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范文

时间:2023-03-17 21:17:36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系统金融监管

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农村金融生态的特点

(一)动态性

农村金融生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自然生态一样,也在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逐步完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为农村金融提供物质资源作为其前进的动力。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金融提出各种需求,促使农村金融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农村金融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从另一个视角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又具有反作用,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金融服务的逐步深入,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更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促使农村金融生态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差异性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对农村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金融要素发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别,此外,目前的分权体制下,地方行为存在着差异,其中囊括考核指标的差异。这种状况会引起地区之间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又会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客观上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

(三)边缘性和脆弱性

农村金融生态和城市金融生态都是金融生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金融生态相比,农村金融生态具有边缘性和脆弱性。一方面,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但其中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体制内金融资源供给渠道不断减少甚至农村资金外流。实行金融改革后,正规银行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大量撤离,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分散性、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有限。邮政储蓄成为了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抽水机”。

农村金融生态的缺陷表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和县域金融萎缩等现象,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出现了缺陷。缺陷的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表现为: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金融主体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弱、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等。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多样性和数量减少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有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会、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准正规金融指一小部分当铺等,非正规金融指高利贷、各种会合、私人钱庄等。就业务上说,我国农村金融主要业务是农业信贷,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业务尚未开展,然而在农村即便开展农业信贷的金融主体也在不断减少。在正规金融撤离的真空下,非正规金融虽得到迅猛发展,但游离于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无法获取正规金融制度所提供的服务,因而融资能力有限、风险较大。这样,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现象。(二)农村金融信息流动出现障碍和梗阻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分散、小额零售、个性化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而农村金融生态退化,资金供求关系破坏,信息流动及传递效率会随之降低。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高利贷”高达1.7万亿元左右,农民更多趋向于寻求民间借贷而不是银行。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原因就是信息流通不顺畅,造成农民对正规金融组织理解不够、经验缺乏,尽管现在他们对正规金融组织的服务评价有了重大转变,但其心理长期形成的“贷款难”思想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呈加剧化趋势。

(三)农村资金循环链条出现问题

从理论上讲,农村金融的职能是通过信用手段筹集农村货币资金,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实现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异化,一方面,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入了城市,另一方面,农民又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导致农村资金循环链条不能良性循环。

(四)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下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储蓄居民、企业和生产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却相对减少,进而阻碍了创造性活动,制约了地方经济增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目前业务单一,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业务品种缺乏。与城市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相比,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根本没有普及,最显著的就是农村金融结算明显滞后于城镇,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业务也迟迟未能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下降。

(五)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在为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同时,其金融风险也在加速积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在不断下降。单一的负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但加大了其利息负担,而且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对存款负债过度依赖。一旦存款出现波动,对资产的调整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改善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自我调节机制

农村金融范文第2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均强调发展普惠金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这是因为广袤农村仍是金融服务的“盲区”或“半盲区”。

据银监会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达到1000家,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安徽和湖北等7个省(市)已全面完成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这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比十年前,农村金融之困已大有缓解,但仍有近千个缺乏金融机构入驻的“空白乡镇”,无论是涉农金融机构数量,还是涉农金融产品种类,都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比甚微。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受农村抵质押物缺失、铺设农村金融网点成本较高、涉农资金“沉不下去”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开拓农村业务的动力始终不足。 目前,许多省市的资金互助组织频繁爆发风险当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这类组织“既爱又恨”。

如何优化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让广大农村与城市一起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阳光?如何解决农民的贷款难、结算难,培养农民的金融理财观念,同时改善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基础设施?

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赴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走访有关监管部门和一批金融机构,求解农村金融的发展、风险和监管之困。

“融资难、融资贵”背后

本次调研主要选择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一路走来,记者仍发现不少缺少金融服务网点的“空白点”。许多有农信社或村镇银行进驻的地方,相当多的农户往往无法为扩大生产及时筹到款,更难以奢望投资理财这类“高大上”的金融服务。

在山东和河南两个农业大省,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以种植、养殖为主业的农户,种植面积上百亩,养殖规模堪称小型农场,但因为缺乏抵押难以如愿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

“农信社的贷款需要抵押,审批慢,很难及时用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一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自己通过村内农民相互间的土地流转,共种了近500亩地,每到小麦、玉米的播种和收割期需要资金的时候,往往只能向亲戚朋友或当地小贷公司借钱周转。

安阳县一位张姓养殖大户也向记者介绍,今年他准备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但养猪的房子早已抵押给农信社以借来采购种猪的资金,后续养殖过程中的饲料采购资金缺口比较大,这部分贷款已无法在传统金融机构实现,只能靠一些涉足农资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实现。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16.8%的人认为自己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比高达69.6%。

据《财经国家周刊》调研,目前在“融资难、融资贵”背后,农村金融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首先,区域差距明显。

浙江金融业比较发达,农村金融的覆盖程度相对较高。按当地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农村地区已被金融机构覆盖或者延伸到,甚至有些经济发达的乡村,除了常规的农信社、村镇银行、农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外,还有资金互助会、资金互助社、小贷等类金融机构。

