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后进生的基本特点及其转化

时间:2022-09-23 05:14:44

中小学后进生的基本特点及其转化

在学校教育中,常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等。学困生也叫“后进生”,是指在学校、家庭或社会的学习生活中,行为违背学生行为守则,完不成学习任务,在学校、班级、社会中存在一定越轨行为的中小学生。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原因之一:主观的原因。后进生大多存在贪玩、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错误等主观原因,造成学习能力差、成绩差。成绩落后时又没及时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家长的重视,久而久之,在学习上丧失了信心。

原因之二:家庭的原因。父母离异或者工作繁忙,孩子无人照管,缺乏父爱母爱,任由其自我发展,使得孩子容易产生行为越轨;或者孩子长期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缺乏独立能力,养成“小皇帝”“小公主”,学习遇到困境就逃避,进而成为后进生。

原因之三:教学的失误。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素质基础不等,吸收知识的速度不同步,而通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优等生和中等生,使得后进生感觉被忽视了。进而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不愿举手发言,或向教师提问,由此处于“陪课”状态。

原因之四:社会的原因。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各地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这些不同区域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就容易形成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基本特征

(一)从学习动机来看,很多后进生还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也没有个人的学习目标,他们最心动的是同学间互相追逐,尽情玩耍。

(二)从兴趣效能来看,“好新鲜”“见异思迁”“三分钟热情”是后进生典型的特征,兴趣的效能性低。

(三)从心理状态来看,后进生学习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内心充满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四)从意志品质来看,后进生缺乏自觉性和意志力,学习和活动缺乏耐心,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依赖于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三、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在每一个班集体中,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后进生具有可变性,作为教师应牢固树立“两全”观念,根据后进生的特点有效地做好转化工作。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笔者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63人进行调查后,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扶植表面冷漠而内在极强、极敏感的自尊心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作为一名教师,特别要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讲究方式方法。作为教师要教会后进生学会自我调整行为,一句恰到好处的表扬可能便是后进生进步的开始。“你太没用了”“我对你失望极了”等这类话只能使学生更加“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调查中40﹪的后进生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无用。对于这种学习成绩较差和平时表现较差的后进生,尤其要运用归因理论,正确指导他们自己寻找其“差因”和“差点”,使积极性得到激发。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把微笑带进课堂

课堂教学地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学处于最佳时间,知识信息量比例最大、最集中,而后进生知识信息处理接受慢,面对课堂上知识信息量超大,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心里感到焦躁。他们反映说,“上课时心里很烦,总希望早点下课”“上课时思想总不集中,会走神”“上课时,老师对我们上课跟讲故事一样就好了”……反思一下教师的教学,可以得出:教学方式不生动,太呆板,练习少而且单一;高强度、密集的信息传播,留给学习的思维时间短;实践作业游玩形式少,乏味等。因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学生一个愉快、轻松的心境。

(三)教师要创造条件,增强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引导得好,就能发挥积极作用。许多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常常得不到学习表现的机会,发言轮不到他,读书轮不到他,处于“陪课”的状态之中,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毫无兴趣。

“学习差就什么都差吗?”由于“光环效应”的影响,他们的长处被大量的短处掩盖了。孔子说“有教无类”,这意味着施教者应给予人们同等的教育,不应有所歧视。教师应挖掘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比如有的后进生成绩差,但字写得工整,就让他出墙报。

(四)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合力助推转化工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者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统一合力,协调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全面综合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关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会使转化工作更加扎实,更加有时效。

上一篇:论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下一篇:让死亡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