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不良影响及其矫正

时间:2022-09-24 04:44:24

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不良影响及其矫正

摘要:随着银行体制改革商业化取向的日益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量撤并和业务品种单一,农村市场出现“金融空洞”,农村金融服务弱化问题日趋严重,引发了诸多不良影响,及时有力地加以矫正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6-0065-03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商业化取向的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量撤并,信贷权限上收,广阔的农村市场出现“金融空洞”,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与供给约束的矛盾不断激化,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濮阳市为例,并试图探求矫正的途径。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呈现不足和滞后的状态。对濮阳市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金融机构少。到2005年末,濮阳市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为246个,占全辖比重为60.9%。其中:县支行级机构网点29个,其他营业网点217个,平均每县拥有县支行级机构5.8个、营业网点43.4个,约1.24万人拥有一个银行业金融网点。(2)业务品种少。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业务品种单一或开办不全的情况。到2005年末,濮阳市农村信用社只开办了存款、贷款两种业务,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在县域开办的业务品种分别占规定可以办理的业务品种的83%、63%、67%和39%。(3)业务量占比低。2005年末,濮阳市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7亿元,占全辖比重为35.5%;各项贷款余额71.7亿元,占全辖比重为50.8%;中间业务收入总额为1316万元,占全辖比重为29.5%。(4)业务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005年,濮阳市农村GDP实现362.6亿元,较2000年增长89.7%,且年度间增长较为稳定。而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005年末较2000年末仅增长44.7%,低于同期GDP增幅45个百分点;农村银行业各项贷款2005年末较2000年末仅增长4.5%,低于同期GDP增幅85.2个百分点。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透视

1.金融服务能力弱化。一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萎缩。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网点的大量撤并和农村信用社网点优化,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幅减少。调查显示,2000年末至2005年末,濮阳市国有商业银行共撤销县域网点(包括支行、分理处和储蓄所)131个,减幅达68.2%;农村信用社撤并网点84个,减幅达27.3%。二是农村金融“失血”严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上收后,留存的县域网点在农村金融中发挥了“抽水机”的作用,将吸储资金大量上存;邮政储蓄因自身的职能定位,也成为农村资金流失的一个重要渠道。据统计,濮阳市县域存贷比例由2000年末的88.9%下降至2004年末的63.7%,五年下降了25.2个百分点,剔除政策性资金返流因素,五年来农村资金流失高达41.7亿元。另外,保险和证券机构等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也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失血”严重。两因素叠加,导致信贷投入不足,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低下。

2.金融服务出现缺位。随着机构减少和业务上移,农村金融服务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出现了断层现象。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网点撤销后,其业务一般移交给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没有参加全国的联行结算体系、没有实现通存通兑,结算手段仅采用票据交换方式,办理结算业务由原来国有商业银行当天即可结算的资金,一般要延长到现在的3―5天,这对企业交易结算和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农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汇款大多使用银行卡,异地通存通兑较为便利,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大量撤销,给农民办理汇款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工资、代付电费电话费等一些中间业务也不能办理,使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缺位。

3.金融服务满足率低。目前,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仍以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为主。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广,农村个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小额农贷已不能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的需求。这些生产经营一般资金需求量较大,生产周期也较长。而农户小额信贷也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一是还款期限短。一般期限为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与种植、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二是额度偏小。一般都在五千元以下,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三是贷款满足率较低。2005年末,濮阳市有22.7万户农民获得了小额信贷,但贷款满足率仅为52.6%。另外,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已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据了解,不少农民希望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服务的同时,要经常进行金融知识、支农金融政策、反假币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宣传,还要能根据不同对象为农民提供科学理财等金融服务。

4.金融服务方向偏差。多年来,尽管一直强调要把支持“三农”作为搞好农村金融服务的重点内容来抓,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和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而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综合开发、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项目等基础性投入支持力度不够,成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综合效益型转变的“瓶颈”。

三、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成因探究

1.农业固有的高风险同农村商业金融信贷高盈利性投向之间的矛盾。农业是弱势产业,其自身固有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性较高。目前,由于商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普遍把资金投向了效益好、风险小、盈利高的行业,这与农业生产周期长、管理成本高、见效慢、比较效益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风险大形成反向。农业的这种弱势地位与银行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取向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部分地区退出对农业的信贷支持。虽然农村信用社历经多次改革,但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还权于民的问题,商业化趋势导致了部分支农资金非农化。

