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学校 绿色未来

时间:2022-09-21 06:52:02

红色学校 绿色未来

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具体落实教育部关于节约型学校建设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工作。我校积极申报北京市节约型学校示范校。

1948年,育英学校创建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迁址北京。1952年六一儿童节,同志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这是解放初期,国家领导人对学生们的殷切嘱托。60年的历程使我校已经发展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如果说“红色”是育英学校的传统和精神,那么“绿色”就是新时期学校不断追求的办学目标之一了。“绿色代表和谐,代表生态环保,新的世纪,我们更想重描绿色,因为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在‘绿色’环境中得到熏陶,在他们走出校园后,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环境意识的人才。”这是我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严华对我校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定位。

一、组织与管理

按照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学校建设的要求,我校将建立节约型学校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于2000年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节能领导小组,各部校长、后勤主任、中小学教学教育主任、学生代表为主要成员的节约型学校工作组。

工作组制定并健全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如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及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利用的规定与措施;建立办公耗材、节粮、采购与仓库管理、物资设备配制、设备运行与维修管理、节地和投资管理等规定与措施;建立资源与能源统计和公示、资源与能源考核等规定与措施;建立节约奖惩规定与措施。强化管理,有完整的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对中小学后勤各部的相关工作进行汇总和交流。其中工作组日常工作由相关教师负责,主要包括全校中小学各部工作的协调及后勤节能减排工作总体规划的实施;各部校长主抓,把节能减排、优化环境、低碳生活、绿色学校等教育纳入我校课程教育当中,培育学生的节约思想品行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政教主任直接负责,要求师生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从一点一滴抓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养成节约习惯,培养节约意识,逐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节约型学校。

为了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让节约观念深入人心,后勤和各部政教处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激发师生的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与合理的奖励制度,对浪费现象用图片、板报等形式进行曝光,进行宣传。学期末各部开会总结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存在浪费行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合理的经济惩罚。

2004年,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形成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决议,建立机构,统一规划,各种图表档案整合分期实施;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注重实效,就近利用的原则。可以说,在育英学校的教育中“节能”“环保”“绿色”“和谐”等理念已深入人心。

我校先后被北京市命名为“绿色学校”,也是北京市闻名的“花园式学校”,市级健康促进校,区示范高中校和素质教育优质校。目前我校是北京市100个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单位中唯一的一所学校,也是北方第一所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获得者。

二、教育与宣传

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我校已将环境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教育,使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广泛加强宣传的力度,如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节水宣传日活动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并在全校展开“节约”的大讨论。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参加,共提出有关节约的整改建议136条,直接与学生对话,学校到处呈现出人人讲节约,处处见节约的新气象,节约每一度电,人走灯灭;节约每一滴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将矿泉水瓶中的剩水,倒入节约桶积少成多(用于浇花或拖地用)等。

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常态化的环保课堂和以环保课题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环保课堂由专职教师负责,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主要针对八年级值周班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有育英学校特色的环保校园游构成,每周安排两课时。目前已有近700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全校约5 200名师生通过校园大屏幕、广播、电视、班队会、板报、社团活动完成了该课程的普及教育工作;而以环保课题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以系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构成:小学主要以开展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养成、环保兴趣小组活动为主―如在全国推广的“假日小队”活动、亲子活动、环保运动会和即将开展的“环保再生本的使用”等活动。初中主要以校园实践活动为主―“育英学校节能减排之校园游”让学生了解和实地考察我校的节能减排设施,感受我校在环保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高中主要以学生环保社团―环保部为依托,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校园环境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对学生的环保行为的指导及监督工作;同时开展走进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如“垃圾分类―社区宣讲团”“垃圾换有机 废品换绿色”的废旧物品置换活动等。让高中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好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的同时把学校建成一个环保的教育基地,如:组织参观中水处理系统、厨余垃圾处理过程等;请有关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把家长引进绿色学校的建设中,引导在家庭教育中进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教育和实践(如:用好环保袋等),把绿色学校的影响扩大到社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校不仅支持本校教师走出去,还定期请进环境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师生讲座,如:“创建生态学校”讲座,“垃圾分类 进校园”讲座,“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绿色校园”等讲座,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环保教育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了我校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0年以来,学校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EPD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保护母亲河、维护公共绿地,在长江源头立碑;2008年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市政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开展了系列垃圾分类、爱家减排的教育及实践活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工作,如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垃圾分类宣传、环境教育进课堂、小学环保嘉年华“小手拉大手 运动 低碳 伴我健康成长”亲子运动会、中学艺术节中的环保创意服饰大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教育及实践活动。