据央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这说明,我国大量的农村地区缺乏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而这些农村多遍布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其次,金融服务下沉程度有限。

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到农村,金融机构种类越来越少,网点门面越来越小。即便是农行、邮储银行这类成立了三农事业部的大型国有银行,分支网点基本也只铺设到县城、中心镇。部分村落只能偶见当地农信社的服务网点,再难找到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金融产品欠缺。

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中国农村整体上其实并不特别缺钱,农村金融的难题也不完全在于缺乏金融机构,而是缺乏深扎于基层的金融服务能力以及相应的金融产品。

目前,农村常住人口仍占总人口近半数,农民存款总额也呈上升趋势,而农村金融的活力远未被释放出来。

浙江一名村镇银行负责人说,许多农村金融机构要么是瞄准了农村市场的高利息收益,使得农民不得不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却不提供相应的投资性产品;要么是瞄准了农村资金的蓄水池能力,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将大量农村资金抽离到城市。

农信社改革“折扣”

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农信社是近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个,但改革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农信社改革始于2003年,改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省级负责;二是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以法人为单位明晰产权关系,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

经过十多年改革,多地省联社逐渐成立,其中部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底,全国230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正式获批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已达839家,正在筹建的达107家。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5.81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

而问题并未就此得到解决。

“省联社是典型的‘儿子出钱买了一个爸’。”一位地方银监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省联社是会员制的,所有农信社均为省联社的会员,先出资注册出一个省联社,然后再由省联社来进行管理。但从法律上讲,这两者没有管与被管的法律关系。

尽管许多农信社在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本意是要强化农信社的法人自主能力,但现实基本上都做不到。”上述监管人士表示,农信社一旦改制成功并且做大,往往是省联社“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在他看来,有的省联社千方百计地抓住农信社,阻碍其向农商行改制。银监部门则是希望更多的农信社改制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更容易按照金融机构的标准来监管。也因此,农信社改制一直是金融体系改革的疑难杂症,又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

农信社服务农村的动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尤其对改制前后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及人员安排往往无太多调整,而改制前后的监管发生了变化,相差很大。

“农商行不仅有更高的监管标准,而且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曾经一家农商行由于没有完成央行的合意贷款,被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进行处罚,不仅损耗了近千万元的利润,也影响了对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前述监管人士说。

此外,为了弥补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全国各地近两年形成了许多资金互助会和资金互助社,这些组织由于缺乏相应监管,容易成为农村金融系统的风险点。

一位沿海省份金融办官员统计,该省截至2015年底,各种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超过13万家,对金融系统稳定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目前,许多省市的资金互助组织频繁爆发风险,当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这类组织“既爱又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的迫切性,同时也埋下了定时炸弹,一旦经济不好,农民收成、农企收益受损时,这些机构的风险就可能成规模爆发。”上述金融办官员如是担心。

政策铺路,试点攻坚

据不完全统计,为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发展,近十年来,仅银行系统就颁布了多达 24 份针对农村金融的高阶政策文件,其中包括通过调整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等重要内容。

尤其是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部委也着力于政策落地,各省金融办也陆续出台发展规划以及配套政策。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陆续开始了农村“两权”(承包土地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并产生实际贷款投放。

东北地区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表示,“两权”抵押对解决农民缺钱问题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金融支持有利于发展规模型经济。“但‘两权’抵押并不能治本,比如宅基地抵押的变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额度有限等,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

另有地方银监局的负责人表示,有的地方“两权”试点已经推广多年,到了经验推广的阶段,但配套政策调整不到位。他认为,应该将原来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上升到修法的高度,通过修改《物权法》和《担保法》,配套改革。

除此以外,各地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方案和农村普惠金融试点也在陆续获批中。

为了提升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央行日前对其定点扶贫地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制定并印发了《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提出,力争通过改革,使试点地区“融资难”明显改善,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提升;形成科学完善的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体系,农民金融素养普遍提高;实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显著提高。

据了解,下一步,央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还将有进一步措施。

比如,探索建设县域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加大县域信贷投放;引导推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加大对进城农民工购房、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设立集先进存取、查询转账、民生缴费、投资理财于一体的金融综合服务站;探索建设整合银行、支付机构、银联等业务的普惠性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等等。

未来蓝海

在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许多新型金融机构也在大举介入。农村金融的“空白”和“盲区”,在这些金融“新势力”看来,恰恰是新的蓝海。

目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等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农村市场。在阿里的“村淘点”和京东金融的县级服务中心,农民不仅能进行商品交易,还能申请贷款。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鲜见传统金融机构的乡镇,却能看到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身影。这些机构正是瞄准了农村金融这一新领域,专门针对农村资金需求提供贷款服务。

可溯金融是杭州一家专注农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家公司将电商平台、金融平台以及数据平台“三合一”,为农村提供销售、融资和理财三个渠道。可溯金融总裁刘栋认为,融资难和销售难是农民增收的两大痛点,互联网渠道不仅可以扩大销售渠道和影响力,还能加大资金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农村金融难题的一个解决方向。

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告诉记者,由于抵押物和农民信用的缺失,对农村金融难题,一定要有与农业生产经营密切结合的创新性金融解决方案。

