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察

时间:2022-09-23 12:16:05

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察

1年轻,就要干一些有激情的事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9级音乐剧专业的张凯源对毕业后的就业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想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张凯源参加过一些音乐剧招聘,感受很深,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其他专业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一些音乐剧专业人士都在应聘。他坦言,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学生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在应聘中能够凸显自己专业的优点和强项,比如就“戏”方面,能够表现得比较充分,相对于其他学校学生的表现力要强很多。张凯源觉得在音乐剧中,演员的唱与跳都是为表演服务的,音乐剧应以“戏”为中心。有些人看了音乐剧的演出后会发现,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员并不是那个唱得最好、跳得最好的,而是表演最出彩的演员。这种比较之后带来的信心让张凯源更加坚定从事音乐剧的工作。大学4年里,张凯源和他的同学们一直反复进行着排练、演出、再排练、再演出的过程,甚至大一到大三暑假都在学校的排练厅度过。大学期间的忙与不忙完全取决于自己。张凯源认为,忙与不忙的结果在应聘工作时就能看到。他们从大一到大三,每周六都要上课,晚上的文化课上到9点,然后排练到凌晨两三点,或者排练到第二天直接交作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大剧场的话剧演出时基本不用麦克风,因为台词基本功练得很扎实。学校给了他们很多排演音乐剧大戏的机会,如《猫》的舞会片段以及《家》《理查三世》等,而《为你疯狂》则演出了60多场。较多的大剧场演出经历,使得张凯源舞台经验比较丰富。在毕业大戏《为你疯狂》里出演男一号,则更加让他受益匪浅。《为你疯狂》影响力比较大,在音乐剧面试的时候,常有人说看过他的演出,认可他的专业能力,这对他的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在2009年考大学前,作为普通高中生的张凯源并没有想过读音乐剧专业。最初报考时是受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姐姐的影响,匆匆学了一段歌剧《我的太阳》就参加了面试,考上后就被分到了音乐剧专业。入学后他才开始真正了解音乐剧,接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入迷,他觉得自己很适合学这个专业。经过系统的学习,张凯源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能够在音乐剧表演中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音乐剧的市场相对于话剧而言,没有那么广阔的领域,所以薪酬并不多,这是市场决定的。有时,张凯源也会去影视剧剧组跑组,但对他而言,去影视剧组还不是主要考虑的目标,一方面是演员太多,另一方面在影视剧组里收获也不大。所以,他的重心主要放在舞台剧和音乐剧的演员招募。只要自己准备好了,张凯源觉得机会还是挺多的。当下他正在与几家音乐剧组联系,谈好了就算毕业后正式开始“就业”了。张凯源坦言,班里的同学能够在毕业后坚持从事音乐剧的只是一小部分,有些同学在校期间比较注重发展人脉,经常接拍一些小制作的音乐剧,在毕业的时候就多一些工作机会。也有在家待业的同学,觉得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职业规划。有的同学选择了转行,但大多都与影视演艺相关。张凯源认为,北京的机会相对较多,有这样一个圈子,大家都不想走,毕竟地方能接触到音乐剧的机会还是少。张凯源对自己未来的就业道路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音乐剧专业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干下去,报酬少,工作非常累,演出机会保证不了,竞争压力很大,但张凯源还是不想去院团。他觉得院团里的老演员很多,新人很难担当剧目的重要角色,且大多数院团都处于饱和状态,现在都是按“戏”签劳务合同,能入编的院团基本上都没有了,这使得院团的吸引力并不大。虽然在院团可以学到更多的经验,但张凯源还是想在年轻的时候闯一闯,因为和那些独立音乐剧人在一起,所产生的氛围让他有一种归属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2009级视觉传达学生傲岚从入校开始即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在杂志社做策划助理。对她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别人是怎么工作的,应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从而给自己积攒经验。实习的经历左右着她的从业方向。傲岚认为,大学其实是在培养兴趣,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再去选定就业方向。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傲岚开始审视自己,并有了新的定位和认知。其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进行揣摩,最后决定学一个小语种,然后出国留学。到国外留学不是单纯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去学习新的理念,而后把这种新理念带回国内,发展事业,这是傲岚未来的职业规划。