2.分散的经营方式对金融业服务的要求同农村商业金融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基本上还是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经营,农业贷款发放的对象是农户。农户贷款需求最突出的特点是额度小、笔数多、流动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管理。而农村金融部门在向商业化转轨的进程中,为了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制定了“减人增效、撤并机构、收缩战线”的发展战略,这使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服务分散化与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目标产生冲突。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仅仅围绕粮棉油收购做文章,没有体现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重视;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在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压力下,农业银行政策性扶贫贷款出现了“扶富不扶贫”的资金移位现象。

4.信贷资金缺乏必要的风险规避措施。农业的弱势性急需政策的扶持,但目前由于农村大额贷款的担保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较大规模的贷款将越来越多,担保问题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配套发展。农业本身的保障问题也无法解决,虽然有农业保险品种,但由于农业风险大,商业性保险机构展业消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其风险就不可避免。

四、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不良影响

1.无法满足农村日益迫切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农村地区外出务工和学生人数很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汇入汇出,曾一度是各家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营销的竞争重点。据调查,濮阳市某县农业银行高峰时期在全县16个乡镇发放银行卡近8万张,但随着各乡镇营业机构的不断撤并,银行卡现在在农村却“行不通”。此外,昔日的存款到期后,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城区办理。这些对基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2.阻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当前,随着中央不断出台惠农新政策,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方面,农村地区对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量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部门不断撤并机构,收缩阵地,无法满足农业生产急需的资金,而惟一留在农村“支撑局面”的农村信用社,却“一农”难支“三农”,加之其历史包袱沉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不规范,以及信贷人员惜贷、慎贷心理的存在,致使支农工作力不从心,处于两难的境地。

3.导致农村信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方面,金融机构逐步撤离农村阵地,人员也逐步减少,对边远农村鞭长莫及,很多昔日发放的贷款到期后难以收回,导致这部分贷款的进一步劣化,而上级行对县支行审批贷款规模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又依据当地不良贷款的回收程度和信用高低,不良贷款多自然难以得到信贷资金的再扶持;另一方面,银行机构撤并后,更加剧了农村贷户的逃债、赖债思想。同时,地方信用环境差、金融服务跟不上,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外商的投资热情,地方形象也受到了损害。

五、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矫正

1.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进程,营造宽松、开放的农村市场体系。一是要建立起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信贷活动不能够仅靠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不能仅仅依赖于农村信用社,要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进入农村市场,使农村市场增加更多的金融供给主体。这样,有利于防止出现垄断经营和克服因缺乏竞争而导致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二是让农村信用社享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资金投放定位于服务“三农”,而不允许其将资金投放到工商业和城市领域,但是对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却没有太多的业务上的限制。这种制度安排本身就是非均衡的。业务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应让其享受更大的经营自,使其通过市场竞争寻找到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的流失问题。一是加快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扩大其业务范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业务,体现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二是加大政策和法律引导,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农作用。通过优惠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或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例如,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有义务为其经营业务所在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本地区信贷投入。放款达不到一定比例的可以撤掉网点,让出存款市场。三是加快邮政储蓄的改革,邮政储蓄资金要留存一定比例直接购买以国家名义发行的农业发展特种债券,确保农村资金回流归位。

3.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促进农村金融创新。继续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把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与扶植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扶持农村个体工商农户相结合。对农村产业化经营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和金额,为其提供发展机遇,使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模式的经验,在金融工具上实现创新。根据我国农户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设计一套既有利于改善对他们的信贷服务,又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在经济上实现持续发展的金融工具。如,制定一整套能促进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贷款、减少贷款风险的贷款期限制度和相应的分期付款偿还制度等。

4.搞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扩大财政贴息贷款的范围和额度,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二是建立农村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农村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对农村金融部门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激励农村金融部门放款的积极性。四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对农民的收费行为,增强农民的积累及发展后劲。

5.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一是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解决农户分散贷款管理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积极采取“公司+农户”、“工厂+农户”的贷款形式,以企业带动农户,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降低管理难度,减少贷款风险。二是要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参与各类保险,减少由于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所造成的贷款损失。三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互助担保组织。引导农村经济中各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收稿日期]2006-04

[作者简介]刘志戈(1963-),男,河南内黄人,副行长,高级经济师;邢艳梅(1971-),女,河南濮阳人,经济师。

上一篇:制约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的因素浅析 下一篇: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