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客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9-22 01:58:10

和谐的客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和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贺州客家人为对象对其和谐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客家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贺州客家;和谐文化;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范林,中共贺州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经济师,广西 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21-04

汉族中的客家民系或日客家族群,发祥于我国中原大地。而客家族群作为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在它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在对待个人、家庭、宗社乃至国家的诸多问题上,都蕴涵着深厚的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

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早从秦汉时起,客家人的先人就从中原不断往南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锁国封关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本其勇于开拓进取、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也不少。他们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也为居住的省(区)或国家的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贺州市客家人口众多,有着丰厚的客家文化积淀。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设立为地级市。它地处广西东部,与湖南、广东相邻,辖八步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平桂管理区。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人口2100000人,其中客家居民约800000人,客家人口为全市总人口的38.1%,是广西主要的客家聚居地之一。贺州各地客家基本连成一片,其中多大姓巨族,彼此声息相通。他们除从事农、林、牧、副各业外,从事工商、文教、军政工作的也不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广西贺州客家人的祖先,多是为躲避战乱,带着祖宗牌位、家族牒谱、图书典籍、生产工具为寻求新的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而迁来的。这些南迁的客家人,秉承了客家人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崇文重教的精神。他们初来时,都是十分艰难困苦的,但凭熟练的生产技能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般都能勤劳致富。

客家俗谚云:男子不读书,家计无出路。客家人为加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崇文尚武。客家先民文化素养比较高,他们不仅开发了途经的江淮、江南、岭南等地的经济,而且把华夏传统文化播散到所到之处。既是拓垦的移民,又是中原文明的传播者。时至今日,贺州客家人都保存着喜读书、尚礼教、崇信义、敦朴素、勤耕作的美德。如贺州在明万历五年就创办了鸣阳书院。九年后又创昂霄书院。清雍正十三年再办临江书院,一直办到废科举兴新学。民国初年,凡客家人聚居之乡都办了小学。1905年创办了贺县(今贺州八步区)师范传习所。1921年在贺街创办了贺县第一所中学――贺县中学。1930年又在贺街文庙左侧办起了一所女子小学和一所女子中学。

客家人积极办学,重视教育,促进了社会进步。客家人舍得下本钱供子弟读书,只要子弟上进,上大学,出国留学,都竭力提供学费。父母供不起,亲属相帮,或由宗族、祠堂相助。如广西贺州市(原贺县)江氏一支原籍河南淮阳,是宋代逐渐向南方迁徙的客家人。清乾隆时由广东五华迁到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到江海清已经是第三代。江海清“发达”后,曾数次回贺州老家,因家族人口繁衍。仁冲老屋已不够族人居住,他出资着人在老屋东南面另建一座围屋,兄弟六人共同享用,称为“新屋”,也就是保存至今的有名的江家围屋。以做官言,江海清能谋事,有政声;以做人言,江海清极重亲情、顾念族人,出资助学于族亲贫穷子弟,至今仍为族中后辈称颂。这种怀土思宗的情结惠及到江家后代。其孙江应在家遭巨大变故之后能学有所成,始终坚持学术为现实服务,为各民族的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服务这一不变的宗旨。对江应而言,“读书、奋斗、绝不是图一己的利益,而是为国家民族”。把人类学和民族史结合起来研究少数民族,这是贺州市客家人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的一大贡献。

心怀故土和尊敬祖宗是紧紧相连的。在贺州,客家人在日常的思想言行中,处处体现了“慎终追远”的情怀,而且世代相传,不敢忘怀。在人们的观念中,祖宗就是自己的根本,没有祖宗,也就没有自己,孝顺父母,尊敬祖宗,爱家爱国,也就是崇敬根本。客家人辗转迁徒,一生奔波,每至一地,独自创业,更祈望得到祖宗的庇佑,需要亲人的帮助。而敬祖尊宗,正是团结家人、族众与宗亲的最好精神支柱,富有强大的凝聚力量。

据贺州公会《吴氏族谱》记载,清朝嘉庆、道光之际,吴宏斌从广东揭阳迁居贺州桂岭时,背负祖母和母亲的骸骨同行。民国《贺县缪氏族谱》记载,缪正安、公安兄弟于清初从广东河源迁贺县,在黄田圩行村立定脚跟以后,又双双回归故里,将父母的骸骨迁桂卜葬。这些表明这种怀土敬祖的情绪,在客家人的脑海中是挥之不去的。