2009年在学校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学校又提出了“国际生态学校”的理念,学校从生态意识、环境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实施,并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办公室、学生环保部。师生还共同制定了北京市育英学校师生保护生态公约和北京市育英学校环境教育歌谣。

2010年3月22日下午,由环保部宣教中心项目主管杨珂、金玉婷和汇丰集团葛霖主席的夫人Mrs Janian Green及随行人员到北京市育英学校进行参观访问,并与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此次访问,专家们特别参观了学校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收系统、有机垃圾处理机、塑料包装回收机、太阳能橱窗等设备,并和学校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技课。汇丰集团葛霖主席的夫人Mrs Janian Green给予我校“国际生态学校”工作很高的评价。

2010年3月25日下午,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主办,海淀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协办的“低碳生活进校园,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在我校举办。学生代表张靓向全社会发出倡导低碳生活的倡议。

2010年6月10日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的“地球怎么了―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儿童画册北京首发式在我校召开。这本儿童画册的诞生,给6~12岁的孩子带来了关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低碳生活的各种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片使孩子们把抽象的理念和身边的环境现象联系起来,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从小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长大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2010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宣传教育处林玉处长和杨俊老师等人来我校进行调研,我校总务副校长郭春家、负责学校环境教育的潘军老师等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中,林处长对我校目前开展的环境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就其关心的全民宣教,如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如何将社会化的环境问题融入到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中、如何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如何使这种教育的穿透力和辐射力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10年9月,我校又开展了节约用水宣传月活动,学生自制节约用水宣传画,精心挑选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厕所内,以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学校的环保工作,提高师生的节水意识。

2010年9月,为响应国家倡导垃圾分类,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号召,构建“国际生态学校”和绿色低碳班集体,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环保”的校园环境,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北京小宽心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在我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小农庄试验基地”项目―暨环保科普校园行废旧物品置换活动。通过校园环保科普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进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综合素质,清洁美化校园环境,垃圾分类绿色低碳从我做起,让学生亲近都市农业,了解大自然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奥妙,积极参与社会垃圾分类与低碳节能活动,努力争做环保低碳的校园卫士与绿色校园农夫小使者。

2010年10月,针对我校低年级(1~3)学生的实际特点,为使学校的环保工作进一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校特与中华环保基金会联合倡议:倡导我们学生使用再生本、再生笔等再生学习用品的活动,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品置换再生本。低碳生活看似遥远,实际却近在咫尺。在轻微的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为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身为一名社会人必须担负的责任。我们希望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本学期开展的“使用环保再生本”的活动,意在让学生实际体验到低碳生活其实就在你身边,你每使用一本再生本就为低碳减排做出了贡献。

2009年至2010年,我校多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阳光校园创意大赛,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汽车尾气装置,意在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雨水的回收和利用――雨水收集器,意在解决校园雨水回收再利用问题,为北京市的节水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共有2人获奖。在第十一届北京“美境行动”优秀设计方案中我校又有8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这些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建设

几十年来,学校在全面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坚持建设绿色校园。积极拓展各种环保的手段,加大相关投入。学校全部采用节水龙头,分别安装三级水表、电表。2000年,我们请来百位名人与学生在校园中共植100棵树,建成“世纪之林”,树立了绿色理念,也开始了绿色行动。我校现有的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2005年“建设污水再生处理系统”(中水处理池),2006年建“雨水回收池”。2005年全年节水3万吨,10月份污水处理试运行。学校各楼全部使用中水冲厕,现每天用水量在50吨左右,正式运行后加上绿化喷灌,计划中水使用率基本满足,每天可以节水100余吨。

