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6:25:26

以人为本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不抛弃,不放弃;急诊护理;以人为本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的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操守的服务理念。

1、牢固的护理知识是急诊护理的前提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对病人强烈的责任感。掌握牢固的护理知识和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有效展开急救护理的前提。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高度抢救护理意识。急诊护理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各项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抢救的效率往往决定于某项操作的瞬间。因此不仅要求急诊护士有敏捷、快速的反应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一要快,即动作熟练,手急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二要准,即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有条不紊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四要好,即质量高,效率好。娴熟的技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2、应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面对突发事件,如自杀、他杀、酗酒、电击等,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突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泰然自如,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刻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把紧张的抢救变成得心应手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抢救中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变以往急诊护士动手不动口的作风,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应具备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强烈的紧急意识。急诊的特点突出一个“急”字,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必须要有“急”的意识。凡到急诊科的病人都是较重或危急的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操作技能,善于处理紧急情况。接诊病人应在短时间内问清病史,首先从看、查,准确、迅速地评估病情。若有外伤,及时止血,临时包扎。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学死亡。相反,如能及时、正确地抢救,则部分生命可被拯救。二是树立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要热情为病人服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在抢救和护理工作中,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热情真挚、诚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抢救中即使只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最大努力,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三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急诊工作充满着风险,因此要求护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各种高危性的操作业务不断增多,对病人机体的危害性增大,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采取理解,给予支持,这样既成功抢救病人,又保护了自己。四是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急诊抢救工作是群体劳动,既分工又协作,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抢救病人生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无需下命令,大家齐心协力,能力互补,即成为高尚医德、浓厚的集体意识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集体,时刻树立护士集体意识,培养她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就是家的概念,使她们在情感,心理上互相依附,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是“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护理人员要树立“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的服务文化意识,实行“以人为本与全程服务”的行为准则。病人走进医院后,由于角色的转变、对环境的陌生、对各种诊疗器具的恐惧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猜疑、紧张、焦虑、不安,可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消除病人负面情绪。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生存期望值的提高,护理人员首先要满足病人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在开展急救护理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尊重生命。

5、尊重病人个人尊严和隐私

维护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接诊,主动问候,介绍自己的名字,住院环境和设施,礼貌的称呼病人。在检查、治疗、护理时不直呼病人的姓名或床号,应尊称病人的姓名和职务,并遮盖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减少暴露,护理危重病人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卧床病人大小便及一些特殊部位检查,应用屏风遮挡或安装吊帘,使病人处于相对封闭空间。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给病人做告知时,要合情合理,保证不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6、结语

“不抛弃,不放弃”,是急诊护理人员医德的突出体现,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急诊护理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表现。同时,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能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郭静,中外医疗,2009年05期

[2]《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海红,中国水电医学,2006年04期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2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和表述,表明了党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度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重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贯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他们都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及时地提出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策略思想,并依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谋求和推进事业的发展。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论述了发展的绝对性,指出“社会总是前进的,前进是个总的趋势,发展是个总的趋势”,同时揭示了发展“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任何现象自身的矛盾性引起事物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从这个“基本要素”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建设的矛盾和矛盾运动,制定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开始了在“一穷二白”的国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探索。针对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注意从实践中总结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以克服盲目性。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拉大了同发达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这种情况,邓小平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回答,逐步廓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把发展问题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同共产党执政后的首要任务紧紧联系起来。他说:“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他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指出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邓小平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和稳定的保证。针对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两个文明建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情况,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直到1992年春天视察南方时他还说:“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世界和中国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审时度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点,表明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使我们党的发展观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十六大报告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点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指出:

第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第二,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第三,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必须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十六大报告所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谋求发展的思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蕴含着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邓小平、都是从对三大规律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上论述发展问题的。但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邓小平更多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则更多的是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三代领导人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发展观的角度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以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作出了关于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概括。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写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提“以人为本”,就使人把它等同于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主张的人本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把人仅仅看作是一种生物的人,把现实的人的特征和属性看作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因而被马克思所批判和纠正。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把他的学说称之为人本主义,列宁则认为,这种人本主义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其实,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同上述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

