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2022-09-21 04:27:44

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中央政府战略方针指导下,各级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推动,使创业教育迅速升温并席卷整个教育界。与此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却准备不足,并存在诸多争议,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内涵的“迷失”、创业教育目的的“缺失”和创业教育实施过程的“偏失”三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创业培育”为主,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注重创业精神教育,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强调政校企协同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大学生就业;冷思考;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104-0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迎来创业教育新时代。特别是2010年以来,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或enterprise education)如同一场海啸引发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1 000所大学开设了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100所大学实施了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中国知网里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进行搜索,2009年相关论文共计1 456篇,2010年迅速上升为1 962篇,2015年底则上升为3 301篇。对于创业教育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容,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亦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此外,针对创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者们也持不同态度。针对当前“创业教育热”的种种端倪,我们应理性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找出当中的非理性因素,从而探寻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性之道。

一、高校“创业教育热”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现实发展需要

1.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从而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政府也提出把大学创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国家教育整体发展战略[1]。这表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大量研究和事实也表明:创业教育是促进创业活动活跃和提升创业活动质量的主要因子,也是拉动和提升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品质,推动大学生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从而达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目标。可以说,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创业教育升温的宏观背景。

2.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兴起于大学扩招后而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期。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2]。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状造成了部分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由高校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不匹配也引l了结构性非均衡的就业难问题。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强化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高校自身而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于是大力推行创业教育就成了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因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压力,还能够通过创业提供的岗位,带动一部分大学生就业。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由管理型经济(Management Economy)向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ship Economy)的转变也催生了社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在管理型经济(大企业经济)时代,大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小企业通常是大企业的追随者。随着创业型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中大企业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小企业由大企业的追随者逐渐变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这种经济发展范式的转变使产业结构发生了从高集中度向低集中度方向变迁的趋势,大企业优势日渐式微,小企业优势逐步显现[3]。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诸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主,其结果表现为大量中小企业的创生与成长和大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共同推动着创业型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政府强势推动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除受上述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表现出强烈的行政管控制度逻辑,从而将创业教育推向高潮。为应对上述现实需要,政府以行政力量驱动和引导在全国范围内高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主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从制度上增强创业教育的合法性,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如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在中央层面颁布的第一个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专门性文件。随后,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先后于2012年8月和2015年5月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就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和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做了明确规定,在政策层面明确了创业教育的实施步骤。此外,在不少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里也都涉及到了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受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政管控的影响,地方政府为响应中央精神,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指导文件。如浙江省在2015年8月公布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省除公安类特殊类型院校外,普遍建设创业学院。由此可以看出,在全国范围内引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识。

二是通过利益诱导调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为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推行,政府一方面按照“自上而下”的线性逻辑采取层级传导的行政路线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还通过资源的“选择性配置”从高校内部发展创业教育。在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原则性政策和指导意见后,中央政府为加快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还通过项目资助、经费拨款、教学质量评估等手段引导全国高校开展各种资源竞争。围绕一系列选择性激励所带来的好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在争先恐后地上马创业教育,从而实现多项激励要素竞争所带来的潜在利益。由此可见,以资源配置为基础的治理手段作为一种国家治理体制正逐步嵌入大学治理当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与高校依赖关系[4]。总体而言,无论是以政策为基础的合法性手段还是以利益诱导为主的有效性手段,都凸显了政府作为社会监护人的强烈行政管控制度逻辑,这是“创业教育热”的最根本原因。

二、高校“创业教育热”中的非理性因素

高校创业教育在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在理论与实践当中也存在着诸多非理性因素,从而导致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困难。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的“迷失”、高校创业教育目的的“缺失”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偏失”三个方面。

(一)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的“迷失”

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时代主题的变化。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从“以精英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向“以大众为导向”与“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的过渡。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人们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还未达成统一,主要存在三种内涵认识:其一是将创业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的内容,其二是将创业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的类型,其三是将创业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的理念。

