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附中命题作文“善心与善行”导写

时间:2022-09-26 07:31:07

上海复旦附中命题作文“善心与善行”导写

文题设计

以“善心与善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善心”与“善行”是一个关系型的命题。“善心”属于人性的范畴。有诸多的内涵,因“善”而生爱怜之心、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等,孟子的“以羊易牛”就是不忍之心。“善心”是一切生命伦理的发端。“善行”是“善心”的外化,也就是将“善心”付诸实际行动,属于道德伦理范畴,“善行”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或物质上的援助与精神上的救赎。

“善心”与“善行”,是联系人的纽带,体现出对人的态度是:对弱者的关爱与同情,对他人的帮助等;是对待一切生命体的姿态――善待万物,众生平等;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罗素对于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鲁迅对愚弱者的无情批判,都是对人类的“大善”行为,他们是普渡众生的“观音”。

“善心”带着善行同行,一定能守护着“大爱”的萌发,在一次次自然灾害面前,许多“善行”带着“善心”上路,谱写了一曲曲人性之歌。

行由心生,但“善心”不等于“善行”,有“善心”不一定有善行,这时的“善心”可能仅仅是慈悲之心:“善行”不一定是“善心”,我们要谨防“伪善”,打着“行善”的旗帜来掩盖行私利之实。要正确认识“善行”,“善行”不当,可能适得其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善行”也不一定就是施舍,物质的帮助只能就“近火”,更有价值的“善行”是精神救赎。善心与善行同行,天下大同。

范文展示

善心与善行

周眷眷

诗人泰戈尔说过:“每个婴儿呱呱落地,都带来了上帝并未对人类气馁的消息。”我们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纯净如一方纸笺,透明得如灿烂的水晶。我始终坚信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无有不善”。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颗善良的种子,需要爱的阳光与呵护的雨露,才能使之茁壮成长。尘世的斗争与猜忌,玷污了曾经纯洁的良善之花;心灵的阴暗扼杀了那娇嫩的幼苗,使人变得冷漠无情,学会了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但是善良的人总是存在的,就像翻滚的乌云上方,永远有耀眼的阳光,善良只是被俗世的污秽羞得躲了起来,终有一天我们心底蒙尘的弦会被一些人和事轻轻地拨动,奏响一曲天籁。

一颗露珠不会在叶片上停留太久,却可以在一瞬间辉映整个世界。善心亦是如此,然而有善心就一定会有善行吗?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什么白色垃圾还会泛滥成灾?如果善心比善行更重要,那么为什么了人们不提倡日想一善,而倡导日行一善呢?如果善心比善行更重要,那么是不是一个人有了犯罪动机就应该给他定罪呢?我们这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为什么被鲁迅先生批判为麻木不仁呢?我们真的没有善心吗?抑或缺乏善行呢?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患绝症的小女孩,她不得不把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时光耗费在苍白的医院里。一天,有一个青年来到医院偷窃,慌忙逃窜时,看到了正坐在长椅上注视他的小女孩,他一时手足无措,只有怔怔地愣在原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女孩并没有喊人抓他,而是装作不知道他是个小偷,友善地与他聊了起来……最后,小女孩还把自己珍爱的马哈小提琴送给了青年。你可能想象不到小女孩友善的行为是怎样的震撼了一个迷途少年的心。正如紫罗兰清幽的香气留在了踩碎自己的脚上,小女孩的善行让青年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回了丢失的自信,燃起了对了生活的希望。试想一下,如果小女孩仅有一颗善心,而并没有用善行去感化青年,那位青年的命运还会得到改变吗?

古人曰,“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都有善良的恻隐之心,可善心却并不一定导致善行。善心存在于思想上,存在于精神世界里,是一种感情和心理状态,具有非理性的色彩,因而存在“好心办坏事”的可能。而善行存在于实际的实践之中,是受思想支配而外化的活动。善心是善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善行,那肯定是基于善心而发生;而有善心,却未必会有善行。

善行并非植根于世俗的功利,它是像甘霖一般从天普降尘世,它不但将幸福捧给受施的人,也同样赠予施与的人。它具有泽被众生的非凡力量,比火焰更足以显出一个人赤子般的情怀!

不善者,不可以长乐;为善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人纵然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善良的行为,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让我们用善心感染善心,以善行传递善行,唯有献出善才能得到善。让我们的行为插上善的翅膀!她会带你飞得更高、更远!

