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清理和监代工作办法

时间:2022-09-26 02:51:33

农村三资清理和监代工作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农村腐败现象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在全面摸清“三资”底数的基础上,依托镇财政所,以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为重点,着力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新机制,实现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全覆盖,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科学使用、保值增值,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㈠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坚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

㈡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在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查登记和实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农民的实际,选择方便群众、简便高效的办法开展工作。

㈢坚持依法的原则。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服务的职责范围,正确引导和帮助村民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越俎代庖,不强行统揽。

㈣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各村按规定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公开,资产、资源变动情况定期公示;村级财务支出自觉接受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审核;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和工程项目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严禁暗箱操作。

三、“三资”清理的范围

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的清理和确权以建制村为单位进行。按照国家统一口径和标准计量,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具体包括:

1、依法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林、荒地、滩涂、水面等。

2、依法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现金、存款及有价证券。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金、社会捐助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

3、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或以资金、劳务投入形成的水利、电力、交通等生产性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通讯、福利等公益性设施。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办的企业及其收益形成的资产。

6、在国内联营、股份、股份合作和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兼并、有偿转让的企业中,集体经济组织按章程、协议(合同)应有的资产份额。

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捐赠、资助等形成的资产。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办的企业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按国有和地方的规定年限提取的生产性积累资金形成的资产及增值部分。

9、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10、依法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三资”。

四、监管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以财政所为依托,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各村设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站,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管理工作。

2、规范并健全农村集体“三资”专账。镇委托服务中心为各村统一建立“三资”专账,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等,村级不再另设账户。村级日常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村级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严禁公款私存私放,私设小金库。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防止截留挪用集体资金。

3、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程序。村级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并签署意见,再经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审批联签后,由报账员向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报账。现金、银行存款必须做到账款相符;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定期核对账目,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资金审批、债务管理等制度。要切实规范机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票据的使用行为,严格按照会计业务流程规定操作,坚决杜绝“白条”入账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有据可查,规范运行。

4、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

⑴建立资产台账。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资产台账的内容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⑵设置资源登记簿。确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资源,应当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位置、面积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的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⑶公开处置集体资产资源。村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的添置和处置,必须严格按程序运作,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操作。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度,按照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办法和规定的程序进行,成交后,签定规范合同。资产资源处置、发包标的较小的,可由村里本着依法、实用、简便的原则公开处理,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必须派专人参与鉴证。

⑷对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年审制度。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应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动态监督,每年要对所的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清查一次,以防止资产资源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的发生。

5、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民主管理。各村“三资”经营管理工作统一纳入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内容,在开发、出租、出售、使用资产资源或农村集体“三资”产权主体和数量发生变动时,应先由村“两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讨论提出意见,按“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议案公告,结果公布)程序民主决策后,报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备案,并履行有关手续。

五、实施步骤

㈠宣传发动(5月10日-5月15日)

镇、村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政策,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积极性,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和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㈡清理自查登记阶段(5月16日-6月25日)

各村对本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自查登记,填写统一印制的“三资”情况登记表,由村民主理财小组核实并报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上报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清查工作内容:一是清查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二是盘点集体资产和资源,以及各类发(承)包、租赁、出让合同;三是核实认定债权、债务,评估、登记集体资产、资源。

㈢检查核实阶段(6月26日-7月15日)

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对各村清理自查上报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做到账账、账表、账实、账证、证证“五相符”。资产、资源的评估评价,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一步评估到位,也可以由村民代表议定、主管部门批准后登记入账。要对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进行全面核查,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修订完善合同。

㈣公示公告阶段(7月16日-7月30日)

各村将本村经检查核实的“三资”情况进行公示。对公示后有异议的,重新履行登记核实程序。对经公示无异议的,分别设置资金、资产和资源台账,台账一式二份,由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村各保存一份。

㈤规范管理阶段(8月1日-8月31日)

全面清查登记后的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由村委会与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按规定程序签定委托合同书,纳入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监管,并实行电算化管理。

㈥建章立制阶段(9月1日-9月30日)

按照贴近实际、实用有效、操作性强的原则,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程序,逐步建立起民主决策、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

㈦检查验收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各村按照本方案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自查,自查报告报镇清理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确保“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六、工作要求

㈠加强领导,齐抓共管。镇人民政府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廖忠勋同志任组长,李辉、高先智同志任副组长,邹红、郭峰、彭福先、戴春林、王真银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两委班子成员以及财政所全体工作人员为专班成员。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组织实施。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对各村“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一是要做好清查盘点工作。总的原则是: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企业性资产,除不存在的外,原则上以账面数为准,直接填写出盘点表,不再盘点;对资源性资产,采取实地勘察与查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特别是对有收益的资源性资产,要逐项盘点,通过盘点,摸清村级资产的家底。二是要公开家底,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委会要对集体的资产、资源情况登记造册,向村民公示,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七天。三是建立管理台账。经过公示的资产、资源登记表,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备案,中心和农村经济组织同时建立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㈢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开展“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要充分认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不实资产的处理问题。对于盘点过程中出现的报废、有账无物等不实资产,原则上由村“两委”查明原因,拟定处理意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向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报批。对于权属不明、存在争议的资产,暂时按村“两委”认可的权属进行登记,待权属明了后,再做调整。二是经济合同台账建立问题。集体资产、资源登记造册,重在今后的规范管理,对于现在已发包或租赁的资产,签订合同的,原则上尊重历史,合同到期后再进行规范。今后,对于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和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按“四议两公开”程序签订合同并将合同复印件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备案。三是土地管理问题。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属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证所明确的权属管理。家庭承包经营以外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视为集体资源进行清查登记。四是资源评估作价问题。由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提出价格,再报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审批。

㈣加强监督、严肃纪律。要加强对推行“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防止“三资”委托服务工作流于形式。对在清查摸底的工作中走过场、敷衍塞责,致使“三资”底数不清,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重新清理;对在清查摸底工作中故意瞒报,漏报“三资”底数的人员和单位,一律按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对在清理中发现的合同明显不规范,价格偏低,不合理承包等问题,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纠正;对挪用挤占,,失职渎职等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对不认真执行“三资”管理制度,出现问题的,要对主管领导进行问责,问题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上一篇:领导在远程教育推进会发言 下一篇:领导在民风建设推介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