2距离,看清内心的诉求

对宗建克的采访是在中午,这个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2010级舞台设计专业的男生眼睛红红的,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昨天熬了一宿做模型,没来得及休息。”话不多,但能感到他的质朴、认真与执著。在报考舞台设计专业时,宗建克对这个专业并不太了解,因为专业的面试成绩还不错,所以他受到了很大的鼓励,就钻牛角尖似的认定了一定要考上这个专业,立志学好、学透舞台设计。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宗建克就给老师或师兄当助手,挣点生活费,这对于舞台设计专业而言就是一种常态的实践或实习。一般是老师或师兄出方案,宗建克做模型或画图,工厂做出来实物后,再去现场盯着装台。对宗建克而言,这个工作特别能考验实际工作能力。刚开始只是案头工作,当把其变成一种实际工作时会和自己原来的想法不一样,从中能感悟到把案头变成实景的变化规律,这个过程使得宗建克获益匪浅。有时,宗建克也能接到小剧场话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工作。这类话剧成本较低,一般都是找学生做。在剧组和在学校工作的区别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剧组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整个剧组创作团队有导演、编剧、演员、灯光等,舞台美术设计需要融合大家的想法,并把其统一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舞台上。这些实践经历使宗建克收获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近几年工作不太好找,社会上舞美人才比较饱和,很多同学都想毕业后留在北京,但现实却很残酷。因此,同学之中大二、大三开始为就业做打算的不在少数。北京户口对毕业生的诱惑力不容小觑,有些同学为了追逐北京户口特别焦急,不断想办法,各种方式都在尝试。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的。前些年,正规的电视台、院团比较好进,如今也难了,好一点的院团是很难进去的。有些同学去了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属于半转行状态。”在周围焦躁的氛围里,宗建克也不断思考着就业问题。大三上半学期,宗建克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宠物店,目的就是尝试着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看看不同行业里面是什么样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其他的事情,自己的兴趣点在不在这个事情上。宠物店运行起来了,但宗建克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不在此。大一、大二时,宗建克一直在纠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究竟能做什么?后来发现能够看清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诉求,一个方法就是离它特别近,能够看得很明确;另一个方法就是离它特别远,也会变得很明确。宗建克觉得开宠物店特别有意义的是,当他离舞台设计特别远时,发现自己并不能离开这个专业,然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专业上。而此时,做的事情虽然和以前一样,但意义却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宗建克意识到,在校期间要尽早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学习态度只要踏实认真,一定会有所成的。就这个时代而言,成功的定义有很多,宗建克觉得艺术性高一些或物质回报多一些,哪一方面做得好都算是成功。虽然还有一年才毕业,但宗建克对自己的职业已经有了明晰的规划。作为外地学生,宗建克和大多数人一样面临着户口问题。他希望能够毕业后进院团落脚,如果不行自己就在北京“漂着”。宗建克说,舞台设计工作并不一定非要有自己的单位或办公室,如果前期与导演、演员等沟通好了,与剧组的制片人谈好报酬,接到活的话在家里就可以做,出个设计图,做个模型,最后装台的时候盯着就行。在宗建克的职业规划里,毕业后先在北京郊区租一个房子当工作室,连住带工作,然后再做些装置、画些画,毕竟刚开始就一门心思做舞美收入不会高。毕业后会有一段很艰难的时期,但宗建克已经做好了迎接毕业的准备。

3创业,小男生的“中国梦”

在报考摄影系时,曾佳鑫对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唯一了解就是出了一个导演张艺谋。曾佳鑫报考摄影系主要原因是比较喜欢拍,并不想每天待在机房里做后期。现在他所在的班里9个人基本上分成了两派,有两三个人特别喜欢做后期的特效、模型等,毕业以后他们的目标就是做后期。还有一部分同学就属于对后期不太感兴趣的,除非有一天真的没拍摄工作了,才会坐在机房里。北京电影学院多媒体影像创作专业是近几年才创办的,由于大部分摄影师只懂拍摄,对后期却一无所知,而后期大多是理工科的操机员在工作,却又不懂前期拍摄的内容流程,所以需要一个前期与后期之间衔接的桥梁,这个专业就相当于这个桥梁。2010级是最后一届,从下一届开始就没有这个方向了,原因是电影从胶片化向数字化转化。曾佳鑫和他的同学相当于是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曾佳鑫的社会实践主要就是帮同学拍作业,偶尔在外面接点小活,比如拍个宣传片、微电影、广告之类的。但是,去外面拍东西的机会没有在学校帮同学拍作业的机会多。在学校里拍作业什么活都要自己动手,场记、司机、录音、摄像等曾佳鑫都干过。大一的时候,曾佳鑫主动去帮同学拍一个小片子。每天6点起床,7点半开拍。冬天特别冷,曾佳鑫每天要扛着机器来回奔波,非常累,而最后谈好的酬劳也没得到。这让年少的曾佳鑫感到很委屈,在他看来,这个行业只有通过合作、吃亏才能成长。曾佳鑫的周围不乏有自己创业的师兄、师姐,他们大多是自己租间小房子当做工作室,置办两台电脑就给别人做后期、剪片子,拍部微电影之类的。曾佳鑫认为,这种工作室比较熬人,特别累,而且起色不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稳定,像“北漂”一样,使得从小生活在父母呵护下的曾佳鑫产生了抗拒心理。而且多媒体影像创作专业,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资源、有人脉。如果有亲友是做这行的,起步就容易一些。所以,曾佳鑫想先脱离这个专业,掌握了生存技能之后再做摄影。做网络医药平台,或者开一个台球厅,或者和朋友合开一个影视公司,这些创业梦想让曾佳鑫难以取舍,他计划先整合一下自己的人脉关系资源再做详细的策划。对于曾佳鑫的创业决定,家人比较支持,答应可以给他一些创业资金,帮助曾佳鑫启动创业梦想。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让曾佳鑫的创业梦想变得不再那么遥远。

4后记

在采访中,张凯源、宗建克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执著坚守那份理想;傲岚留学,以更广阔的视界选择喜欢的工作;曾佳鑫明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并将为之努力和奋斗。他们或许并不会出现在校方统计的就业签约率里面,但对他们而言,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工作才是更重要和快乐的。此外,在采访中,本刊记者也了解到,很多毕业生的注意力仅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的用人单位,这也造成了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彭吉象认为,毕业生尽量不要“扎堆”在北京,毕竟北京的艺术人才太多,各行业所需人才日趋饱和,毕业生应到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寻找机会。

作者:曹宁 刘黛

上一篇:高校成教学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下一篇: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