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毕业文化探索

时间:2022-10-15 08:40:05

高校毕业生毕业文化探索

摘要:高校的毕业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文化的各种现象以及毕业生的心态,文章最后探讨了构建积极励志毕业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毕业文化;高校;毕业生;励志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4-0241-01

一、高校毕业文化现象

每年6月的大学校园,总是弥漫着一种离别的伤感气息,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三五成群站在校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景观前拍照留念[1],这样熟悉的场景在全国各个大学校园都随处可见。年轻的学子即将毕业离开大学校园,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着悲欢离合。激情、感动、留恋,大概构成了毕业文化的基调,毕业餐,毕业旅行,毕业照这些听起来司空见惯的事物,却总是那么的经久不衰,不停地在校园毕业季中上演[2]。每年高校唱“毕业歌”的时候,也是校园“跳蚤市场”最火爆的时候。看似不起眼但完全有学生自发形成的“跳蚤市场”已经成为多年来很多学校毕业生的一种惯例,每年的毕业季,各个大学校园的宿舍门口、道路两旁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二手货,专业教材、公共课教材、考研资料、工具书、课外书刊乃至吉他、篮球、毛毛熊等文体和休闲物品纷纷被大四毕业生搬了出来,以十几元、几元的价格卖给学弟学妹,有的则直接将物品送给了他们,为心爱的物品找个最有价值的归宿,毕业生在校园内售卖大学四年的心爱之物,“跳蚤市场”中传递的同学情谊和毕业文化成为毕业季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大学毕业生中,每当快要离校的候,还悄然流行着一个床单文化。它是纯手工DIY作品,要表达的意思很简洁,但很犀利。因为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隐藏着无数的人才,他们只是简单的挥毫,却留给我们一个传奇,一份对大学时光的深深眷恋。

二、毕业生心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大学生已不再是香饽饽,即将走出象牙塔中的毕业生,面对求职的拒绝、实习的无奈,当一大堆的事情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席卷而来,有的同学焦虑,有的同学丧气,有的则怨天尤人,宣泄和纪念也许是毕业文化两大永恒不变的主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喜欢各种破坏,不管是自己的或是校园内的生活用品,集体撕书、往楼下砸热水瓶、集体嘶喊等等各种匪夷所思的活动,每年的这个时节,各个高校倡议学生“文明离校”都会成为话题。时展,到了新世纪,出现了高跟鞋、短裙、[3],各种另类稀奇古怪的毕业照,甚至毕业生集体裸奔等等,为什么有这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以如此宣泄的方式离开校园?这种现象表明在现在的年轻学生中,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在涌动[4],有抱怨的文化在滋生。这种宣泄与纪念其实是一种担忧,是毕业生即将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残酷的就业和竞争压力,对未知生活的不确定。时代的发展在给全社会带来机会和希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给许多年轻学子带来了压力,众所周知,因为以前是大家都不好,所以每个人也都心理平衡,但是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毕业前家里就准备好了房子、车子,安排好工作;有的学生可能还在为工作、实习发愁,难免心生焦虑。随之产生的是,一方面是年轻学生不断提高的幸福感要求;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活的差距,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就产生了失落、焦虑的情绪。

三、构建积极励志的毕业文化

为此,需要构建积极励志高校毕业文化,积极励志的校园文化,就是意味着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就是要积极鼓励年轻大学生努力奋斗,奋勇向前,对于那些走在前列的学生,要给予应有的掌声和奖励。不抛弃,就是让落在后面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不是简单空洞的许诺,而是实实在在地告诉年轻毕业生们真实的价值观——任何事情想要回报首先一定要付出。对于年轻学生失落、焦虑的情绪,最有力的解决方法是,客观的疏导;要告诉毕业生们,我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够超越当前历史的阶段因素,存在差距是正常现象,才需要我们加倍地奋斗努力;要告诉毕业生们,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种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完全自由不受拘束,这肯定是不现实的,轻飘飘地生活,这就成了完全没有归属的“飘一代”,另一种则是陷入对于成功的焦虑,为“奴”(房奴、卡奴、孩奴)而束缚[4]。当然,学校和社会也有责任去最大限度地关怀年轻人,尽最大努力地去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结束语

校园毕业文化应有助于毕业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提高[5]。大学校园本来就是传授知识的高等学府,也是年轻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地方,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完整的人格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6]。

参考文献:

[1]惠婷.大学校园演绎“毕业文化”[N].河南日报,2012,06,20:14.

[2]校园毕业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3]李大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1,2:41-44.

[4]乔燕冰.短裙、、高跟鞋:另类毕业照引时代反思[J].悦读悦美,2011,11:19-20.

[5]强建周,蒋舜浩.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毕业文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2-75.

[6]祁帆.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5:75-77.

[7]谈朝晖.大学挽歌:21世纪大学衍生出的毕业文化[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王卓敏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研究 下一篇:后现代社会观对和谐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