机构出版的第一本宣传社会主义的著作。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到中国,经过的介绍到上海,与陈独秀见面。他使华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组建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推动下,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5位先进分子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发起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成立党的出版社新青年社,组织翻译出版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图书。《社会主义史》被列为“新青年丛书”第一种与读者见面的著作,随后,李季又翻译了《工团主义》,还与人合作翻译了《到自由之路》,作为“新青年丛书”系列著作出版。

《社会主义史》在我国早期传播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影响很大。《新青年》特别向读者推荐:“诸君要想知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源流,不可不先读英国克卡朴(Kirkup)《社会主义史》。克氏1892年著成此书,他叙述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事实,源源本本,非常详尽,又经英人辟司(Pease)于1913年增订一次,更加完备;所以美国有名的社会主义家列德莱(Laiedler)说,此书是欧战以前一部包罗最宏富的(Most Comprehensive)社会主义史。蔡元培先生在其序中说,此书给我们的教训很多。”[3]该书客观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了剩余价值学说,并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补充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特别是向早期中共党人提供了西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历史和榜样,因而受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热切欢迎。该书出版不到半年,组织的文化书社,就销售了100本,成为最受进步青年欢迎的图书之一。

1921年3月,李季又翻译了美国“各校社会主义社”秘书列德莱的著作《社会主义之思潮及运动》(Socialism in Thought and Action)。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共15章,上卷记述社会主义的学说与思潮,下卷描述社会主义之运动,特别是对1914―1919年各国社会主义运动记录详尽无遗,正好与《社会主义史》相衔接,将社会主义运动史比较完整地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参考文献]

[1]斯 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79.

[2]克卡朴.社会主义史[M].李 季,译.上海:上海新青年社,1920.

[3]新青年丛书出版广告[J].新青年:(9卷第4号封一),1921-08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13-03

在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时,人们更多地注意到邓小平对创立这一理论的贡献,这是必要的。但是,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 从思想史视角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陈云的“三主三补”等思想在体制改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作用不容忽视。撇开了前面的探索过程,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世纪50年代末,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实践中,针对“”和化运动中理论界出现的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通过研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著作,结合中国实际,着眼于经济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起了奠基性作用。

论述说,列宁曾经大力提倡发展商业,因为苏联那时城乡商品流通有断流的危险。我们在1950年也曾有过这种危险。现在运输不好,出现半断流的状态。因此必须扩大商品生产。提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2], “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2]“必须在产品充分发展之后,才可能使商品流通趋于消失。” [2] 他批评一些人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经过此后多年在消除商品经济思想支配下,逐步缩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范围的实践,这些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他提出的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2],“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 [2],“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2]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重要依据和思想基础。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他指出,不承认商品生产,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他肯定价值规律法则的那段著名的话:“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2] ,对于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晚年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说,我们建设了一个如列宁说的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要拿钱买米、买煤、买油、买菜。对于现在实行的商品制度,必须在无产阶级下加以限制。这表现出了着眼于经济发展与着眼于政治和社会发展思考问题时所得结论的不同。发展商品经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与其造成的社会后果和社会主义目标之间的距离是矛盾的。他在解决这一矛盾时,着眼于政治和社会发展,更多时候所表现出的限制和逐步取消商品经济的愿望,掩盖、窒息了他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极其宝贵的思想。当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机制,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

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在完成全国财政经济统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等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陈云根据他当时觉察到的问题,在党的会议上提出了“三主三补”的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3]。这些思想对于刚刚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党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由于过去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所形成的许多不合实际的僵化观念,使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现。

经济体制改革伊始,陈云即集中精力探讨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利用市场机制的问题。经过对几十年计划工作全面深入的反思和研究,陈云抓住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1979年3月写出《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该文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起了思想奠基作用。

