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式与交际策略选择的关联性

时间:2022-09-21 10:25:59

认知方式与交际策略选择的关联性

[摘要]本文研究的焦点是一组补偿性策略,并对西北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较为喜欢哪一类型的策略。在此研究中,笔者发现人们的认知风格决定他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际策略。

[关键词]交际策略 交际分类 交际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73-02

一、研究背景

“交际策略”最早由塞林格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中提出。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为了保持交际渠道畅通、提高交际效率、到达交际目的所采取的一些谋划手段。1980年,卡纳尔和斯维恩提出交际能力的组成模式。(1980:1-47)。20世纪80年代末,奈梅亨大学的学者们开展了奈梅亨项目。一般人们把交际策略的界定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交际策略是弥补交际中二语学习者语言不足的一种手段,其代表人物是科德(1967:5)、塔罗内(1980)。塔罗内(1980)认为交际策略是“当会话者在没有表达意义所需的语言结构时,试图就意义相互达成的协议”,因此,交际策略具有相互性和双向性。另一类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指出交际策略是潜藏在具体语言行为中的心理现象,代表人物为费奇和卡斯帕(1983),认为交际策略是“个人在完成特定交际目的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采用的潜意识计划”,因此问题性和有意识性是交际策略的两个重要特点,即交际者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采取某种交际策略。在国内,王立非(2000:2)也开展了类似研究。

二、不同交际策略的交际标准和普利斯(1993)的分类

本研究中的评判者要求根据四种标准对学生的语言产出进行评定。一是所使用的交际策略的类型;二是理解的舒适度;三是所生产语言的风格;四是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是一种更加工具型的目标。这些评分等级与所使用的策略类型相联系。

普利斯(1993)以勒韦(1989)的心理言语产出模式为基础,并对产出水平和概念进行区分。该分类法包括交际策略的替换、替换加和重新概念化。当说话人用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项目来替换欲表达的词汇项目时,使用替换策略。所谓替换加是替换策略的一种扩展用法,在替换基础上添加了形态或音位。重新概念化策略为置于动词之前的信息的一种变化,包括不止一个模块,含有成分分析,如“它有头,身体和四条腿”或者提供有关用途、信息等。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受试者选取120名母语为汉语的西北某大学非英语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21-24岁之间,男女比例为4:1。英语已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掌握了英语词汇和知识结构。调查问卷包括:第一部分关于学习者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调查问题的设计基于牛津语言学习策略存库,选项采用勒韦的五级量表,如:1=非常,5=一点也不(奥克斯福德和古可 1989)。笔者抽取82名学生通过访谈作录音记录。根据问卷结果,对访谈记录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访谈的问题主要围绕:对交际策略是否了解,经常或很少使用某种交际策略的原因等。我们要求评判员根据以下数值范围对每个学生评定等级。

1.How easy is it to work out what this person is talking about?(对此人的谈话你感觉到理解的难易程度如何?)

2.How stylish do you feel this person's language to be?(你觉得此人的语言时髦吗?)

3.How would you rate this person’s level of English?(你怎样评价此人的英语水平?)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试验之前为受试者发放一本包含十五个测试项目的小册子。两个实践项目,三个填充项目,多数为植物和动物名称。选择如此之多的来自自然的项目是因为我认为这些项目能允许测试者使用各种各样的交际策略。换言之,参与者可以说某一项目看起来像什么,它们的用途等等。要求受试者用英语说出看到的项目并命名,确定所指的物品,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

为使绝大多数受试者掌握测试的语言项目的名称,笔者事先进行了预测。测试现场是一个可容纳24人的语言实验室,12人一组轮流进入,时间限制为30分钟,应试期间不能随意离开,测试完成前不能说话,将其谈话录音进行复制。两个记分员讨论了分类标准后,从82份录音中抽出5份共同为其打分,目的在于对交际策略分类。然后再分别给剩余的77份打分。对分类进行比较,并讨论差异以便达成一致。不能协商解决的分歧被排除在外。将这些语言项目相加,获得每个学生使用策略次数的总和及使用每种策略数量的记录。测试完成后将记录交给两位本族语的英语教师进行评测。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实验结果。笔者采用T检验来分析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 计算结果如下:

学习者所使用的交际策略数量与交际效果的相关性系数矩阵

注:①所有的相关系数为皮尔逊相关,样本容量N等于82;②*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均为双侧检验。

评估者对89%的案例意见相同。意见有分歧的案例仅占11%,因此,采用了两个评分的平均值,使用分类法对得分学生使用的不同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估算。

结果表明:分析型学习者所使用的策略更具交际效力。其中一个原因是概括性策略不太直接而且比分析性策略更具异质性,它显现出缺乏共享的知识。重新概念化策略最具交际效力,接下来是置换、置换加,最后是功能缩减。在置换策略中,惟一对交际效力有帮助的策略是常规类推/隐喻比较以及上义词的使用,但并未表现出对交际效力的提高有无帮助。

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是置换加策略的使用,也就是形态创造,它与受试者的语言领悟水平有关,虽然这种策略并不能使语言听起来时髦,但它确实能使说话人的语言显得更为熟练。

在重新概念化策略中,所有的策略与测量交际效力的标准均有关。在这些策略中,成分分析显得最为有效。在缩减策略中,词语回避的交际效力较差,因为他与理解的舒适度以及语言感悟水平有着消极的关系。对于词语放弃而言,其惟一的有效性在于增强表达的时髦性。然而,此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提供在语境中由于互动所引起的变化,它也不能观察某些并不存在语言困难的案例。

五、结果与讨论

综上所述,分析型的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比概括型的学习者的策略更具交际效力。在重新概念化策略中,成分分析为误解所留的空间少,能够较小地忽略说话人所持有的文化背景从而有效避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该语言项目的不同情感。最为成功的策略,即置换策略,受概括型学习者青睐。在置换策略中,惟一对交际效力有帮助的策略是常规类推/隐喻比较和字面比较。最为成功的策略是置换加策略。此类型中包含一种策略:形态创造。该策略仅与语言的感知水平有关,常被语言水平较低者用来震慑他人。功能缩减策略是最不成功的策略。研究发现词语回避的使用加深了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显示出说话人语言水平低,降低了语言的流利和时髦程度。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它不能将其发现推广到所有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情景中。所关注的仅仅是补偿策略。了解一些更具交互性的策略其交际效力更为有效,例如暗示、主题操纵和手势的使用等。尽管如此,该研究为调查一系列交际策略的相对有效性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Canale,M,& 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J].1980(1):1-47.

[2]Corder.S.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J].1967(V):161-169.

[3]Faerch,C&Kasper,G.Process and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J].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Utrecht.1983(5):47-118.

[4]Faerch,C,& Kasper,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5]Oxford,R & Crookall,D.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ethods,Findings and Instrumental Issu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4).

[6]Poulisse,N.& Schils,E.The Influence of Task and Proficiency: Related Factors on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A Quantitative Analysis[J].LanguageLearning,1989(1).

[7]Selinker,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J].1972(X),209-230,

[8]Tarone,E.Some Thoughts on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y,TESOL Quarterly [J].1981(15):285-295.

[9]王立非.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Abstract: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put on a series of compensational strategies which continues the prior study concerning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We find that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cognitive style.This study purposes to assess which types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are the undergraduates like most when they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Keywords:Communicative strategies;communicative types;communicative effects

上一篇:浅析现代城市交通管理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浅论“吉林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