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时间:2022-09-23 03:52:23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女性SLE患者Th1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结果 SLE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关键词] 女性;SLE; 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和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含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调查表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报道的病例有增多的趋势,18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达372/10万。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 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T淋巴细胞尤其T辅助淋巴细胞通过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调节免疫应答,在SLE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故细胞因子网络的改变在SLE发病及病程的转归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组检测了女性SLE患者Th1/Th2细胞分泌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l0的变化,以探讨女性SLE患者Th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分析SLE患者Th1/Th2细胞的漂移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SLE患者42例,均符合1997年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患者均为女性,非妊娠,年龄15~49岁,平均32.3±8.9岁。SLE活动指数(SLEDAI)6~22,平均l1.8;其中初发病32例,复发10例;所有病例未用激素治疗或激素少于5 mg/h,病程为10 d~10年,平均1.8年。健康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女性体检者,年龄15~50岁,平均(31.5±8.7)岁,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采血前均无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其他疾病。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细胞因子检测 于8:00~10:00采集肘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标本在采集后4 h内测定。人IL2、IFNγ、IL4、IL10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晶美公司,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仪器为奥地利专业公司Anthos 2010酶标仪,按说明书操作。

1.3 实验室和临床评价 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IgG)、C3、C4、红细胞沉降率(ESR)等。ANA、dsDNA、ACA采用ELISA方法;EAN采用免疫印渍法测定;IgG、IgM、IgA、C3、C4、CRP含量应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 360特定蛋白分析仪散射速率法测定。治疗措施:活动期患者完成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泼尼松剂量1.0~1.5 mg/(kg•d),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CTX0.4~0.6 g,2周/次)。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女性SLE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女性SLE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2.2 女性SLE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42例患者治疗2周及4周后 IL2、IFNγ水平在治疗后升高,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IL2、IFNγ、IL4、IL10与ANA、C3、C4、ESR、CRP、ACA、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

3 讨论

SLE是一自身抗原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增殖和分化,导致B细胞多克隆激活,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具有抗非多肽抗体如抗DNA抗体和抗磷脂抗体。而B细胞的活化受多种T细胞亚群及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的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

Th细胞依细胞因子产生的类型不同分为两种功能的亚群,即Th1和Th2,Th1主要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而Th2主要产生IL4、IL10等细胞因子。Th1和Th2之间细胞因子产生的失衡,在SLE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定量检测SLE患者与正常要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因子表达,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2]。国内外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极化的偏离方向至今尚未定论。

IL2是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是机体免疫网络中重要的淋巴因子,具有诱导细胞分化增殖、增强细胞毒作用、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产生及介导肿瘤免疫等功能。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在丝裂原诱导下的IL2表达及T细胞对IL2的反应均降低,在SLE活动期这一现象则更明显。IFNγ主要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具有加速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作用,在调节免疫应答、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报道SLE患者PBMC中的IFNγmRNA表达减少,并且分泌IFNγ的Th细胞数也减少。本组发现,患者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此结果与大多数的文献报道结果一致[3]。支持SLE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转化,表现为以Th2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

IL4与IL10相似,属于Th2细胞因子,他们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也可产生。IL4与IL10属Th2型因子可抑制Th1细胞因子(IL2、IFNγ)的产生。同时具有广泛的免疫刺激作用,能促进B淋巴细胞、肥大细雎、胸腺细胞分化和发育[4]。动物实验表明。IL4与IL10在BXSB狼疮小鼠体内过表达,并可通过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促进IgG、IgA、IgM 型自身抗体的产生而加重病情[5]。我们直接检测SLE患者血清IL4与IL10含量,结果表明SLE患者体内IL4与IL10水平明显增高。提示SLE患者体内IL4与IL10生成过度。

本研究表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Th1细胞因子代表IFNγ和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h2细胞因子代表IL4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支持SLE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转化,表现为以Th2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同时发现IFNγ、IL2、IL4和IL10与ANA、C3、C4、ESR、CRP、ACA和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表明细胞因子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随病情转归而发生变化,但作为疾病进展的观察指标还需更多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Agea E,Russano A,Bistoni O,et al.Human CD1restricted T cell recognition of hpids from pollens.J Exp Med,2005,202:295308.

[2] Moody DB. The surprising diversity of lipid antigens for CD1restricted T cels.Adv Immunol,2006,89:87139.

[3] 李向培,翟志敏,钱龙,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3):141144.

[4] Huang X,Zhu J,Yang Y.Protection against autoimmunity in nonlymphopenic hosts by CIM CD25 regulatory T cell is antigenspecific and requires IL10 and TGFbeta.J hnmunol,2005,175(7):42834291.

[5] 芮红兵,郑玲,叶德富,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1 与细胞因子表达.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4(4):44244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氟康唑治疗9例隐球菌脑膜炎分析 下一篇:急性阑尾炎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