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应对突发新闻之道

时间:2022-09-22 09:35:16

地方台应对突发新闻之道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急剧上升。“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对于媒体,尤其是地方台来说,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同时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件的真实本质,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全面考验。

一、快速反应

1.第一时间到现场。

突发事件的报道第一要义是快。相对于中央台和省台,地方台有其自身先天的优势:距离现场更近。当事件发生时,地方台更容易争抢“第一时间”,争取“第一现场”。正是贴近基层的位置,使得地方台新闻节目较之省台、中央台更容易贴民,接近社会,当本地区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更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只有最快到达现场,离现场越近,报道才越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要做到第一时间到现场,快速反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快”即发现新闻线索赶赴现场要快,现场摄制速度要快,后期编辑要快,制作播出节奏要快。所以,地级电视台应该未雨绸缪,建立重大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预警反应机制,做好严密的准备,制定突发事件采访报道预案,创新保障机制,完善人员管理机制、设备管理机制,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也就没有突发新闻。作为地方台,应该建立起覆盖所有突发事件领域的线索资源网,可以与110、120、市政办等一线人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只有编织了这张强大的信息网,才能使记者具备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赶到现场,争取主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突发的新闻线索可以从微博等信息上获得。

3.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记者不仅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应急能力,更需要在采访过程中面对新情况的及时应变能力和采访能力。如今,中央台在应对突发新闻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动辄就卫星连接现场直播。对于地方台来说,直播的投入太大,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只有从新闻报道的方式上进行创新。记者在现场要即时完成新闻采写,可以通过现场解说的方式,把新闻完整地以现场播报的方式完成,这样我们就能以最快的方式播出。去年10月份,莆田东圳路一原水管道爆裂,短时间内附近街道被淹。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而节目是晚上六点播出,如果按照传统的采播方式,采访完了写稿编辑播音,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我们把新闻全部以现场播报方式完整录制,保证了准点播出。

如果在速度上争取不到第一,那就要通过“深度开发”,争取“后来居上”。在追踪报道时,要设法了解前期报道中没有获得的重要情况,尽快寻找新的消息来源,把新闻做深做透。只有这样,新闻才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引起受众的共鸣。

二、正确引导

突发性事件报道敏感性强,把握不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从政治上、大局上考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1.把握真实性标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确保的信息真实、准确。因此,在报道突发性事件中,必须牢牢把握事情的真实性。因为突发性事件影响面甚大,而大部分人又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具体面貌和进展情况,这就容易形成猜测或恐慌心态,甚至谣言四起。此时,具有公信力的主流新闻媒介若能真实、准确地报道事件情况,以及政府处理事件的态度、措施,则能占据舆论引导的有利地位,从而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对促进事件处理、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去年9月1日,莆田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主城区大半受淹,不少人财产遭受损失,当时社会上流传是东圳水库泄洪导致被淹,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针对这一不利稳定的社会传言,我们适时采编播出了水库电脑监控图,真实地反映当时水库水位较低,不仅没有泄洪,反而拦截了上游的洪峰,起到了蓄水的作用,减轻了灾害。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对水灾原因进行分析解读,稳定了民心。

2.坚持导向性原则。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新闻,更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公众最需要的是新闻媒介准确、及时地传播有关信息。公众需求得以满足,有助于事件的处理,反之,则可能会给事件的处理带来不良后果。但是,对突发事件也不能“有闻必报”,要从大局着眼,该热的热、该冷的冷、该稳的稳。在突发性事件的播报中,新闻媒介应把握好传播程度、视角、态度等,做到适当报道,营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具体而言:对那些敏感性很强,容易诱绪,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地方形象,以及一时难以解决的复杂的突发事件,媒体要遵守宣传纪律,不能跟风炒作;对某些带有特殊性的不宜公开报道的突发事件,可以通过《内参》等渠道反映,以利问题解决;同时,突发事件报道的数量要控制适度,防止过于集中,给人们造成负面因素过多的错觉。此外,事件发生后,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政府的应对态度、处置措施及进展情况,因此,新闻媒介应及时将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并收集舆情,反馈公众态度。同时,新闻媒介在报道时应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统一口径,不能提供相互矛盾的信息,否则会混淆视听,影响事件处置。去年12月,莆田东海镇青山水闸损坏,海水倒灌,两百多亩农田被淹,一时怨言四起,不少群众把这归咎于政府部门不作为,吵着要赔偿。我们经过现场采访,发现农田被淹有多方面原因,我们当晚就播出了采访的新闻,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第二天,市水利部门派出专家现场解决损坏的水闸,市农业部门也派出农技专家指导农民复耕。正是因为我们主动将事件的情况适当、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民众,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着党和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置做文章,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了社会稳定。新闻播出后,有市民特地打电话咨询,要租用被淹的盐咸田,危机事件转危为“机”。所以说,在新闻报道中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什么时间报,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3.发挥监督性作用。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监督与舆论引导不是矛盾对立面,而是在服务公众利益基础上的一致。新闻舆论监督能使突发事件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管理和防控机制、措施、责任得到完善,进一步促进社会建设。“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和代言人,在新闻舆论监督系统中处于中介地位,只能代表舆论监督主体,但本身不是舆论监督主体。新闻媒体只有依靠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才能发挥新闻舆论监督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作用。”[2]因此,在突发性新闻,特别是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恪守职业道德,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去完成调查采写任务,履行记者的神圣职责。

三、人文关怀

在突发新闻的报道中,记者既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又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的精神固然令人感动,但记者在采访时首先应作的是不妨碍不影响事件的处理,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应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媒体在真实反映客观事件发生的基础上,不要用血腥与暴力的画面去刺激人的眼球,一定要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考虑到事发当事人及受众的感觉,避免无意识地伤害到一些人。尤其是电视媒体,不要为了追求画面的渲染,或者是煽情,或者是感染力,去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或者追问受难者亲属,这都有给人伤口上撒盐的可能。因此,在报道中要注意理性决定报道内容的取舍,做到理性报道、避免血腥。在真实之上彰显人文关怀,是对记者和媒体本身提出的更高要求。

总之,政府、传媒和公众是大众传播系统的三个角色,传媒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构筑了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地方台在应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要正确引导群众情绪,让群众多一点冷静,少一些冲动,多一点理智,少一些盲目;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形成舆论与大众媒介的良性互动,构建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从而为实现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沈正赋:《新闻舆论监督难点及其对策刍议》,《声屏世界》2000年第2期

(广东省莆田市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网络媒体在藏学研究中的传播功效 下一篇:传媒的品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