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对话享受阅读

时间:2022-10-05 05:31:33

生本对话享受阅读

[摘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为提高生本对话的有效性,可运用补白、品读、批注和移情等策略,使生本对话更具广度、深度、有效度和温度,让学生享受阅读

[关键词]生本对话;策略;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47-03

[作者简介]葛长林(1979―),男,江苏扬州人,本科,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教师。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可见,阅读教学活动应聚焦文本,以文本为依托,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近、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与文本作者对话,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走出文本。其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即生本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那么,如何提高生本对话的有效性,让学生享受阅读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一些名家名师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一些策略。

一、补白:让生本对话有广度

文本的开放性使得它留有许多的空白处,这些等待读者去诠释。不同的经历和基础知识让学生在阅读时发生了差异,有时甚至是“矛盾”。如果这样的矛盾得到解决,学生就能真正体验到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哲理,从而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文本的“空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教师可借助文本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把“空白”补出来,并有意制造“矛盾”,让学生在争论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如王亚红老师的《鸟的天堂》教学案例中: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领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太恰当。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

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所以这里根本谈不上“逼近”。

生:“逼近”有时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丝毫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啊,小船走得并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好,可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和“接近”,看来,值得推敲。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用“逼近”非常准确,因为,河面变窄了,而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枝干多而密,以至于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上的人来说,大榕树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有道理,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生:我们以前读过《小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现在想想,山崖和巨石高大,可以说成是“逼人而来”。同样,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不也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吗”?

生:从前面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游玩时的心情很好,虽然小船离大榕树还比较远,但他内心却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逼近”反映了作者想尽快见到“鸟的天堂”的迫切心情。

生:我认为用“逼近”更富有人情味。因为此时,作者亲眼看到的不是一株大树干,而是枝多叶茂、满眼绿色、充满生机、“卧在水面上”的一个生命,作者好像已进入榕树的内心,正在与榕树对话,与榕树交流感情。

师:你能抓住这个词语,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很不错。

生:(先前质疑的学生)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发言,我终于知道,如果把“逼近”换成“靠近”和“接近”,那就太平淡了。因为这样不能突出榕树之大和作者心情之急。

本案例中,教师巧借“逼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其巧妙之处表现在:一是教师能主动创设质疑情境,提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能利用补白的契机,拓展生本对话的广度,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阅读的乐园。

二、品读:让生本对话有深度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言素质训练,教师需要从品读文字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产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在情感融合中感受语言的真谛,从而提高语言素养。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断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的参照。

(课件出示带有“悄悄地”一词的三句话。)

师: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谈第三句。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敏感。

生:这“悄悄地”也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

师:还能把关心说得再具体一点吗?

生: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连说话都那么小心。就是怕儿子伤心,她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

师:用个成语,那就是――

生:小心翼翼。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让我们跟着你体会母亲的“小心翼翼”。(生读。掌声)

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情地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现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

生:的确,母亲出去了又进来,进来又出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红红的,说明刚哭过,可是在儿子面前还要忍。一句话,就是为了儿子,也就是同学们说的“耐心无比”啊!

生: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表现不出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把“关心”再具体些,就是对儿子特别的――

生:无微不至,也就是特别细心。

师:是啊,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

师: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

师:你们真会读书呀!由于你(握住该学生的手)的启发引领着大家体会到母亲痛心中还要细心、耐心、小心――因此,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见的爱。

窦老师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的深处。抓住三个“悄悄地”,引导学生体会慈母的一片爱心,体验母亲的良苦用心。窦老师通过精妙绝伦的品读指导,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语言中深层的情感,这种情感又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然地流淌出来。在理解与感悟中,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和文本的“对话”。

三、批注:让生本对话有效度

“批注式阅读”旨在引导孩子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对文本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感悟体会,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批注阅读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本质上则是学生与文本由浅入深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对话。如一位名师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①师: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②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③请选取其中的一幅画面,自主批注,放飞自己的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所以,面对文本,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批注式”阅读――在语文书上圈点勾画,并静思默想,像品茶一样品出文字的甘甜芳香,然后动笔在语文书上批写注解,并在老师的组织下互动、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批注、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老师的教悄然“退居二线”。学生用自己对文本文字的解释和品评,用相互的交流、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引起课堂生命体的和谐共振,实现生本教学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倡的有效自主式阅读。

四、移情:让生本对话有温度

移情就是学生将情绪、情感及理智上移位到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移情性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起一致反应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咀嚼着语言文字的时候,把自己当成文本的主人公,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场面、意境及人物的语言、动作之中,从而多了一些感动,使真情实感从内心流淌出来。

例如特级教师卢雁红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等待”的感受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①指名交流:引出第16自然段。

②细读推论: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呢?

③想象:阿曼达害怕过吗?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当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阿曼达的处境会是怎样的呢?(再次播放灾难降临时的画面。)

④移情体验:我们可以想象,在漆黑的废墟底下,这个7岁的孩子肯定哭泣过,发抖过,不只一次地绝望过。后来他又是怎么战胜恐惧、饥饿与干渴,并把这种力量带给了更多的同学呢?他会想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对同学说些什么?请把自己当成阿曼达,把这一过程生动地再现出来。

“情有所感,理有所悟。”重感悟的课堂,首先要有“情”的震撼。课堂上,卢老师引导着学生一次次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主人公当时的所感所说,使学生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一过程使得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也自然高耸了许多,这样的“对话”也有了情感的温度。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汪红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探索[EB/OL].http:///DesktopModule/BulletinMdl/BulContentView.aspx?BulID=223&ComName=default,2007-12-02.

上一篇: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 下一篇:美术语言的三态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