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分析

时间:2022-07-14 06:38:10

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分析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在就业市场中越来越普遍,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此现象是由宏观(环境)和微观(人)的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建议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等层面尽力做好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91-02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及其家长、高校和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职业选择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评价就业状况的综合指标中,专业对口率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其他指标(就业率、学生满意度、薪酬待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有学者专门研究构建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所从事的工作、职业与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其成因和此现象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一、跨专业就业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专业与职业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当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专业为依托,专业与职业间的偏离有所增多。根据麦可思近年调查研究可知(见表1)[1-2],我国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即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呈多元化分布,就业去向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跨专业就业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和必然趋势。

表1 (单位:%)

跨专业就业呈现出一些特殊性,例如:不同专业的跨专业就业程度有所不同;不同地区跨专业就业程度有所不同……综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点: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利特点非常突出。

二、跨专业就业的主要成因

(一)就业政策逐步放宽是前提条件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由“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一次就业定终身”早已被“多次就业”所替代。毕业生不再受统分、统配制约,而是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就业市场参与竞争,向多元化就业转化。

多种专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也为毕业生进入某些行业放宽了门槛。例如,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参与教师职业竞争创造了条件,每年都有大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应聘到教师岗位。另一方面,师范毕业生可不受生源地和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限制,也可到就业市场应聘非教师岗位。

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使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趋势,跨专业就业越来越普遍。

(二)专业性质难以清晰界定学生的就业方向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专业具有“宽口径、多学科、综合性、边缘性”的性质,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错,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难以完全吻合,在求职过程中若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将导致择业范围大大减小。大学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几乎都是跨专业的。

有学者认为,完全专业对口就业的界定是:个体通过教育所积累的各类知识、技能(包括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和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均实现匹配[3]。从这一角度来看,专业对口其实是个广义的词语,在就业市场中“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越来越模糊。

(三)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已有一定程度的开放

用人单位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始重视人才层次、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一些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位强调专业对口外,其他职位更注重的是应聘者个人的品德、工作态度、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并不过分计较。有些单位甚至认为非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可塑性,即使专业不对口,对招聘的新人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后也可很快转向新的工作领域,不同专业的构成使单位运作起来更具活力。

(四)跨专业就业是学生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

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例如:个人兴趣与条件、工作条件、薪酬待遇、家庭与公众的观念、媒体传播等。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跨专业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

其实,早在高考招生过程中就已埋下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的伏笔。学生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对冷热门专业盲目跟风,结果录取专业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或者高考志愿服从调剂,结果被不感兴趣的专业录取,但又不得不读下去,使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促使他们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进行跨专业就业。

有些与专业对口或相关的职位供不应求,但社会大众对此专业不了解,或者工作艰苦,待遇较差,吸引力不够,行业认同度低。因此,愿意对口就业的学生较少,即使就业后也易形成高流失率。这类情况明显地表现出趋利性,例如,很多高校毕业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都想留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

因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和不断扩大的招生人数,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导致就业压力增加,而用人单位招聘门槛不断抬高,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竞争激烈而被淘汰。在本专业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只得选择跨专业流向其他需求未饱和的行业。

三、跨专业就业的两面思考

(一)正面思考

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素质类型、素质结构、素质层次上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通过高校毕业生不同程度脱离专业限制而进行择业竞争,无形中体现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有利于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从宏观来看,跨专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内部流动,若总体来说是趋于平衡的,则“跨专业”就业起到了满足大学生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就业范围及方式的多元化是新形势下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益处。

(二)负面思考

跨专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专业人才培养成本的浪费,某些行业(特别是艰苦、社会认同度较低而社会、国家又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缺失,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造成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四、建议

(一)社会(政府)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减少体制,提供坚实、稳定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市场,体现出公平、竞争、择优、有序。

政府、新闻媒体提供准确、完整、客观、权威的信息,增强人们对行业的了解,学生在报考专业和择业时才不会盲目。主管部门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形成对就业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通过专业预警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学校在专业调整时才能有章可循。

(二)用人单位要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用人单位需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在校生提供积累社会实践的实习机会;拓宽用人理念,根据实际需要招聘高校毕业生,并提供有效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达到人职匹配。

行业和单位(特别是艰苦的、认同度较低的行业和单位)必须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形成自律、健康发展的氛围,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用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高校应科学确定招生规模

结合我国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各专业需求的增长趋势,科学确定招生规模,力求人才供求平衡。加大对弱势、冷门但社会又确实需要的专业的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化课程设置,兼顾专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提供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让学生形成较为均衡的知识结构,符合市场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同时,对处于职业生涯分化期的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细化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地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积极地从多渠道寻找就业良机。

另外,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趋势,使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

(四)学生对自己要合理定位

在目前暂时难以改变高考专业招生形式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给自己合理定位,规划好职业生涯,做好择业的准备。树立良好的择业就业心态,有效利用在校期间的空余时间,除学好本专业课程模块外,还应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职业发展需要等各种因素选择专业外的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提高自身知识的转换率和“非专业就业能力”,使知识结构具有弹性动态的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另外,在校期间多考取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多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择业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专业与岗位之间寻找更多的结合点,做到既能就业,又能实现专业理想。要多渠道、多行业、多区域搜集就业信息,破除区域和行业限制,增加就业机率,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9-105.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6-112.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多媒体,因“你”而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