陈云溯源说:“计划工作的规则: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思想来之于马克思。” [3]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他肯定地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一个国家胜利以前,马克思就设想过社会主义经济将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1917年后苏联的经济计划和1949年后中国的经济计划,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办事的。”“当时苏联和中国这样做是完全对的” [3]。历史上,由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经济在“二战”前十多年一直高速发展,战后经济恢复也迅速,并长期居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地位。中国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在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通过低消费、高积累战略,也获得了工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较快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当然说明了马克思的理论、苏联和中国的实践是正确的。陈云的这一结论性认识是对历史实践的正确概括。但问题还有另一面,陈云指出,由于我们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从理论上“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 [3],导致计划工作制度中“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这一缺点造成计划工作在实践中偏离了预先设计的按比例发展的目标,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各个工业部门之间、工农业之间等都比例失调;“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 [3] 忽视市场调节,造成经济计划对价值规律的忽视。市场经济虽具有盲目性,但由于客观规律作用,能够最终实现按比例发展,也不会出现产品单调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人们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因而在经济体制上所有制过度集中统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陈云切中要害,他强调地指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从这两部分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看,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是必需的、有益的补充 [3]。确立两种经济并存观念,意味着对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突破,是人们转变传统观念的重要一步。

陈云展望说,今后的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中,从计划与市场比例看,“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 [3] 当人们深刻认识到两种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形成“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的共识后,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的比例必然会有增加。在当时尚未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情况下,这是对计划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富有远见的前瞻性表达。在稍后的1982年,陈云进一步将其概括为“鸟笼经济”。

陈云从理论源头上阐述了计划经济的根源性,又在对经过多年发展的计划经济的弊端深刻反思的前提下将市场调节看做是根据实际对马克思原理的发展,论证有力,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些理论认识和思想观点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期一段时间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在旧体制框架内修补和改良,只让市场调节补充其不足,不能解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根本改变原框架,形成新思路,成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前进的迫切要求。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没有局限于从保持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视角看问题。他思维的逻辑基点是发展生产力。他就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4] 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他的计划与市场“结合论”、“方法论”思想愈益明显。1979年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做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4] 他赞成陈云当时提出的“主辅论”思想。1982年4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经济体制改革还只是试点,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也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陈云同志说的,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市场调节为辅。” [5] 他认为,我们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6] 这与陈云当时的认识也具有一致性。但在陈云沿着“主辅论”的思路思考问题时,邓小平一直思考的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因而对问题的提法,思考和认识的结果就会出现差别,这种差别逐渐显露出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明显加快,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由指导性计划或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邓小平认为,经济加速发展的成就,是由于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路子。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指出:“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6] 这里,结合论、方法思想已经非常清晰。邓小平领悟到,多年的改革过程,就是市场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实践已经表明,凡是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市场作用发挥较充分的地方,经济就更有活力,生产力发展就比较快。当继续加大市场取向改革力度,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根本性改革,成为改革实践中亟待科学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的时候,结合论、方法论的思路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987年,邓小平在听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关于十三大报告起草情况时的一番谈话表明他已经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问题。他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6] 1989年6月,邓小平再一次重申,“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6]

但是,理论认识的不彻底性是很难保证改革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八波后,在经济领域里又对私有化和市场化进行批判。对市场化的批判却表明把计划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社会制度本质上对问题进行理论阐发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邓小平在提出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病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后,1992年的南巡谈话对问题进行了一揽子解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 计划与市场手段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共同构成了对长期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的系统的彻底的解决,解除了人们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导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摒弃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73-981.

[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4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314.

[5]陈云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373.

What’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JIA Meng-xi

(Dept.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Abstract:MAO zedong,Chen yun and Deng xiaoping all had contributed fo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At the end of the 1950s and early 1960s, MAO zedong’s explor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thought is basically; Chen yun’s thought of“three main, three added”、Theory of auxiliary Etc.role link and enthusiasm; startsfrom existing material, Deng xiaoping innovation ,then establish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12 — 02

进入新世纪,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党对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迈进到一个新境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将显现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的实践依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就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要求,明确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指出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心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得益问题。这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初步形成。

2005年2月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提出目前我国社会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概括是十分科学的。一方面国家进入这一时期有着较大的发展和大的举措,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矛盾比较集中涌现,表现在: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尤其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资源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并且资源得用还存在着浪费;我国面临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止;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地方艾滋病、吸毒现象呈蔓延趋势……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圣西门主义者明确阐述了统一计划经济思想,提出了人人应当劳动的思想:傅立叶的反商业及其恶果思维被看成是文明制度的一切基本缺陷的集中表现,他主张共同劳动,男女平等,实行免费教育等等。欧文试图通过实验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和共享劳动成果的新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大都重视哲学,圣西门把政治制度看作人类理性进步的结果,傅立叶把理想的和谐制度与神的旨意联系起来,欧文则要求把未来社会置于人性规律和科学知识之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具本观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但其中的积极因素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该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飞跃。