首先,将创业教育视为教育内容的观点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客观上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看成是教育当中的两种不同类型,似乎创业教育只是单纯创业技能或技巧的掌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经商或是能创立企业。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创业教育发展方式通常是增加或开设同原有专业教育没有内在联系的一门或是一组创业学或创造学课程。这种认识和实践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深层基础,脱离了创业教育自身与专业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是一种知识本位的创业教育观。其次,将创业教育理解为教育类型是创业教育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表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徐华平等学者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发展,创业心理品质的塑造来造就有创业素质的最具革命性的一代。此外,创业教育不再是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创业者,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主动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并通过有效的配置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定位于教育类型的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修养为核心的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创业教育观[5]。再次,随着人们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学者还将创业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代表学者有杨晓慧等。作为教育理念的创业教育,其内涵超越了“创业”概念本身,转而更加关注于“创业”背后的深层基础,即“创新人才培养”。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评价标准,在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推进的高校创业教育[6]。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以人人都能够享有并可以接受为基础的创业教育,是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业教育观。

(二)高校创业教育目的的“缺失”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与学者都在倡导、研究并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无论是在社会层面、高校行政层面还是师生层面,都缺乏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性认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大多属于感性的功利。

虽然创新与创业在高校的青年学生中已经蔚然成风,高校创业教育也在不少学校开展得风生水起,但是有些高校将创业教育理解成了“经营生意的教育”。如某些高校鼓励大学生在学校以专门“经营网店”并采取通过网店等级可以抵学分等方式来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亦有部分学校以应届毕业生创办企业数量的多少与企业规模的大小为依据宣传自己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说,诸如此类形式的高校创业教育既是创业教育目的缺失的严重表现,也是大学自觉精神迷失的结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高校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创造财富和利润的功利性层面,忽视了教育中“人”的存在;第二,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和操作,从而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形成的深层基础;第三,认为这种创业教育是在不需要改革现有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的前提下产生的,它只需要增加与创业有关的技能和知识即可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7]。总体而言,这种局限于操作层面的创业教育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取向,其哲学根源是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

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创业教育首先应该是“教育”然后才是“创业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应该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非仅关注于教育的某一环节或某种结果,亦不是单纯地适应某种经济逻辑或是政治逻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落到实处,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8]。其次,高校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这是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传授的,它必须在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熏陶下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传授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层面上,而应该将高校创业教育的观念和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程中。

(三)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的“偏失”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建立起了较为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从而导致创业教育的发展偏离了创业教育的初衷。这主要表现在创业课程的开展与对创业教育的评价两个方面。

第一,创业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创业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教育模式。201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9]。尽管文件中要求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应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但是,创业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以商科教育和管理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表现出以学生学会、掌握现有知识为目标,从而教给学生知识或发展学生的技能的过程。这种重理性知识传播轻情感体验,重逻辑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轻体悟情感表达能力熏陶的教育方式仅将学生培养成是学习知识的人,而忽视了一个具有完整精神世界人的培养。高校实施的创业教育课程其实质仍是知识化的教育,可以说,这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接受式创业教育偏离了创业教育作为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本真追求,也无法达到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创业教育在评价方面存在内容、结果以及方法的失范问题。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评价实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评价内容方面重硬实力,轻软实力。通过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可以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过程中大多从硬件的角度来审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如创业课程的开设,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创业活动项目的多少,创业师资的结构等,而对作为创业教育背后教育理念转变的关注较少。二是在评价结果方面重视物,不重视人。由于作为“物”的创业教育结果如公司的数量、规模和资金等易于量化,而作为“人”的创业教育结果如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具有较强的内隐性不易于分析和比^,从而造成在对创业教育的评价结果方面是“见物不见人”。三是在评价方法方面重形式,轻内容。当前创业教育的评价多采用学校汇报和上级检查的方式进行,报告通常是扬长避短,报喜不报忧,而视察也多走是马观花,重结果轻过程[10]。实际上,这种评价方法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对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结果反馈。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

(一)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从“生产”走向“培育”

