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优势的策略

时间:2022-09-24 08:31:16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优势的策略

[摘要]以英语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不断累积成就感,培养良好的心理优势,从而使学习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心理优势表现为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呈现出的那种力求成功的心向,这符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流。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学英语的心理优势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亲和力 兴趣 鼓励成功 自信 心理优势

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从英语的教与学和心理优势理论的课题研究实践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优势、激发学习动力,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即:教师亲和力、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和师生的配合。

一、教师亲和力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你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他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这便是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学生的融合程度,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心理优势的前提。换言之,教与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越“亲近”学生,学生也会越“回敬”老师。因此,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对于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

首先,教师应该从尊重学生出发,以亲切的态度、平等的身份培养下一代,通过为学生服务来为学生家长、社会服务的。因此,我们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另一方面,要使自己变成个“小孩”,进而“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其次,在教育中,没有微笑就没有亲和力。微笑不仅要表现在生活中,还要表现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面带微笑上课,让学生既感到亲切,又能得到放松,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师生的沟通是快乐而积极的。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在上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中不仅要准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的心情,能带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也一定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从而教师身上就有了“迷人的魅力”——这也许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必要前提。微笑是鼓励亲近的面孔,微笑是相互交流的开始,微笑是对学生的鼓励。最后,不可否认,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奇妙的剂,它能自然地消除陌生人之间的心理敌意,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无论是谁都愿意和一个有幽默感的人相处,而不愿和一个整天板着脸毫无趣味的人相处——这也证实了幽默作为一种生活情趣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情调。同时幽默对他人极易产生人格吸引力。教师的幽默应来自对学生的真挚的爱,用自然而亲切的语言和身体语言去“制造”幽默,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一种轻松而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幽默的教师,能让学生表现出更大的好奇感,总想每天在课堂上期待一种“新鲜”,那么他们还会对这门课程厌烦么?还会在这节课上打瞌睡吗?这难道不是幽默的魅力吗?

二、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不是句空话。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地激发主动学习心理优势的源泉。作为英语教师,针对学科的特点,不断总结和探索激发学生英语兴趣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教的轻松、想教,学的轻松、乐学。

其次,教师要积极实施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地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合作,去发现学生中闪烁的点滴思想的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地肯定。由于英语学习和掌握是个缓慢的过程,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一点点的进步要适时加以鼓励。毕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同时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极大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学生的成功感,会树立成功的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讲求方法,层层深入,鼓励成功,优化心理状态是心理优势形成的必要保障。

所谓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基础上所产生的相对稳定,当又未形成品质特征的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方式。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形式上力求新颖多样,以满足学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如通过集中识词,让学生从已感知的语言材料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读音规律,再将读音规律运用于单词的记忆中,使学生感到单词并不难记,激发了学生取得成功的动机,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提高了成功的机率。又如,通过不断变化教学手段:有时引导学生做游戏,有时引导学生进行竞赛,有时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使学生具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的加深,有些学生越学越不想学,直至放弃英语学习。究其原因,我感到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而其诱因则是“教不得法”,即教学形式,学习评价的单一、呆板。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其次,调整好教师自己的心态,坚信学生是可以学好英语的,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使学生在深得信任和期待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自尊、自信,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比如: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常鼓励他们:“你能行!”;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说:“你真棒!”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也使学生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毕竟青少年有巨大的情感能量,只有在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实践、探索。成功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使学生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渗透自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坚持不懈。

四、学生要找到自信的感觉,一半靠自己,一半靠教师。

大家公认:体验成就感有助于建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如课堂提问、家庭作业、单元考试等方面,都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在课堂复习、呈现、训练、巩固等各环节中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改变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在课外,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和他们谈话、交流,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认识障碍,排除心理、情绪和行为障碍。

充分挖掘课外教育资源,丰富语言实践活动是心理优势形成的外延部分。行之有效的课堂四十分钟固然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但对于真正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外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练习和使用外语的更广阔的天地,这便要求老师们应勤于、乐于并善于挖掘和利用课外乃至校外的教育资源。我们学校附近有一所外国语学校,该学校每周四有英语角活动,参与该活动的人数相当多,讲英语的氛围相当浓,该校的几名外籍老师与外籍学生也常常现场指导。我经常组织学生去参加英语角,鼓励他们积极去说去练,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我常常强调: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特有的魅力与价值。我教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浓,参加英语角活动的出勤率高达95%左右。通过与校外同龄人的交流,同学们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更高了。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自主地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如讲故事、编演话剧、组建英语俱乐部、出版英语报等等,在此过程中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拓宽了个人的英文素质,提高了交际能力,从而使整体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喜的是,现在他们都觉得学英语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总而言之,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心理优势是一项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课题,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满足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思中,张思中教学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曹艺,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6.

[3]王巧飞,发挥心理优势,培养学习动机,新教育,2005,4.

[4]田桂清,发挥“心理优势”,坚定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中学教学,2001(3).

上一篇:故事复述技巧 下一篇:多元智能评估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