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时间:2022-09-25 11:25:59

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课程改革犹如春风化雨,打破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几年来,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过程还是结果”的问题曾经使我非常困惑。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只有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才能调动起学生内在求知的驱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来,兴趣也就盎然产生,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教学要对学生发展产生真实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更要关注学生通过探索总结提炼出的结果,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真正意义影响。我们不难看出,有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探索的状态从表面上看热闹非凡,而实际上对本节课的重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没有抓好,难点没有突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再则,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果的唯一性,没有结果的数学没有实际意义。

例如,在算法多样化上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淘气买两样东西,一样东西49元,另一样东西28元,淘气付钱时不知该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提出问题: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帮帮淘气呢?问题刚一出示,同学们围绕着49+28的问题,有的同桌交流,有的小组讨论,有的独立思考,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最终行成了十几种解决方案。最后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地汇报,教师忙忙碌碌,一一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板书完,教师只进行了简单小结,表扬学生的发散思维,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最后建议学生尽可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来算。但最终并没有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最佳方法。

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深思:本节课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无可厚非。而在这节课上,教师对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明确。

这个教学片段告诉我们:提倡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但不能忽视教学的最终目标。算法多样化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类比出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类比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比较的良好习惯。

三、数学课堂有意义的过程体验,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意义的过程体验,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活动、体验、建构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经历真实有效的探究过程,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

如在学习“圆柱表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猜想可以怎样求表面积,学生立即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即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提出猜测: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计算表面积呢?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做的圆柱体进行操作,验证并交流,出现了多种验证方法:将圆柱体剪开,有的出现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有的出现两个圆和一个正方形;有的出现两个圆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更有的展开形成两个圆和一个任意撕得的不规则图,再通过割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这几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猜测、验证,获得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再次感悟到将转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重要方法。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参与了知识形成过程,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要重视结果。只重视过程,则学生印象不深,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准确结果的数学,难以对事物进行完美描述,也难以对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准确记载;只重视结果,则学生没有真正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对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洋县贯溪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下一篇: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扬长与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