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矿区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9-20 06:22:27

和谐矿区文化建设论文

一、以“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建设“传递温暖、真情服务”的亲情矿区

经营管理者只有以“义”为先,以保障居民用户的利益为前提,合理地谋利、得利,才能保障和谐矿区建设持久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只要将对亲人的仁爱之心加以推广,就可以达到社会稳定,天下太平。这种观念用在和谐矿区建设中尤为重要。建设和谐矿区,就要抓住“义”这个根本,设身处地为居民用户着想,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电话回访、服务跟踪等形式,从关注和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消除企民矛盾、拉近企民距离、达成企民共识,切实做到听百姓音、知百姓情、解百姓难、暖百姓心,架起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间的情感桥梁。在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基础上,可丰富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链,广泛推行社区综合体、便民服务圈、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事业,做好居民住房、道路交通、后勤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结合居民用户需求,认真查找差距,整改存在的不足,从关键处和细节处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创新服务方法,尽全力建设一个洋溢着幸福、阳光的亲情矿区。

二、以“居安思危”的忧患观,建设“保障安全、维护稳定”的平安矿区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安全的哲思有很多,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等,表达了一种即便处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提高警惕,常怀防止祸患的忧患意识。老子说过一句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与祸是相互依存,能互相转化的。在和谐矿区建设中,安全大于天,安全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托起的是和谐与希望,如果安全失去了保障,那么和谐矿区建设就无从谈起。从企业角度来看,要树立大安全观,群策群力,规范岗位操作行为,深化“三违”专项治理,配备好安全装备,促进人的本质安全,为员工群众、居民用户的安全守好最后一道防线,落实一把手责任、树立一盘棋思想、凝聚一股绳合力,通过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人人肩上压担子”的责任格局,确保安全责任全覆盖、安全监管无死角。针对生产服务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规律患提前介入、苗头患超前预防,最大限度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培育先进安全文化,经常性地举行安全文化进班组、进小区、进医院、进活动室、进广场、进车厢等活动,力争实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零事故、零伤亡目标。实现矿区安宁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减少冲突,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也是平安矿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稳定矿区,要摆正四个关系:一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领导干部,其实自身就来自于老百姓,是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公仆。领导干部如果摆不正与群众的关系,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其后果轻则脱离群众,重则被群众所抛弃。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工作的关系。企业的发展需要生产经营的“实”,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虚”,不存在任何的冲突。企业要发展、要进步、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把两者有效地结合,相互兼顾、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靠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安全和稳健。三是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四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矿区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员工群众和用户利益的保证。矿区建设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生产服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各方的利益,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推动和谐矿区建设,必须兼顾好各方利益。

三、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建设“绿色环保、舒适优美”的生态矿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阐明了人要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达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从古至今,无论是园林设计,还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一直备受推崇。保卫家园、呵护生命是人的本能意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更体现了人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谐矿区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这一规律,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探索资源整合途径,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节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多的生产服务中去;二是着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由政府主导,地企联手,依托“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防护林工程”“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绿地认养”“春风行动”等形式,依法依规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三是实施人居环境和民生保障工程,提高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处理率,让居民群众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安全水,用上清洁能源,住上优美园区,为居民群众住上宜居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矿区建设短期与远景规划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环境相统一、规划与推进效果相统一的境界。

四、以“尊贤重才”的人才观,建设“造就人才、成就企业”的人才矿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尊贤重才,是中国历代以人才治国的经验;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历代开明君主和有识之士,都把人才作为治国安邦的关键所在,而如何培育任用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其本职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华、发挥自身潜能,创造出更多新价值,至关重要。第一,善政不如善教,要用人之长、补人之短。孟子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任用人才应用其长、补其短,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让他们在熟悉精通的领域中发挥能力,是高明的用人之道,对于其身上的短处,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的环境,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员工自身能力素质。第二,要佚于使人,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赏识员工,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员工。让员工在各自负责领域内充分自由发挥,充分考虑其长,让其施展手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优秀的员工,要为其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和展示才华的平台,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让干成事者有回报;对于一直无明显进步的员工,要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改进方法;对于年龄大的员工,肯定他们过去做出的贡献,让他们做好传帮带,把最好的手艺传下去、把过硬的作风带出来,不遗余力地帮助扶持年轻的一代;对于理想型员工,与他们讨论未来发展计划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现实的计划。四是要“知行合一”,引导员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抓好一切工作的落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方法,在重点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在抓好管理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踏实工作,说实活、办实事、谋实效,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雷厉风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将每一件小事落实好,干出成效。从而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企业繁荣的双赢目标。

五、以“天下大同”的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共建共享”的文化矿区

“天下大同”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西方的乌托邦、共产主义社会、地球村等思想也与其有着极大相似之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道出了“天下大同”的真谛。在和谐矿区建设中,这段话同样适用,通俗来讲,就是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的“文明和谐、共建共享”的文化矿区。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员工群众、居民用户的目标、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培育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员工心相通、志相同、情相融、智相聚、力相合,最终实现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团结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调动起各职能单位的力量,企民共建和谐矿区,让员工群众、居民用户共享发展成果,生活品质普遍得到提高,这样社会稳定才有保证,建设和谐矿区的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金翀昊 单位: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四公司

上一篇:汉唐西域饮食文化论文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论文