“解决融资需求只是第一步。”袁雷鸣说,这片蓝海不止局限于融资,许多机构是在尽力解决融资难的前提下,进一步瞄准了农村市场大量的“沉睡”资金。

近年来,随着农民增收手段不断增加,农民财富积累速度大幅提升,但大部分收入都仍以存款的形式躺在银行账户。这一大笔可供投资的资金,自然成为了各类机构瞄准的“肥肉”。

这几年来,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多集中在土地或住房财产权益上,而针对农村市场建立的金融超市或者理财中心,却很难见到。

一位地方金融办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农村金融服务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密切相关。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平等的金融服务,获得较为丰厚的投资理财收益,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而且需求强烈。

受访专家建议,为有效挖掘农村“沉睡”资金,创造合理的投资理财收益,需要如下配套建设:

农村金融范文第3篇

《安徽农村金融》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安徽农村金融》是由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和安徽省农村金融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该杂志也是一份大型农业综合性、指导性经济刊物,始终站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前沿。该杂志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会议综述、经营之道、金融实务、聚焦三农、工作研究、金穗之光、课题研究、随笔漫谈、一线传真、银苑等。该杂志关注中国农村金融的热点和前沿,介绍国内外农村金融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技术,扩大农村金融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学术地位方面,已成为中国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该刊被维普数据等多家著名学术检索工具收录。同时,还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奖项,证明了该刊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农村金融范文第4篇

农村金融中介的变迁

从组织形式的规范性看,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正规、非正规两种金融中介。现有资料显示,农村的金融中介形式要比城市丰富得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1.正规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及其特征

我国正规农村金融中介以农村信用社为标志。1958年实现化后,根据当时“两放、三统、一包”的财经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管理,变为集体金融中介,实质上成为其的一部分,管理集体储蓄。后来,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的逐步专业化,农信社转为农行的基层组织。直到1994年以前,农行是农村的唯一正规金融中介,一方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一方面吸纳农业储蓄为城市国有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专门经营从农行剥离出来的政策性金融业务。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恢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作金融中介性质,而农业银行则收缩农村业务向城市进一步纵深。

上述农村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正规金融中介具有强外生性。农信社、农行和农发行的设立、合并、拆分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政府行为,更非农村经济主体——农户的自主;二、正规金融中介的经营效率——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未随组织形式变迁而发生质的提高。笔者(2004)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转轨以来,除了金融中介行政化扩张的数目与农业绩效高度相关外,金融中介自身经营水平、人员素质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效率因素与农业绩效基本不相关。

2.非正规金融中介的形成与发展

非正规金融中介又称为民间金融中介。活跃在农村生活中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的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合会。合会已有上千年历史,如今仍活跃在农户的生产生活里。合会按各地习俗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标会、拔会、轮会等,各会都有自己一套运行规则,同时又有合会的一般原则。合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是融通资金,建立一种借贷联系。

钱庄。钱庄始于明清,起初经营货币汇兑业务,逐步开展起存贷业务。目前,钱庄小范围地存在于闽浙一带,又称为“钱背”、“钱中”。由于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私人公开挂牌经营金融业务,钱庄由“地上”转为“地下”,其活动能力似乎丝毫未受影响,倒是当地的税收减少了一大块。郭斌等(2003)一项研究表明,浙江温州地区的地下钱庄为当地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钱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较小,由于信用问题引发金融纠纷,甚至暴力冲突等。

农业合作基金会(简称农金会) 。农金会始建于1984年,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成员遵从自愿互利、有偿使用原则,主要从事集体资金管理和融通活动,通过调节资金余缺,支持本地农户及乡镇企业发展生产。农金会强调互,不以盈利为目的,故不办理存贷款业务,会员筹资多用于短期、小额的农业生产活动性周转。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比之正规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中介似乎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那么,为什么非规范性、半公开性的民间金融中介如此生机盎然,而置正规金融中介于在农村难以施展的尴尬境地呢?似乎答案除了与前文已经提到外生性正规金融中介的自身问题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农户的金融需求,下文将给予详细的阐述。

农村的金融需求考察

本文认为,农村的金融需求,是以我国农村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其基本特征:农户及其行为,是经济单元与社会单元的统一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有了劳动自和收益权,农户从事的产业逐渐多元化和非农化,收入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成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力量。

1.农户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同时,农户经济特征也区域化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农户是基本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农户,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无论以粮食生产还是以其它农产品生产为主,都以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实现产品价值增值为目的(孔祥智,1999),因此,农户除了务农,还从事着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他们的主体要素是资金,除了运用自家的劳动力以外,还常常从外地雇佣人手帮农、帮工。

第二类农户指从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户,大体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他们的主体要素是劳动力和少量资金,他们在做经济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两个因素:劳动力较多而资金较少的农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外出打工;反之,资金充裕而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资金密集型的农或非农产业(黄宗智,2000)。

第三类农户即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户,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并且以贫困地区农户为代表,其经济行为特征侧重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户收入主要是实物收入,现金收入很少(彭川西,2001)。他们的储蓄能力很低,而外部注入资金又很少,无法新增农用生产资料或改进投入品质量,农业生产一般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