由于我校有在校师生5 000多人,每天食堂要供应3 000多人就餐。以前,学校食堂产生的生活垃圾要经常找人来清运,处理不及时就会产生异味、污水外流,特别是夏天还会孳生细菌,破坏校园环境。2008年我校引进两台厨余垃圾处理机,保证了学校食堂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零排放”,90%以上的有机垃圾转化为无害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热量并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积大大减小,约10%的残余物完全转化为标准绿色有机肥,送至学校的果园作为肥料再利用,大家都感受到了高科技环保的魅力。食堂员工还总结出几条好处:操作简单易学、节省人力、净化了环境、改善了卫生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员工的环保意识等。这些都使学校的环保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的大型节能减排设施共8项:游泳馆的空气源热水系统,食堂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住宿部和锅炉房楼顶太阳能热水器(2处),校园雨水收集系统,实验楼前的塑料包装回收机,图书馆前的太阳能阅读窗,锅炉房后面的中水处理系统。其他还有节能灯的使用、节能电热水器、分类垃圾桶的投放和使用等。这些设施的使用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意识上,看到和感受到了什么是“节约”,什么是“环保”。

60年的耕耘,从树木葱郁的“世纪之林”,到新颖独特的太阳能阅读橱窗;从楼道、办公区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到小型的中水处理系统;从学生宿舍楼上的太阳能板,到妙趣横生的动物园;从喷泉鱼趣池,到学校花房、果园;从在食堂就餐的师生自备餐具,避免餐盒和筷子的浪费,到厨余垃圾自行处理为有机肥使学校成为北京市100个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单位中唯一一所学校,无不向人们诠释着育英人对绿色的向往。学校里的许多基础设施也都尽可能地融入了节约的理念。和谐的生态校园不仅成为最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也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李岚清、李铁映、雷洁琼等领导人种下的世纪之林;毕业生捐建的知乐园;我们自己亲手栽种的柿子树、红果树,秋天丰硕的果实挂满树梢,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0年在建项目:学校住宿部楼顶1 000平方米的“空中生态文化苑”工程,意在打造环境教育实践区、生态文化展示区和交流活动休闲区。充分利用空间,节

约土地资源,绿化美化我们的校园。

四、节约效果

我校除了在校园设备上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资源设施设备外,也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节能减排的理念,如为体育组自制运动器材,用废旧物品和边角料制作教学用具,配合计算机的机器人课题自制机器人场地,为物理实验室自制电路模型,为通用技术课自制承重载体,为思维创新小组自制桥梁模型等,这些无不体现出学校的节约建校理念,全校师生参与资源节约教育活动覆盖率在95%以上。

在食堂就餐,按需取用不浪费粮食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已深入人心。食堂在使用厨余垃圾处理机之后,我校的厨余垃圾已经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并送到花房作为校园绿化的肥料,每天产生的约200公斤厨余垃圾实现了“零废弃”,为北京市的垃圾减量化做出了贡献。

2009年,我校自来水用水量:119 683吨,中水4 771吨;2010年截至9月自来水用量:101 624吨,中水1 290吨(9,10两月)。平均每个月自来水减少用水量约1 318吨,比2009年下降13.21%。中水数据2009年同比2008年下降约39%。

2010年的几场大雪,使我校的雨水回收池得以充分利用。在下雪的那几天,每天的早晚都由我校的郭春家副校长带领后勤教职员工参与积雪的清扫与回收工作,就是周六日也没落下,加班加点地将积雪回收到学校的雨水回收池中,供日后世纪之林灌溉之用。

由于我们开设了垃圾分类进课堂的环保教育课及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使得校园内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达到50%以上。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事例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校节水、节电、节能已蔚然成风,创建节能减排学校是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

有一位专家这么说过:“当我们的孩子作为决策者时,能有先进的环境理念;当我们的孩子作为生产者时,能有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当我们的孩子作为公民时,能有善待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当科学发展是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种素质,深深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地球,才可能成为我们永久的家园!”

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爱护环境,倡导环保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时尚,作为传承光荣革命传统的育英人不能落于人后,红色学校,绿色事业,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感动、去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上一篇:让信息技术更高效地成为历史教学的助跑器 下一篇:校园环境建设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