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02 08:31:41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完善,学生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寝室概念逐渐强化,学生寝室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空间。在新的形势下,虽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贯彻了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但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上还存在一系列弊端,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学生社区 后勤社会化 管理模式

当前,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使得原来的行政管理方式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于是,新一轮学生社区秩序和管理模式方法应运而生,这使得高校在社区中的管理面临着无限的挑战。学生寝室介于班级和个人之间,推开门是一个大世界,关上门是一个小天地,学生与学生在寝室里相处,时时刻刻相互影响对方,改变自己。面对此种改变,高校要加强对后勤改革趋势的客观把握,正确分析学生社区社会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学生社区化教育管理新模式。

如何在高校社区管理上有新的创举呢?首先我认为应该分析现阶段高校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一,高校社区管理方式陈旧,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封闭式”和“家长制”管理方式,比如学生必须在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就寝等,处在青春期的同学既不适应,意见又很大。有些寝室管理条文已过时,不利于加强学生自律意识、自我管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一些高校宿舍管理人员相对素质不高,有些管理人员由于年龄关系,和学生文化层次不同,难以与学生沟通。第三,国内高校社区的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上质量的需求,特别的管理服务上,相对来说存在问题多多,使得学生的教育在社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学生逆反心理突出。

在学生社区实践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就是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总和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文化活动空间,协调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和新的环境与时俱进。学生社区社会化模式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其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的指导化、管理的法制化和服务的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社区管理机制的社会化

学生社区是从社区这一概念延伸过来的,它是社区概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反映,区别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由定期流动的学生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一是区域环境,二是文化功能。从区域环境看,这个社区事实上是一个特殊的区域,说它特殊主要是在这个社区里居住着特殊的群体——青年大学生。所谓“社会化”是指学生社区管理要适应它所处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一般规律。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已基本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进入21世纪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成熟。高校学生社区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体现社会主义特色。也就是说学生社区可以成为社会分工的一种服务于大学教育的经济实体。它通过有偿服务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使自身得以生存和滚动发展,逐渐从高校后勤中脱离出去,成为社会劳动协作的一个部分;为学生提供的住宿场所必须是安全有序,健康文明,环境优美的,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等同于其他社区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同时,学校必须实施宏观控制管理,也就是说学校除摆脱建设学生社区硬件上的拖累外,还要实现学校管理目标,不至于出现放任自流的极端现象。如果学校甩手交给社会不管,不实施宏观控制管理,那么学生社区不就成为我们所说的高校学生公寓,它就可能成为一般公寓或旅馆。

二、社区管理人员的多样化

学生社区既是对“物”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社区管理人员主要依靠三支队伍:1.高素质的宿舍管理员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力量,宿舍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社区管理工作的方向和成效。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正确的教育引导,开展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这些保证社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具体内容的指定和实施,离不开一支具有真才实干、思想过硬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为此要在管理员的选拔、培训、任用等环节做大量的工作。2.社区辅导员是管理工作的依靠力量。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可以实行辅导员一员多岗,学院辅导员不仅可以是思政辅导员,而且晚上还可以兼社区辅导员在社区内开展工作,这样既使辅导员工作落到了实处,又给社区开展工作增添了力量。3.学生干部队伍开辟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途径,给社区管理带来活力。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党团建设,成立社区党团新的核心工作小组,使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在社区各级管理组织中,都吸收一定比例的学生参加,学生也自下而上地产生自我管理的机构,同时聘用学院思政工作者参与具体工作,并开辟多种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多途径保障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

三、社区教育功能的管理服务化

学生社区是高校教育循环中的重要环节。社区的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主要靠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生社区的服务与管理要秉承育人的宗旨,注重教育与服务、管理的统一。管理,不是简单的人的管理,而是制度的约束,严格有效的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不是没有原则的服务,而是为了满足学生成材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高校学生社区的教育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理念,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成立直接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优质生活服务的社区管理服务机构,使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切实发挥社区管理服务机构育人的作用,努力形成一个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全员育德的新局面。

新形势下,高校社区管理关键是如何把学生教育与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有机结合。这个结合首先是基础建设方面高校投资与利用社会投资相结合;其次是学生管理与居民生活区管理相结合,着重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最后是社区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结合,把学生当做社区的主人,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参与强化社区管理的效果,使社区管理模式在21世纪能轻装上阵,步入学校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R].2002-2-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8-26.

[3]林世义.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探索.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

[4]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求索》,2004(5).

上一篇:关于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思考 下一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