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技巧探索

时间:2022-09-22 12:44:57

朗读教学技巧探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老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

【关键词】朗读;阅读;范读;美读;语感;肢体语言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在口诵心悟中潜移默化,积累精华。只有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才能充分体现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因此“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

我校地处乌鲁木齐市120多公里,是一所由煤矿企业收编到事业的学校。生源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部分学生是多年的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这对教师的朗读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知己知彼,千锤百炼,才能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

1.中学语文朗读的现状

1.1 朗读目标模糊化。

我们常见这样的场景:全班齐读后分组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甲同学读了乙同学读。听来书声琅琅,看着热热闹闹,花样翻新,丰富多彩。其实学生心中一片茫然,因为老师在朗读前没有提出明确的朗读目标和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没有用情去读。

1.2 啥都读――一“读”到底。

时代背景拿来读,作者简介拿来读,教参上的评论拿来读,但凡老师觉得重要一点的,考试有可能考到的,全都成了课堂上朗读的对象。致使学生把握不了重点。

1.3 文本分析代替了“读”。

一些老师上课滔滔不绝,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读书活动;也有的用繁琐的练习剥夺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些学生和老师认为朗读是小学生的事,到了中学,学生声带发生变化,嗓音变粗,一些农村来的孩子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很自然地就不愿意读书了,朗读仅仅成了教学中的过渡环节而已。

1.4 教师个人因素造成朗读薄弱化。

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没有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且缺乏指导朗读的能力。

2.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2.1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录音。

磁带上的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因而,利用好朗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作,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节奏、语气、格调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录音教材还有可重复的特点,给学生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的人。教师艺术性的范读比听录音更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的范读不仅再现了课文的情景,更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若老师用清新、轻柔的声音,伴随着二胡曲《月夜》范读课文《荷塘月色》,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个淡雅朦胧、月暗相依的月下荷塘。通过这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学生们感受着作者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忧愁的情绪,朗读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境界,陶冶着学生的情感,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教师范读固然重要,但决不能用教师的范读去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鼓励学生在教师读的感染下自己朗读。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2.3 以美读激情。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语文学科正是激发学生美的情趣的重要学科。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的条文。它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受到陶冶,得到教育。因此,美美地朗读范文,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准确地创造美,不深情地吟咏就不能欣赏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不引吭高歌,就不能感悟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情怀;不高声朗读,就不能领略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浑气势。一篇美文,教师若重讲轻读,一经分析,弄得面目全非,便毫无美感了。

2.4 于个性朗读中激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谈起,语感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水平。

朗读是语感内化的过程,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当然,读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任何方法都不能代替和忽略个人读。学生读的文本是统一的,可是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例如在教学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时,在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古诗想象当时的画面,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完后,让学生读读,学生会感慨万千,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又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阁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里能查到的。它使语感在联想中得到深华,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方法落实于每一堂课。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竟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使自己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2.5 优美、得体的肢体语言。

课堂教学中,除了声音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用身体各部分来表情达意,也叫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得体地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个举手投足,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重视语言的信息传递,而忽视了用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中学生上课多时气氛比较沉闷,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语调应当抑扬顿挫,肢体语言丰富、优美。比如学生复述课文吧,当学生说不下去时,教师只要用一个适当的手势,学生就会领悟,接着讲下去。又如学生在背诵《岳阳楼记》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特定的语句设定一些优美得体的肢体动作,就能加快学生背诵课文的速度,感受作者登到高处,心旷神怡的情怀,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领略登楼远眺看到的美好风光,调动起学生朗读的激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6 将“读”贯穿与教学的始终。

古人早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曾经有一位老师总结的“七读经”很值得我们借鉴。“讲课之前必须读,不必讲处一般读,关键要害重点读,不得要领反复读,答题困难深入读,讲解不清共同读,时间有余欣赏读”。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有这么一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寂寞”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这里用来形容“路”似乎不妥,但结合语感,语境多次听或读,则发现“寂寞”二字的妙用。从客观而言,夏夜的荷塘并非“寂寞”无声,从主观而言,作者不满当时的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于是便感到“寂寞”。主客观一结合,就形成了语境。录音和教师的范读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读。只有通过多读,学生才能获得亲身的体验,才能将文本变成自己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所以“读”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收稿日期:2011-05-06

上一篇: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新课标的反思 下一篇: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让学生人人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