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09-21 01:47:51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摘 要: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研究有效教学的一个主体内容,是我们需要借鉴和使用的主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研究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明确学生与教师之间主客体的关系,为研究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研究提供合理素材。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更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核。随着这项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获得了新的内涵,因此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我们迫胁需要研究和更新的,并且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日愈凸现出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是在所有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有赖于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一、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的开发主体

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是众多要素研究的主体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把课堂作为主要内容,是因为学生是有效课堂的主体,是最核心的课程研究资源。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互动性、探索性和思考性及钻研精神,所采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策略,所获得的磨炼与考验,所形成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自测和考试成绩,等等,都可以作为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象。

2.数学教学课堂的核心价值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对教学进度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十分重要,但是当教学资源得到满足时,即教学上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已基本实现甚至相当完备时,有效的教学方式才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达到有效数学课堂实践的决定性因素,也可以说是最关键因素。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开发研究对于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转变新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和谐性,优化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效率,等等。

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合理有效地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优化数学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因此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开发原则和途径

1.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的思想必须切合师生和客观现实的需求,必须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性原则。当我们有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后,我们会发现,可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开发与研究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我们在开发数学有效课堂的时候,应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合理选择和开发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力求做到“合情、合理”,突出教学的“重点性”、“针对性”。

(2)需要性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作为研究对象,它又有客体的一面。因此,在研究有效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客观因素,比如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知识建构和智力水平等,力求做到“合理、有效”,突出有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人本性”。

2.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途径

(1)数学课堂有效性从精神层面进行探究。数学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观、逻辑观影响着其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往往容易在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产生某种认识、情感甚至行动上的“共鸣”。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刻苦学习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反思批判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都是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数学课堂有效性从语方层面进行拓展。课堂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数学的学习是语言之间的碰撞,探讨,提升乃至突破的。实践证明,通过数学语言的表达,可以更好地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语言的技巧流可以催化学生文理学习的相互融合,又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共识,思维的拓展,情感的交流。

(3)数学课堂有效性需要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互动氛围。子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间在年龄、思维特点、数学推理逻辑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共性。教师高效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共性能在学生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和激励的效果。在这个共同体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讨论、思维碰撞、交流感受既能激活自己,又能感染别人,这是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4)数学课堂有效性注重思维的创新。新课程提倡开放的数学课堂,在引发师生间思想的交锋,激烈的讨论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灵感的产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交流中会产生一些新颖奇特的思想、可能作出独别蹊径的妙解、可能出现令人措手不及的“问题”,这些稍纵即逝的思维创新,表达出学生最原始的思维轨迹,容易被教师忽略,而这却是有效教学手段中最宝贵的课堂资源。这种资源教师不可强求,是事情演变过程中生成的,我们要将它的价值最大化,让它成为有效数学课堂的亮点素材。

(5)数学课堂有效性要注重学生的课后自测反馈。数学有效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信息与资源,更要注重课后学生的自测与反馈。为了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查,我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每日一测”的训练,学生通过出题,答题,评分,纠错,再订正等一系列自测手段巩固课堂知识,满足求知欲的思考性练习等,课后自测成为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着重研究的因素。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是新时代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上一篇:基于CDIO理念的《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