2.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

上述农户经济特征基本勾勒出了他们金融需求的特征。农户金融需求分为:融出资金需求与融入资金需求。前者比较简单,主要是储蓄;后者相对就复杂一些,尽管是借款,但却表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1)从借款额度看,普遍比较小,但借款额度总体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借款额度小,是由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决定的 ,中西部地区农户借款额度大多在几百、几千元左右,东部地区农户借款则可达万元以上。

(2)从借款来源看,农户价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比重较大。根据央行的一个研究课题(温铁军,2000)显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在正规金融中介中,农村信用社所占比重较大,但仍然不到农户借款总额的20%。

(3)从借款用途看,主要分为生活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和非正常贷款。在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贷款超过了生产性贷款。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生活性借款需求呈递减趋势,生产性借款需求呈增长态势。这样的趋势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基本吻合。

(4)从借款方式看,农户希望采用较少或无抵押贷款方式。农户收入水平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除住房(而且很多农户住房是祖辈留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抵押、变卖,否则会受到舆论谴责。)外,农户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有限。这样农户就很难从一般商业化组织贷到款,往往会从当地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那里,凭人脉关系贷款。

(5)从借款程序看,农户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简便、灵活。由于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原因,农户往往难以应付复杂的贷款手续,加之,农户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烦琐的手续经常会贻误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茂名支行抽样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农户不愿到正规金融中介组织贷款,是因为手续烦琐、耗时太多(刘为霖等,2001)。除此以外,农户借款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性等一些实际因素。

显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各种交易活动越活跃,金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复杂,当外生性金融中介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活跃的交易环境会内生出替代的安排。因此,农村经济活动越活跃的地方,正规金融中介之外的民间组织就越多、越发达。

通过上述农户金融需求特征的描述,我们就能清楚,农户的一般融资次序是:内部融资、熟人借贷,自发性融资合作组织(比如:合会,农金会)、民间私人金融中介(钱庄,典当)、正规金融中介(农信社,农发行,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

上述分析表明,构建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中介,首先应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更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此,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

1.合作性金融中介

第一,鼓励引导如合会这样的金融中介公开化、规范化。这类组织规模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加强联系,充分发扬互助合作传统。第二,突出农金会的民办性。恢复农民对农金会的自治性,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负责人和受益人。鼓励农金会资金分流管理,一部分资金发挥互助作用,为成员提供优惠贷款,加强成员向心力;一部分资金发挥商业性作用,成立专门的投资性机构,以盈利为目标,增加成员福利。至于像钱庄这样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核查,可效仿台州商业银行,转变成名符其实的私人银行,纳入统一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中。

2.政策性金融中介

政策性金融的唯一承担组织是国家农发行,这一点在转轨过程中必须明确。这意味着农发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是完全意义的公共产品,是对农户的脱贫支持,而不是致富支持。这种支持直接面对农村及农户,提供基建资金,平抑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政策性金融的任务在西部广大农村比较艰巨,甚至要在西部农村金融问题上起主导作用。

3.商业性金融中介

当一些农村地区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被现代集约化农业经济替代,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大量金融剩余后,商业性金融中介会自然而然地进驻或自发形成。就目前状况看,东南部农业经济发达省份有条件发展商业性金融中介,一方面原有的农信社通过股份制和商业化完成自身改造;另一方面逐步放开对设立私人商业银行的限制,尽快形成农村商业金融中介竞争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剩余的使用效率。

农村金融范文第5篇

《贵州农村金融》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是一本反映农村金融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村金融范文第6篇

《农村金融研究》(CN:11-1206/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村金融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稳定;问题;建议

农村金融稳定既包括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也包括农村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和各项农村金融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包括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它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的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因素,对于更好地维护农村金融的稳定、规避农村金融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支持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中西部地区广西某农业大县为例,分析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农村金融业逐步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农村金融现状

(一)基本状况

某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至2006年末,全县共有28个行政乡镇、325个行政村,总人口1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2.04%;农户29.56万户,占总户数的78.28%;乡村劳动力78.2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5%;农业总产值50.16亿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6.9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44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为全国农村人均收入3587元的77.98%,为本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77%)。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机构网点及融资状况

至2006年末,该县辖区有银行类金融机构6家,营业网点108个,其中涉农金融机构4家,涉农营业网点78个;保险类金融机构6家,营业网点34个,其中县城(不包括城区)以下人寿保险机构2家共19个营业网点、财产保险机构1家共4个营业网点;证券机构只在县城设立有交易网点1个。2006年末,该县各项存款余额为45.9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80亿元,存贷比例为40.92%,其中农业贷款10.5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6.17%。该县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共70个,其中乡镇村网点55个;各项存款余额17.03亿元,占全县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37.07%;各项贷款余额10.88亿元,占全县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7.87%,其中农业贷款占全县农业贷款总数94%。该县的农村保费收入为1015万元,占全县保费收入总数的12.12%。该县民间融资的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部分农户的子女上学、婚嫁、治病、建房等方面;民间融资的利息计算不具规范性和可比性,既有高于也有低于农村信用社现行利率的,还有不计息的民间融资;民间融资的还款期限长短不一,各不相同,一般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或与出借人的关系状况而定;据对该县民间融资情况的调查,农村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通过民间融资的办法来解决临时小额资金周转的困难。

