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12:14:57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发展,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感知,促进其全面发展,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而探究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运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笔者在分析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数学课堂;学生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事例和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实验、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进行独立探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去发现和探索,最终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也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体现,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吻合的。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逐步走向了抽象化,而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显著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正是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其强烈好奇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不论是对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还是思维的启发还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式教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知识的形成性探究

对于初中数学教材而言,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透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论证的思维过程,让数学知识获得发生、发展和最终在头脑中的形成过程,最终进行应用。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有效教学最关键的过程。

初中函数是数学走向抽象化的表征,对于函数概念的引入如何直接就向学生展示函数的概念,学生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构建,对于这种情形,笔者在引入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动态图,其中一个动态图是随着时间t的逐渐推移,这两火车行驶的路程s在逐渐变化;而另一个动态图则展示一天当中,随着时间t的推移,气温w也在进行着变化。对于以上的图像变化,学生首先被多彩动态地图片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这组动态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贴近实际的图景,很快进入了思考,在发现和思索中,学生们基本都能体会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位函数概念的理解奠定了很好地基础。在定理推论过程中,教师如果对这个过程进行板书,学生在被动地情况下很难顺利地掌握,并且也难于应用,如果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和验证,相信在这个思维的论证中和知识的体验中能够很轻松和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知识的建构性探究

数学的学习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一个知识点到下一个知识点就成为证明的原因。因此,在一段的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纵向的知识体系进行再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和系统,以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系统和清晰的认知。在学习一小节,一章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系统,学生在理清知识结构的同时,在归纳和分析中温故知识获得新的知识体验,这不但是数学知识的再认识也是学习数学的良好方法。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自作概念图,把学过的与圆有关的圆周角、圆心角、弦切角等知识点的概念、定理、公式进行归纳,学生在自己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地再体验。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公式(a+b)2=a2+2ab+b2之后,笔者并没有结束此次学习,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探究(a1+a2+a3)2=?,(a1+a2+a3+a4)2=?……(a1+a2+a3+a4+……+an)2=?学生在原公式的启发下,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分析和交流发现了规律,在知识的探索中,发现了有趣的规律。

三、知识的应用性探究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对知识掌握度的把握,而数学知识只有得到应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生的有用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实际的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和广泛性。

例如,进行函数学习之后笔者对一道数学题目进行了探究性改编 “某服装厂前四个月的产量分别是1万件,1.3万件,1.4万件,1.6万件,你能估算出其后几个月的产量吗?”学生经过猜测、思考、讨论和交流,有些采用列方程的形式,有的用一次函数,有的用二次函数,笔者选出不通过的代表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最终大家发现了最佳解决方式。学生们在激烈的探究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再例如,学过统计知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知识应用,笔者将学生分为几组,分别进行调查,如对商店的进货类别和数量的统计;对一个时间段某一交通路段机动车数量统计;甚至是对班级分数的统计。学生在真实的参与中,获得是对数学知识的再体验,提高了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笔者从知识的形成性探究、知识的建构性探究和知识的应用性探究对于探究式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小小的成效,但是笔者深知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缺陷,而对于探究式模式的探索也不能止步。在探究式教学应用中,教师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研究与反思,在深刻把握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施以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雪婷.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2(09).

[2]孙富强.初中数学教学五种指导策略探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12(04).

[3]陈勇胜.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S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学好生物重在参与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