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探索

时间:2022-09-22 04:57:54

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探索

[摘要]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打破了传统社区管理纵深式管理模式,适应了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学生社区 书院制 学生事务

[作者简介]张雷(1976- ),男,山东济南人,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学生社区场域的广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MSZ0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44-0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校生规模日趋增加,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原有的班级概念淡化,学生事务管理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学生社区。同时由于高校新校区投入使用,形成了多校区办学格局,有的高校采取低年级在新校区,高年级在老校区;有的高校根据学院专业分布校区,有的学院在新校区,有的学院在老校区。原先的条状纵深式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被打破,迫切需要对学生社区管理进行改革,因势利导,资源整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当前学生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由一名校领导负责学生工作,学生工作部(处)管理全校学生工作,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学院分团委、学工组(办)具体落实学生工作,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就学生社区而言,一些高校的学生工作部(处)下设宿管科,或者由后勤处设公寓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一般以学院为单位相对集中住宿,学生社区遇到事情需要学校职能部门与学院进行协调,尤其是由后勤处管理的学生社区,往往一般后勤处只管学校财产,不关心学生的日常表现、社区“软件”等。传统学生社区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级交叉,易产生部门推诿。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部(处)、后勤处、二级学院等都承担着部分社区管理职责,但学生社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管人的部门说管物的没有到位,管物的说管人的没有管好;学院说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使得基层学院辅导员协调的事情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辅导员在学生中威信下降;职能部门说学院教育学生不到位,破坏公共设施,晚休秩序不好等。

2.功能定位偏差,易产生教育盲点。很多高校仍将学生社区单纯地看作学生休息的地方,没有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随着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旧学生公寓的翻新,高校学生社区宿舍硬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基本上实现了公寓式配置,个别高校还给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虽然宿舍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社区文化建设、党团建设仍然滞后。

3.缺乏学生自治,易产生教管冲突。传统的学生社区管理强调学生要服从、守纪,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社区管理。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一些高校设置的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或者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也只是从事通知、检查宿舍卫生等工作,不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

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易产生服务缺位。传统的社区管理人员多为社会招聘人员或者政府“4050”再就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只做打扫卫生、看门守门等简单工作。这些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在日常管理中,双方时常会产生矛盾。部分高校学生社区进驻辅导员,但也只是为了解决刚入职辅导员的住房问题,辅导员只有晚上才回社区休息,与学生见面交流机会少。

二、高校实行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概况

当前,高校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既不是古代书院制的“翻版”,也不是欧美大学书院制的“照搬”,而是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将通识教育和人生指导延伸到社区,采取项目化的学生成长计划,对学生进行系列资助与服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管理的有机结合。

复旦大学是我国大陆高校中实行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第一校,学生在书院内接受为期一年的文理综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复旦学院设学生工作办公室,成立学院层面的党建职能室、学生事务管理职能室、大学导航中心和学养拓展中心、队伍培训管理职能室。书院内有辅导员,有导师团。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也实行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打破传统纵深式学生管理模式,突破了部门管理局限,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服务。下表对几所高校的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

三、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优越性

1.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切实将学生的素质养成和德行教育放在首位,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学习、生活指导有机结合,克服了传统学生社区管理中学业指导、学生服务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相脱节的弊端。学生在社区里通过一站式服务大厅,可以办理各种学生事务;辅导员在社区工作、生活,与学生同吃同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学生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身心都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可以快速在书院内实现设备报修;书院内设有学习室、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场所,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体育锻炼。在享受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贴心服务的同时,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也得到了加强。

2.学生管理重心下移。传统的“校―学院(系)―班级―宿舍”的管理层级转变为“校―书院―宿舍”管理层级,解决了学院无法管学生,社区管理部门管不好学生的问题。职能部门的职责有明确划分,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提高了管理效能。学生也不再被“管”,无形中增加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学生可以在课外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的自治权也得到尊重,学生自治组织不再是给老师做事,而是给同学们服务,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之间相互信任支持。大家将社区作为自己的家园来维护、建设,切实体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3.实现全环境育人。书院和学院相互补充,两个教育单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实现教育服务学生的“无缝对接”。学院主要负责“学术事务”,集中精力抓好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书院负责“学生事务”,依托学生社区,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咨询资助、培养发展工作。另外,在书院内还实行导师制或导生制,聘请专业教师与学生结对联姻,近距离对学生进行指导。有的书院内还设有爱心厨房,每逢学生生日或者周末,辅导员、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下厨,改善学生伙食的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4.注重自然景观、制度规范和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书院建有优美、高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生活作息、党团活动等系列的制度规范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环境与制度规范的审美陶冶和规范导向教育功能。如在复旦大学、温州大学的书院,各书院以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校长或学校知名校友作为书院名,精心设计院训墙、书院成果展、服务指南等。再加上书院开展的导航计划、心理辅导、困难援助、拓展训练营等活动都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四、借鉴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

1.创新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要人性化,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基础。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重视对物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教育培养。通过硬件环境建设和文化制度建设,将社区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生活文化圈,将对学生的学业生活指导延伸到社会,通过关爱成长计划、导航计划,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其次,书院内实行导师制,实现了导师在课堂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问题,改变了辅导员刻板生硬的形象,让辅导员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最后,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共同育人。学校各部门都有育人职责,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厘清了社区管理权限,将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起学院、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机制,通过书院的管理制度运行和人员配备,带动学校管理“上游”与“下游”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对学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提高学生参与管理意识,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的社区,学生是社区的主人,不是被管理的对象。由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重视,主体性得到发挥,所以书院制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社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社区管理的组织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和学生骨干的素质,使学生自主管理落实到实处。学生社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如图所示。

学生事务工作的优劣取决于学生的评判,学生事务工作要积极吸收学生意见,提高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能力、协作能力、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是书院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要在制度设计、活动载体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切实保障学生的自主管理权益。

3.注重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力量。隐性教育通过体验和交往等形式开展教育,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书院制的导师沙龙、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等措施缩短了师生距离,使师生在共同交流中分享人生智慧。书院制在自然人文景观的设计和社区文化建设方面都渗透着文化育人理念。学生可以感受到社区的自然美,实现“安居乐学”;在细致入微的教育情境中感受到教育美,实现人格塑造;通过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实现学生的德商、智商与情商的同步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共同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社区文化的“雅俗共赏”,在坚持政治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增长、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4.注重制度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学校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否则书院制就会沦落为一个“空壳”。制度保障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因为社区管理毕竟涉及组织、学工、后勤、团委以及学院等部门,假如不能从制度上明确工作权限,最终只能造成责任推托。通过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行,可以看出各高校并不是单纯地在形式上改变学生社区管理的名称,而是确实找准了社区管理的“命门”,以点带面,注重顶层设计,推进学生社区管理的创新开展。如温州大学“步青学区”“溯初学区”“超豪学区”均有健全的工作条例,在学校层面还实行学区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学区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翠芳,朱迎玲.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及原因追溯[J].煤炭高等教育,2009(3).

[2]杨真真.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2&recid=&filename=1013106521.nh&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RjQ3hwZ05wMVJHMG1sUis3VG4rYnNCbnZNbTI3MUdtU2IrS2d3V2plaEF

0c3h2R1d1U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

PoHbKxJw!!&v=MjgzMjM2SGJLNEdOVE9ycE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iK1JvRkNybFdydk9WRjI=,2012-03-15.

上一篇:唐河“马振扶事件”,一个时代的伤痕 下一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