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模式可以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培养方式。高校创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拥有广阔眼界、深厚专业知识并具有付诸实践的能力的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人才素质构成的角度来看,它与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质的差别。创业型人才需要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但更需要具备开创性思维,是以创新与创造为核心的;而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和应用,是以具体方法运用和实践操作为核心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素质构成的差异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方式的差异性。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通过规范化的培养方式既然能够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同样可以培养出创业型人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利用诸如设计图大批生产的方式虽然可以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创业型人才,因为人们难以把握究竟怎样才能使人们有创业的动机、创业的能力和创业成功的客观条件。创业型人才可以培养,但是不能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式大批“生产”。从本质上讲,创业的最终行动来源于创业者自身与环境的互动,而并非来源于外界环境的直接推动。因此,只有当所有外部条件内化为创业者自身内驱力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创业。创业行为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价值的基础性和未来性,即创业教育不能像生产机器和建造房子那样立竿见影,而是通过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11]。依此看来,与其刻意培养创业人才,不如致力于建立一种鼓励创业的大学环境,形成一种大学创业文化,从而将创业人才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培育”出来。从创业教育发展历程看,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创业型大学”标志着高校开始有意识地致力于创业环境建设,并将创业内化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实施的价值取向:从“创业知识教育”走向“创业精神教育”

教育实施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实施主体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以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为核心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实际上仍停留在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层面,即注重知识教育。所谓知识教育是指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在知识教育中,基本的、成熟的、专门化的知识代表了理性知识,是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知识教育固然重要,它一方面能够将创业教育所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创业能力。

然而,创业教育开展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只涵盖了创业教育的部分内涵。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核心应专注于创业精神的培养,这是知识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为知识在面对纷繁变化的环境时是有限度的,而作为品质的精神是无限的,因此精神教育更为重要。创业精神教育注重个人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尤其偏重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教育相结合,根本目的在于向个体传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12]。创业精神包含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哲学层面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是人们对于创业的理性认识;二是心理学层面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是人们创业的心理基础;三是行为学层次的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是人们创业的行为模式。创业知识教育与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区别还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即它所培养的不是功利、短视与同一的人,而是差异、多元与丰富的人。此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也不仅是教给学生有关创业的一些显性知识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拥有创业精神,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应以创业精神为导向,从知识教育范式过渡到精神教育的范式中来,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置于中心地位。

(三)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从“内部发展”走向“政校企协同发展”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建设初期的十多年探索过程中,坚持的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首先关注作为创业教育核心组织的高校内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这种方式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初期有助于创业教育内部体系的迅速建立并形成规模。然而,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发展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创业教育既需要内部建设也离不开政校企多方的支持。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与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基金会等利益相关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各方形成共同体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创业教育的系统。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应在校内政策支持、联合地方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发挥学校产业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保障,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13]。体系建设将是未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它能为推动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争取更多的内外部资源与支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政府层面看,应积极营造创业型生态系统,为大学生优秀创业计划提供政策倾斜和融资支持,探索孵化器和创业园的发展,帮助创业者开展创业孵化,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其中组建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是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应积极鼓励成立各类创业教育联盟或创业团体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14]。其次,从高校层面看,应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切实推行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项目。创业教育只有渗透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应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环节融入创业教育元素,推进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再次,从创业层面看,社会各界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不断健全促进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逐步加大各方参与创业教育的能动度。创业教育的推进不仅有赖于高校内各子系统的紧密合作,更需要社会其它部门的整体配合。创业教育只有形成联动机制,教育效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马晓春,牛欣欣.创业型大学:地方大学变革的新图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3-4.

[2] 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图)[EB/OL].[2016-04-02].http:///kuai_xun_4343/20141205/t20141205_1209695.shtml

[3] 李剑力.创业型经济的特征、功能优势与运行机制[J].学习论坛,2010(9):40.

[4] 姚荣.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9-34.

[5] 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71.

[6]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0.

[7]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1.

[8] 高莹.高校创业教育,应落脚于“教育”[N].人民日报,2015-03-26(17).

[9] 张卫民,母小勇.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4(9):94-95.

[10] 薛浩,陈万明,张兵,陈桂香,韩雅莉.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反思与对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6(2):76-77.

[11]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

[12] 卢亮,胡若痴,但彬.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措施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14(8):56.

[13] 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47.

[14]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109.

上一篇:浅析民办学院教学工作考核机制 下一篇:微信社交软件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