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方法探微

时间:2022-09-23 08:21:27

议论文教学方法探微

【摘要】议论文文体结构相对固定的特征使得议论文教学难以实施。因此,采取怎么样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议论文水平,成为了让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本文针对学生写议论文过程中存在着的一定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议论文 规范 问题 方法

一直以来,高考对作文写作的体裁要求都比较规范和严格,特别是对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更是如此。但由于议论文文体结构相对固定的特征,又使得它的教学难以实施。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议论文水平,成为了让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提出以下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不愿意接受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格式

这主要是因为议论文文体结构相对固定,在现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张扬的年代,短时期内想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其写法并付诸行动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作文层次,确实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例如:笔者现今教授的高二年级的学生:按照我校高中三年作文教学计划,高二主要是教授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我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专门指导,但每一次作文,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写出四不像的作文交上来,评改下去苦口婆心地告诉他这样写不合规范,可下次再作文时还是照旧。更有甚者愤愤不平地找来,非得说他写的作文才是个性化的,才符合时代要求,真是让人感到哭笑不得。

2、学生作文基础比较差,相对的语言功底不够深厚

我任教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是农村的孩子,语言能力较差,很多学生的语言根本就谈不上顺畅,更不用说精炼了。同样的一段话,到他们嘴里就变味了,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却被他用了很长的文字表述出来,不但浪费笔力,也削弱了文章的质量;有的甚至还用方言来表达,让人不知所云。由于语言的驾驭能力低,作文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虽然有典型的事例,但事例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衔接语的毛病,写出来的文章就犹如砌房子,只有一块块累积起来的砖,而没有必要的泥浆使彼此粘连起来,房子当然也就不成其为房子。

3、部分学生动笔前没有明确的观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作文前不认真审题,还没有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就匆忙下笔,这是很多写不好议论文的同学常犯的毛病。因而,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天马行空、漫无目的,要么一篇文章出现多个观点或观点前后矛盾。例如:我曾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负重”的文章,有同学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的观点是“负重的生命才有意义”,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就变成“负重有时候也很容易让人不堪承受”了。他认为这样写文章才显得辩证。殊不知,观点不统一的文章是无论如何也难以优秀得起来的。

4、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没有论据可写,胡编乱造

农村的孩子本来见识就少、阅读量有限,再加上缺少观察,结果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没有及时地记下来或是没有精确地记下来,导致很多同学大概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但是具体信息就不清楚了。比如:在列举名句时,他不知道是谁写的了,就用一句“俗话说”,或是“古人说”草草了事。这样不精确的语言就使得论据缺乏说服力。有的学生课外不看报刊杂志,也不关心电视新闻,信息源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面窄。我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跑来问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是什么意思――知识面窄到让人心痛。还有的同学举的例子都是“小时候”、“我邻居家的某某”或者是“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等等,总是缺少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使得文章缺少新鲜感和典型性。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事例可举,只是他们没有认真思考,平时也没有认真积累。

5、学生在举例后,难以做到让观点论据与深刻议论珠联璧合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叙例的角度看,主要是重点不突出,不是叙例太长、照搬照抄、影响文体,就是叙例太短、实质内容不充实、使文章苍白空洞。二是从议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不够深刻到位,要么缺少议论或议论一笔带过,要么虽然运用多种议论方法,但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重复罗唆。像这样的作文很难做到有深度,在考试过程中也就难以拿到发展等级分了。

二、解决办法

1、端正态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接受了,才能激起对议论文的写作兴趣,激发自身的创作热情。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逐渐实现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2、授之以渔,训练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多研究学习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⑴审题。近年来,高考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形式主要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最后得分。这样,审题就显得极其重要。有人说审题如审案,讲究一个“细”字。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没有读懂材料,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一处就写一处,结果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此,我给学生讲授审题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抓关键词句法、因果分析法、多个角度法、联系实际法、由物及人法等。这样,每次作文时学生都能做到有法可依,审题就不成多大的问题。

⑵立意――化大为小,独辟蹊径。古人说:“文以意为主。”“文无意则不立。”这表明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立意独辟蹊径,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上乘作品。

⑶构思――锦针绣被,出奇制胜。“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只有在自然中求变化,在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⑶开头――凤头引蝶,夺人魂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清代文学家李渔认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妙语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可见,文章的开头犹如一支部队的先锋,好比一出戏剧的序幕,对整篇文章起着奠基的作用。倘若开头能够头顺势足、精彩夺目,则必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⑷结尾――豹尾留影,美丽动人。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个精彩漂亮的结尾,犹如美人回眸一笑,能产生勾人心魂的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⑸命题――眉目传神,文题靓丽。“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仔细阅读的兴趣。考场作文的文题,尤其能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3、感受生活,积累有效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秀作文的必要前提是积累一定量的有效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找“下锅米”确是当务之急。

⑴每生每周至少抄写一篇近年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教师教得多不如学生实例看得多。按照一个学期20周来计算,一个学年下来,学生至少能看40篇优秀范文,加上平时作文课上教师提供的范文,学生能看到的优秀作文就更多。这样看得多了,无形当中也就把握了议论文写作的规范格式。

⑵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积累素材。课文是学生最现成的作文素材,用好它能让考场作文获得意想不到的成绩。高考评卷员大都是一线教师,他们当然更希望教给的学生都能用上,打分时自然也会手下留情。所以,上作文课时,我都会帮助学生总结所出现素材适用于哪一类作文。

⑶增加阅读量,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每周我都对任课班级安排固定的一节课作为阅读课,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素材。一本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读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积累习作素材。

4、改变作文批改方式,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很在意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看重教师的评语,教师对他们的肯定、欣赏、鼓励、赞扬,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助推力。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尽可能多鼓励并肯定他们的优点,较为委婉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要给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一些学生的选材不太好,但在遣词造句方面较好,我也给予表扬。在批改作文时,我经常用“进步很大”、“词句真美,让老师有身临其境之美的感觉”、“你的话语真令老师感动”、“布局谋篇巧妙有新意”等批语进行肯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信心,“乐此不疲”有兴趣地继续去写作。

5、利用校刊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我校校刊《杜鹃花》创办多年,一直是学生习作展示的舞台,为鼓励学生创作,学校还给作者发一定的稿费。我刚好是校刊责任编辑,利用这个优势,我鼓励班上学生大胆投稿,只要有希望采用的,我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修改后发表。这样既能出名又得稿费,使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就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同学也开始主动练笔了。

新课程标准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时值我校高效课堂大改革,虽然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困惑,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利用这个契机,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加适用的理论和实用技能,在作文教学的天空中一飞冲天。

上一篇:幸福的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语文作文教学的“减”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