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科学治班

时间:2022-09-27 07:41:18

以人为本 科学治班

【摘 要】班主任通过组建高效团结的班委会、制定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积极发挥主题班会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走进学生的内心,重视情感教育等举措的教育、引导和示范,科学规范的加强班级管理,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班级管理;科学;班主任

科学的管理对物则能尽其用,对人则能尽其才,否则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危害。班级管理目的就是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引导、示范,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那么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班主任工作?如何更科学的管理好新时代的学生?在此,我想谈谈近十多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共勉。

一、组建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主任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班委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班级的“干部”,这个“干部”也就是班级的“公仆”,他们的宗旨只有一个即“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踏踏实实为大家工作”。这当然需要选拔出最优秀、最合适的人选来分担起班级的各项工作。例如班长要有良好的人缘,宽阔的胸怀,细致的工作作风,深邃的洞察力,最好是班上的“星”级人物。学习委员必须学习成绩拔尖,能热心帮助别人,是学习上的领军人物。生活委员必须热心肠,善交际,是全班同学的知心朋友。体育委员要有体育特长,有号召力。文艺委员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等。

在组建班委会的过程中,我认为:①班委会各成员不能草率的临时指定。②班委会各成员不能全由学生“民主”投票。因为在我们还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要防止“小帮派主义”。③班委会各成员不能短时间内一次确定。因为一旦发现有个别成员并不能胜任班委会工作时,撤消其职务后很容易伤害其自尊心。四、班委会成员决不能单纯的按学习成绩好坏来任命。

总之,班委会的组建绝对不能随便,一个高效、团结的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它对一个班级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养成铁的纪律,造就高尚的人生观,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建设优良班风等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制度是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实际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现成的班级管理制度。但是,这个《规范》内容太多,在具体实施中很难全部落实,因此,我在此《规范》中抽出有针对性的一部分,先抓纪律、卫生、诚信、礼貌、安全五个方面。例如安全问题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松。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我首先抓考勤,用严格的纪律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其次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发挥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

班会应是班主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要尽量利用好班会。做到每次班会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中学生早恋是引起学生间许多矛盾的导火索,好多恶性事件的发生与此相关。为了防止早恋,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的做法是在关于中学生早恋的主题班会上将适合学生阅读的青春期卫生,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学生的审美观,专家建议等各个方面的资料,打印出来给学生传阅,以科学的态度引导,以典型的事例警示。

班会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个“面”,对个别特殊对象的教育既需要耐心细致的说教和鼓励,还要准确把握情景,适时进行“成功体验”教育,使其由于取得了进步而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但有时也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制措施(要合理,合法,不能体罚)。

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我们必须承认,先天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往往起着补偿作用,强化作用和调节作用。例如“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古人的实践已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是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最佳途径。

我的做法是,在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大,放小。我不赞成对学生实行所谓的量化管理,保姆式的全程监控。姑且不论我们有没有足够的精力,单就这种管理思想,管理效率,我认为并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对人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事无巨细必亲躬之,要大胆的放开学生的手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包括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等各项活动中。班主任要做的只是全盘计划,适时指导,检查与评价。这样做,一则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二则形成学生的自觉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你要学”为“我要学”,“你要做”为“我想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五、注重情感教育

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波动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因其一次或几次失误和错误而认为其“差”,并人为的令其“出局”。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爱之处和特别的一面。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真诚,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关心学生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尤其是在学生遭遇较大困难,他们更需要父母般的关怀和呵护时,我们更应实实在在地,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例如,我班学生杜某是一位借读生,父母远在外地。有一天晚上10点多,突然有学生打电话给我说杜某肚子痛得厉害,问我怎么办。我赶紧让他们送往医院,随后赶过去。医生检查后确定为急性阑尾炎,我马上办理了相关手续住院治疗。同去的学生有五六个,他们分头买来纯净水,毛巾,借来暖水瓶等。一个同学还专门回学校又取来了一床棉被。当一瓶水吊完后,杜某的病情好转了许多,大家这才放下心来,这时已12点多了。我考虑到由于天黑,路远,当时通知家长可能会引起家长的担心,就决定先留下三个同学照顾,如果病情稳定的话第二天再通知家长。

通过这些事情,同学们感受到了班集体家庭般的和睦与温暖,也使我看到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兄弟般的亲情。我也真正体验到了被学生信任和由于关心别人而被尊敬的感觉,那种感觉确实令人激动不已。

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它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最后我用屈原的一句话与各位班主任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戴迎峰.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2]徐捷.中学班级管理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9期

上一篇:浅谈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美德教育作用 下一篇:职业学校网络互联实训当借 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