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25 04:45:09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态度、择业心态、择业标准、择业地点多元化的特点,以及择业中的“求高”、“求稳”、“官本位”的倾向,并对加强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择业观 调查 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对即将完成学业跨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说,择业是他们初涉社会实现就业的第一步,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检验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尝试。为了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抽样调查了部分应届毕业生及在校学生。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涉及文、理、工等专业的毕业生及在校学生490人,收回有效问卷444份,回收率为90.6%。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择业态度。

表1

从表1中看出,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表示赞成和基本赞成的占75?郾00%,不赞成的占8.56%,而持“无所谓”的占16.44%。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

有75.0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认为自主择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使大学毕业生的愿望自由实现,而且能充分体现个人的能力,更易找到符合个人兴趣的单位,大胆地、乐意地干好本职工作。但他们向往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主择业。有46.62%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理想的就业政策是“以国家分配为后盾的自主择业,他们希望在自己找不到工作无法就业时,再由国家分配,这样既广泛择业,又无后顾之忧。另有8.56%的学生表示愿意像过去那样“统包统分”。他们认为没有关系可找,还是由国家择优分配好。还有16.44%的学生对当前理想的就业政策持“无所谓”的态度。

调查中女生在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表示赞成和基本赞成的同时,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歧视女生的风气明确表示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农村毕业生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表示赞成和基本赞成的要高于城镇来的毕业生。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制度的改革热情支持者较多,但也有一部分的毕业生受环境的影响持冷漠的态度。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确实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既有利于人才成长,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但从目前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这正是我校大学毕业生中一部分人对目前就业制度改革持“无所谓”或“不赞成”态度的主要原因。当然,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制度持欢迎态度,认为目前的就业制度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使毕业生找到最佳的用武之地。这说明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接受了自主择业这一新生事物,并表现出对现行就业制度的热情和信任,同时也希望迅速改变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实施过程中的不良社会因素。

2.择业心态。

表2

自信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最典型的择业心理特征之一,他们面对即将投入的社会,往往呈现出自我感觉极好的状态。他们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层次如下。

(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位居榜首。

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减半,这无疑阻塞了大学毕业生谋求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途径,然而仍有36.24%的毕业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部分毕业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政府机关职业稳定、工作清闲、社会地位高;这充分说明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求高”、“求稳”、“官本位”倾向还比较严重,期望值高,过于理想化。另一种是想从自身做起,改变政府机关“一张报纸、一杯茶水”的工作作风,树立新的政府机关形象。大学毕业生尤其希望到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公安)去就业,真正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同时,也表现了大学毕业生择业中的实用心态,这一点,无论城镇、农村大学生,还是男生、女生,其意向都是一致的。而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则比较少。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择业观念保守,多数女性将职业稳定性作为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2)“三资企业”紧随其后。

1985―1998年我国“三资企业”迅猛发展。“三资企业”在促进工业增长、增加就业、弥补资金缺口、拓展国际市场、传播企业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众多的毕业生。本次调查有12.16%的毕业生愿意到“三资企业”去就业,这些学生普遍认为:“三资企业”工作环境优越,管理方法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另外,“三资企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不搞论资排辈,也是深受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们欢迎的因素之一。

(3)“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受青睐,排名第三。

与前些年一样,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深受毕业生的欢迎。本次调查中10.14%的毕业生志愿到这些单位去就业。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而在改革开放后却显得僵化,缺乏活力,但大学毕业生对它仍然充满信心。令人欣慰的是其中相当多的毕业生决心以所学的知识振兴国有企业。另外,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换机制过程中,能够很快适应市场,而企业不断壮大又激励大学生投身到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去。

(4)“乡镇集体企业”遭受冷落,排在最后。

除上述行业受欢迎外,“乡镇集体企业”则遭受冷落,加起来不足6.76%。原因是多数毕业生认为这些企业整体素质偏低,存在程度不同的家长制作风,不重视人才的使用,相当一部分乡镇、集体企业竞争力不强,另外户口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表2的统计,表现了大学毕业生“自我感觉极好的状态”的择业心态,即个人自信。而这种自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表现得并不稳定,它往往与忧虑并存,二者互相制约。由此可见,自信与忧虑并存的择业心态是目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特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择业指导的心理学依据。