二、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金融网点撤并多,配套设施不完备2002年至2006年,某农业大县农村金融机构县城(不包括县城)以下网点变动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网点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2002年到2006年农村区域内的营业网点共减少43个,占农村金融网点总数的35.54%,在乡镇农村区域现有的78个金融营业网点中,平均每个网点需为3790家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该县农村区域的78个营业网点中,大部分营业网点只设立一组服务柜台对外办理业务,每逢节假日农村集市交易活跃期间,农民候办业务时间相对较长、业务秩序偏乱。营业场所面积较小,顾客候办业务比较拥挤。尚未安装自动柜员机,农民持卡数量明显偏少。金融服务环境尚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稳定。

(二)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偏少、存贷比例不协调

一是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点只开办常规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有的甚至是只开办存款业务,很少或根本没有办理代收代付中间业务,金融服务项目普遍偏少。在该县农村区域的78个金融营业网点中,只有农村信用社的55个营业网点能够提供存款、贷款(包括小额贷款)和结算等金融服务项目,平均每个网点的信贷服务对象为5374家农户。

二是存贷比例不协调。从2003年到2006年,某县农村金融机构(仅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3家机构)在乡镇区域存贷款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乡镇区域存款逐年增加的速度较快,贷款增加的速度较慢,存贷比例处于偏低水平,并且呈现出继续走低的趋势。

(三)部分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劣

农村信用社是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农村金融主体,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上不高。至2006年末,该县农村信用社依法追收不良贷款并获胜诉的共有212户、金额2572万元,其中收回贷款27户、金额168.2万元,胜讼案件数的执行率为12.74%、胜诉贷款金额执行率为6.54%。主要原因,一是胜诉标的物受到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处置变现较难;二是诉讼环境不够理想,胜诉案件执法成本偏高、强制执行偏难;三是受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问题的影响,部分债务人有钱不还债,采用改变法人代表、改换企业名称、改制另类产品、改种其它作物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债务。

(四)一些农村金融政策落实难度偏大、执行效果不理想

一是需财政资金补贴的有些政策按时落实到位难度偏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些政策,要求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社在1994-1997年期间办理的保值储蓄利息补贴、股金分红补贴等的补贴性资金,由财政给予补贴,但因地方财政相对困难,补贴资金较难按时落实到位。二是实施贷款浮动利率制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农户需求小额贷款减少,执行效果不理想。为加强农村金融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和经营成本的管理,满足农户对小额贷款的需求,目前实施了贷款浮动利率制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由于贷款定价管理办法凸显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相对高价的理念,所以农户对小额贷款的热情普遍偏低,即便是入股社员所需的贷款资金,也是按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执行,部分农户应急临时需要小额资金周转时,更愿意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获取借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稳定与扩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有序竞争、职能定位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稳定农村金融主体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分工,共担农村经济发展大任。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开发、科教兴农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农村公共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性业务;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中,仍应适当保留或合理引进其他商业性金融,弥补经营性金融业务的缺位;明确农村合作金融“为社员服务、为农户服务、为农业服务”的市场定位,体现合作金融“自愿、互助、互利和低盈利性”的金融服务宗旨;培育和引进多种农村信贷组织,在有条件的乡镇允许成立农村民间信贷组织机构或引进外来农村信贷机构,通过竞争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安排,规定农村金融业适当比例的存贷区间,确保有适量的资金留在农村区域、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反哺农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金融经营效益,稳定农村金融主体。

(二)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信贷的政策性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稳定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农业为弱质行业,承担风险较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信贷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一旦失去农村金融发展的条件,甚至影响到其生存的基础时,欠发达农村地区就难以获得农村金融的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国家应筹集专门的资金,建立农村金融信贷的政策性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对农业贷款投入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金融机构,国家财政应出资为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办理农业信贷保险,当其受不可抗因素影响造成农业贷款损失时,由保险部门给予相应比例的补偿,对保险部门未能补偿的部分农业贷款损失,国家还可考虑在农业发展基金或是通过损失核销等多种渠道进行补偿,降低农业信贷的风险,从而稳定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

(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稳定意识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对社会信用的宣传,银行、企业及有关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互动和宣传合力。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漫画和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宣传金融政策、法律法规、信用建设,让农民了解、支持和信赖金融机构,增强农户承受外界或其他环境因素干扰的能力,避免或减少金融异常事件的发生。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创造诚信氛围,并对守信者奖励、失信者处罚,激励诚实守信行为。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事,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地方政府要妥善处理好维护地方利益与支持金融部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关系。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银行清收不良贷款,提高金融资产质量。