列宁和邓小平是世纪两端的两位伟人,“从时代出发,从实际出发,开创了有自已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是崭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突出地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论法质量互变规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自身和谐因素的不断积累,不和谐因素的不断消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不断走向“完美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指社会中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更指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凸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发展状态,凸现了科学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的整个状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属性,性质,发展程度来看待和衡量,具有十分强烈的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意义。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了社会和谐。他们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个“完美和谐型”的社会。人与物质和谐,物质极大丰富,人非物役,人脱离了“物的依赖性”,人与人和谐,人与人之间互助协作,人与社会和谐,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美的本质的统一。

思想有着丰富的和谐与团结思想,而且有着强烈的方法论特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批评极端民主化——达到上级下级组织的和谐;批评红军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达到官兵的和谐相处;批评单纯军事观点——达到军事任务和政治任务的和谐兼顾。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政权,使统一战线中各阶级和谐共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实行统筹兼顾——达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和谐;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达到不同思想的和谐与统一;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达到各党派与执政党的和谐与相处;坚持民族团结,达到各民族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科学文化领域内各派别的和谐与共同进步,等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划为人民内部矛盾,即非对抗性矛盾。无疑,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全面地和谐地发展的思想。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理角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列起来,找到它们“和谐的共质”,这就为改革合理的上层建筑找到了论据,并且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而在内在逻辑上把握了改革和革命的和谐相容的共性;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强调两个文明一齐抓,不可偏废,深刻把握了二者的和谐共容、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辩证的相对的同一性,这个崭新的国家学说最终使两种制度辩证地和谐地同时并存在一个国家中;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看作两种经济手段,从而抓住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和谐性,创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以“以人为本”即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的统一性,和谐性,因而既强调“允许先富”,更强调“共同富裕”;邓小平区域经济布局和协调发展理论,更充分体现了“社会和谐”的思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也体现了丰富的辩证和谐思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和谐地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分配方式和谐地并存;“三大文明”和谐地协调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谐地结合,相互推进;德治与法制并重;执政党党员队伍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谐相处,提高执政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和谐和执政理念,和谐的建设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渊源,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同是又是理论的符合逻辑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现实必然性,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新进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05,456.

〔2〕 马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4- 05- 2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理论创新 中国化

从目前研究情况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本身来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特点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的探索等,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深入挖掘。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实施,相信会有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出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主题及特点

1.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术界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我国当前的主流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形成、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由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及其相联系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所组成。针对过去把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对象看作是经典作家的思想史,或片面注重马克思主义某个组成部分的历史做法,现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完整的历史,研究它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总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

2.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题

有学者最近提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上前后形成了三个主题“:社会主义能否取代资本主义和怎样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第一个问题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第二个主题回答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三个主题是在世纪之交,我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队伍状况都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条件下提出的,是世纪之交我们党的事业发展迫切要求回答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解答了第一个主题。十月革命以后的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已经回答了或正在回答第二和第三个主题。

3.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必然会有多样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多种方式,表现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承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的多样化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是否认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的垄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放”。

有的学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部发展史的高度概括,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史,正是这样一部不断科学地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

有的学者认为,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付诸实践中具体化;在具体实践中多模式化;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之间形成区别与联系的统一;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在接收四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必须适应新情况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挑战、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挑战)中发展;在两个主要实践领域(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革命领域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领域)中丰富自己的内容。把握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趋向并研究其新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原则

1.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实践运动波澜壮阔。期间,虽然有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二国际的分裂、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等曲折但也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重大发现、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有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等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以及当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同时,资源告罄、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一系列问题,普遍认识到以人类自由与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2.全面研究中国化的及世界性成果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的转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指导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点。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和中国的发展,而且要研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不仅要研究以上几位巨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要分析众多的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过贡献的人物的思想。要研究和介绍与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制度社会主义所实行的主流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当然,新马克思主义很不纯洁,与实践联系也不紧密,有些流派和代表人物是准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流派和代表人物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它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坚持人民的立场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相同的特质,马克思公开承认自己的学术不是无偏袒的凌驾于阶级之上的学科,而是一种无产阶级行动的纲领,无产阶级为保卫自己做人的权利而消灭“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就瓦解了迫使人异化的私有制,从而“创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纵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其总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化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1.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封建资本主义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巨大鼓舞,鼓舞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华民族奋起革命的斗志和自己掌握命运的信心。在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争取革命胜利,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提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张争取一个省和几个省武装暴动的胜利,结果“以卵击石”,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差一点断送中国革命。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他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政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放弃首先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的错误路线,制定了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战略,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通过和平改造,将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懈的探索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时代转换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呼唤着理论创新。冷战结束后,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局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均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这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应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为谁发展和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新.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A].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C].北京:中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7-339.

