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业务误区析

时间:2022-09-25 12:26:26

理财业务误区析

近来,许多商业银行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但在风光无限的表象后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忽视了质量因素。各家银行在争夺理财市场时纷纷以高收益吸引客户,将风险忽略,给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新兴的理财产品,很多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银行将其推出也是为了完善自身的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短视行为与理财“量身订做”的业务内涵相去甚远,扭曲了理财业务“以人为本”的精髓。

业务发展观片面。各银行在开拓理财产品时过多地倚重营销手段,忽视了对业务本身多样化、专业化的追求。理财业务最终的成功不在于能够说服多少顾客,而是在于能够提供什么程度的专业化服务,能否为客户寻觅到物有所值的投资机会。

业务“中间”性模糊。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本质上应该属于中间业务,但各银行新近推出的很多人民币理财产品性质模糊。一些人民币理财产品在销售时必须搭配一定比例的定期存款,这种打包销售的做法在国际上非常鲜见。尽管有银行高管声明,此举并非“高息揽储”,但至少它已经使得人民币理财从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本质属性。

产品存在同质化倾向。从已经问世的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看,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虽然不同银行的侧重点不同,但还是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期限安排趋同,目标群也都偏重于城市中产阶层。须知,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

市场供给者规模普遍较小。从人民币理财业务的现状看,热衷于此的大多是中小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步履显然已迟缓了很多。人民币理财业务也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如果缺乏大银行的供给,人民币理财业务的火爆也许会后劲不足。

因此,作为理财产品供给者的商业银行,冷静下来对理财本质进行重新思考是很有必要的。(摘自2005年1月13日《城市金融报》)

上一篇:冷静看待人民币理财产品之争 下一篇:马来西亚近期不会放弃固定汇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