农村金融范文第8篇

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户在征地、拆迁之后,拥有了一定的闲置资金或房屋资产作为拆迁或征地补偿。农户渴望将闲置资金投资于稳定性高、风险较小的金融产品,如国债、银行理财、信托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农户也有进入证券、期货、外汇等风险较高市场的需求。二是较为富裕的农村家庭对政策性和商业保险的新需求,主要包括财产、养老、大病医疗等保险。资金宽裕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对如企业财产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以分散和转嫁企业风险。三是大量农户弃农后在新城镇定居,同时也面临就业、社会医疗保障等问题。(五)其他金融需求其他方面的金融需求包括:日常金融支付服务的需求,如银行卡、信用卡、取款、汇兑、代收代缴等业务;间接的金融服务,如农产品期货交易、担保、抵押、典当、拍卖等,以帮助农户获得短期的小额融资,抵御农业产品市场风险。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一)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不断增长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金融需求的总量将不断增长。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逐步瓦解,农户更加贴近市场,市场意识和把握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金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对正规金融组织有效支持其发展的愿望强烈,特别是在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扩张期,贷款需求量将会不断攀升。城镇化过程中的巨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需求结构逐步升级

从需求结构上来看,需求逐步从生存性变为消费性,多元化、城市化趋势明显。除了传统的存、贷、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逐步产生了融资、社保、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租赁、典当、抵押等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需求风险不可忽视

目前,更多的贷款需求和风险点潜藏于农村企业或农业专业大户的金融需求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方面。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周期长、投入产出比低等特点,决定了农业经济有着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而言,农业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风险高。

三、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人民银行应不断扩大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在农村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的创建,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不断降低支农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支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加强信用宣传引导。普及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意识,运用多种手段教育、引导农户和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增强守信观念,对那些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正向激励政策。三是优化农村信用评级市场。应充分引导和支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服务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竞争性农村信用市场的格局。

(二)构建农村金融多元竞争性供给格局,满足农村金融总量需求

1.持续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型金融机构将业务触角伸向农村市场,特别应充分考虑管理农户贷款单位管理成本要高于法人客户贷款等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只有逐步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组织多元化、竞争化的格局,才能引导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不断发现和满足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改善农村金融有效服务供给不足、服务缺失的问题。2.减少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干预。金融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对金融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地方政府应当按照市场规律和法治思维,尊重和理解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决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牵头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建立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妥善解决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减少行政力量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合理介入,杜绝通过打招呼贷款、政府提供隐性担保等干预方式,减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高度集中,避免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在少数行业及项目上的沉淀和不必要的风险。3.有序推进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近年来的金融实践证明,民间金融和小微金融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贫困农户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小额贷款金融需求。民间金融和小微金融机构存在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在成本、信息和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管理不规范,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推进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市场供给能力。4.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多样化体系。应加快扩大保险、担保、租赁、证券等各类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适应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需求。一是着力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以农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要业务的专业机构,通过费率合理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最大程度降低农村信贷风险。二是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进行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对于贫困型农户的生活性金融需求,要逐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助学贷款等,发挥金融支农扶弱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各地农村城镇化发展实际联合互助担保协会或小组等组织,解决担保不足影响正常金融服务的问题。三是对于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大中型农机设备的现实需求,可以考虑组建大中型农机设备租赁业务的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既可以有效满足农村现实需求,又可以减少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效率。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移动互联网农村金融供给新窗口

当前,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广泛的市场化应用,高效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在身份、收入、信用、金融需求等方面的精准界定成为可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金融服务突破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相对限制。从现阶段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来看,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提供支付服务的成本优势,有效弥补农村金融物理服务网点不足、无法提供24小时金融服务的现状。因此,应继续实施边远农牧区便民取款服务点建设,加大合理布放ATM机、POS机的力度,实现全覆盖,清除基本金融服务缺失的死角。同时,应做好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深入农村,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使农村居民认识了解网银,熟悉各类通过移动互联网办理支付结算等业务的方法。

农村金融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0-0183-04

[作者简介]王文乐,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工业经济管理。(江西南昌330077)

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点表现为:传统产业资金需求不减并略有递增、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农村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量大幅增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情况。为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农村金融改革下一步必须触及制度层面,走制度、体制创新和扩张的道路,这也是解决农村金融压抑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流动性不足、金融资源短缺正面临逐步扩大之势。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数量不足

从总体上讲,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配置在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相当有限,以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短期贷款发放情况为例。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短期贷款总额在逐年增长,但农村短期贷款在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从1997年的15.07%上升到2005年的22.22%,而且到2006年该比重又下降到了19.20%)。从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来看,尽管短期农业贷款自1997年以来也在逐年增长,但在2003年以前,该项贷款占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低于10%,只是在近4年来才突破10%,2006年底上升到13.40%的低水平。到2007年10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仍不足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6.1%。可见,我国涉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农业贷款发放方面,并没有把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重点,没有向农村地区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

由于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三农”资金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测算,2000年至2007年,全国几乎每年平均都有超过1500亿元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2007年底,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台阶式上升,资金缺口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的不足,很自然地诱使了各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种补充型融资渠道。当然,目前的民间金融依然还处于地下发展状态,尚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从而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量不足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类型。前者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后者为补充形式。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局部断层或空白,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推行扁平化管理,处于扁平化神经末梢的农村机构,受全国“一盘棋”的影响,很难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一是金融机构缺失,金融体系不完善。二是机构缩减,从业人员减少。随着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推进,机构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锐减。三是管理权限上收,授权、授信难。“机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经营集约化”,导致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缺失,农村市场符合授权、授信承贷对象的稀缺,使中小企业很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四是信贷投放萎缩,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五是资金大量外流。