[2]侯远长,谷亚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主题[J].发展论坛.

[3]邓伟志.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问题.社会科学,1985. 6.

[4]洪光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6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应指导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引领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等重大社会变革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应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着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着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以新里程碑的历史姿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在19世纪上半叶,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并被人们宣扬为“永恒的社会”、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的时候,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能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重大和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斯、恩克斯充分借鉴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进行了独树一帜的伟大理论创造,为人类贡献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而这个标志起始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发现《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但它的基本原理至今还是正确的。其基本结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结论有力地鼓舞和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列宁主义的创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同行,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不断产生理论创新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国家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俄国人民此起彼伏的革命斗争发展,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从理论上正确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链条的俄国能否首先取得成功。因为马克思、恩克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从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他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断,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他立足于当前,立足于俄国实际,全面、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指明了胜利的前景。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是列宁主义代表性和标志性著作,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不仅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工人运动。

三、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封建资本主义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巨大鼓舞,鼓舞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华民族奋起革命的斗志和自己掌握命运的信心。在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争取革命胜利,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提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张争取一个省和几个省武装暴动的胜利,结果“以卵击石”,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差一点断送中国革命。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他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政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放弃首先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的错误路线,制定了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战略,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通过和平改造,将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懈的探索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在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30年发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和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等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新里程碑意义的起点标志。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创立的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创立时期的历史地位一样,都是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揭示人类发展规律,回答和解决重大、根本性问题,指导和引领社会前进,产生积极、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里程碑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伟大变革必然产生伟大理论。凡是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凡遇重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总能出现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统御和引导历史前进,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思想创立无不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应指导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引领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等重大社会变革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应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着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着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以新里程碑的历史姿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在19世纪上半叶,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并被人们宣扬为“永恒的社会”、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的时候,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能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重大和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斯、恩克斯充分借鉴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进行了独树一帜的伟大理论创造,为人类贡献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而这个标志起始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发现《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但它的基本原理至今还是正确的。其基本结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结论有力地鼓舞和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列宁主义的创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同行,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不断产生理论创新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国家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俄国人民此起彼伏的革命斗争发展,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从理论上正确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链条的俄国能否首先取得成功。因为马克思、恩克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从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他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断,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他立足于当前,立足于俄国实际,全面、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指明了胜利的前景。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是列宁主义代表性和标志性著作,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不仅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工人运动。

三、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封建资本主义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巨大鼓舞,鼓舞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华民族奋起革命的斗志和自己掌握命运的信心。在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争取革命胜利,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提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张争取一个省和几个省武装暴动的胜利,结果“以卵击石”,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差一点断送中国革命。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他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政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放弃首先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的错误路线,制定了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战略,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通过和平改造,将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懈的探索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在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30年发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和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等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新里程碑意义的起点标志。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路径;三大特色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47-03

赵曜等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总字数近57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互动研究,并通过历史视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路径创新,表现出大历史视域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解和判断,体现出一大亮点和三个特色,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史论》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考察,重点审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发展历程,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互动结合。正是这种结合,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的出版不仅深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研究,而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路径。

