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滞胀瞄头隐现

时间:2022-09-20 08:36:17

中国经济滞胀瞄头隐现

从战略上看,中国经济必须减速,尤其是高能耗产业,但有些高能耗的产业是不能减速的,最典型的就是农业。

2011年春节之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调整态势中。但让人看不清的是,它的调整趋势非常平缓,尤其是从GDP、PMI等宏观经济数据上看,根本看不出有“超调”迹象,而且8月的PMI还出现0.2%的微幅反弹。

于是很多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软着陆,而且已经触底回升。而我却要提醒:中国经济正在由主动减速演变为被动减速,由平缓减速演变为“断崖式”的减速,滞胀已经不是未来的风险,而是今天的现实。

经济被动减速的观点似乎得不到数据上的证明,比如上半年GDP9.6%的增幅仍然处于“过热”的边缘,8月PMI还向上反弹了0.2个百分点等。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常识性的现象:中国的GDP很不真实,它不仅没有完全剔除通货膨胀影响(中国没有公布过GDP平减指数),而且存在不一致不规范的人为调整痕迹。如果剔除了通胀率影响,上半年GDP减速是十分明显的。再看PMI,虽然8月有所反弹,但也是价格向上因素在支撑着PMI保持反弹。也就是说,库存没有大幅度a增加,增加的是进货价格。

中国经济减速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式的,即内生性的。中国经济长期保持10%以上的增速,内生动力充足。但这种快速增长是在消耗大量资源尤其是能源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在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包括其他生产要素成本的背景下实现的。这种增长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合算的,甚至是“负增长”。它现在已经出现恶果,遭遇瓶颈,出现严重的失衡,减速是必然的。不主动减速,只能被动减速,在财富蒸发中减速。

中国经济减速恰恰与全球经济减速相互重叠,产生共振,因此可能出现主动性减速演变为被动性减速,平稳减速演变为阶段性失速的失衡现象。宏观经济环境持续紧缩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形成的糟糕外部环境,将使得未来两个月的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更大幅度下滑。

最典型的经济现象可能是:资金链断裂从点到面,从企业蔓延到银行体系;大量企业盈利能力将下降;出口企业压力加大;基本建设项目停工;失业率增加。

中国经济减速是战略需要,在减速中保持平衡稳定更是战略需要。

从战略上看,中国经济必须减速,尤其是高能耗产业,但有些高能耗的产业是不能减速的,最典型的就是农业。今天中国的农业已经是高耗能产业,它消耗的水资源、能源之高根本无法计入成本,很多地区甚至临近荣枯点,农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瓶颈。

减速太快同样面临严重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丧失战略机遇。目前全球经济都在减速,实际是国际竞争力的一次大洗牌,也是中国崛起的一次大机会。中国只有保持平稳发展速度,才能在全球最缺钱的年代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导致中国经济被动性减速的几个关键因素是:一是农业瓶颈。农业发展缓慢以及农产品成本受到资源短缺影响而持续提升是大概率事件,它既是高通胀的推手,也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二是全球经济中期趋势放缓。欧美日英都有可能陷入低迷增长状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也将减速,中国外贸出口必须另辟蹊径,但风险越来越大。三是房地产市场真正出现拐点后有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急跌。这将导致银行业坏账率增加,如果地方债风险随之爆发,实体经济资金链可能同时断裂,银行体系风险加大。四是最大的风险来自制度层面,比如说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特征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加强等。

正是由于考虑到以上重大风险源目前都处于显性化时期,因此宏观调控必须谨慎,不宜过度紧缩。相反应该微调,采取措施对冲以上风险隐患。

上一篇:让光荣与梦想一起飞 下一篇:亲夫妻亟须明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