(三)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由于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服务设置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被大量撤并,大部分网点集中到了县市区域,在地域广阔的农村集镇,网点分布很少。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其繁杂的贷款手续、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三是服务手段落后。在商业银行瞬息可到账的资金,信用社往往要1—3天才能到账。

(四)农村金融创新供给不足。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了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当农村资金需求出现多样化,农业产业化需要大资金、大投入之时,农村信用社依然钟情小额农贷。支农实力的制约,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根据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创新的缺乏,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五)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来源缺乏开放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六)农村金融生态畸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业的经营方向。农村金融生态畸形主要表现是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和社会环境外部畸形。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一是经营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二是农村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介入。三是银行资产保全困难,商业银行不敢介入。社会外部环境畸形表现在企业方面,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是土地、房产两证不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中介机构缺失或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业务盲区多。表现在农民个体方面,一是农民的金融意识淡漠,投融资意识缺乏。二是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滞后。三是农民间融资活动频率加大,融资纠纷和债务纠纷呈上升态势。农村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法制建设滞后导致金融维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真导致银企关系扭曲。

面对日益衰弱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的核心作用

1.农信社具有交易成本最低的比较优势。可用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信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优势作一分析。

(1)交易费用是指在事前签订契约和事后监督与实施契约相关的事情上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具体地说,交易费用是由于以下一些活动引起的:①搜寻有关商品和要素的价格、质量信息以及潜在的买者和买者行为的信息;②价格未定时,为发现买者和卖者的真实偏好而进行的讨价还价;③签订契约;④监督签约方是否遵照契约行事;⑤当契约方违约时,实施契约规定并商定赔偿问题,甚至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⑥保护产权不受第三者的侵入。上述六项活动引起的交易费用可概括为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2)农信社在收集贷款人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此信息费用比商业银行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当地每户农民的经济状况、信誉等级等十分了解,因此在审核农民贷款过程中,人力财力消耗不大。相反,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审核这一关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网络普及面窄等原因,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贷款人的第一手资料相当麻烦,因此交易费用很高。

(3)农村传统的关系型信用决定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的监督管理费用方面比商业银行低。长期以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农民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向亲戚邻里借钱。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不是以正规合约为基础的契约型信用,而是农户之间依靠血缘和友情而形成的关系型信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农民如果在当地信用不良,他的机会成本就相当大。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土生土长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的这一心态,因此在监督贷款人行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外,农村信用社本身是适应农民分散的、小额的融资需求,其管理费用较为低廉。相反,商业银行面对的是集中的、大额的融资市场,小额零售贷款的收益与所耗费的成本相比较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也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交易费用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所需的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能较好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为更好提供有效供给,必须对农信社进行重构。宏观方面:(1)政府的行政干预转向政策导向。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更,与农行脱钩后,1997年起收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而后交给地方政府。但不管是由农行、人行领导管理,还是下放给地方政府,都逃不脱官办色彩,农民一直把农村信用社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属于自己的合作互助组织。因此,政府应适当退出,以政策导向、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等为主,从而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2)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合作金融是在相关专门立法通过之后得到蓬勃发展的。美国有《联邦信用社法》及各州颁布的关于信用社的法案;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两部综合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这些法律保护和指导着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也是比照《商业银行法》执行,将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混为一谈。因此,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应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权力义务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3)借助舆论宣传,重塑农村信用社在农民中的形象。我国自上世纪成立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形式,它否认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农民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充公,最后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农民对合作社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在信用社改革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得让农民对农村信用社有正确的认识,重新塑造农信社在农民中的形象,这样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地参与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合作金融的真正原则、意义以及国外合作金融的丰富成果。

微观方面:(1)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而长期以来,在农村,农信社三会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建立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约束机制徒有虚名,导致农信社出现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局面。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农信社管理层为谋取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掌握的控制权,通过经营或决策行为而损害广大社员利益的现象。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农信社应是社员自愿入股,实行民主管理。而在我国由于农信社产权不明晰,社员权利没有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权力控制在管理层手中。“外部人控制”是指外部人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权力影响农村信用社管理人作出不一定符合经营原则的决策。或者说,在产权非人格化情况下,行使委托人权力的人以放弃对人的制度控制权,换取以非制度控制权控制人的行为。从农村信用社诞生之日起,农村信用社就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与国际通行的合作制“倒金字塔”体制相比,目前我国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权力分布形成了“正金字塔”结构。

