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意见

时间:2022-09-23 06:44:0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意见

从20*年开始,我区在街道组建公共卫生分中心,承载和落实社区公共卫生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共卫生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安全网。但是,由于受观念、投入、监管和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尚未从根本上扭转重医疗轻预防、重院内轻院外、重功利轻公益的倾向,致使“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枢纽层面,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最近,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我市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是要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二是要探索建立责任医生制度,转变服务模式,密切医患关系;三是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培训教育,依靠广大社区卫生人员自身的努力,与居民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取得居民信任;四是要落实政府投入的政策,改革运行管理体制,既不能吃大锅饭,也不能走市场化道路;五是要建立和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改革人事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拟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创新驱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医务人员思想观念革命性的转变、基层卫生资源功能结构性的裂变、卫生服务模式颠覆性的剧变和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彻底性的突变。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民生为本、健康为根”的理念,高举全民健康旗帜,实施健康社区战略,着力克服制约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调整卫生服务结构,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做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承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强化技术合作与资源融合,引导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共同服务于群众健康,实现“重心下沉到网底,关口前移到社区”,呼应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实现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忠实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实施健康社区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的目标

通过改革,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一体化、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为导向,做到设施配备多能、人员培训全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健康效能,使其真正成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有形载体。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的有效合作机制,按照网络化、项目化、绩效化、规范化的标准,组建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使其成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功能载体。建立“收支两条线、基本用药零差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运行机制,使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得来,使不合格的人员出得去,实现“政府主导,奖勤罚懒,群众受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占本地区门急诊总数的60%以上,社区门诊次均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85%以上,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利益与和谐的统一,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的原则

改革的总体原则是“七个一体化”,即:体制创新和符合区情一体化,主动改革和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一体化,中心科室和服务站站室一体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公卫分中心和社区团队管理一体化,功能、形象载体与健康社区工作平台一体化,改革动机与健康绩效一体化。

1.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均等化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2.立足区情的原则。坚持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遵循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出一条具有雨花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3.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依靠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依靠创新提高质量和服务,以有限的卫生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绩效。

4.积极稳妥的原则。坚持“改事不改人,伤筋不动骨”,一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另一方面注重改革方法和步骤,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四、改革的内容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突出防治一体,以防为主,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统一由一名业务院长分管,力求使医院成为一个开放的社区,使社区成为开放的医院。

二是优化功能结构。打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有临床科室设置,实现2部1办新的功能架构,即行政管理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部和综合办公室。其中,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部由医疗康复分中心、公共卫生分中心和若干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组成,使垂直的树状结构变为广覆盖、均等化的扁平结构。

三是整合卫生资源。将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全部编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以每团队服务近万名居民为原则,全区组建22支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团队,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六位一体”的服务,进一步将公共卫生资源贴近网底,将适宜社区开展的服务项目全部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7个大项、63个子项的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四是转变服务模式。严格执行社区医生岗位责任制,建立固定的服务对象,以签订家庭保健合同为抓手,变过去被动、阶段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生命周期为主线的主动、上门、连续、全程公共卫生服务,做到:疾病预防立足社区,打造反应灵敏的社区疾病防控网;卫生监督进驻社区,织就群众放心的社区食品安全网;妇幼保健服务社区,构建温馨知心的妇女儿童关爱网;应急行动依靠社区,构筑快速高效的突发事件处置网;三级医院牵手社区,形成方便快捷的城乡医院双向转诊网;医疗救助惠及社区,编织惠及百姓的卫生公益利民网;医疗保障普及社区,筑牢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服务能力支撑社区,建成人人享有的基本卫生保健网;健康管理扎根社区,构筑一流品质的健康管理网,使卫生服务进一步贴近一线、贴近基层、贴近健康。

五是创新运行机制。取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收入考核指标,确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经费补偿标准,按照考核体系健全、服务数量准确、医疗质量真实、群众满意度过硬、考核方法可行的原则,对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单位、全站、全团队、全人员的绩效考核,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医疗卫生队伍的积极性由创收项目转移到公益项目上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减少社区各种疾病发生上来,彻底解决“重医疗轻预防、重院内轻社区、重功利轻公益”问题,促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回归公益性质。

六是完善支撑体系。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供应、资金财务规范,设备设施运行等工作。在区级公共卫生单位公开选聘公共卫生助理下派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分中心任主任,选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到区级公共卫生单位挂职业务科室副主任,建立人员互派制度,实现共建、共享、共荣、互融、联动的合作机制。

七是提升工作效能。(1)以三级医院支援社区为契机,“腾笼换凤”,充分吸纳省人民医院、市胸科医院、市脑科医院、市第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三级医疗机构优质资源,实现更为广范的“错层下沉,纵向合作”。省人民医院与区卫生局形成一体化、紧密型的全方位的合作。省人民医院向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专家和技术团队、相关专业设备,支援临床科室建设,首选合作开设神经内科病区;在区妇幼保健所设立雨花社区眼保健中心,填补城南地区儿童眼科诊疗的空白,健全其服务功能。(2)与残联合作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与残疾康复工作的协作,将残疾康复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残疾康复服务能力,注重提高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与体育部门合作建立5个国民体质监测站,扩大体质测试人群和建立国民体质档案,为社区居民身边提供方便实用有效的体质监测服务;与红十字会共同建立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基金,对辖区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度个人医药费用在3万元以上低保户、五保户,6万元以上特困大病患者开展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卡”持卡人实行五免五减半政策优惠;与计生部门共创“世代服务”品牌;与工、青、妇等组织共同培训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队伍。(3)促进卫生系统和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卫生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和互动配合,改变零散和粗放的状况,使之运行高效、水平提升,提升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五、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1.中心突破(20*年3月—4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改革,取得改革突破。

2.纵向合作(20*年5月):通过建立指导和协作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与省、市三级医院的纵向合作。

3.横向融合(20*年5月—6月):加强与各部门、组织、单位的横向融合,共同保护和增进群众健康。

上一篇: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区)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意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