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概念及产生原因研究

时间:2022-09-20 09:37:00

审计风险概念及产生原因研究

摘要: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审计工作人员、会计事务所、审计主题和审计环境等四个方面。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为保证执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并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二是建立风险防范基金;三是建立风险责任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四是加强审计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五是完善审计法律环境,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六是保持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控制;审计失败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案件频频曝光,多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上市公司和审计工作人员受到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质疑。在众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中,以审计沈阳菲菲农业有限公司和菲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资金植入案(简称菲菲农业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虚构财务报表事件(简称银广夏案)、湖南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虚增收入事件(简称万福生科案)、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信息造假事件(简称绿大地案)等最为典型。这些审计失败的案例都是审计风险偏高的审计实务,因此,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掌握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并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主体在审计完成的前提下,经营过程中仍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经营风险和狭义审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审计报告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审计主体经营过程中因客户关系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其形成原因来自“深口袋”理论。狭义审计风险上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表达不当而造成的审计主体的经营风险,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财务报表未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这种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审计效果与审计质量;其二是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这种情况会降低审计效率,增加审计样本量和审计时间。从审计实务角度来看,审计风险更多是指狭义审计风险中的第一类风险。

(二)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结合菲菲农业案、万福生科案,绿大地案和银广夏案等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整个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审计工作人员、会计事务所、审计主题和审计环境等四个方面。第一,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工作人员自身,包括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审计的方法。就其职业道德而言,主要涉及审计工作人员是否能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职业道德以及从事审计工作的责任心;是否有应有的职业谨慎等。如果盲目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或聘用并相信不能胜任的专家和助理人员都会使审计风险加大。正如菲菲农业案中,面对被审计单位并不高明的造假手段,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在这次审计工作中,由于没有认真履行查询、函证、分析性复核等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现这种审计失败,可见审计人员对于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视而不见,这也很难让人不怀疑其职业操守。第二,从会计师事务所方面来说,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计事务所承接不能胜任的工作,不能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审计工作。会计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工作目标不明确,没有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实施审计,复核工作不到位,缺乏严密的工作考核机制。人员聘用时关注从业资格,未审查其业务能力,不注重对本所执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导致审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工作质量要求低,风险意识淡薄。在银广夏一案中,审计人员不了解生物萃取技术,对外贸业务也不精通,在对行业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也没有通过对相关行业专家的咨询和征求专家的意见。对其所发现的问题,没有按照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是轻易地相信银广夏管理层声称的“生产进入成熟期”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原因以及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从而导致了审计失败,致使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三,从被审计单位方面来说,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性、被审计单位蓄意作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等都会导致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工作人员不能按照职业要求和审计规则进行专业审计,不仅自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还会使会计师事务所遭受相应的损失。万福生科公司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增营业成本的方法,虚增净利润达4千万元,导致该公司同期财务报告盈亏方向发生变化。绿大地公司自2007年上市后,在短短的三年内,通过虚增资产、欺诈发行和篡改财务资产凭证等手段,累计虚增收入达2.5亿元。银广夏案件中,公司管理层集体舞弊,不仅虚报了出口商商品单价,还伪造了海关和银行的对账单。由此看来,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人员只有深入调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和内部具体经营状况,才能发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问题。第四,从审计环境来说,审计环境的变化也会提高审计风险率。审计环境是指审计工作所处的经济形势、法律规定和文化背景。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报告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意见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也在逐步加大。当经济持续低迷,被审计单位容易经营失败,从而导致针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诉讼增多。法律规定是审计风险是否产生及大小的关键标准。文化习俗通过对审计人员价值观和被设计单位经营理念的影响而影响着审计风险的大小。目前,由于审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审计工作人员涉及法律诉讼的数量和金额都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不断增加,市场范围越来越广,经营内容丰富多样,使会计业务日趋复杂,审计风险随之变大。同时,政府监管部门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强度日益增强。而审计工作人员由于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审计工作人员的案件中,审计工作人员败诉的情况也日益增多,从而更进一步诱发经营活动失败的纠纷都将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保险危机”和“诉讼爆炸”是当前审计工作风险加大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

(一)为保证执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并

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把审计工作人员的雇佣、督导、分派和培训等方面的内容纳入质量控制系统中;加强考核,确保全体专业人员都具有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严格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准则为标准,规范所有执业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行为;及时、准确地监控审计过程中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执行落实情况;重视业务承接与监控,控制业务承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要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建立一个独立于审计小组之外的临时机构,对每个客户的审计底稿进行复核,以加强复核机制,防止审计风险。

(二)建立风险防范基金

每个审计单位都要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以及为此所需承担的风险责任,为此会计事务所应按照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防范基金。这种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向保险公司投责任保险,进行有效风险防范;另一方面专户专储,用于弥补因为审计失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风险防范基金,不仅可以防范审计风险的产生,还可以用于扩大业务活动投资,保持审计业务适度发展。

(三)建立风险责任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

我国现阶段会计资料虚假程度严重,如果继续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将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推行风险导向审计,这是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常用的审计方法。建立审计组织内部的风险责任机制,即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层次、各岗位和各环节的责任和权限。建立风险反馈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监督,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为鼓励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需有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问题。

(四)加强审计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根据审计工作的岗位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较强的职业风险意识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要主动学习和掌握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的原则。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经济活动的新变化,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强化质量意识,严格依照审计准则,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和每一个审计工作环节,以确保业务质量。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慎重地提审计报告和出审计意见,不能草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能简单地出具“同意”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尤其是在风险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应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出具明确具体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克服“内部审计不存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不负法律责任”等传统观念,最大限度地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减少审计风险责任损失。要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目前,在审计过程中,正是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存在重大错误的会计报表有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才导致审计失败现象的不断发生,造成社会上对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对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质疑。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就是要求每个审计工作人员都树立诚信至上的职业观念,真正做到在利益面前保持职业操守不动摇。同时也要改革和创新行业监管,制定严厉的处罚制度,让审计人员对其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成本。

(五)完善审计法律环境,维护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审计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使得审计领域相关制度和法规存在的缺陷逐一显现。审计工作作为经济活动监管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审计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律为审计工作来保驾护航。因此,完善审计法律环境,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当务之急。只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维护审计的独立性是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在审计过程中,可以从五个方面全面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制定维护独立性的制度,包括威胁独立性识别系统、威胁程度评价系统和威胁应对机制等;建立监督及惩戒机制,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和程序的顺利实施;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重视独立性,并要求监证小组成员保持独立性;制定能让员工向更高级别人员反映独立性问题的制度和通道;及时向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传达有关政策和程序的变化。

(六)保持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强大的分析判断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是复杂审计环境条件下,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得,除了来自学习和工作经历,还要经过适当的专业训练。审计工作人员应有的关注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职业敏感和职业谨慎,即对产生怀疑的证据要保持高度警觉,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视友.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9).

[2]李明娟.审计失败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5).

[3]邓敏.审计工作人员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4).

[4]郭海燕.对审计失败的再思考[J].财会研究,2006(3).

[5]孙敬东.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审计工作人员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6]周超,魏开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对策思考———基于万福生科造假的案例分析[J].西部财会,2013(7).

作者:周行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分析 下一篇:市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建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