其次,《史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发展”为主线,在逻辑架构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统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实践之中。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历史实践为基础,做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呈现出三个主要特色。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史论》作者们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又通过采用比较法,做到了史论结合。《史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互动结合上,一方面打破了传统中共党史的宏大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凸显并使用更多的笔墨叙述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并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色道路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模式进行对比,在纵向和横向比较中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备、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利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蕴含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意义,而且有利于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曲折,明晰这些失误和曲折发生的原因,从而有助于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实际的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其二,在历史分期上,《史论》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历程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进行分期。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备(1949.1-1956.3)、孕育(1956.4-1978.11)、形成(1978.12-1992.2)和发展(1992年2月至今)四个时期。在写作安排上,1949年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作为了准备期的起点;1956年4月,撰写的《论十大关系》成了孕育期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定为形成期的开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则成为发展的标志。这种历史分期方法不仅有助于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提升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连续性和历史整体性,而且有助于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之间的一脉相承,开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的历史视野。实际上,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去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益于冲破狭义历史阶段上(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景束缚,从而形成对广义历史阶段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认知。其三,在研究内容上,《史论》避免了以论求论的空泛议论,代之以每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基本路线等重大问题的具体中国化操作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方针的转变、新民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以及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内容,展现其作为准备期的历史表现;通过对《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的矛盾理论、外交政策上的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理论等内容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时的孕育特征,又通过对“左”倾错误指导下的反斗争、“”、化、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等错误的反思,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间孕而不育的原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期,《史论》围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通过对转折期、改革的起步、改革的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四个时段的历史考察,从思想领域、生产关系、政治体制、精神领域、外交战略等内容上指出其作为形成期的历史地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言,《史论》尤其凸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新的成就和新的经验总结。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政治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世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等内容。可以说,深入历史事件内部,呈现中国特点、突出中国道路,使《史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序严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在章节的安排和观点的提炼上明显表现出历史实践与理论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在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提炼出一些基本观点。

首先,《史论》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研究中,突破了狭义视域下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的研究思路,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追溯到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并通过准备、孕育、形成和发展四个时期塑造了广义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的研究思路,不仅有助于开阔读者的历史视域,全面审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而且能够使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当前的道路探索形成有效的历史衔接,更有助于人们在历史实践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艰辛历程,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和信仰。

其次,《史论》不仅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史总结经验来吸取教训,而且把研究的主线始终围绕在对中国道路探索的自觉性之上,凸显出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中国模式探索的尝试。《史论》比较客观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准备;“左”倾错误的指导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孕而不育的根源,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以形成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再次,《史论》通过史中求论的学术态度,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层次,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题和主线,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史论》还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定位,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而且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针。

三、结论

通过对本书的研读,笔者认为,《史论》不仅内容翔实、观点明确、文风朴实,而且在研究路径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的历史分期上、观点提炼上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而且完全可以作为党政干部学习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深入历史发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书。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不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要在实践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确保在建党一百周年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还要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增强中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仰,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提炼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信仰内涵;从社会层面不断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生态;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开辟中国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之路、城镇化道路及新农村建设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

[2] 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8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是不断突破前人、不断为后人发现真理开辟道路的历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目的是为了用历史的经验、历史的启迪和历史的榜样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一代,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的建设者。十六大报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光辉典范,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成果。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要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下功夫,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下功夫。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都有各自完整的表述。同志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这是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逐渐形成的,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邓小平同志把它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在反对“两个凡是”和拨乱反正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志进一步把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贯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由此可见,党的思想路线既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和时代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的最新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时代提出的课题结合起来,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关键就是要讲清“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基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整体上反映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历史任务,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的典范。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并且以高度的清醒和自觉的精神强调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9篇

Abstract:Studies the Marxism history, may cause we more profound comprehension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 important thoughts. The Marxism history is the history which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profound study and comprehends “"The Three Represents"” with the Marxism relations, the spirit which comprehends "The Three Represents" thought to manifest may profound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 与时俱进

key word: Marxism History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作者简介:迟海,女1985年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从不教条和与时俱进的内涵,才让它在不同时期都可以指导革命和实践。在指导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不断的总结和积累新的经验和理论以此构成了现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从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内涵。在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被列宁成功运用到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当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而建立,而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进化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环境下,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人民在的领导和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在二十世纪末进入历史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指导下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本世纪之初,主席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式,为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它是我们党永葆青春和活力、始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的根本保障。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永保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正确理解,关键体现在正确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所得到的结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所以是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但是,在特定时代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所得出的观点是可以适应当代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的。正因如此,即使条件发生了变化,研究对象也不同,最终的结论却不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化的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一般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认识,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真理。所以,要谈马克思主义的某一基本原理,我们就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个原理是在什么背景下,从哪类事物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且在什么范围内是真理。恩格斯曾经多次强调,对马克思的话断章取义,必然会误导大众甚至将许多东西颠倒是非,在阐述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时邓小平有类似的表述,他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实践的意思是,要完整的准确的理解思想,我们的各项工作要以学习、掌握和运用思想的体系为基础。只有这样,思想才不会被割裂和歪曲甚至被损害,所以在理解思想时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出发,而必须从整个体系去正确理解思想。”

