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识字的乐趣

时间:2022-03-03 12:02:07

如何培养学生识字的乐趣

【摘 要】低年级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直观;好学;乐学;识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课堂上,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的识字。

一、以实物,图画让学生直观识字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准确客观地反映着生活。如:教学“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卡学习生字。教学汉字“圆”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逐步展开。首先,读会生字,认清字形;然后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学生会说出很多形状是圆的物体,从而头脑中形成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圆”字的理解;最后,通过让学生找反义词,联系实际比较“圆”和“方”的不同,对汉字“圆”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看图、演示、听音、观看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的生字词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在彩色的世界中识字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和换偏旁。课堂上我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教学“跑”、“抱”时,先出示“书包”的“包”,再分别用粉笔加偏旁,组成新字“跑”、“抱”,以便更好地记忆这两字的字音。

三、以字形义进行识字教学

汉字是表义文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一结构特点,适时恰当地以剖析字形结构部件说明字义,有利于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如在教学“从、众、休”等字时,我就要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讲解,即后面跟着一个人为“从”,三人为“众”,一个人靠树上为休息的“休”字。通过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讲解,学生不仅能很快读出字音,还能理解字义,运用时不会混淆字形。

四、在实验演示、直观形体动作中识字

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欲望,也都有表演的天赋。尤其是小学生表演欲望特别强烈,他们都渴望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善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汉字“拍”,拼读后问“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表演一下“拍”的动作?”有了表演的机会,小朋友踊跃举手,有的表演拍手的动作,有的表演拍球的动作,还有的表演拍照的动作,……而且惟妙惟肖,真可谓五花八门。接着趁热打铁,“小朋友,你能给这个字找朋友吗?”由于有了刚才的铺垫,学生很快组成了“拍手、拍球、拍照、拍打”等词语,既轻松地掌握了“拍”字,同时也真正体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提高了识字能力。

五、以字谜形式识字

中国的许多汉字均可编成字谜。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猜测字谜的关键是学会按汉字结构规律猜想,这是巩固识记汉字的一种方法,通过猜测,学生可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巩固所学汉字的有关知识。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是“会”字;“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是“秋”字如此等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编字谜,学生猜字谜。这样教学识字,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在做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游戏与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比如:孩子们喜欢玩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那么教师教学中就可穿插“找朋友”(组词)等识字游戏。例如:“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富、福”,“漂、飘”,“换、唤”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学生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能满腔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隐含在汉字中的乐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主编朱慕菊

[2]《教育课程研究导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编者王身佩

上一篇:践行新课标 探究新方法 上活数学课 下一篇: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