其次,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是指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来进行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第三,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人的发展来谈发展,这样的发展毫无意义也根本无法实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程度。而是要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重视人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就是说人是世间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和生活始终是第一位的,关爱人的生命,改善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的第一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造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利于发展,以造福于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也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快慢、大小、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造就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因为在社会主义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而存在的。以人民为本的发展,必须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的发展。人民既是发展的实现者又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为自己创造新生活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为自身发展创造新的条件。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地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求体现他们根本利益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同时,还要提出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这是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执政是为了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同我国古代“民惟邦本”的主张虽然有某种思想上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三、只有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在现实中,经济、社会、人、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而独自进行,否则就要受到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惩罚。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而总结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为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一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包括发展生产力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对此一定要坚定不移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因为只有如此,才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也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社会将变成畸形,经济建设本身也将受到阻滞和破坏。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中也有过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谋求的发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面,既坚持了唯物论又体现了辩证法。

二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基本特性就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得到了发展,人才能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不能脱离人而存在,社会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也将难以实现,社会发展既是出自人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们所具有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素质,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又决定着社会的继续

发展。实践表明,离开人的发展的“发展”既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也是实现不了的发展。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人与社会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做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

三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相融合、相一致。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统一。但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开展,而又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这种和谐统一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大生产以后,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和分裂日益明显,并且愈演愈烈,终于使人类不断受到自然界的抗拒和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所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昭告我们,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汲取别国和本国在对待自然界方面的经验教训,注意控制人口,注意保护生态和环境,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3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4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5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09月25日—20**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年**月01日—20**年**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年**月02日—20**年**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年**月01日—20**年**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年**月08日—20**年**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月15日—20**年**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字摘要: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市场营销理念个人价值

论文摘要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价值和需求越来越得到承认和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开始为人们接受和重视并在社会各领域开始回归。市场营销管理和行政管理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我国的行政管理正在开始承认并接受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和时俱进都是行政改革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动因。

市场经营者为了赢得顾客,使利润最大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满足顾客需求,以顾客为本,将“商品特性”转化为“顾客利益”,让顾客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愿意长期使用,以便占领市场永续经营。我们权力机关的行政管理面对广大民众,同样要满足民众需要,以民为本,赢得民心长期执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和谐、美好和富裕。

行政管理以人为本是全球化趋向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起着决策、引导、协调、监督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的所带来的诸多新问题。诸多新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行政管理的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待民众要像对待顾客那样,从基本的礼貌待人满足民众(顾客)需求入手,珍惜上帝(人民)给我们的工作机会(行政权力),服务上帝。所以,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自己的管理目标,彻底改变作风,彻底改变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真正的深入到人民群众去,为市场服务、为群众服务,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行政改革人本化趋向的内在动力,以人为本的市场营销理念应在政权机关得到运用。

市场营销是要寻找顾客,创造需求,满足顾客为之服务,才能赚取应得的利润;行政管理是面对大量的现成的“顾客”,面对大量的需求,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人民养活了我们,我们只有做好服务。市场营销对于商家来说,顾客需要的才是我们该卖的;行政管理应将群众的利益视为奋斗的宗旨。销售的前提将产品的特性转化为顾客利益;政府执政应将人民赋予的权力,施惠于民。市场营销是要积极主动寻找顾客,保持联系并建立亲情关系,沃尔玛的总裁60%的时间工作在基层,成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商业典范。政府执政要官员深入群众,经常保持沟通,而现实中我们和领导沟通的机会却很少。商家需要信息反馈;政府需要了解民情,这样才只能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而这一点我们的领导者有做得怎样呢?商家视顾客为上帝;官员应将自己作为公仆,视人民是父母。市场营销讲究商业礼仪;行政干部也应彬彬有礼。市场营销讲究要服务好顾客,节约成本;政府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商家怕失去顾客,没有了市场;政府不能脱离群众,丢掉民心。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市场化改革唤醒了公民的权利意识,社会组织和公众迫切要求政府保障其基本权利,政府应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并不断去满足这种需求和利益。离开这个出发点,服务无从谈起,以人为本是政府服务的核心理念。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理论界也将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选择目标。这就要求政府首先是要改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管制型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和施政原则,把社会和公众作为服务对象,为社会服务。政府权力还要从无限转向有限。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即必须仔细区分政府的权限,政府必须向市场和社会分权,增强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适应服务行政的要求。在具体服务规则方面,政府部门应注重提高服务效率,非凡要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公开和透明,能够减少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公职人员的可能性。服务程序要便捷、规范,使公民到政府机构办事能享受到真正的服务。唯有这样的政府,才能较好地体现公共服务精神。放弃过去单一的命令式的管理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为市场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提供服务和保障。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7篇

