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探索

时间:2022-06-11 01:32:42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探索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亟待转变传统思路,必须基于精准扶贫的总目标,探索精准资助,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大程度发挥资助育人的效果,从而助力教育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学生资助;教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23 -02

一、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及精准资助的内涵

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自此拉开序幕。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良策,2015年,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面临从“量”到“质”的转型,亟待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及探索新路径,从而实现精准资助,最大限度发挥资助育人的效果。张远航指出:精准资助包括:对象精准、需求精准、形式精准和效能精准。所谓精准资助,即找准资助对象,通过差别化的资助形式,最大程度发挥资助的效能。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不够精准

当前,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精神,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提供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由班级、院系及学校对贫困生逐级开展认定审核工作。这种逐级的认定模式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贫困生寻求资助的渠道,但也存在批量管理大水漫灌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贫困的隐私性问题。资助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少数贫困生自幼生活在贫困的阴影下,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害怕被同学瞧不起等因素,并未主动提出资助申请;而小部分学生因为相关利益的驱动,虽不贫困却向学校提出申请,造成虚假申请,出现假贫困生现象。2.认定材料准确性问题。在认定材料审核环节发现,目前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公信力不足,部分民政部门并未认真审核家庭经济情况,或者出于人情原因等提供不真实的贫困证明材料,这对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处 。3.认定标准科学性问题。教育部现行的政策规定中,关于贫困生认定的标准有如下规定:“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可认定为贫困生。”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在实际评定过程中,高校多采用班级评定小组对学生个人生活、消费情况等进行民主评议,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往往根据自己对贫困的定义及标准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受到了个人主观的影响,难以在认定中做到准确量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重中之重,关系到后续帮扶措施的实施,制约着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精准识别家庭经济贫困生,是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的路径选择。

(二)学生资助措施针对性不强

我国现行的“奖、勤、助、贷、补、减、免”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教育费用上的资金需求,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但传统的学生资助更多的措施着力于经济上的救济,仅勤工俭学开拓了一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资助路径。从当前各高校开展的学生资助育人系列活动中看,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广发“救济粮”,繁忙的奖助贷金分配让高校学生工作者o法脱身开展更多资助项目,忽视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面临着因经济贫困产生的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等问题,而到了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资助款项已经分配完毕,但措施到人的资助项目却往往不能及时跟上。因此,面对当前学生资助措施针对性不强的现象,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亟待措施到人,高校资助部门应深入学生,认真、准确分析受助学生的致贫原因,将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门别类,针对学生不同的帮扶需求,实行需求精准化的资助政策,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三)学生资助效果缺少跟踪反馈及评估

资助工作的反馈评估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及时发现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效果。当前的高校资助工作在贫困认定结束后,缺乏对学生资助效果的跟踪反馈,对于助学金使用是否得当、学生学习是否积极进取、学生是否利用勤工俭学实现自我脱贫等问题,没有进行跟踪和反馈,无法反馈资助工作是否有效,是否最大发挥资助作用。另外,还会出现有的贫困生在思想上存在着误区,对于大城市的较高消费水平,产生攀比心理,挥霍资助金;甚至有的产生“等、靠、要”的不良心态,整天沉迷于网络,不仅荒废学业,还给本身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样就造成了宝贵的资助资金的浪费,没有切实帮助贫困生学会自我造血,自主脱贫。

三、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探索

精准扶贫是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对于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当转变传统的资助方式,做到精准资助。

(一)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起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工作为重中之重,如何做到精准识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传统的线性审核认定工作,需要学生本人、生源地及高校的协同参与。首先,从学生源头开始,应当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大学生自觉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倡违规行为的举报,确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性 。其次,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应客观、公正、认真衡量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对比当地居民生活保障线,结合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情况,开具符合实际的贫困证明。最后,高校学生资助部门责任重大,要做到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线上线下家庭经济贫困生档案大数据库,资助工作者需要对贫困生的致贫原因进行多方面考虑,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从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将贫困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学业情况、创新创业等建档立卡,同时还要注重档案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扶贫信息 。第二,科学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按照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贫困种类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完善的贫困生档案工作机制。第三,认定过程要保持动态性和灵活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地区的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比如:有些受助学生的家庭脱贫了,有的通过勤工俭学改善了生活水平,都应及时记录在档案中,并调整资助措施;有的学生挥霍资助金,或违反校规受到行政处分等,应暂停或取消资助;有的因为家庭或个人遭遇突发事件需要资助,符合条件的应及时更新到贫困生档案中。这样有助于精准定位贫困生,对资助对象实行动态化管理。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措施到人,因人施助

高校资助体系应该不仅仅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还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就业状况等方面的资助,因此,建立贫困生档案时,还要全面、客观地记录贫困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实践、心理状态等情况。学生工作者通过贫困生大数据库了解到贫困生的贫困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因人施助。如:有的学生因生长环境等原因产生自闭心理,不善与人交际,辅导员可通过心理辅导,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怀与关注,帮助学生打开心扉,与人交往,改善学生的内向性格,从而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又如,对于面临就业困难的贫困生,学校可以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着手,依托各类学生组织为贫困生提供实践岗位,利用校企合作为贫困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逐步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细分,因人施助,形成差异性的帮扶计划,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不仅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难题,更加激励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资助工作效果跟踪评估

高校资助是否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需要对资助效果进行跟踪反馈,这种效果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条件的改善、心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贫困生建档立卡完成后,学生工作者应当不定期随机抽样选出一定比例的贫困生进行跟踪评估,检验贫困生认定结果的准确性,这项跟踪反馈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变得轻而易举,帮扶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朋友圈动态关注贫困生的动态,同时也可通过家访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学习、生活等各项情况进行复查。学生工作者除了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即要跟踪贫困生受助后在学习、工作及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尤其是综合素质是否提升,挖掘这些励志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加以宣传表彰,为更多的受助学生树立榜样,带动更多的受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对资助效果的跟踪评估,也是评价高校资助工作优劣的最直接方法,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高校资助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使得精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语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新阶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助力教育扶贫,必须转变传统思路,探索精准资助,建立精准识别的经济困难生数据库,科学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及制度,精准识别、精准施助、跟踪反馈,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实践研究,2016,(01).

[2]张楠.“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科技视界,2016,(20).

[3]单艳艳.李魏达.黎博.高校贫困生资助精准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皮革,2016,(04).

[4]丁正s,刘文庆,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精准扶贫”问题分析与实施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16,(06).

作者简介:

吴燕鹏,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肖雪欣,广东工业大学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上一篇:赛博朋克与壳中之魂 下一篇:总统,在夹缝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