3.择业标准。

表3

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是受择业标准支配的。从表3中看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标准上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

我校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把“发挥个人价值”放在第一位;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要“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分别居第二、三位;还要考虑今后有较好的受教育和晋升机会、专业对口、职业的社会地位、轻松度及社会需要等多种因素。这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择业标准的多重性。从调查发现,金钱本位观念悄然兴起,有21.62%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而专业对口与否和将来工作轻松度,已不再是当今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条件,它们分别占9.46%和3.83%。甚至部分被调查者的择业目标有意避开所学专业。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国家社会需要的仅占4.05%,这充分说明了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志向,忽略了社会的需求。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原来实行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已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代替,大学生不可能超越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职业选择。一方面是想去的单位人才已趋饱和甚至剩余,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单位又不愿去,这就势必会加剧毕业生择业难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如我校计算机系近年来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每年都出现用人单位求大于供的情况,但一些毕业生很少考虑国家社会需求,错失良机,导致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

(2)敬业精神差,缺乏职业稳定性。

在与毕业生交谈中发现,不少毕业生敬业精神比较差。如选择政府机关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是因为其工作清闲,以便自己学英语、靠托福、考GRE、考研究生,更令用人单位头疼的是“跳槽”。另一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是想学点本领,将来一旦条件成熟便“单枪匹马打天下”。从中不难看出,今日的大学生所缺乏的恰恰是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敬业精神。

4.择业地点。

表4

由表4可知,我校毕业生把城镇作为准备立足的首选场所,表现出择业的地点发生变化。省城、中小城市居第二、三位。同时,有17.79%的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城市工作,认为21世纪中国的希望在上海及沿海地区,不愿错过这个机会。还有9.68%的学生准备四海为家,只要有单位接受,到哪里都无所谓。但大多数女生和城镇毕业生都把省城作为将来就业的首选场所。

这种打破择业区域局限的多元化倾向,可能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但从表4看到,愿留城市的占88.51%,这说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所需的高级人才在短期内还一时无法满足。所以,针对这一心理现象,我们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

二、几点思考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行动上的错位,表现出对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学生身上仅是一种表象,但从更深层次上看是社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使用问题上的综合反映。因而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从而为国家培养人才、给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1?郾改革培养方式,注重素质培养。

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变化顺利就业,关键在于毕业生的自身素质。这就需要高校改革培养方式,把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放到重要位置。学校要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创造品格的培养状况;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人文、社科知识的修养,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自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采取这样的培养方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会增强,不论社会需求如何变化,学生都会找到展示自己特长的地方。

2?郾加强教育引导,培养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是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低学历和只具常规生产技术的人才大量过剩。二是国有大中企业处于转轨建制阶段,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缩编,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大量吸纳毕业生。三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较大,许多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意到乡镇和基层单位工作,造成人才流向的畸形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自觉服从国家需要,适应社会要求,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出成绩。

3?郾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毕业生就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指导和参与。近年来,形成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组成的中介组织的多种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增强毕业生的选择机会和拓宽就业渠道。另外,学校自身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要发挥作用,定期给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同时,还应动员知名教授、专家、教师向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毕业生,这在实践中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4?郾教育毕业生在了解自己需要的同时,明确职业愿望。

职业愿望,是个体职业需要在主体意识中的反映,或是贡献社会,或是实现人生价值,或是赚取高额薪金,或是积累资本以求更好发展。不同的职业愿望决定了不同的择业倾向,因此,要教育毕业生在了解自己需要的同时,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职业愿望的职业,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位置,避免理想主义。

5?郾教育毕业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正确认识自我,除了准确分析自己的职业愿望之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倾向、性格气质及其类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应当适当,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更要避免从众心理,从自身的特点、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的需求出发选择职业,而不是盲目从众攀比,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长远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秋萍.新形势下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山西高校社科学报,2000.6.

[2]陈曦.透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2001.3.

[3]黄德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新华文摘,1999.1.

[4]石艳玲.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就业,2000.8.

[5]马万民.就业误区面面观.人事管理,2001.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以教考良性互动为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途径之探索 下一篇:韦勒克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