【编者按】: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8篇

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如下文,大家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以上是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9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本管理 高校图书馆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45-02

随着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促使高校图书馆需转变原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即将“以人为本”放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之上,才能不断地改进高校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为此,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不断地引入以人为本的方法,将读者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效地联合起来,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从国外引进人本管理的方法。其主要是指组织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满足程度为准的条件下,通过多种手段(激励、培训以及领导)不断地改进组织内的管理模式,促进组织员工积极性的开发、协调以及员工潜能的发展,为组织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并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个过程。人本管理的一个核心因素则是需要从尊重人、理解人以及关心人等的方面来满足组织员工的发展需求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而本论文所研究的图书馆人本管理则是指将人本管理的思想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与管理方面,并将人本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部分与内容,从而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整体和谐与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人本管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运用误区

(一)图书馆工作的观念与意识存在差距

随着我国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始,各大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潜在问题不断地浮现出来,如现阶段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以我为主”“任务导向”的观念与工作意识是非常强烈的,这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面仍然依据以图书馆工作为中心而非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先的方式,这样难以适应读者的需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又难以做到简单与简化的需要,从而忽视了对读者需求的满足。

(二)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是满足所有的需求

由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此需要对那些不合理的欲望进行制止,还需要做好对欲望的正确引导。对于图书馆来说,其人性化的工作并非是满足所有读者的所有欲望与需求。很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引入人本管理的时候,往往态度不明确,总是模棱两可,难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管理,更无法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周全、高质量以及热情的服务。

(三)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不足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与考核方法,绩效考核结果缺乏一定的约束性,难以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更难以在制度与具体实施方面保证高校图书馆的人本性管理实现。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本论文结合人本管理的相关概念,构建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型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高度(重视、利用以及尊重人);二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长度(管理、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员工);三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宽度(组织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以及日常事务)。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求,满足图书馆读者的需要,将图书馆日常工作内容放在读者的需求之上。

四、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路径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依据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的三个维度来进行提高,在此笔者选择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来说明提高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首先需要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转变“以人为本”的观念,让组织的员工可以始终围绕着尊重、理解以及激励来开发读者,为读者提供更为主动的服务。具体来说,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注重对图书馆服务的情感管理,实现读者的快乐体验;三是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四是培育先进图书馆文化,孕育图书馆文化精神,创造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提高自身修养,让读者满意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其读者自身层次较高,对高校图书馆的报纸、期刊以及杂志要求也比较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掌握图书馆管理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图书的信息,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可以及时回答。为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知识水平,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三)向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需要向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尽量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地做到让读者满意,其具体来说,需要向读者提供让他们感到愉悦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的好地方。为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运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来实现读者的最大需求。

(四)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高校图书馆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走出图书馆,将具体的服务项目与读者联系在一起,如定期组织“专题文献资源使用讲座”“网络资源使用讲座”“多种数据库的使用讲座”等,还可以不断实行“现刊目次定制推送服务”“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活动。

(五)整合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图书管理水平

高校图书馆要想提高图书的管理能力,则需要综合地使用信息资源,并优质地实现读者服务需求。一是需要构建信息资源网络平台,注重网络图书馆的建设;二是加强对业务流程方面的重组,不断地开拓图书馆新的业务范围,促进图书馆的高效运行,有效地进行机构重构,调整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部门,促进部门之间合理的运转和协调。

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实施人本化管理,需要以人为中心,将读者放在人性化管理建设方面;二是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管理是需要建立在激励员工的基础上的合理性管理;三是由于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等不同将会导致读者的需求也会不同,为此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图书馆人本管理方式。

五、总结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式不只是信息化时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为此,构建高校图书馆也需要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其积极地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职能,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积极性,为广大图书馆读者服务,激发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积极性,开拓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梅.图书馆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J].图书馆杂志,2002(2):89.

[2]胡潜.个性化服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分析[J].图书馆论,2005(l):122-124.

[3]曾召.人本思想是图书馆管理的灵魂[J].图书馆论坛,2006(3):163-164.

上一篇:中国梦论文范文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