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的变迁:构建良好行政生态新机制

时间:2022-09-22 11:03:16

网络政治参与的变迁:构建良好行政生态新机制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动了重大公共决策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传递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网络参与拓宽了公共行政活动的空间,带来了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但同时,网络舆论又出现了谣言等误读公共信息的网络舆论“泡沫现象”, 这无疑使政府的责任更加艰巨,促使政府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因此,网络参与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管理者和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关注网络参与,研究理性网络参与对构建良好政治新生态以及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与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理性网络参与;行政生态;新机制

“网络政治参与”,即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民利,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所谓行政生态,即行政生存的生态环境,即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综合体。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加广泛,与行政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密切联系。2008年“两会”期间,央视国际频道开设一个栏目,叫做“我有问题问总理”,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网友的支持和赞同,网络成为民意直达高层的直通车。网络的发展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带来了新的行政生态环境,网络参与构建了我国行政生态的新机制。

一、从传统新闻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发展,开拓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宏观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政治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载体。据200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2006年上半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3700万人、5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4%和20.0%;中国域名总数为4,109,020个,其中cn下注册的域名达到1,803,39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4.4%;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843,000个,网页总数达到44.7亿个,网页字节总数为122,306gb。微观方面,网络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观方面,网络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图1所示。

从图一可以看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二、从网络新闻受众的小群体到网络大众的发展,扩大了政治参与的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到现在的13700万,网民人数持续增长。同时网民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加了1937万人,达到9796万人,增长率为24.6%,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增加了663万人,达到3904万人,增长率为20.5%。中高等教育者成为网络政治的主要对象,他们新闻度关注较高,政治参与热情强,社会影响力大,成为政治参与的主力军,网络参与主体具有了“特定群体,高素质”的特点。

三、从网络舆论到政治参与的发展,赋予了网络参与的政治意义

网络舆论是表达民意的一种途径,是公众参与政治的一种原始途径。随着网络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平台,公众的政治参与也从原始的舆论评论到多形式的参与,包括选举,公共事业建设投票等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基本特征,而网络政治参与本身就是民主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式,表达民生的新途径。从网络的政治功能来看,它的特点首先就在于其对象是社会广大公众,也就是受众的广泛性、普遍性和无差别性,本质就是反等级、反威权的,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网络没有层次之分。它鼓励公众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所以,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民众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政治能力和素质,这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民众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促使直接或者问接影响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更多的以民意为基础,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得以增强,民利得以履行,成为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成为人类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进程。因此,完善与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政治参与新形式,对于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舆论监督到政策过程,促进了公共管理的治理方式变迁

网络舆论监督在发展初期,主要是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发表意见。新闻媒体以此发现公众关注热点,确定媒体行动方向。媒体目的是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浏览量,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增加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而网络只是发泄感情的工具。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观念的变化,单纯的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演变成对社会事件的主动参与,全员互动,重新塑造了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动方式。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实现了从“受众”到对话者的转变,提升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参政,他们对公共事务会有较为丰富的了解,能够从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理解公共管理,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他们也会感到参与是一种不可让与的权利,同时又是一种不容逃避的责任。而公共管理者通过电子政务,开博客,或网上聊天,向公众传达政治立场和主张,塑造政府形象,与民众增加互动,了解民意,争取民众支持。经济学家,企业家争鸣经济问题,加强行业交流。网络正在向政府治理、经济管理等诸方面渗透,这一切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使政策信息传递变得简洁,政策监督变得有力,民意表达更加真实。2008年,广东省委书记和广东省省长黄华网上发信致谢,感谢在战胜2008年雪灾中,民众对政府政策的支持。网民成为支持政府决策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从而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混乱,攻击和低毁政府。由于公众对社会事件真相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被误导,导致网络舆论的偏激,很大程度会引起负面效应。加之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壁垒和快速性,给政府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尤其是政府会成为舆论风浪上的小船,易被舆论左右,这无疑使政府的责任更加艰巨,促使政府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因此,网络参与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管理者和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必须进一步研究网络参与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与变革。笔者浅谈一下对建设理性网络政治的建议。

五、把 “电子政府”作为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式渠道

一方面为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对既有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冲击,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体制创新,构建有效的“电子政府”,改变现在的政府网站形象,把观看型网站变为互动性网站,让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为公民从政府站上获取信息提供方便,降低公民政治信息收集的成本。同时强化政治体系的回应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体系与社会及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使政府以全而了解民众的呼声、意愿和需求,使电子政府成为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和有效保障。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把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纳入政府管理范围,指定政治参与渠道,变多渠道为单渠道,便于规范管理。

六、建立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和应对机制

公众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此外,公众也是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即政策客体。只有制定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加强规范,正确引导公民网络参政行为,才能发挥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民主。同时,政府对于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危机事件也应该建立应对机制,以便及时解决矛盾,化解舆论的负面效应,引导正确的舆论。

七、消除“数字鸿沟”,为公民提供平等的网络参政机会

网络政治作为新兴的政治参与平台,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参政渠道。但由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还受到一定限制,导致贫困者的呼声还很弱,尤其是广大农民还不能够方便的使用网络,没有受益到网络政治和网络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供免费的网络使用平台,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把网络政治作为政府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八、把握网络文化主旋律,加强先进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中国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基本因素,以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大众性为基本特征,外化为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媒介向全社会进行灌输和教育,在政治文化的系统、过程和政策等各个方面确立了全社会对重大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和心理调适标准。由于网络政治文化传播对象的特定性,把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进行传播,有利于加强社会的舆论引导,在社会较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4]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

[5]冯照光,谢英霞,网络政治给政府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黄河科技人学学报,2002年6月

[6]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7]曹星星 曾峥,网络政治——现代政治的新形式,财经界(下旬刊), 2007年03期

上一篇: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