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5 04:17:43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4年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试验园进行,供试品种为巨峰,株行距1.0m×2.5m。避雨棚扣棚时间为5月底,棚架高2.5m,宽1.4m。对照和处理的肥水等管理措施一致。

1.2方法

试验以简易避雨棚为处理,露地栽培为对照(CK)。避雨棚在葡萄萌芽前构建完成。在原葡萄架水泥立柱上加固1个骨架,骨架两端中部和顶端各拉一道钢丝,用竹片做半拱环,竹环两端固定在铁丝上,竹环间隔距离1~1.5m。竹环与竹环间用铁丝连接并扶正,两头用铁丝固定。薄膜用竹夹加固在钢丝的两边,并用压膜线固定薄膜,以防刮风。田间管理工作,温湿度不用进行特殊管理;水肥方面,每年灌水2~3次,在葡萄萌芽期,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水;补充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在坐果后施入。冬剪采用短梢或极短梢修剪方式。

1.2.1调查巨峰的霜霉病发病率

从霜霉病发病开始,每周调查避雨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巨峰的发病叶片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控效果。发病率=病叶数/总叶数×100%;防控效果=(对照发病率-处理发病率)/处理发病率×100%。

1.2.2果实品质测定

8月21日选择成熟度一致果穗采样,测定果实品质。果穗纵横径用直尺进行测量,穗重用电子称测定;果粒的纵横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粒重用架盘药物天平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采用数显糖量计测量;总酸含量测定采用GMK-835F葡萄酸度测定仪测定;硬度的测定使用果实硬度计测定。1.3数据整理与分析调查数据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叶片感病情况分析

采用避雨棚栽培的巨峰叶片发病率均比对照低。4次调查的叶片发病率比露地栽培分别低4.31、69.53、89.81、92.4个百分点;避雨栽培的防控效果分别达到2.49%、23.65%、58.32%和31.22%。说明避雨栽培对于叶片的病害发生减轻效果显著。

2.2果实品质分析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品质的数据见表2,通过t检验,露地栽培和避雨棚栽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差异都及不显著。

2.3产量分析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产量的数据见表3。通过t检验,避雨棚栽培的巨峰在穗重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单粒重与露地栽培没有显著差异。果穗的穗形和果形没有显著差异。

3小结

试验中避雨栽培的巨峰叶片上霜霉病的发病率为1%~3%,发病率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因此,避雨栽培具有显著的病害预防和控制效果。通过对果实性状、品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避雨棚栽培的巨峰葡萄在穗重上明显高于露地栽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的硬度及单粒重均无显著差异。

4讨论

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靠雨水传播的葡萄霜霉病病害大大减轻。这与栗进朝[1]的研究一致,霜霉病的平均发病率比露地降低27.51%,病情指数降低了19.55%;果穗发病率也降低了1.91%。陈善德[2]和李向东[3]等发现的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后,葡萄病害种类从8种减为2种,危害严重病害从3种减至1种,全年喷药次数也大幅减少。葡萄避雨棚在生长季节使枝叶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导致的多种病害的侵染,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与温室大棚等设施相比较,避雨棚四周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能够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果实品质和产量得到保障。杨巧云[4]等试验证明,避雨棚内平均气温和棚内空气平均湿度与露地栽培没有明显差别,果实着色期、成熟期推迟5~10d,且可以有效地预防红宝石无核葡萄裂果病的发生。因此,避雨棚是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的有效措施,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技术对冀中南地区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展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上一篇:无机化学课堂中的信息技术 下一篇:无机化学课程教育专业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