客家人的传统是重本轻末、重农轻商、安土重迁。“耕以为生,读以存志”的耕读思想深入人心。这从贺州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客家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2007年4月13日,随着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成立,将为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更好、更主动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意味着贺州市正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区包括莲塘的白花村和仁冲村两个自然村,涉及7550人、1705户。目前,馆区内保存有大大小小的客家民居35座,共有围龙屋、府第式和锁头屋等三种形式,其中围龙屋和府第式的规模较大,分别由江、黄、苏、古、曹、陈六大家族构建,数江家等几处老宅影响最大。江家老宅,围龙屋式样,1646年动工,历时八年至1654年完工。一般围龙屋是由单座府第式加围龙组成,但这座围龙屋是由三座府第式组成大围再加围龙,形式十分独特。江家二房围屋又叫“三堂出水”、“白花地道围屋”,为府第式,共三进六纵。地下有地道,地道共四个出口,井字形走向,共四条通道,为桂东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带有地道的客家围屋。江家三房老屋,始建于光绪年间,1910年重建,占地面积5761平方米,为桂东地区最大的府第式客家建筑。

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座落贺州,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活标本。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以汉族中的一个族群来命名,其社会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而馆区内的客家民居建筑、服饰、丧葬习俗、节日、生产生活方式和语言成就等保存完好的民俗文化是贺州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经典缩影,从中可以看出贺州客家人在保存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吸纳了许多其他族群的优秀文化成果。这种客家文化最终将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更为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客家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客家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精神。由于饱尝了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

苦,客家人特别眷恋故土,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客家人善于把握历史潮流和时代脉博,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这种家族观念提升为忧国忧民、爱国爱乡之情,如革命烈士黄士韬出生于贺州市莲塘镇,他从小受到母亲纯朴善良品德的熏陶,养成了勇敢正直、崇善疾恶的优良品质,对母亲尤为孝敬。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努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平等、自由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说明了黄士韬不仅继承了客家人强烈的爱乡爱国精神,而且把这种精神升华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并在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

客家文化特征之二,是客家人重教兴学的精神。客家人迁到之地多是山区,远离城市中心。长期的耕作生活使他们认识到读书求学之重要,因而他们安家立业之后,便开始采取更多形式办学培养子弟,鼓励后代读书、学艺、求知、致仕,以谋求更多更好的发展。贺州市创办学校始于汉代,时临贺县已出现官办的县学。明代出现半民办半官办的书院,主要有鸣阳书院、昂霄书院,清代则以临江书院最为著名。这些书院广招童生,培养人才。

贺州市贺街人李孝先,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翰林院庶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后改授浙江省余杭县令。以办学办团著称。光绪三十四年有感于清朝政府腐败,国家衰弱,认为非振兴教育不足以图存,于是回家乡与热心教育人士共同努力,将原临江书院改办高等小学堂,被推为名誉校长,兼主讲经史课。民国初年,筹划在城外兴建校舍,成立贺县县立高等小学校。其办学认真,成绩优异,吸引了大批学生慕名前来就读,其中包括很多学有所成的客家子弟。可见读书已成为贺州客家人的时尚。重教兴学让更多的客家后代得到了求学机会,他们努力学习,人才辈出。时至今日,客家后代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人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客家文化特征之三,是客家人具有坚忍的开拓进取精神。客家人在迁徒的过程中,一般都落户在僻壤荒野,山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为求生存谋发展,客家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开拓进取的精神。

客家人素来具有勤劳之美德,“无论男女,当皆以勤劳为做人唯一本钱,他们苟不幸罹着贫困的境地,往往能出人意料,运其过人气力与精神,负担着普通人所不易胜任的劳役”-2J。在客家人来到贺州之前,这里曾是“到处是野兽,遍地是荒凉”的山区。客家人的先辈们便是在这种环境之下,用自己带来的斧头柴刀等工具,披荆棘,辟田地,建土房,种五谷,植蔬菜,养六畜,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去开垦这片土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当年的荒山之野变成了今天的肥沃良田。信都红瓜子为贺州出口传统名优产品,以其粒大饱满、壳薄鲜红、肉厚味香而闻名遐迩,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深得华侨喜爱,享有“桂东明珠”盛誉。