条件下讲的换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 这些话都说明了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的方法论的原则,这个原则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四、与时俱进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代的实践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工人阶级的革命,还是自然科学的新进展都对新理论的指导望穿秋水。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之后,接踵而至的垄断资本主义,列宁的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晚年的时候,列宁曾经试图直接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但伴随着后来实践过程中的失败遭遇,相继便发生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并且最终承认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的改变了。”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对待理论要确立科学的态度。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且可以对未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宏伟蓝图的实现过程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报告(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04)

[2] 安立.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J]传承, 2010, (36)

[3] 纪哲.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述评――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为例[J]青年科学, 2009, (11)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72-03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早已进行了研究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学科体现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并列,是在狭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理解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研究生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柱性课程,是这几个二级学科都应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就不能仅仅从狭义上来理解,必须向学生明确教学范畴及相互联系,并探索这门课的特殊学习方法。

一、注重课程内容设计

(一)确定课程主线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由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及其相联系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所组成。涉及马克思主义通史、阶段史、国别史和专题史(如经济史、哲学史、社会思想史、民族思想史)、传播史、文献史等研究领域,包括理论形成、思想纷争、革命运动、中国特色、全球影响等具体内容,是以历史和理论为经纬线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跨学科和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就课程性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是单纯的历史学,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是纯然对史实的考证与复述,它含有思想史的成分,因此不是纯粹的历史学;也不是纯粹追求理论逻辑的展开,而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因此也不是纯粹的思想史。就教学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不是纯粹的理论发展史或实践发展史,而是理论发展史和实践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一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以什么为主线来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呢?如果一哄而上,齐头并进,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既讲思想又讲制度,既要遵循历史发展又要掌握科学体系的形成,将使整个讲授杂乱铺陈,学生一头雾水。因此,研究者和讲授者一般都要从某一角度或某一主线来进行研究和讲授。目前学界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史、社会实践反思的发展史等八个不同的研究主线出发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倾向于以经典作家思想史作为教学主线。以经典作家的思想史为主线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体思想内容的梳理,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性和丰富性。以此为主线,一是可以具体了解经典作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思想实质,同时深刻体会这些思想的关联性、传承性,认识到这些思想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二是关注这些经典作家思想中内在提供给我们的分析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经典作家的思想虽然复杂,但他们都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去考察社会、历史和人;都是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是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生所应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只有遵循这一主线我们才能通过经典作家的思想集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而不容易被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所迷惑,从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相背离。四是就课程本身而言,一般学时有限,比如笔者所教授这门课程只有36个学时,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博大精深,授课内容广博与授课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因此,以经典作家的思想史为讲授主线虽然存在弊端,即仍然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利于完整理解理论整体的发展及其规律,但更能抓住重点,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二)注重文本研读,实现思想本意还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经典著作为主要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轨迹。在一定意义上,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文本系统的形成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原创性内容,包括立场、观点、方法、实质、精髓、体系,以及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集中凝结在这些经典著作中,经典著作是学习研究科学理论的第一手资料。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必须重点学习这些经典性的文献,以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发展脉络。离开那些经典性的文献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得到的只能是编者概括出来的干瘪的结论和注解,不仅寡淡无味还容易曲解甚至歪曲经典作家们的本意,背离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初衷。早在1884年,恩格斯就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2] 1890年,恩格斯再次深刻指出:“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3]比如,恩格斯就鼓励人们直接读《资本论》,“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4]。邓小平同志也提出读书要读经典著作,他举例指出,了解初期的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必须要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了解帝国主义,必须读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经典著作不仅是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载体,而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我们要细细品读经典著作,并不是要毫无疑义地全盘接受,因为经典著作是当时当地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有些观点或结论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有些观点或结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加以创新,即“不同时代的人们完全能够从自己时代的生活世界的本质出发对前人留下的文本做出新的诠释”[5]。只有那些基本的原理和内容,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坚持的信仰。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经典著作,对待经典著作要有整体性,就像列宁所要求和倡导的那样旨在于从经典著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和“整个体系”[6]。既尊重历史,又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除此以外,阅读经典著作也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必然要求。指出,“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7]。