评点

文章首先肯定了人性之善,虽然纯洁的性善之心遭遇了尘世的污染而变得冷漠,但善的种子依然在传播。对于“善心”与“善行”。文章进行了理性的剖析,认为善行更高于善心,以一个绝症小女孩的感人故事,揭示了善行所创造的奇迹。然后,深入其里,辨析了“善心”与“善行”的辩证关系,因善心的非理性成分,因而善心并不一定都结出善果。而真正美好的善行应该是剥离功利,源于心灵的自然流露,照应了上文。文末,以抒情的笔调,呼吁人们传递善心、播撒善行。

文章结构整饬,语言流畅,多运用反问句、排比句,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同时又不失哲理的阐释,堪称情理并茂。

范文展示

善心与善行

胡 旭

“善”,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高尚的字眼。古人处理人际关系时喜欢“和”,而“和”字的核心内容便是“与人为善”。《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而孟老夫子也主张“性善说”,再经过几位大文豪的金口,“善”字便这样得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推崇。

而善心与善行,顾名思义,便是一个人配得上“善”字的内在本质和外表表现,而在悠久的文明进化中,这两个词也被安上了因果关系,人们相信,善心能够引发善行,而如果一个人能够行大善,他也便有了大善之心。

听起来似乎不错,这也恰好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善提供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原则。但若把这个原则拿到现代,却总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出现不小的谬误。

国人有一个本领,便是善于将一件稍微不平常的事物神圣化,而在神圣化之后难免会产生一种过度的苛刻,而“善”也不例外。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我们有时会对一些小善之人甚为赞赏,却对真正的行大善者不屑一顾。比如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后,许多人以为对救援毫无帮助的人在5月19日下午默哀三分钟便算是献了爱心,而对那些真正作出贡献的人却颇严苛,比如捐款的人,像刘翔,他在与其师孙海平一起捐款后被人骂得只好自掏腰包再捐一笔,那时“追加捐款”这四个字在中国富豪之间似乎蔚然成风,因为稍稍捐得少一点就有可能被网民的口水淹死,看看《新闻联播》里天天上升的所得捐款数额,想到那里面的一大部分是靠网民“口诛

笔伐”得来的,真不禁叫人唏嘘。

这让我想到,其实善小而为之并没什么问题,可怕的是有一堆人看着你行善而且还老嫌你这善行得不够彻底。

但我要说的是,所谓的善行与一个人的善心并不是成正比的,这就像一个买鱼的不一定也喜欢吃鱼一样。而如果仅以行善所付出的代价来衡量 个人行善程度的大小就更不可理喻了,照这样想古代那些一时兴起大赦天下的暴君不都是极善之人了?但他们不是,他们“行善”的原动力仅仅是酒足饭饱后的消遣――如果这也能被称作“善心”的话。

曾经有哲人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到底有多无私,不在于他付出了多少,而在于在保留了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乞丐捐出了他一天乞讨所得的十元中的九元,一个个体户捐了一年的利润十万中的九万, 对老夫妇捐出了 生积攒的一百万中的九十万,都是等价的。

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善心与善行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善行缺少善心只会是表象上在造作,而有善心却不付诸行动便也只是虚无的臆想罢了,而我们要警惕的是将其绝对化,我们更不能随便说一个人是否“伪善”,你能确定一个不买鱼的人不爱吃鱼吗?

眼下固然越来越朝善“靠拢”了,许多富豪在事业结束后都选择进行慈善事业,然而电视上老是出现义卖、义演,让我想到中国人原来并不是行大善之人,而是捐大款之人,倍感失落的同时也只能聊以,因在这个诚信危机的时代,你捐什么都容易被否定――但钱不会,因为在大部分国人眼里,它已经是最实际的东西了。

“善”与“伪善”,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困扰了国人几千年的问题,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问题还将持续下去,在一个真正的用来判断这两个词的原则出现之前,任何一个与此有关的行为只能引起无休止的争论,而若想找到这个原则,中国人要做的还有很多,甄别“善”与“伪善”的历程,任重而道远。

评点

小作者以犀利的眼光洞察生活及人性的本质,以人们熟悉的“捐款”现象为切入点,驳斥了关于善心与善行的两种观点,其一,否定了大善之行必有大善之心,针对“追加捐款”,认为捐款者多捐,很多是在人们的道德绑架之下而产生的结果,并非源于“大善之心”。其二,否定了善心与善行成正比的看法,巧妙引述乞丐与首富比尔-盖茨为例,在对比论述中彰显了观点。最后,从人性的复杂性角度,辨析了“善”与“伪善”的关系。

文章笔法老到,思想深刻,很有杂文的辛辣味儿,读来令人叹赏。

上一篇:河北省实验中学命题作文“这本书告诉我”导写 下一篇:长春市第十一高中材料作文“经验”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