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附条件不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9-21 05:41:18

我国附条件不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 我国的附条件不法律制度作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刑事诉讼制度,其着重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社会前途的保护,亦具有赔偿、安抚被害人的法律价值。该法律制度深刻地改变了对犯罪行为的评价和处罚机制,对我国法治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附条件不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制度研究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附条件不制度更是深刻地改变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并日益为社会所关注。

一、我国附条件不制度概述

2012年3月,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中,增加了第五编(特别程序)第一章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其确立了附条件不法律制度。我国的附条件不,又称暂缓,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性质、情节和悔罪表现等因素,对罪行较轻的嫌疑人设定考验期,如其在考验期内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并符合法定条件的,则应当由检察机关作出不决定;反之,对严重违反法定义务或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嫌疑人,则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法律制度。

二、设立附条件不制度的法理基础

构建科学完善的附条件不法律制度具有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意义。该制度普遍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一)司法保护原则

在设计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群体社会阅历浅,身心均未臻成熟等特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赋予未成年嫌疑人特殊的诉讼权利,规定特殊诉讼程序,以切实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如下。

1. 制度目的。附条件不法律制度作为我国特殊刑事诉讼制度,其设立目的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设立该制度的目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相一致,即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而设立刑诉法一般性规则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简而言之,刑诉法一般性规则以惩罚打击犯罪为目的;附条件不制度是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为目的,刑罚仅是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罪人的手段而已。

2. 特殊权利。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在各环节中均享有特殊诉讼权利,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1)未成年嫌疑人及其监护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形下,司法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2)在讯问过程中,应当通知未成年嫌疑人的法定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嫌疑人的其他成年亲属,其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讯问女未成年嫌疑人时,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3)综合衡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对无确实逮捕必要的未成年人,应不批准逮捕;(4)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但经未成年人及法定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5)未成年犯罪人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司法机关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此外,笔者还认为,我国还应设立官方性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以指导、协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赋予其对没有法定人、监护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行使法定人的保护职责,以避免多个组织、机构在共同行使保护未成年人职责时相互推搪,进而避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受损。

3. 专门办案主体。(1)成立专门检察机关。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设立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条件暂不具备的,应成立专门办案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2)指定专门办案人员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选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且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检察人员承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此可见,设立专门机构和指定专门人员办理未检案件,有利于充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有利于司法资源科学配置,有利于培养专业化未检办案人才。

(二)教育、感化、挽救原则

教育、感化、挽救原则是指在依法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时,主要通过教育、感化的方法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促其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坚持上述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惩罚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对触犯刑律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并不意味着对其罪行姑息纵容,而是强调要与成年犯罪人区别对待,尽可能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适用附条件不制度时,应将罪行较轻,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嫌疑人作为教育、感化重点对象,并对之作出附条件不决定。考验期满后,对遵守监管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未成年嫌疑人,作出不决定。终止司法程序,封存其犯罪记录,恢复其人身自由,使之重新回归社会。

(三)诉讼经济原则

诉讼经济原则,是指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时,在确保诉讼程序合法、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耗费较少司法资源(人力、财力、物力)的诉讼方式来完成诉讼任务,以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附条件不工作集中在检察机关的审查阶段,从而免去了、审判、刑罚执行等诉讼环节的大量司法工作,极大地节省了司法资源。此外,通过附条件不考验期内的教育和矫治,能促使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人反省改过自新,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相较于审查、、审判、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而言,附条件不程序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三、适用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对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即附条件不制度仅适用于年满十四周岁,且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嫌疑人。

(二)适用条件

1. 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该条件对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种类进行了限定,即附条件不制度仅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三种犯罪类型。同时,亦以法定形式排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利益及职务犯罪等犯罪类型适用附条件不制度。

2. 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在《刑法》分则第四、五、六章中,仅有侵犯通信自由罪、偷越国(边)境罪等极少数罪名的法定量刑在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因此,如附条件不制度仅仅适用于“法定刑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附条件不制度的适用范围将会极其狭小,且会丧失广泛、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现实法律意义。笔者认为,根据罪刑相适应法律原则及设立附条件不制度的立法精神、司法实践,对最终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未成年嫌疑人均可适用附条件不制度,而非狭隘地适用于法定刑在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情形。

3.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条件。此项条件明确要求,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案件应以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为前提,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此外,还需满足刑事证据规则的要求:即定案证据必须依法定程序查证属实,非法证据应予排除;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矛盾得以合理排除。由此可见,承办此类案件的检察人员应当对案件的证据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以杜绝对存疑、无罪等刑案作出附条件不决定。

4. 确有悔罪表现。法律和司法解释未对“悔罪表现”作出明确界定,造成该条件不易掌握。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往往因时、因地、因人等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差异,从而显失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明确、统一“有悔罪表现”的标准,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自首、坦白、认罪等悔罪意思表示及积极赔偿、退赃、检举揭发、协助侦查等悔罪客观表现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评判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确有彻底、真实的悔罪表现。