(三)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1.理论史和实践史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探索史和实践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理论探索史。马克思、恩格斯从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宏伟任务出发,既科学地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又科学地认识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和基本轮廓;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建构了以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涉及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科技、伦理、逻辑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大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实践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就是随着工人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斗争实践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和切磋中发展的;是随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实践运动、制度形态发展的一般过程,是理论发展史和实践发展史的统一。

2.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政治经济学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史三者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研究。其次,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中有主流,也有支流,是由主流和支流共同汇集而成的理论长河。这个主流就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的继承和发展,再到、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所创新的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主流,还要研究支流,比如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情况或其他主要历史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理论贡献等,只有主流与支流结合起来全方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才能拓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视野。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课程管理

(一)从灌输式教学到引导式教学

在教育学话语体系中,灌输本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随着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义学的角度对灌输进行剖析,使得灌输这个概念越来越具有贬义的性质。比如英国分析哲学家彼得斯就认为,“所谓灌输的方法实质是指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学……这种教学迫使儿童接受一种既定的规则体系,而这一规则对儿童来说是不能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的”[8]。这种灌输教育的方法体现出如下特点:从灌输处理的主体关系来看,灌输过程中主体之间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与被动全盘接受之间的关系;从灌输的方法上来看,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权威性和专制性,具有强制压服并使人听从的意思;从灌输的特性来看,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强制方法,它不鼓励学生思考,而只是盲目接受。这种灌输教学方法的直接后果就是:(1)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排斥、抗拒心理,阻碍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2)禁锢、封闭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理论教学中,消极作用尤其明显。

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学, 必须尽量消解灌输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抵触,采取引导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在明确教学目的、教学信息,明确教学内容对学生观念形成和能力训练的指向,预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境,从知识和观念方面作正面引导的准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在对教师教学目的、教学思路、教学体系的理解和领悟,对教师所提教学要求的积极配合和全面贯彻,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基于既有知识和材料就某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进一步明确重难点,熟悉整个教学内容,并扩展其学习内容。

引导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中的应用步骤:(1)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的。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2)使学生明确教学主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由许多具体研究领域或方向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体系。(3)列出每一章所涉及的经典文献,先布置学生自学,了解每篇名著的写作背景、核心观点和意义,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最后加以点评。(4)在学生对相关著作与理论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并进行理论总结。

这一教学方法避免了灌输教学法的僵化生硬、居高临下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形的对立,丰富了教学形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也丰富和扩展了教学内容。

(二)创新课程学习与考试方式

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要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二是要树立坚定的信仰,三是要体会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怎样阅读经典名著、怎样分析理论问题等,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后两个目的都是建立在第一个目的基础之上的,就是要完整掌握相关知识体系。而要完整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就必须靠平时扎实的学习,平时学习是否扎实,还要通过期末考核来确定教学效果。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课程的期末成绩构成进行了改革,其中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

在研究生理论课教学中,期末考试一般为三种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写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而言,内容庞杂,采取闭卷考试对学生压力较大,写一篇论文难免又比较敷衍,因此笔者认为期末还是进行开卷考试,对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有些观点和内容能稍有点自己的理解或认识,或仅仅是通过其他的辅助资料把要回答的内容答全了,这就是一个比较认真好学的学生,也基本上达到了作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平时成绩再由两部分构成:(1)到课情况(20%)。理论课是枯燥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一个没有毅力的人不可能学有所成,经常旷课的人显然也没有支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对那些只想混文凭、混学分的人,应该用平时成绩给他们一个警示。(2)平时学习(30%),包括学习笔记、学习交流以及为此制作的PPT等。这一过程旨在拓展学习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培养的人才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而且还必须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材料、前沿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必需的人文社会知识等。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培养的人才,能够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这样的学习任务显然是几十个学时难以完成的,因此,必须鼓励和迫使学生延伸学习、课后学习,以达到学生扩展其学习内容,完善其知识体系的目的。这就是30%的平时学习所考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韩喜平,闵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线的选择与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05.

[5]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3.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5.

[7].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上一篇:社会保险范文 下一篇:封建社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