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放后收”语文课堂模式

时间:2022-08-08 03:48:33

论“先放后收”语文课堂模式

【摘 要】“先放后收”是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探究在前,教师整合升华在后模式的一种形象性说法。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展开论述,最后给出“收”和“放”的策略。

【关键词】“先放后收;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在升学和应试的高压下,如何既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又让学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下获得可观的分数,完成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提出“先放后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宏观而言,“先放后收”是指新课阶段多探究,复习阶段多演练;基础年级多自主,毕业年级多应试。微观而言,是指每堂具体的语文课都应该先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积极参与本文内容的再构建,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离散、零碎的分析进行整合、修改、完善、升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深刻解读文本。

一、“先放后收”模式的宏观层面

“放”是一种自主探究。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发展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充分碰撞交流,各种形式的活动贯穿其间,各种手段和方法被运用来全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感,知识的获得从传统的教师直接授予转变成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发现。这种语文课堂气氛是融洽的,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自主建构式语文课堂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解释的多元性,是对以往机械主义教学模式的超越。举例来说,对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寿镜吾老师及三味书屋的认识,学生既可以读出惧,也可以读出敬,甚至还可以品出一丝违反规则的刺激和快乐。这些都是尊重文本人物内心世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态的解读。如果一味从意识形态的霸权主义出发把三味书屋解读成封建教育专制思想的代表者,解读成受批判的对象,是与实情不符合的。再如《承天寺夜游》中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学生解读出天涯沦落的同病相怜、壮志未酬的失意落寞、良辰好景的超然自适,忧乐悲欢的超然物外都未尝不可。

如果说“放”的阶段运用的主要是发散思维,以辩论、讨论、自由发言、收集材料等为主,那么“收”的阶段运用的则是聚合思维,以传授、训练、归纳综合为主。不发散,思路闭塞,不聚合,则优劣高下不辨。另外,还应有的放矢地进行题型训练。学界认为机械的训练无益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度的精密反而会削弱语言学习者整体语感的养成。但我们无需谈“练”色变。实际上语言学习就必须经过一个训练强化阶段。恰当的针对性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巩固陈述性知识,规范程序性知识,对前阶段的积累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合。另一方面,训练对于学生有效应考也是不无裨益的。在最后的强化阶段,可以通过陈述性知识的短时记忆和策略性知识的反复操练把原有知识整合归类,使大脑里语文知识的储存由无序混沌松弛状态变成有序紧密状态,各知识之间归纳严密,联系紧凑,能迅速激发联想,产生创造。这种知识的占有状态不仅会使学生在应试中轻松自如,更能化知识为永久性能力。

“收”不是机械训练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超越。这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组织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能运用整体思维对学生思维中的零敲碎打、蜻蜓点水、枝蔓芜杂等现象整合归并,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得到锤炼词句、赏析文本的方法论的熏陶。正如李海林所说的,“训练的回归就是要回归到语言训练与语言知识的重构上”,“重构语言训练观和语言训练体系。”

二、“先放后收”模式的微观层面

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同样应该先放再收,先发散再聚合。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社会关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愚公移山》中把“愚公”看成真愚的学生恐怕不在少数。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阅历层次,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搬家”和“移山”之间很多人会避重就轻选择前者。能力层次中等的会保持理智的判断,并持有进一步的困惑:作者的态度显然是站在对愚公一边的,有什么深意?能力层次高的学生会对“愚”的内涵进行深层的挖掘,得出执着专一等褒义内涵。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着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比较优劣,实现对文本内涵正确深刻的把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肤浅理解,深刻挖掘人物的象征意义,对“变通”和“坚守”进行辨证的分析,启发他们得出对待困难不轻言放弃的结论,进而升华到对理想、操守、价值等一些重大人生命题坚守的认识上。可以看出,一堂堂具体的语文课,也应该实施先“放”后“收”的策略:没有“放”,学生的思维打不开,产生不了碰撞,激发不了灵感;没有“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浅层次的,认识无法升华。

不仅一堂语文课应该是先放再收,收放结合,一堂课的各个具体环节也应该基本遵循这个思路:学生的自由发言是放,教师不失时机的点评是收;小组活动是放,活动总结是收。具体来说,朗读展示是放,朗读指导是收;收集佳词美句是放、评点佳词美句是收;词句鉴赏是放,主旨提炼是收。小“收”之后还有大“放”,大“放”之后还要大“收”。比如对《醉翁亭记》的朗读处理有一条“放收”反复进行的主线贯穿其中:疏通词句后可以先让学生循着语感自由诵读,教师随后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放在“而”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朗读节奏的把握上,然后让学生展开新一轮体会诵读,最后教师结合文章主旨再一次进行归纳,体会文章无处不在的“乐”――乐于山水、乐于百姓、乐于本心,秉着这样的高度学生再去体会朗诵。所以一堂语文课就是在“收放放收”的多层面组合运转中有效展开的。每一次“收放”就是一个小的课堂环节,多次的“收放”形成课堂的多个节点,多节点之间有序渐进,逐步建构成一堂布局合理,逻辑清晰的语文课堂。由表层知识的积累到逻辑结构的梳理到深层情感的熏陶,层层推进,共同建构了一个立体的多层级的语文生态课堂。

三、如何“收放”自如

“收”和“放”各有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只有掌握好了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放”应该做到:①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②制造学生之间思维碰撞交流的机会;③开启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探索问题多元化的解决途径;④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总之一切要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服务。

“收”应该做到:①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意识,对于文本自己应该先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整体解读,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也应该有完整的全局性的把握。否则就会迷失在学生的个性化的解读里,无法判别,走中庸路线,最后使得课堂热闹一片学生却收效甚微。教学目标是统领全局的关键因素,无论学生的“放”到什么样的地步,围绕教学目标的主线,教师总能够轻松收回。②“收”的过程是高水平的聚合,是建构知识体系从而更新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放”的阶段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解读文本,理解存在片面性甚至可能离文本的历史语境相差很远,是一种浅层次的解读。“收”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向下发掘,加深认识,扩宽加深知识体系从而更新认知结构的过程。③“收”的过程是建构课堂逻辑结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由若干个“放”“收”的环节连缀而成,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深入。“放”是零碎的分析,“收”是整体的归并,不断的“收放”中文章问题的解决逐步深入,从而建构起整个课堂的逻辑结构。

参考文献:

[1]张青民.语文课堂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其培养策略.《教育探索》,2013年1期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浅见 下一篇:跳动的音乐是孩子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