四、作出附条件不决定机制和申诉复议制度

(一)决定程序

1. 听证程序。检察机关在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前,应当听取侦查机关、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人、辩护人的意见。如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对附条件不有异议或争议较大的案件,检察机关则可以召集侦查人员及各诉讼参与人举行不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理由。上述听证程序的意义在于倾听各方意见,摸排不稳定因素,争取形成较为一致的处理意见,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笔者认为,附条件不决定应以,侦察机关及各方诉讼参与人对作出该决定无实质性异议或持认可态度为前提。反之,则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不稳定因素。

2. 审查决定程序。适用附条件不案件的审查意见,应当由办案人员在审查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提出。此外,检察机关承办人还应对未成年嫌疑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学习条件、个人品行等方面进行调查走访,并出具社会调查报告。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拟定考验期限和考察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全案报本院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二)申诉复议程序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的相关条款分别赋予被害人一方及公安机关对附条件不决定启动申诉及复议、复核程序的权利。其具体包括:(1)如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人对附条件不决定不服,在收到附条件不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可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2)如公安机关认为附条件不决定有错误,有权要求复议,检察机关应另行指定检察人员进行审查,并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作出复议决定。公安机关仍然认为复议决定有错的,其可以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请复核。

上述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赋予了侦查机关及被害人申诉复议权限,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被害人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的规定不明确;申请申诉、复议的主体单一,其未包含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负有保护职责的组织机构。笔者认为,须进一步完善申诉复议程序,赋予相关组织机构程序启动权,并明确规定被害人及其辩护人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的程序和权利。

五、考验期限及监督矫治措施

1. 确定考验期限。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应当确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考验期。考验期限的长短应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轻重、主观恶性大小和人身危险性大小、一贯表现及帮教条件等相适应。此外,检察机关还可以根据上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的客观表现和悔罪意识等情况,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考验期限。应当制订实施细则,规范、明确考验期限的确定机制,以防止考验期限任意设定或设定后任意增减等不公正现象出现。

2. 监督考察措施。考验期内,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服从检察机关的考察、监管,并遵守以下监管规定:(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2)向考察机关报告活动情况;(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4)自觉接受矫治和教育。除此以外,检察机关还应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近亲属、学校、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的相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笔者认为,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以监督、考察、引导等措施为主,防止将监督考察措施与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刑事强制措施等同。

3. 矫治教育措施。检察机关依法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以下矫治和教育措施:(1)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2)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3)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4)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5)接受相关教育;(6)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面对种类繁多的矫治教育措施,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呢?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对个案嫌疑人作案目的、动机、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评判,并结合相关专业的专家(心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出具的书面《矫治建议书》,最终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矫治教育方案。

六、考验期届满后的处理方式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的决定,提起公诉:(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对此,笔者认为,在短短的六到十二个月考验期内,难以充分地考察发现未成年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亦难以完全查实其是否曾实施漏罪或新罪。为有力地打击各种未成年人刑事累犯、惯犯的嚣张气焰,避免姑息养奸,应规定:未成年人在考验期内实施新罪的,无论其罪行在何时被发现,均应当撤销原不决定,予数罪并罚;对考验期前存在多次漏罪情形的,无论其罪行何时被发现,亦应当撤销原不决定,予数罪并罚。(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该条款中的“情节严重”未予界定。笔者认为,该条款的适用会对符条件不人的权益有重大影响,应当予以明确规定,即应界定违反何种治安管理规定及监管规定的条款、种类、程度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以此避免自由裁量权被滥用,进而避免案件处理显失公正。

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的情形,考验期届满后,检察机关即应当作出相对不决定。

七、法律冲突

附条件不制度具有保障人权、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等积极意义,但却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冲突。该制度的确立,扩大了检察权限,造成对审判权的实质侵犯。分权制衡是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司法权的行使也应遵循该原则,以形成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但附条件不制度已实质上阻断了审判机关对部分案件的定罪量刑认定,形成法定诉前认定制度,造成了检察权与审判权之间的权力冲突。

笔者认为,司法制度应当遵循分权制衡原则,以形成权力制约、平衡机制。将附条件不制度引入的同时,也要对侦查、审判等司法权力机关进行再分配。具体考虑,被害人及其法定人对检察机关作出的附条件不决定有异议,提出申诉后,仍对申诉结果不服的,应赋予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权利。通过启动刑事自诉程序,使审判机关对附条件不案件享有了审判权能,亦对附条件不制度下的检察权延伸形成有效的制约。

结语

附条件不制度充分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先进法治理念,还具有简化诉讼、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化解社会矛盾等法律价值。但作为新设法律制度,其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及矛盾冲突。因此,亟待加强对涉及附条件不制度的法律理论、法律条款、司法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促使其日臻完善,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法律效用。 ■

参考文献:

1. 隆振中.附条件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检察理论与实践,2014,(1).

2. 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3. 赵征东.“有悔罪表现”需统一标准[N].检察日报, 2014-03-09.

4. 蔡勇.附条件不制度的意义和适用[N/EB].中国法制网(2007-10-09).

上一篇:微博与微信:城市社区自治能力创新的新平台 下一篇:反贪侦查信息化: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