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语言的三态演绎

时间:2022-09-26 04:43:28

【前言】美术语言的三态演绎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美术语即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它是一种不同于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构成。美术作品通过它们各种各样的组合,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表达韵味无穷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美术语言的三态演绎

摘要美术语言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项常态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美术语言,在具体动态实践中使学生习得美术语言,使其在生态欣赏评价中运用美术语言,让其在对美术语言的创新尝试和综合运用中丰富学习内容、充实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美术语言;常态训练;动态实践;生态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87-02

美术语即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它是一种不同于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构成。美术作品通过它们各种各样的组合,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表达韵味无穷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评价,都需要通过美术语言的运用才能实现。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我们应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语言,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欣赏和评价,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在多项常态训练中理解美术语言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应当“引导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美术课堂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美术作品,畅所欲言自己的认识,交流作品体现的构成因素,从而真切地理解美术语言。一般说来,低年级侧重认识和理解点、线、形状、对称等一些基本的美术语言,高年级则要理解明暗、肌理、和谐、平衡等较为复杂的美术语言。

苏教版第十册《线条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线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它的美感,以及融合到美术作品后长、短、细、疏、密的视觉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创造能力。上课时,我以克利的名言“拉一根线条去散步”开始,让学生欣赏他用多种并列的曲线绘成的河流,感受画面的流畅和悠闲。然后发问:“同学们,如果老师给你一根线,你会用它来干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肯定他们的创意,并随手画出一只蝴蝶。然后继续发问:“如果给两根线呢?三根呢?无数根呢?”边讨论边画出蝴蝶的触角、表情,然后进行线条组合,画出明暗,体现出立体感。这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线条不仅可以勾勒物体的外形,还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体积,从而在感官上感受线条的魅力。随后,我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平行线、曲线、螺旋线、弧线、斜线、折线等生活中的线条,感受绘画工具在画面中的表现力,让他们尝试自己描绘一个形象,在循序渐进中理解美术语言。

再如,苏教版第十一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向学生介绍了古代各种青铜器,意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精美的构思形态、富丽精致的文饰、风格独特的铭文。教学时,我们亦可将它与美术语言结合起来,赏一赏特点,做一做外形,画一画纹饰,感悟美术语言的魅力。

二、在具体动态实践中培养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只要敢于尝试,就能绘出富有个性的优秀作品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的美术语言,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美术语言,大胆呈现这些美术元素,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提高运用美术语言的能力。

苏教版第九册《有表情的面具》一课给我们呈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面具文化,从美术文化等多元角度来认识面具艺术,介绍文化内涵。对于这样一节有趣的课,我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面具,进行表情变化初体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提供卡纸、皱纹纸、毛线等材料,以制作出不同效果的面具;然后,欣赏相关面具图片,感受图案美和思想性、艺术性的鲜明;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制作面具时的构思、创意,为随后的博采众长、进一步用美术语言去完善面具拓宽思维。

拼画的教学尤其能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拼画运用的材料往往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造型要素。它们各自固有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带着学生创意互动,在头脑风暴中组合出充满稚趣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画面,那将是一趟幸福的旅程。最后,呈现毕加索用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拼成的“公牛”造型、李瑞生用气筒和机械零件构造出的自吹的人……这样的创作和实践,给了学生广阔的张扬个性的空间,让生命之花在快乐中尽情绽放。

罗丹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运用美术语言,塑造出对象的精、气、神,流露出个人的独特感受,这就是我们美术语言教学的目标。

三、在生态欣赏评价中运用美术语言

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语言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大家的名画还是身边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教师的范作还是自我的信手涂鸦,我们都应以欣赏的眼光、肯定的语气、合适的美术语言去解说,去评价。这样的生态课堂、生态评价,才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的欲望,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美术教师都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因此,我们的评价往往带着示范性和指导性。在组织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构成元素、材料、技法等方面来谈,重点比较构成的差异带来的美术语言的不同风格。同时,注意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肯定,也将激发学生发言和创作的积极性。

日常教学中常见的欣赏内容有课堂作业欣赏、主题欣赏、随堂欣赏、现场欣赏,等等。我们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欣赏交流,要求学生用适当的美术语言来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形状、比例、组合关系等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美术审美素养。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学要从关注美术本身、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解、掌握和运用美术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覃道义,郝振刚.用一根线条去散步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3蒋跃.绘画的形式语言J.美术报,20103.

上一篇:生本对话享受阅读 下一篇:看不见的玻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