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生本化课堂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2 01:14:26

农村初中历史生本化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本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角度来构建教学,从而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生本化课堂教学

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本化教学,要注重立足学生主体,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出发点来构建教学,要注重在师生互动中推动教学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关注学生兴趣培养,促进主动学习历史课程

传统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以考试为方向标,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机械的记忆、背诵进行学习,学习兴趣较低。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只能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课程,关键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以和谐的课堂气氛来鼓励学生,还要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注重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敢发言、发问,课中就是安静的坐着听、记笔记,课后要完成大量的记忆和背诵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让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其次,要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程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而呈现图片、故事等,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深入问题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幻灯片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的精彩片段和今天祖国腾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过渡:祖国今天的强大与繁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我们也曾遭受外来的侵略,任人宰割。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而卓绝的努力,建立了新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展示五星红旗,提问"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飘扬在祖国的上空,那么,五星红旗是如何确定的?有什么象征意义?"由此而引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探究过程中。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走入一个极端,即将学生看做是静止的容器,认为教师讲授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从而导致课堂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其实不然,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生本化课堂教学,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让学生学会从"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构建。

首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课堂教学总是不断发展的,根据教学内容而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不断深入到知识点中,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构建。如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教学中,设问:"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再设问"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又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学习上述内容后,可提问"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你怎样评价左宗棠?"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在合作探究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交流情况,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而及时给予点拨、精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如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关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中学生探究后指导说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具有开创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回想中国历史所讲仿照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而让学生理解该部分内容。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层次练习促进个体发展

农村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而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课后都以相同的作业要求来让全体学生完成,结果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从而出现了照抄作业、迟交、不能交作业的现象。这种练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作业的巩固效果较差。学生个体间客观存在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而进行层次性作业,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首先,针对班级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方法得当、基础知识较好、问题分析能力也较强,而中层和下层学生则次之。根据这一标准而将学生分层后,然后再根据相应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其次,练习或作业要体现差异性。针对下层学生,要以知识目标的达成练习为主,而中层学生则要拓展到技能目标,上层学生则要拓展到应用层次。在作业形式上,要注重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相结合的方式。如选择题,教师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数量,然后再由学生选做。如下层规定必做题为5道、中层8道、上层10道,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选择自由完成。

总之,农村学生基础较差,个体差异较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喜欢学习历史,主动学习历史,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分层次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个体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生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2]黄若静:初中历史课生本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李建娥: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历史课堂充满阳光[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8期

上一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下一篇: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