因此,农信社改革必须解决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部,明确社员对信用社法人财产最终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层对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经营权,探索对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薪酬机制,防止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在外部,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应逐步淡化,把信用社基本决策权交给所有者、理事会和其任命的经营管理者。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其中人力资源整合无疑是首当其冲。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知识的更新,农村信用社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目前,在基层信用社的从业人员中,一线人员走向老龄化,文化偏低,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善管理、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不多。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理念、狭小的个人发展空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风,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内部活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信用社系统结算工具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吞吐流转、资金使用效益的“瓶颈”。因此在尚未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业务网络化运作,例如: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总之,必须立足现实,在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法律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重构现有的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社,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农信社管理者等各方面共同协调好各方利益,以大局为重,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发生,确保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二)组建和发展农村民营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应当以民营经济为主。农村金融机构要为农业服务,也就是为民营经济服务。当前的农信社体制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是外生的,并不是所有的农信社都能通过改造之后和民营经济实现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的融资机制只能从民营经济的资金活动中生成,它不可能从当前的农信社体制中找到生长点。也就是说,应当让民营经济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民营金融的产生应当市场化、多元化。以民营银行为例,可以从头开始,让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成立民营银行,也可以在原有的农信社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银行,还可以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的基础上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的重要步骤:1、通过民营银行试点,实现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建立起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各项规章制度。在给农信社摘除历史包袱以后,如果仍出现经营失败而需要退出市场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退出机制清算、关门。2、通过新生的民营银行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为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新生民营银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大量培养合格的农村金融技工和金融家。4、通过民营银行为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当民营银行发展到一定时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之后,应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来兼并、收购现有的农信社。(三)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服务新农村建设

1.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供给体系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单靠个别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培育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促进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竞争效率和规模效益。要创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信贷投向逐步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倾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等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重点满足农村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

2.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

(1)创新业务品种。面向农村不断变化的大市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开发适应科技农业、涉农企业、新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信贷业务,不断探索、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创办个人理财、、结算等业务品种和其他表外业务。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合产品,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以此来推动“公司+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2)创新结算手段。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小额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拓宽支付结算渠道,推广和发展个人支票、通存通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信用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3.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回流机制

(1)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法规及考评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农村金融的“非农化”。

(2)建立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同时,立法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要求商业银行在县域内所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存贷比不得低于60%。

(3)积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当前,应以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为契机,让邮储成为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兼做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

(4)建设面向农村企业、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各种民间资本服务“三农”。

4.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环境

(1)构筑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深化农地经营改革,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具有收益权、买卖权、继承权和抵押权。

(2)建设农村信用保障体系。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其次,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与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息的共享程度。最后,要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处罚机制。

(3)健全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修订《破产法》,加强对农村债务人的约束。执法部门应完善执法环节,强化公平执法,提高执法力度,保护农村金融债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

(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中,要尽快建立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保险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恒.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7,(2).

[2]焦瑾璞.农村金融何去何从[J].财经,2007,(12).

[3]姜长云.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3).

农村金融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年度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3.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内控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树立以改革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构建起涵盖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每个员工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真正使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其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同时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强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地转换经营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内控执行效果;强化增资扩股工作,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合规合法性,逐步优化股权结构。再次,完善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选择上,要坚持所有者控制原则及效率管理和监督原则。要做到入股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的所用者和控制者,形成信用社和入股农民的命运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安排,创造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在组织内部结构机制安排上,既要相互统一,又要相互制衡。根据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所有者的利益主体和他的风险主体是一致的,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应由他们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最后,加强风险防范。努力扩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同时,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做好服务,强化信用社与社员的联系,使入股社员得到实惠,提高人们的入股积极性。努力实施多元化战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应该多样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和投放对象应该广泛化。提高信贷质量。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其风险意识;严格信贷审查,加强信贷管理,及时催收贷款。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应构建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首先,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而获得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在业务拓展上,农发行在目前基础上调整充实业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同时要拓宽业务覆盖面。通过增设基层网点、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或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增强服务农业的能力。另外,逐步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拓宽筹资渠道。此外,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业务,鉴于商业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策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以政策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议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其次,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合作金融机构因自身制度设计的特点,使得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内在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这种资金互助组织应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制组织,社员之间互相监督,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大会控制下的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再次,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大、服务态度好等优点,适度、健康的发展对于活跃民间投资,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金融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之合法化、公开化。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条件成熟时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设立民营银行,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更好为“三农”服务。

5.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调整县级金融服务功能。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设置县域机构,取消单纯吸储的银行营业网点。商业银行可以适度调低系统内上存资金的比例和利率,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业资金流向非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资金盈缺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越拉越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放权”,给予或扩大对基层行的资金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其次,调整、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以改变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国家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政储蓄资金管理办法,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革。将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稳定下来。另外,降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中央银行利率。此外,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推进邮政储蓄银行网络的建立,并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再次,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不论在地方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都缺乏衔接和配合,国家和地方财政可将支农资金给予财政贴息,以引导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

6.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及免交涉农业保险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其次,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组建政策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以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也可以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业务,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业务。也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再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当年基金并牵头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评估担保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机制。消除政府承担隐性担保的责任,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钟真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改革与法制完善[J].中国金融,2007,(6).

[2]谢光华.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J].特区经济,2007,(9).

[3]李俊明,李雁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值得关注[J].河北金融,2007,(4).

[4]何卫江省.浅析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2006,(11).

[5]何伟.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障碍及政策解读[J].时代金融,2007,(3).

[6]国经文.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改革,2006,(10).

[7]王以成.加快金融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5).

上一篇:任务驱动法范文 下一篇:测量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