贺州客家人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大力发展种养业,他们在屋前屋后、山坡上种植荔枝、龙眼、柑橘、香蕉、西瓜、荸荠等经济作物,这些瓜果远销区内;他们还建起圈舍,饲养家畜。贺州特色菜三宝酿、黄田扣肉、信都三黄鸡等,味香可口,成为广西有名的客家菜,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今天贺州客家儿女们,继承发扬着这种勤劳刻苦、勇于开拓的精神,不断谋求更大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贺州客家人以超前的意识和雄大的气魄,抓住机遇,努力开拓,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一批批新兴工业项目在贺州投资兴建,形成了石材、陶瓷、食品加工、制药、木材加工等工业体系,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业更是闻名全国。广州至贺州高速公路贺州段(灵峰至八步)项目建成后,为贺州市东进粤港澳、融入珠三角经济圈、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标志着贺州市“南北贯通、五龙出海”交通发展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贺州全力打造高速公路与铁路主骨架,辖区内南北、东西走向的路网结构更合理,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出海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以此为辐射,使辖区内的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城、乡镇、农村公路通达程度进一步提高。至2007年底,100%的乡镇通等级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70%的行政村通等级油路或水泥路。目前在建的广(州)贺(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贺州到广州仅需2个半小时,将进入“粤港澳两小时经济圈”。与此同时,桂(林)梧(州)高速公路贺州段、洛(阳)湛(江)铁路、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贺州段这些项目竣工后,贺州市不但将会结束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其通往广州、桂林、深圳、香港、澳门更为便捷,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地理优势也将得到体现,成为大西南通往粤港澳和东盟各国的主要出海通道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贺州客家人思源不忘本,思进不满足,强化客家理念,协助当地政府保护和抢救桂东区域的客家文化遗产,努力宣扬和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客家文化在客家的形成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贺州客家先民在南迁的历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寻找理想之地重建家园,先后经历了无比艰辛的战乱、伤病、天灾、饥饿等考验,他们在跋山涉水的艰难环境中求生存,同时又不断积累和推陈出新,从而促使了这些南迁汉民的素质比原族群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与迁徙地的土著文化相融洽,在桂东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

中国哲学思想首推《周易》。在《周易》传达的思想中,人自始至终要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即天人合一的“不易原则”下,强调“顺则通”、“物物相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的“易”的规律性、变通性,并且这一“易”周而复始,人类社会依此轨迹得以繁衍生息。这也是历经几千年沧海桑田,中华民族仍然活跃并终将复兴于世界舞台上的民族灵魂之所在,也是客家文化得以传承的原因。

贺州客家人受客家文化的长期熏陶,除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客家人重视社会秩序的和谐。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自身境遇,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改变家族命运的愿望,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也要供子弟读书。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兴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

其次,客家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贺州江家老二围屋号称“广西第一围”,上设上、中、下三大厅,厅与厅之间设天井,左右对称设四厢,为三横六纵的方型对称结构。有厅室8个,天井18处,厢房94间。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迂回折转错落有致,大门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塘。客家人门前建水塘,不仅有蓄水消防、养鱼、防旱之用,而且有招财进宝之意,风水之言水能生财。这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体现了客家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客家人重视人际之间的和谐。贺州,是一个本土人与客家人、各族人和谐相处,创造出多元文化的地方。客家人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客家人受儒家熏陶,非常尊重年长者,有“尊老敬贤,老有所养,居住环境,整齐清洁”之说。客家妇女“勤劳俭朴、刻苦耐劳”,客家男人“尚自重,喜自尊”,强调“天下客家一家亲”。2005年11月6日至7日,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在贺州市举行,亚细安(东盟)客属恳亲大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也是亚细安(东盟)客家人以文化和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联谊、大交流、大聚会。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紧构建之际,贺州市承办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旨在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和友谊,促进贺州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扩大贺州在客属世界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贺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带动贺州乃至整个广西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亚细安(东盟)客属恳亲大会由“10+3”组成,即由东盟10国加上中国(含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的客属社团组成。其前身为印度尼西亚客属总公会。2000年4月22日~23日,亚细安(东盟)客属第一届恳亲会在雅加达隆重召开。此后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第二至五届分别在印尼巴厘岛、马来西亚沙巴州、文莱、中国深圳举行。恳亲会的宗旨是:“迈向世界,和平开拓,发展经贸,联谊连心。”贺州市洋溢着客家人浓浓的亲情,来自东盟各国及世界各地的千名客家人代表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千年不改是乡音,万水难隔故乡情。可见客家人非常重视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江晓林.江应探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上一篇:论地方文献采访的若干关系 下一篇:新闻良性“软化”技巧及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